第103章 温馨氛围-《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众人围坐在堂屋的大方桌旁,

  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瞬间勾起了长途跋涉后的食欲。

  “二哥,二嫂,继民,小英,快尝尝,都是平安张罗的,也不知道合不合你们口味。”

  孙氏热情地招呼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

  孙永生看着满桌的菜:清蒸的鱼火候恰到好处,肉质鲜嫩,只点缀着葱丝姜丝,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汁原味;

  小炒肉片滑嫩,搭配着青椒,色泽油亮;金黄软嫩的炒鸡蛋;自家院里刚摘的青菜碧绿爽口;

  还有一盆奶白色的、香气浓郁的卤猪蹄汤,显然是昨晚卤味的精华所在。

  每一样都看似家常,却透着不寻常的用心和手艺。

  “这看着就好吃!” 孙永生拿起筷子,率先夹了一筷子鱼肉放入口中,

  鲜美的滋味在舌尖炸开,他眼睛一亮,由衷赞道:“嗯!好!这鱼蒸得真好,又鲜又嫩,一点土腥味都没有!”

  刘清雅也尝了一口炒鸡蛋,惊讶道:“这鸡蛋怎么这么香?比我们在城里买的香多了!”

  杨平安微微一笑,解释道:“二舅妈,可能是家里养的鸡吃的都是粮食和虫子,下的蛋味道就浓些。”

  他自然不会说,鸡平时喝的水里,偶尔会掺入微不可察的灵泉水。

  孙继民早就饿坏了,夹起一块红烧肉(杨平安用野猪肉做的,肥瘦相间,炖得酥烂)塞进嘴里,

  顿时幸福地眯起了眼睛,含糊不清地说:“唔!好好吃!比国营饭店的还好吃!”

  他风卷残云般又扒拉了几口米饭,只觉得这米饭也格外香甜软糯。

  “平安哥,你太厉害了!” 孙继民嘴里塞得鼓鼓囊囊,看向杨平安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

  “学习好,会打猎,做饭还这么好吃!你是我偶像!” 他这个年纪的男孩,最崇拜的就是这种有本事的“能人”。

  安安和军军正被杨平安照顾着,小口小口喝着汤,

  听到孙继民这么“露骨”地夸舅舅,还叫“偶像”,两个小家伙立刻不干了。

  安安放下小勺子,嘟着小嘴,瞪着孙继民,奶声奶气地宣布:“舅舅是安安和军军的偶像!”

  军军立刻点头如捣蒜,小拳头握紧,附和哥哥:“对!我们的!”

  那护食……不,护舅的小模样,逗得全桌大人哈哈大笑。

  孙继民被两个小不点瞪得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嘿嘿傻笑。

  饭后,杨平安又端上来一盘洗好的水果。红彤彤的沙果,水灵灵的野莓,还有几牙切好的、金灿灿的甜瓜。

  这些都是他空间出品的“精品”,只是借口说是山里摘的。

  孙小英拿起一颗野莓放进嘴里,酸甜可口的汁水瞬间充盈口腔,她幸福地眯起了眼。

  她看着坐在对面、眉眼清秀、皮肤白皙的杨冬梅,又看看虽然年过四十,但头发乌黑、皮肤细腻、

  眼角只有浅浅笑纹的姑姑孙氏,忍不住小声对刘清雅说:“妈妈,姑姑和冬梅姐姐都好漂亮啊!皮肤真好。”

  刘清雅也早就注意到了。小姑子孙娟的状态好得惊人,完全不像这个年纪、又经历过那么多磨难的农村妇女。

  杨冬梅更是水灵得像朵带着露珠的花儿。她心中暗暗称奇,只觉得这小姑子一家,处处都透着不同寻常。

  她环顾这个不算很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小院子里,晾晒的衣物干净整齐。

  墙角种着几畦郁郁葱葱的蔬菜,屋檐下挂着风干的肉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安神助眠的艾草香气,杨平安特意点的。

  没有一般农家的杂乱和异味,只有一种让人身心放松的宁静与温馨。

  孩子们虽然活泼,却很有规矩,不吵不闹。丈夫杨大河虽然话不多,但眼神清正,对妻子体贴,对客人周到。

  这一切,都让刘清雅这个见多识广的知识女性感到十分舒适和惊讶。

  她低声对身边的孙永生感慨:“永生,娟妹子这家,真是……处处都透着股说不出的舒坦劲儿。

  平安这孩子,把家里打理得太好了。”

  孙永生深有同感地点点头。他看着正耐心地给安安和军军擦嘴,同时还能和孙继民聊上几句学校趣事的杨平安,

  心中对这个外甥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沉稳、周到、有能力,还不失少年的赤诚,这份心性和本事,未来必定不可限量。

  孙长生看着眼前这和睦温馨的一幕,听着二弟一家对平安和妹妹家的夸赞,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他拍着孙永生的肩膀,得意地说:“怎么样,永生?我没骗你吧?平安这孩子,

  就是咱们老孙家……哦不,是老孙家和老江家的福星!”

  夜色渐深,但堂屋里的灯火依旧温暖。大人们聊着分别后的种种,感慨着岁月的无常和团聚的珍贵。

  孩子们吃饱喝足,在院子里追逐嬉戏,孙继民很快就凭借他带来的小人书和“见识”,

  成了安安和军军新的“孩子王”,之前的那点小醋意早已烟消云散。

  杨平安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亲人们的笑语,偶尔起身为大家添茶倒水。

  他看着母亲脸上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看着两位舅舅眼中欣慰与自豪的光芒。

  丰盛的晚餐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女人们帮着孙氏收拾碗筷,

  男人们移到院子里喝茶闲聊,夏夜的凉风吹散白日的暑气,带来一丝惬意。

  而属于孩子们的“晚间节目”——听舅舅讲故事的时间,也如期而至。

  杨平安刚回到房间的床沿坐下,安安和军军就像两只训练有素的小猎犬,

  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过来,一左一右,熟练地占据了最佳位置——紧紧挨着舅舅的腿坐下,仰着小脸,满是期待。

  这是他们雷打不动的专属时刻。

  然而,今天情况有点不同。孙继民看着这阵势,心里也痒痒的。

  他犹豫一下,想看看这舅生三个的相处模式,就悄悄地坐在了床尾,离杨平安稍远一点地方。

  安安和军军几乎是立刻就察觉到了这个“外来者”的入侵。

  两个小家伙同时扭过头,两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孙继民,小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一丝“不满”。

  安安的小嘴微微噘起,用眼神无声地控诉:“这是我们的舅舅!”

  军军虽然表达没那么清晰,但也学着哥哥的样子,皱着小鼻子,努力做出一个“凶巴巴”的表情瞪着孙继民,

  可惜配上他那张肉嘟嘟的白嫩小脸,毫无威慑力,反而更像是在卖萌。

  孙继民被看得有些想笑。

  杨平安将两个小家伙之间无声的“交锋”尽收眼底。

  他假装没看见那俩小的“护食”般的眼神,清了清嗓子,

  用他那温和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开始了今天的故事:“今天,我们讲一个《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故事很快吸引了俩孩子的全部注意力,孙继民也跟着听得入了迷。

  安安和军军起初还分神留意着孙继民,但很快也被精彩的故事吸引。

  不过,他们“扞卫主权”的意识并未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表现。

  当杨平安讲到孙悟空第一次识破白骨精的变化时,安安立刻转过头,对着孙继民,

  用一种带着点小骄傲的语气,仿佛在分享什么独家机密:“舅舅讲的故事最好听了!”

  军军立刻鹦鹉学舌,用力点头:“最好听!舅舅最棒!” 说完,

  还特意往杨平安腿边又蹭了蹭,几乎要把自己塞进舅舅怀里。

  孙继民正听到关键处,被突然打断,愣了一下,然后诚实地点头附和:“嗯!你舅舅讲得真好!”

  听到孙继民也夸舅舅,安安似乎满意了一点,但紧接着,他又生出新的“危机感”。

  他看孙继民听得那么投入,生怕舅舅会因为新来的小舅舅听得认真就多讲给他听。

  于是,在故事间隙,安安会突然伸出小手,拉拉杨平安的衣角,吸引注意:“舅舅,安安渴了。”

  杨平安便会暂停故事,耐心地拿起旁边准备好的温水,喂他喝一口。

  军军见状,也立刻有样学样,软软地要求:“军军也渴。”

  杨平安便也喂他一口。

  孙继民看着被两个“小粘糕”紧紧缠住的平安哥,眼里满是羡慕。

  故事讲完,安安和军军心满意足地赖在舅舅怀里,困意渐渐袭来。

  孙继民则是一脸敬佩地看着杨平安,由衷地说:“平安哥,你真厉害!什么都会。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

  杨平安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笑了笑:“只要你愿意学,以后我会的,都可以教你。”

  这话让孙继民更是激动不已,用力点头。

  而已经昏昏欲睡的安安,听到舅舅还要“教”小舅舅,迷迷糊糊间还不忘嘟囔一句,

  宣示最终所有权:“舅舅……是安安和军军的……” 声音渐小,终至无声,靠在杨平安胸口睡着了。

  军军早已进入梦乡,小手里还紧紧抓着杨平安的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