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喘息之机与人性暗面
楚歌被战友搀扶回防线后方临时搭建的医疗站,几乎虚脱。军医迅速为他检查,发现除了体表大量撕裂伤和严重脱力外,最惊人的是他体内仿佛经历过一场能量风暴,经脉多处受损,但同时又焕发着惊人的生机,正在以一种非人的速度自我修复。
“我没事,只是……消耗太大。”楚歌声音沙哑,拒绝了强效镇静剂。他清晰感受到体内那股洪荒巨兽般的力量正在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席卷全身的、骨髓都被抽空般的疲惫感,以及脑海中浮现的关于“不朽神躯”的一道清晰警示:
“本源爆发状态结束。强制冷却期启动,剩余时间:约二十四小时。在此期间,无法再次进入深层爆发模式,身体恢复速度降至常态水平。”
三小时。这种超越极限的“不死”状态,只能维持三小时。而之后,将是超过一整天的虚弱期。这既是强大的底牌,也是致命的弱点。这个消息必须严格保密。
他强撑着坐起,尝试调动一丝力量,发现如同石沉大海,仅能依靠身体基础素质行动。他深吸一口气,对守在一旁的王锐和周震局长低声道:“我需要两小时深度冥想恢复基本行动力。这期间,我的战斗力十不存一。这个消息,绝不能泄露。”
周震目光凝重,立刻下令提高医疗站警戒级别,并对外宣称楚歌“力战脱力,正在紧急恢复”。所有人都以为这位S级强者只是消耗过大,无人知晓他正处在最为脆弱的风险窗口期。
二、残阳防线:短暂的喘息
就在楚歌争分夺秒恢复时,前线战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随着掠魂领主被楚歌悍然击毙,以及另外三只B级鬼物一死两重伤逃窜,冥川节点涌出的鬼潮,仿佛失去了最锋利的爪牙。尽管数量依旧庞大,但进攻的组织性、协同性明显下降,高阶鬼物不再频繁出现,攻势从疯狂的毁灭浪潮变成了凭借本能的骚扰和挤压。
这一变化,给了浴血奋战多日的防线守军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
第七、第九兵团的残存士兵们,终于能轮换着退下来喝口水、包扎一下伤口。他们倚靠着残破的工事,默默擦拭着滚烫的枪管,清点着所剩无几的弹药,眼神中疲惫与警惕交织。那三台“陆战二型”机器人,仅剩的两台也伤痕累累,一台失去了左臂,一台腿部行动不便,在技术兵抢修下,依旧坚守在关键火力点,用精准的点射支援着防线。
青年协会的觉醒者们活跃在防线缝隙,王锐带着人不断巡弋,清除渗透进来的小股鬼物,他们的高效和勇猛极大地减轻了正面压力。
反AI协会的李明远教授则指挥手下,抓紧时间修复和布设更多的“镇魂司南”和符文陷阱,淡白色的净化光晕在防线上星星点点亮起,有效安抚着士兵们紧绷的神经,并干扰着鬼物的行动。
就连赛博神教的技术人员,也默默提供了一批灵能缓冲药剂和战场兴奋剂,虽然带着明显的实验性质,但在关键时刻确实能提振士气、延缓疲劳。
各方势力在这一刻,出于生存的本能,形成了一种脆弱的默契与合作。防线虽然依旧摇摇欲坠,但终于不再是下一秒就要崩溃的状态。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是暂时的,节点深处的恐怖存在绝不会善罢甘休,但这短暂的喘息,对于精疲力尽的守军和仍在撤离的民众而言,至关重要。
就在防线暂时稳住的同时,通往青霖镇的第七号国道上,百万人的迁徙长龙,正经历着远比鬼物更加残酷的生存考验。
混乱与死亡是这条路的主旋律。车辆首尾相接,堵死了每一寸路面,抛锚的汽车被毫不犹豫地推下路基。食物和饮水极度短缺,一块发霉的面包可以引发一场斗殴,一瓶干净的饮用水价值千金。伤病蔓延,缺医少药,不断有人倒在路边,再也无法起来,尸体被后来者麻木地拖到一旁。夜晚的严寒和白日的曝晒,交替收割着生命。这是一幅人间地狱的画卷。
然而,在这绝望的洪流中,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光辉的一面: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会分享最后一口粮食,搀扶跌倒的老人;一些自发组织的民兵(多是原灵调局外围人员或退伍兵)努力维持着基本秩序,在鬼物小股骚扰时挺身而出;母亲用身体为孩子抵挡风寒,老师带着学生一边逃难一边尽量授课……这些微小的善举,是这片焦土上最珍贵的希望之火。
阴暗的一面:抢劫、暴力、欺诈无处不在。“特权”与“不公” 也悄然滋生。一些携带大量物资的富商或官员家属,在雇佣的私人护卫保护下,组成车队,试图强行插队,甚至用金钱开道。而本应维持秩序的部分中低层官员,在绝对的混乱和生存压力下,也开始动摇。
在迁徙队伍中段,一个由几辆越野车和卡车组成的、防卫明显森严的车队被迫停了下来。一个穿着皱巴巴西装、神色焦虑的中年男人(东离市物资管理局的一名副科长),悄悄溜到车队中一辆豪华装甲越野车旁,车窗降下一条缝。
“张……张理事,您看这……前面堵死了,听说通往青霖的桥被逃难的人流压垮了,工兵临时搭的浮桥只能过人和小车,您这车队……”副科长搓着手,压低声音。
车里坐着的是东离市商会副会长张佑福,他眉头紧锁,脸上早已没了平日的从容。他看了看窗外望不到头的人流和自家车队里满载着粮食、药品和黄金的卡车,眼中闪过一丝狠色。他默默从脚下拎出一个沉甸甸的皮箱,从车窗缝隙递了出去,声音低不可闻:“李科长,行个方便。我知道你有办法让工兵优先加固浮桥,或者……找条别的‘路’。这些都是硬通货,到了东海市,我还有重谢!”
李科长接过箱子,入手一沉,打开一条缝,里面是黄澄澄的金条和稀缺的灵能电池。他喉咙滚动了一下,脸上露出挣扎之色。他知道这是严重的渎职,但乱世之中,这些东西可能就是活下去的资本。他飞快地扫视四周,然后迅速盖上皮箱,塞进自己破旧的外套下,低声道:“……一个小时后,让你的人准备好,跟我走。 记住,管好下面人的嘴!”
类似的权钱交易、利用职权牟取生路的事情,在混乱的迁徙队伍中并非个例。有限的救援资源(如直升机空投的补给点、工兵优先修复的关键路段)信息,成了某些人手中的筹码。秩序的崩坏,从内部的腐蚀开始。
两小时后,楚歌强行压下了身体的虚弱感,基本恢复了行动能力,但力量十不存一。他走出医疗站,立刻投入到防线的协防中。他无法再像之前那样冲锋陷阵,但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敏锐的感知仍在。他巡视防线,指出防御薄弱点,指导士兵如何更有效地配合应对特定鬼物,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面精神的旗帜。
当他目光偶尔掠过远方那条缓慢蠕动、承载着无数悲欢离合的迁徙长龙时,眼神无比复杂。他守住了防线,击杀了强敌,但这座城市的苦难,似乎远未结束。人性的挣扎、权力的腐败、生存的残酷……这些,远比面对面的鬼物更加错综复杂。
冥川节点的红光,在短暂的平息后,似乎又开始不安分地闪烁起来。短暂的喘息即将结束,下一波风暴,或许会更加猛烈。而楚歌知道,在冷却期结束前,他必须更加谨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楚歌被战友搀扶回防线后方临时搭建的医疗站,几乎虚脱。军医迅速为他检查,发现除了体表大量撕裂伤和严重脱力外,最惊人的是他体内仿佛经历过一场能量风暴,经脉多处受损,但同时又焕发着惊人的生机,正在以一种非人的速度自我修复。
“我没事,只是……消耗太大。”楚歌声音沙哑,拒绝了强效镇静剂。他清晰感受到体内那股洪荒巨兽般的力量正在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席卷全身的、骨髓都被抽空般的疲惫感,以及脑海中浮现的关于“不朽神躯”的一道清晰警示:
“本源爆发状态结束。强制冷却期启动,剩余时间:约二十四小时。在此期间,无法再次进入深层爆发模式,身体恢复速度降至常态水平。”
三小时。这种超越极限的“不死”状态,只能维持三小时。而之后,将是超过一整天的虚弱期。这既是强大的底牌,也是致命的弱点。这个消息必须严格保密。
他强撑着坐起,尝试调动一丝力量,发现如同石沉大海,仅能依靠身体基础素质行动。他深吸一口气,对守在一旁的王锐和周震局长低声道:“我需要两小时深度冥想恢复基本行动力。这期间,我的战斗力十不存一。这个消息,绝不能泄露。”
周震目光凝重,立刻下令提高医疗站警戒级别,并对外宣称楚歌“力战脱力,正在紧急恢复”。所有人都以为这位S级强者只是消耗过大,无人知晓他正处在最为脆弱的风险窗口期。
二、残阳防线:短暂的喘息
就在楚歌争分夺秒恢复时,前线战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随着掠魂领主被楚歌悍然击毙,以及另外三只B级鬼物一死两重伤逃窜,冥川节点涌出的鬼潮,仿佛失去了最锋利的爪牙。尽管数量依旧庞大,但进攻的组织性、协同性明显下降,高阶鬼物不再频繁出现,攻势从疯狂的毁灭浪潮变成了凭借本能的骚扰和挤压。
这一变化,给了浴血奋战多日的防线守军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
第七、第九兵团的残存士兵们,终于能轮换着退下来喝口水、包扎一下伤口。他们倚靠着残破的工事,默默擦拭着滚烫的枪管,清点着所剩无几的弹药,眼神中疲惫与警惕交织。那三台“陆战二型”机器人,仅剩的两台也伤痕累累,一台失去了左臂,一台腿部行动不便,在技术兵抢修下,依旧坚守在关键火力点,用精准的点射支援着防线。
青年协会的觉醒者们活跃在防线缝隙,王锐带着人不断巡弋,清除渗透进来的小股鬼物,他们的高效和勇猛极大地减轻了正面压力。
反AI协会的李明远教授则指挥手下,抓紧时间修复和布设更多的“镇魂司南”和符文陷阱,淡白色的净化光晕在防线上星星点点亮起,有效安抚着士兵们紧绷的神经,并干扰着鬼物的行动。
就连赛博神教的技术人员,也默默提供了一批灵能缓冲药剂和战场兴奋剂,虽然带着明显的实验性质,但在关键时刻确实能提振士气、延缓疲劳。
各方势力在这一刻,出于生存的本能,形成了一种脆弱的默契与合作。防线虽然依旧摇摇欲坠,但终于不再是下一秒就要崩溃的状态。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是暂时的,节点深处的恐怖存在绝不会善罢甘休,但这短暂的喘息,对于精疲力尽的守军和仍在撤离的民众而言,至关重要。
就在防线暂时稳住的同时,通往青霖镇的第七号国道上,百万人的迁徙长龙,正经历着远比鬼物更加残酷的生存考验。
混乱与死亡是这条路的主旋律。车辆首尾相接,堵死了每一寸路面,抛锚的汽车被毫不犹豫地推下路基。食物和饮水极度短缺,一块发霉的面包可以引发一场斗殴,一瓶干净的饮用水价值千金。伤病蔓延,缺医少药,不断有人倒在路边,再也无法起来,尸体被后来者麻木地拖到一旁。夜晚的严寒和白日的曝晒,交替收割着生命。这是一幅人间地狱的画卷。
然而,在这绝望的洪流中,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光辉的一面: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会分享最后一口粮食,搀扶跌倒的老人;一些自发组织的民兵(多是原灵调局外围人员或退伍兵)努力维持着基本秩序,在鬼物小股骚扰时挺身而出;母亲用身体为孩子抵挡风寒,老师带着学生一边逃难一边尽量授课……这些微小的善举,是这片焦土上最珍贵的希望之火。
阴暗的一面:抢劫、暴力、欺诈无处不在。“特权”与“不公” 也悄然滋生。一些携带大量物资的富商或官员家属,在雇佣的私人护卫保护下,组成车队,试图强行插队,甚至用金钱开道。而本应维持秩序的部分中低层官员,在绝对的混乱和生存压力下,也开始动摇。
在迁徙队伍中段,一个由几辆越野车和卡车组成的、防卫明显森严的车队被迫停了下来。一个穿着皱巴巴西装、神色焦虑的中年男人(东离市物资管理局的一名副科长),悄悄溜到车队中一辆豪华装甲越野车旁,车窗降下一条缝。
“张……张理事,您看这……前面堵死了,听说通往青霖的桥被逃难的人流压垮了,工兵临时搭的浮桥只能过人和小车,您这车队……”副科长搓着手,压低声音。
车里坐着的是东离市商会副会长张佑福,他眉头紧锁,脸上早已没了平日的从容。他看了看窗外望不到头的人流和自家车队里满载着粮食、药品和黄金的卡车,眼中闪过一丝狠色。他默默从脚下拎出一个沉甸甸的皮箱,从车窗缝隙递了出去,声音低不可闻:“李科长,行个方便。我知道你有办法让工兵优先加固浮桥,或者……找条别的‘路’。这些都是硬通货,到了东海市,我还有重谢!”
李科长接过箱子,入手一沉,打开一条缝,里面是黄澄澄的金条和稀缺的灵能电池。他喉咙滚动了一下,脸上露出挣扎之色。他知道这是严重的渎职,但乱世之中,这些东西可能就是活下去的资本。他飞快地扫视四周,然后迅速盖上皮箱,塞进自己破旧的外套下,低声道:“……一个小时后,让你的人准备好,跟我走。 记住,管好下面人的嘴!”
类似的权钱交易、利用职权牟取生路的事情,在混乱的迁徙队伍中并非个例。有限的救援资源(如直升机空投的补给点、工兵优先修复的关键路段)信息,成了某些人手中的筹码。秩序的崩坏,从内部的腐蚀开始。
两小时后,楚歌强行压下了身体的虚弱感,基本恢复了行动能力,但力量十不存一。他走出医疗站,立刻投入到防线的协防中。他无法再像之前那样冲锋陷阵,但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敏锐的感知仍在。他巡视防线,指出防御薄弱点,指导士兵如何更有效地配合应对特定鬼物,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面精神的旗帜。
当他目光偶尔掠过远方那条缓慢蠕动、承载着无数悲欢离合的迁徙长龙时,眼神无比复杂。他守住了防线,击杀了强敌,但这座城市的苦难,似乎远未结束。人性的挣扎、权力的腐败、生存的残酷……这些,远比面对面的鬼物更加错综复杂。
冥川节点的红光,在短暂的平息后,似乎又开始不安分地闪烁起来。短暂的喘息即将结束,下一波风暴,或许会更加猛烈。而楚歌知道,在冷却期结束前,他必须更加谨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