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洋田大队有了新发展-《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

  第 105 章 洋田大队有了新发展

  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洋田大队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不断创新。

  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用支书杨东山的话说:“咱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洋田大队,谁也没有想到,这其中的“洋田金油”凭借其优良品质,开始慢慢打开了一些市场,已成为洋田大队的一张对外名片。

  随着“洋田金油” 出口名片的传播,一些不法分子也打起了歪主意,这不,市场上竟然出现了一种假冒的“洋田金油” 出口转内销的产品。

  这些冒牌货,不仅欺骗了消费者,更是损害了“洋田金油”来之不易的品牌声誉。

  刘老叔和销售团队察觉到这一情况后,立刻采取行动。他们及时与当地工商部门取得联系,详细汇报了假冒伪劣产品的现状。

  在工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场大规模的打假行动迅速展开。

  工作人员深入各个农贸集市、店铺,仔细排查每一个可疑的销售点。同时销售团队加大了品牌宣传力度,他们印制了大量宣传打假手册,在各大销售点、交通要道散发给行人,并通过社队广播和县电台向周边区域介绍辨别真伪的方法,提醒大家谨防假冒产品。

  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那些假冒伪劣产品逐渐被清理出市场,“洋田金油”的品牌形象也得以恢复,再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为了扩大洋田大队的品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洋田大队在文化建设上,也有了新举措。他们利用一处闲置已久的老房子,精心打造了一座民俗文化博物馆,这一项目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柳加林的建筑队的肩上。

  他们把老房子改造成博物馆,这老房子是洋田大队几代人的记忆,如今更显古朴而庄重。馆内陈列着洋田大队的历史变迁资料,从过去的艰苦岁月到如今的发展成就,这一切都一一展现在人们眼前。

  在传统农耕文化展区摆放着各种古老的农具,仿佛在诉说着先辈们辛勤劳作的故事;手工艺品展区则展示着精美的刺绣、雕刻等作品;精品展区展示着洋田金油生产、歙石加工、建筑工程项目等成就,彰显着洋田大队社员的心灵手巧。

  博物馆的建成,吸引了不少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参观,不仅传播了当地独特的文化,还为村里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旅游收入。

  此外,他们还进一步发展了乡村旅游,柳加林牵头组织社员们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

  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到耕地、播种、浇水等农事操作中,真切感受农耕的乐趣与艰辛。

  乡村民宿则为游客提供了体验乡村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在宁静的夜晚聆听蛙鸣,感受乡村的静谧与美好。

  随着这些项目的推出,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洋田大队的人气愈发旺盛,村子里欢声笑语不断。

  随着洋田大队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尽管村里培养了一些本地人员,但随着产业多元化发展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大。

  柳加林意识到,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于是,他向支书杨东山建议,“东山舅舅,咱们大队各项事业都发展起来了,可人才跟不上呀,看来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吸引他们到咱们这儿来干一番事业。”

  杨东山对柳加林说道:“加林,这事是要考虑一下,宜早不宜迟,咱们先对外进行招聘,先聘用几个,试用期满,合格后再确定录用。你先弄个方案出来。咱们再开会讨论一下。”

  “好的,东山舅舅,我先把方案弄个初稿,到时大家集思广益,再完善完善。”随后他起草的方案,其中颇有吸引力的优惠措施,如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等,后经大队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个招聘方案,也吸引了外地一些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到洋田大队发展。

  这其中,就有几位省农大毕业的学生,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知识,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帮助村民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的种植。

  还有几位学市场营销的年轻人,他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洋田金油”等产品制定推广方案,通过参加各地的农产品展销会,与更多的经销商建立联系,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

  另外,几位有着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则协助队办企业和各项目组完善内部管理,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为洋田大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新老观念的碰撞也在这一过程中磨合。一些老社员对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存在疑虑,他们习惯了多年来的传统生活方式,担心大规模的发展会破坏原有的乡村生态和宁静。

  柳加林敏锐地察觉到了老社员们的担忧,深知发展不能以牺牲社员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为代价。于是,他组织了一系列座谈会,邀请新老社员坐在一起,交心通气。

  在座谈会上,柳加林耐心地向老社员们解释新的发展模式如何与乡村传统相融合,强调发展的同时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且以实际案例说明合理发展能够带来的许多好处,比如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村庄的繁荣等。

  新来的年轻人也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他们表示希望能在传承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新理念为洋田大队带来更好的未来,让村子在发展的同时保留那份独特的韵味。通过这些沟通交流,老社员们逐渐理解并接受了新的发展思路。

  他们看到年轻人为村子带来的积极变化,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消散。新老社员开始携手合作,共同为洋田大队的发展贡献力量,这种团结一心的氛围,让洋田大队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加坚定有力。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洋田大队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对农产品加工的精细化程度和产品种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洋田大队决定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

  刘老叔领着榨油厂的技术人员,一头扎进了产品研发工作中。他们以茶籽油为基础,开启了反复试验和研究。

  彼时,护肤品市场才崭露头角。刘老叔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契机,带领团队全力投入到茶籽护肤品的研发中。

  历经无数次的配方调整、效果测试,终于成功推出了一系列简单却实用的山茶籽护肤品,护手霜与润肤乳便是其中的代表。

  这些护肤品之所以能迅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得益于茶籽油与生俱来的天然滋润功效。而这一神奇功效,其实有着千百年的民间传承根基。

  回溯往昔,在那个缺医少药的艰苦年代,农村里一旦有人遭遇破皮出血,或是不慎出现刀伤、碰伤起包等状况,大家普遍会取用家中的茶籽油涂抹伤口,再细心包扎。奇妙的是,只需短短几天,伤口便能逐渐痊愈。

  正是这代代相传的宝贵偏方,为如今茶籽护肤品的开发提供了灵感与坚实基础。

  而眼下的队办企业与知青联合公司合作的项目组,也加大了对其他经济作物加工产品的研发力度。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水果资源,推出了果脯、果酱等产品,还尝试用特色农作物制作出了独具风味的特色饮品。

  为了推广这些新产品,销售团队制定了全新的市场营销策略。他们积极联系各地的经销商,邀请他们前来参观产品生产线,了解产品的特色和优势。

  同时,带着新产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在展会上设置试吃、试用环节,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他们还与供销社等传统销售渠道合作,将新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新的营销策略推动下,洋田大队的新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进一步提升了洋田大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洋田大队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迫在眉睫。柳加林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资本的投入,经过多方努力,制定了详细的基础设施升级规划。

  他们优先考虑的是交通设施的改善,拓宽村里连接外界的主要道路,将原本狭窄的土路拓宽为能并行两辆汽车的砂石路,同时在村内修建多条支路,方便村民出行。

  这一规划不仅能方便村民的日常出行,更有助于农产品的运输和游客的到访。在道路修建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部分路段涉及社员的宅基地,需要进行协调和补偿。

  柳加林亲自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耐心地向村民们详细解释道路建设对村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承诺会给予合理的补偿,并确保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社员生活的影响。

  在改善电力设施上,升级也在同步进行。随着村里企业的增多和村民生活电器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原有的电力供应已无法满足需求。电力部门与洋田大队合作,对电网进行全面改造,增加变压器容量,更换老化的线路。

  在施工期间,为了尽量减少对社员家庭生产生活的影响,施工人员精心安排施工计划,采取分段停电的方式进行作业。每次停电前,都会提前通知村民,让大家做好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新的电网投入使用,稳定的电力供应为洋田大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村民们的生活也更加便利。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洋田大队也没有忘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美化。村里组织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在道路两旁、河岸周边和闲置空地上种植了各种树木和花卉。

  当时树苗的供应并不充足,村民们便自发收集种子,培育树苗。大家齐心协力,扛着树苗、拿着工具,在规划好的区域种植。在种植过程中,还邀请了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确保树苗的成活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洋田大队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洋田大队的乡村旅游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美化,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村里进一步规范了乡村民宿的管理。由于当时还没有成熟的行业标准,大队只能组织干部和有经验的社员共同商讨,制定了统一的服务标准和卫生标准,确保游客能够住得舒适、放心。

  同时,开发了更多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考虑到当时的娱乐形式相对单一,村里邀请周边地区知名的民间剧团前来唱戏。活动现场人山人海,游客们围坐在一起,沉浸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着乡村的独特魅力。

  虽然没有网络直播,但游客们口口相传,吸引了更多人前来。农产品采摘节则让游客们亲身参与到农产品的采摘过程中,体验收获的喜悦。

  游客们可以在果园里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品尝原汁原味的农产品。这一活动不仅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还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为社员带来了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