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凤台明珠 文运新篇-《科级帝君》

  陈远在办公室翻阅最新一期的《全国文旅动态》,目光被晋省凤城市新落成的城市体验中心深深吸引。报道中提到,这座位于凤台公园旁的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已成为凤城市的新地标。

  这个选址很有意思啊,陈远指着资料对同事们说,虽然离凤城一中较远,但建在凤台公园内,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就能感受城市文化,反而更贴近百姓生活。

  这个设计也很有深意,陈远指着图片对同事们说,建筑以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为哲学根基,螺旋上升的造型寓意着蒸蒸日上。

  小王凑过来看了看,赞叹道:听说这个体验中心布展面积达1.24万平方米,六层展厅各有特色,从历史文化到未来规划一应俱全。最吸引人的是那些高科技互动项目,像MR古堡漫游、飞翔影院,特别受年轻人欢迎。

  下班后,陈远特意去了南都市规划馆。对比凤城市城市体验中心的现代设计理念和互动体验方式,他不禁陷入沉思:我们的文化场馆,是否也能这样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百姓生活?

  晚上回到家,儿子陈曦正用VR设备体验虚拟博物馆,兴奋地讲述着到古代的感受。这一幕让陈远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文化传承需要新的载体和形式。

  带着对现代文化场馆建设的思考,陈远进入了梦乡。

  文昌殿内,景象令人眼前一亮。

  在代表文化传承的文运区域,陈远看到了一幅璀璨的景象:一座巨大的琉璃巨碗矗立在凤台公园旁,散发着温润而明亮的光芒。

  帝君请看,书灵的声音带着欣喜,这便是凤城市城市体验中心在文运长河中的投影。

  陈远走近细看,只见这座琉璃巨碗内部层次分明:

  一层序厅散发着包容的琥珀色光芒,勾勒出晋城的整体气韵;

  二层历史文化展区流淌着厚重的古铜色光芒,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根脉;

  三层国土空间规划展区映射着理性的蓝色光芒,展示着城市发展的蓝图;

  四层过去现在未来展区闪烁着变幻的七彩光芒,提供着穿越时空的全维度体验;

  五层新质生产力展区跳动着活力的金色光芒,彰显着城市的创新动能;

  六层顶层空间弥漫着开阔的玉白色光芒,360°全景视野俯瞰城市。

  最让陈远触动的是,他看到无数青少年的文运之光,在体验了MR古堡漫游、飞翔影院等互动项目后,变得更加明亮而富有韧性。

  有趣,陈远发现,那些曾经对传统文化兴趣不大的年轻人,从体验中心出来后,生命之光中都多了一道文化自信的底色。

  书灵解释道:亲身体验,比单纯说教更能触动心灵。 当年轻人通过现代科技感受古堡的魅力,通过互动装置了解城市规划,文化的种子便悄然生根发芽。

  这时,陈远看到了更加动人的画面:

  在一眼万年历史人文剧场里,观众们跟随着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眼中闪着感动的泪光;

  在晋城十二时辰体验区,市民们在城市烟火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会心一笑;

  在太行一号VR骑行中,年轻人第一视角畅游太行美景,惊叹声不绝于耳。

  文化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玩得开心的传承。陈远感慨道。

  书灵点头称是:帝君说得对。这座体验中心的妙处,就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展陈模式,用科技赋能文化体验,让古老的文明在新的时代焕发了青春。

  第二天,陈远立即召集相关人员,探讨南都市文化场馆的升级方案。

  我们是否可以在现有的博物馆、规划馆基础上,增加更多互动体验项目?陈远在会议上提出建议,不一定要新建场馆,但一定要创新展陈方式,让文物活起来,让规划动起来。

  这个提议得到了积极响应,大家开始研究如何将现代科技融入文化传播。

  周末,陈远特意带着家人参观了南都市科技馆的新媒体展区。看着儿子在互动装置前兴致勃勃地体验,妻子在VR历史重现中惊叹不已,陈远更加坚定了推动文化体验创新的决心。

  晚上,陈远在日记本上写道:

  今日见凤城城市体验中心,深感文化传播贵在创新。老故事需要新讲法,老传统需要新载体。科技不是文化的敌人,而是传承的翅膀。当古老文明遇上现代科技,当深厚底蕴碰上互动体验,文化便真正活了起来。愿天下文化场所,皆能守正创新;愿莘莘学子,既读万卷书,也行路。

  入睡后,陈远欣慰地看到,文运长河中,以凤城为起点,越来越多的文化场馆开始焕发新的生机——有些博物馆推出了AR导览,有些规划馆增加了沉浸式体验,有些美术馆引入了数字互动……

  书灵在旁边欣慰地说:帝君,文化传承需要这样的创新。让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这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

  陈远点头微笑,看着那些文化创新的光点渐渐汇成绚丽的彩虹。在这道彩虹中,他看到了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正在完成一场优雅而充满活力的对话。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