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父的丧事,终在一片压抑的死寂,与挥之不去的疑云中,落下帷幕。醉仙楼前几日悬着的白幡,已撤去大半,伙计们按部就班地,擦拭桌椅、清点食材,表面瞧着,是恢复了往日的规整,可每个人脸上,都没了往日的活络,“小心身”那三个字的警告,像淬了毒的针,扎在每个人心里;守陵人在灵前说的,那些关于秘辛的只言片语,更如浓墨般,染黑了周遭的空气,让楼里的,每一次对视,都藏着无声的警惕,每一句交谈,都裹着刻意的试探。
李云金辞别了,黄府的旧人,独自回到云巅商行,在镇上暂居的别院。刚踏入院门,他便抬手屏退了,候在廊下的仆从,连平日里,常伴左右的小厮,也只让守在院外。连日来的变故,像潮水般,压得他喘不过气:黄父骤逝的悲痛,还未散去,“天选者”的身份,又砸得他措手不及,更别提肩头上,那“关乎苍生安危”的重担,每一样都让他身心俱疲。可此刻,盘踞在他脑海里,最挥之不去的,却是黄父弥留之际,攥着他手腕,说的那句话,“你的身世…并非你所知那般……”
那声音嘶哑微弱,却像一道惊雷,在他心里,炸开了无数裂痕。他自小以为,自己是父母双全的寻常孩童,母亲早逝后,父亲虽严厉,却也算尽责,可如今黄父的话,却让他,对二十多年来,深信不疑的过往,产生了动摇。他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能稳住,这摇摇欲坠世界的锚点,否则这股不安的悸动,迟早会将他吞噬。
李云金走到卧房内,反手扣上房门,屋内瞬间,只剩下他平稳却沉重的呼吸声。他走到床榻边,蹲下身,指尖沿着床板内侧的,木纹摸索片刻,猛地用力一推,床榻最内侧的暗格,应声弹开,一股混合着檀香,与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伸手进去,取出一个巴掌大的,紫檀木盒。木盒表面雕着,缠枝莲纹样,边角虽有些磨损,却被擦拭得锃亮,显然是被精心养护了多年。
这是母亲留给他的,为数不多的遗物。以往每逢生辰或清明,他总会取出木盒,看着里面的物件,缅怀母亲的温柔,从中汲取一些,面对困境的力量。可今日,他握着木盒的指尖,却有些发颤,黄父的话像一根刺,让他对这份“熟知”的过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
他深吸一口气,将木盒放在梳妆台上,小心翼翼地掀开盒盖。里面铺着,一层淡青色的软缎,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样物件:一支银质的梅花发簪,簪头的梅花,虽有些氧化,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一方绣着并蒂莲的素色手帕,丝线的颜色,已有些褪色,针脚却细密得无可挑剔;还有一小束,用红绳系着的胎发,黑色的发丝虽已干枯,却依旧柔软。每一样物件,都牵着一段模糊,却温暖的记忆,发簪是母亲常戴的,手帕是她教自己认字时,用来擦墨渍的,胎发更是她亲手剪下,说要留着“见证吾儿长大”。
李云金的指尖,轻轻拂过这些物件,触感熟悉又陌生。忽然,他的动作顿住了,儿时一个极其模糊的片段,在脑海中闪过:那年他约莫五岁,趁母亲不注意,翻开过这个木盒,被母亲发现后,她并未责备,只是笑着将木盒拿过去,指尖在盒底,轻轻按了一下,随后才将木盒收好。
当时他只当是母亲的小举动,未曾在意,可如今想来,却觉得处处透着古怪。李云金眼神一凝,将木盒里的物件一一取出,指尖沿着,盒底内衬的丝绸细细摸索。软缎光滑细腻,覆盖了整个盒底,可当他摸到盒底,右侧边缘时,指尖却触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凸起点,那凸起藏在木纹里,若不仔细感受,根本察觉不到。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对准那个凸起,轻轻用力一按。
“咔哒。”
一声极其轻微的机括响动声,从盒底传来,细微得几乎,要被窗外的风声盖过。紧接着,李云金便看到,木盒底层的木板,竟沿着缝隙,悄无声息地滑向一侧,露出了一个约莫半指厚、制作得无比精巧的隐藏夹层!夹层的边缘,打磨得光滑无比,与木盒本身严丝合缝,若不是刻意寻找,任谁也想不到,这普通的紫檀木盒里,竟还藏着这样的玄机。
李云金的呼吸骤然屏住,连心跳都仿佛慢了半拍。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轻轻拨开夹层的盖板,里面并无金银珠宝,也无珍贵药材,只静静地躺着,一本线装日记本。日记本的纸张,已然泛黄,边缘因岁月的侵蚀,有些卷曲发脆,封面用淡蓝色的,丝线装订着,上面是,母亲那熟悉的字迹,娟秀、温柔,带着女子特有的细腻,只写了,一个小小的年份,却让李云金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他出生前后的那一年。
母亲为何要将,一本日记藏得如此隐秘?这本日记里,究竟记录了什么,不能让人知晓的秘密?黄父临终前说的,那句关于身世的话,难道并非空穴来风?李云金的指尖,落在泛黄的纸页上,竟有些微微发颤,他隐约觉得,只要翻开这本日记,过往二十多年的平静与伪装,或许会被彻底撕开,而那个,他从未敢想象的“真正身世”,正藏在,这一页页泛黄的纸页里,等待着被揭开,也等待着,将他彻底推向,一个未知的深渊。
李云金辞别了,黄府的旧人,独自回到云巅商行,在镇上暂居的别院。刚踏入院门,他便抬手屏退了,候在廊下的仆从,连平日里,常伴左右的小厮,也只让守在院外。连日来的变故,像潮水般,压得他喘不过气:黄父骤逝的悲痛,还未散去,“天选者”的身份,又砸得他措手不及,更别提肩头上,那“关乎苍生安危”的重担,每一样都让他身心俱疲。可此刻,盘踞在他脑海里,最挥之不去的,却是黄父弥留之际,攥着他手腕,说的那句话,“你的身世…并非你所知那般……”
那声音嘶哑微弱,却像一道惊雷,在他心里,炸开了无数裂痕。他自小以为,自己是父母双全的寻常孩童,母亲早逝后,父亲虽严厉,却也算尽责,可如今黄父的话,却让他,对二十多年来,深信不疑的过往,产生了动摇。他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能稳住,这摇摇欲坠世界的锚点,否则这股不安的悸动,迟早会将他吞噬。
李云金走到卧房内,反手扣上房门,屋内瞬间,只剩下他平稳却沉重的呼吸声。他走到床榻边,蹲下身,指尖沿着床板内侧的,木纹摸索片刻,猛地用力一推,床榻最内侧的暗格,应声弹开,一股混合着檀香,与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伸手进去,取出一个巴掌大的,紫檀木盒。木盒表面雕着,缠枝莲纹样,边角虽有些磨损,却被擦拭得锃亮,显然是被精心养护了多年。
这是母亲留给他的,为数不多的遗物。以往每逢生辰或清明,他总会取出木盒,看着里面的物件,缅怀母亲的温柔,从中汲取一些,面对困境的力量。可今日,他握着木盒的指尖,却有些发颤,黄父的话像一根刺,让他对这份“熟知”的过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
他深吸一口气,将木盒放在梳妆台上,小心翼翼地掀开盒盖。里面铺着,一层淡青色的软缎,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样物件:一支银质的梅花发簪,簪头的梅花,虽有些氧化,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一方绣着并蒂莲的素色手帕,丝线的颜色,已有些褪色,针脚却细密得无可挑剔;还有一小束,用红绳系着的胎发,黑色的发丝虽已干枯,却依旧柔软。每一样物件,都牵着一段模糊,却温暖的记忆,发簪是母亲常戴的,手帕是她教自己认字时,用来擦墨渍的,胎发更是她亲手剪下,说要留着“见证吾儿长大”。
李云金的指尖,轻轻拂过这些物件,触感熟悉又陌生。忽然,他的动作顿住了,儿时一个极其模糊的片段,在脑海中闪过:那年他约莫五岁,趁母亲不注意,翻开过这个木盒,被母亲发现后,她并未责备,只是笑着将木盒拿过去,指尖在盒底,轻轻按了一下,随后才将木盒收好。
当时他只当是母亲的小举动,未曾在意,可如今想来,却觉得处处透着古怪。李云金眼神一凝,将木盒里的物件一一取出,指尖沿着,盒底内衬的丝绸细细摸索。软缎光滑细腻,覆盖了整个盒底,可当他摸到盒底,右侧边缘时,指尖却触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凸起点,那凸起藏在木纹里,若不仔细感受,根本察觉不到。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对准那个凸起,轻轻用力一按。
“咔哒。”
一声极其轻微的机括响动声,从盒底传来,细微得几乎,要被窗外的风声盖过。紧接着,李云金便看到,木盒底层的木板,竟沿着缝隙,悄无声息地滑向一侧,露出了一个约莫半指厚、制作得无比精巧的隐藏夹层!夹层的边缘,打磨得光滑无比,与木盒本身严丝合缝,若不是刻意寻找,任谁也想不到,这普通的紫檀木盒里,竟还藏着这样的玄机。
李云金的呼吸骤然屏住,连心跳都仿佛慢了半拍。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轻轻拨开夹层的盖板,里面并无金银珠宝,也无珍贵药材,只静静地躺着,一本线装日记本。日记本的纸张,已然泛黄,边缘因岁月的侵蚀,有些卷曲发脆,封面用淡蓝色的,丝线装订着,上面是,母亲那熟悉的字迹,娟秀、温柔,带着女子特有的细腻,只写了,一个小小的年份,却让李云金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他出生前后的那一年。
母亲为何要将,一本日记藏得如此隐秘?这本日记里,究竟记录了什么,不能让人知晓的秘密?黄父临终前说的,那句关于身世的话,难道并非空穴来风?李云金的指尖,落在泛黄的纸页上,竟有些微微发颤,他隐约觉得,只要翻开这本日记,过往二十多年的平静与伪装,或许会被彻底撕开,而那个,他从未敢想象的“真正身世”,正藏在,这一页页泛黄的纸页里,等待着被揭开,也等待着,将他彻底推向,一个未知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