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罢考!-《镇御大明》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眨眼间,时间便来到了崇祯元年,天启时代正式结束。

  上元过后,随着朝廷、地方全面上衙开印,天启七年因皇位更迭而推迟的乡试,也终于重新开考了。

  说起来,原历史上,这次的乡试并未改在崇祯元年春天,而是严格遵守了乡试于八月举行的传统。

  只不过这一次,朱游简在张嫣的劝说下,为了安抚因叩阙事件的影响,却是把时间提前到了二月。

  “开龙门啰~”

  “各考生入场!”

  崇祯元年二月初一,寅初一刻。

  南京城应天贡院,也即是大名鼎鼎的‘江南贡院’。

  随着一声锣响,代表着身份跃迁机会的大门终于缓缓打开。

  一众摩拳擦掌、负责维持秩序的‘号军’也做好了搜身准备,只等考生上前。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当龙门大开后,往年早已争相入场的士子,这一次却是个个纹丝不动。

  要知道,乡试、会试一考就是好几天,吃喝休息全在号舍之中。

  而贡院里的号舍位置却是有好有坏,若是抽到挨着厕所的‘臭号’什么的,那这几天可就难熬了。

  因此,为了占个好位置,往年士子入场抢得那叫一个激烈,甚至都有人被挤入水池淹死。

  但这一次,这些士子却是对着敞开的龙门无动于衷。如此反常的情况,自然很快引来了考官的关注。

  “龙门已开,尔等为何还不入场……”

  看着眼前黑压压一片、沉默不语的士子,主动请樱担任此次江南乡试主考官的周应秋,顿时不由得心中一沉。

  新帝登基的第一次抡才大典,若是出了任何纰漏,第一个受追究的可就是他这考官。

  “回太师话,学生等有话要问!”

  周应秋的喝问刚落,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清喝,像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湖水。

  说话的是个青衫士子,面容清瘦,腰间挂着块刻着“东林书院”的牌子。双手抱拳对着周应秋一揖,但却不肯有半分低头

  “有何要问的速速道来,莫要耽搁了他人考试!”

  天大地大,考试最大!

  为了此次乡试的顺利进行、为了自己的前程,周应秋也顾不得计较他的失礼,甚至连对方姓名都未询问。

  “陛下即位半载,重用阉竖魏忠贤等一众阉党,大肆残害朝廷忠良、侮辱圣人门徒……”

  “而今又以‘懿安纺纱机’这等奇技淫巧之物,鼓动百姓弃农从织,且擅将乡试从八月改到二月,这岂非视祖制如无物?

  那士子直起身子,声音陡然提高,震得贡院的灯笼都晃了晃。

  “对!阉党误国,天启年间就祸害朝政。如今陛下还留着他们,这是要重走天启朝的老路啊!”

  “我家在苏州的丝庄,这个月因为纺纱机亏了数百两!那些织户现在都敢跟咱们讨价还价了……”

  如同一颗炽热的火星落入油锅,清瘦士子的话,瞬间便点燃了其余士子的情绪。

  有人攥着考篮带着哭腔抗议,更有甚者,直接把头上的方巾扯下来扔在地上。

  “罢考!我们罢考!除非陛下诛杀魏忠贤、铲除阉党、恢复祖制,否则绝不入场!”

  “罢考!罢考……”

  转瞬间,数千名士子的罢考呼喊撞在贡院朱门之上,震得门钉都嗡嗡作响。

  而作为主考官的周应秋,后背冷汗直冒同时,脸色更是瞬间黑成了锅底。

  要知道,他这吏部尚书、太子太师,那可是魏忠贤门下‘十狗’之首,仅次于崔呈秀等‘五虎’,妥妥的铁杆阉党。

  现在这些士子在他面前请愿诛杀魏阉、铲除阉党,这都不能用打脸来形容了,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诸位生员……”

  士子罢考,而且还是数千士子罢考,事情闹得实在是太大太大了了!

  周应秋即便心中已是怒火冲天,此刻却也不得不强行压制,勉强堆起笑脸好言安抚相劝。

  “太师若是怕担责任,便去报官吧!我等读圣贤书,守的是礼仪廉耻,岂能与阉党同流合污?”

  然而,这些士子敢当面挑衅他这阉党‘十狗之首’,又怎么可能给他面子?

  还没等他劝阻安抚的话出口,随即便被一阵更为嚣张、有如山崩海啸的嘲讽给顶了回去。

  “诸位生员,乡试乃你们一生之前程,岂能因一时意气就毁了?陛下有陛下的考量,你们不妨先入场,考完之后再上书劝谏啊!”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周应秋即便身为阉党核心成员之人,却也不敢做出过激之事,只能耐着性子扯着嗓门好言相劝。

  “前程?若陛下继续偏信阉党,我们就算中了举,也不过是阉党的走狗!不如死在这里,还能留个清白名声!”

  见周应秋不敢来硬的,先前带头的青衫士子,却是冷笑着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直接横到了脖子上。

  “太师若是再逼我等,我等只能死在这里了!”

  “对,太师就莫要再逼了,否则我等就一起死在这里……”

  预谋,妥妥的早有预谋!

  就在青衫士子拿小刀片在脖上比划时,又有数十名士子,同样也是纷纷表演起了以死明志的戏码。

  “好好好,本官不逼你们,你们先把刀子放下……”

  国家抡材大典上,逼得数十名士子在贡院以死明志。

  如此大事件,别说周应秋这‘十狗之首’,就是魏忠贤这‘九千岁’本人,那也照样承受不起这舆论压力啊。

  周应秋扫向一众或坐或站,或背诵儒家经典、或叫骂魏忠紧及阉党的士子,最终只能苦笑着退了回去。

  “太师若想让我等入场考试,便请陛下杀了魏忠贤,恢复祖制。否则,我等就一直在这里等着!”

  见周应秋再一次退让,一众罢考士子鄙夷不已的同时,顿时就更来劲儿了。

  ‘这下完了,咱这条老命算是交待在这里了!’

  面对一众罢考士子的逼迫,周应秋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人头落地的场景。

  只不过,此刻他还不知道的是,士子罢考的事可不止应天贡院这一处。

  头疼的,自然也不只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