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年 6 月下旬,上海城暑气渐盛,树上的蝉鸣声,一阵阵地漫过财经学院的教学大楼。
毕业典礼这日,阳光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张芳芳身着一件洁白的的确良衬衫,胸前佩戴的上海财经学院校徽,在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出迷人的光晕。
当院长洪亮的声音念出“张芳芳”三个字,台下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位学姐凭借连续三年专业成绩第一的成绩单,以及带领团队一举获得省级经济课题金奖的卓越荣誉,无疑成为了这届毕业生中最为耀眼的存在,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众人瞩目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张芳芳身姿挺拔地站在大礼堂的台阶上,微风轻轻拂过,学士帽上的流苏随之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她这几年求学的精彩历程。
周教授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郑重地将烫金的毕业证书递到她手中。在周教授心中,张芳芳是他众多学生中最为出色的之一,她的勤奋、聪慧与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让他倍感骄傲。
礼堂外,学友王睿抱着一摞《经济应用研究》的资料,脚步匆匆地追到张芳芳面前,气喘吁吁地说:“芳芳,这些数据都是我精心整理的,说不定在你今后的工作中能派上大用场。”
张芳芳轻轻接过那带着王睿体温的稿纸,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在图书馆里与学友们激烈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景一一浮现眼前,眼眶不禁微微一热,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早在毕业前几日,柳加林便迫不及待地拨通电话,满心欢喜地说要到上海来接张芳芳。电话这头,柳加林语气急切,“芳芳,你啥时候回来呀?我去接你。”
电话那头,张芳芳温柔地回应,“不用啦,加林。我没啥太多行李,有些东西我已经提前打包从邮局寄回去了,身边就剩些零碎物件,装在旅行袋里提着就行,你就别跑这一趟啦,怪折腾的。”
柳加林笑着说:“那好吧,等你到了,我就去火车站接你,咱一起回家。孩子们听说你要回来,高兴得不得了,整天追问我,‘妈妈啥时候到家’,我就跟他们说,快了快了,就这几天,爸爸一定把妈妈接回来。小家伙们可想你啦。”
张芳芳听着,眼中泛起了泪花,满是思念地说道:“我也想宝宝们呀,这几天做梦都梦到启轩和悦昕呢。我车票都买好啦,明晚 8 点 20 分的车,后天早上 7 点左右就能到庆丰火车站。”
“好嘞,我准点去接你,你路上可得小心点啊。”说完,柳加林又赶忙拨通了洋田大队的电话。
大队部里,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一旁的杨东山顺手拿起听筒,刚要开口问“喂,你找……”,话还没说完,柳加林熟悉的声音便传了过来,“东山舅舅,我是加林。”
“呵,加林啊,听你这语气,是不是又有啥喜事啦?”杨东山笑着打趣道。
“确实是喜事!芳芳大学毕业啦,后天中午就能到家。东山舅舅,麻烦您跟咱爹妈说一声,准备点好吃的,再把房间也收拾收拾。”柳加林在电话里兴奋地说道。
“好喔!哎哟,这日子过得可真快,一晃眼芳芳大学就毕业了。这可是咱们大队,甚至整个葛溪公社唯一的大学生呀!”杨东山听后,也是兴奋不已,忍不住感慨时光飞逝。
两天后,天刚蒙蒙亮,柳加林便早早起了床。他来到柳依依的房间,说道:“依依,我等会儿就去火车站接你嫂子,她大学毕业回来了。公司这几天你就多照应着点,我先陪你嫂子回老家住几天。”
“嫂子终于回来啦!哥,你就放心在家多陪陪嫂子吧,公司这边有我呢,不会有事的。”柳依依满脸笑意,开心地回应道。
柳加林从公司出来,脚步轻快地径直朝庆丰火车站走去。看了看表,时间尚早,他便在出站口静静等候。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出站口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熙熙攘攘。柳加林的目光紧紧锁定出站口的通道,眼神中满是期待,生怕一个不留神就错过张芳芳的身影。
终于,那个他日思夜想的熟悉身影映入眼帘。张芳芳手中拎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脸上虽带着旅途的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兴奋与喜悦。
柳加林急忙快步迎上前去,伸手接过旅行袋,笑容满面地说道:“芳芳,火车没晚点,可算是把你盼回来了。一路上累坏了吧?”
张芳芳抬头,目光温柔地看着柳加林,眼中满是深情,“加林,辛苦你了。这几年家里和公司全靠你照应,真是多亏了你。”
柳加林笑着摇摇头,“说啥呢,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在外求学才是真辛苦。走,咱们赶紧回家,爹妈和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盼着呢。”
两人并肩走出火车站,又来到不远处的汽车站,买了前往葛溪公社的车票。客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向后展开。
到了葛溪,两人下了车,柳加林提着旅行袋,与张芳芳一同朝着洋田大队下屋村走去。阳光暖暖地洒在他们身上,虽有些热意,却也带着几分惬意。
一路上,柳加林兴致勃勃地跟张芳芳讲述着家里的琐事,张芳芳则绘声绘色地分享着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当提及孩子们时,张芳芳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温柔,那是一位母亲对子女深深的想念。
回到洋田大队下屋村,村子里的人听闻张芳芳大学毕业归来,纷纷热情地围拢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夸赞声不绝于耳。
“芳芳可真是咱们村的大骄傲啊!”
“以后肯定能有大出息,为咱村争光!”
张芳芳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亲切地跟大家一一打招呼,心中满是温暖。这种被乡亲们认可和关爱的感觉,让她倍感亲切。
走进家门,启轩和悦昕像两只欢快的小燕子,一下子飞奔到张芳芳怀里,清脆响亮地喊着,“妈妈!妈妈!”张芳芳紧紧地抱住孩子们,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声音略带哽咽,“宝贝们,妈妈好想你们呀。”
柳高阳和杨桂兰站在一旁,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杨桂兰慈爱地说道:“芳芳啊,这一路上累坏了吧?快洗洗手,准备吃饭,都是你爱吃的菜。”
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柳高阳感慨万千地说:“芳芳,你这几年在外面读书着实不容易,现在毕业了,也算是苦尽甘来。接下来你有啥打算呢?”
张芳芳放下碗筷,神情认真地说:“爹,我想先休息几天,好好陪陪家人。之后,我就去公社妇委会复职。毕竟我的工资关系还在公社,之前不是还挂了个妇委会副主任的头衔嘛。我想着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现在国家改革开放,到处都是经济发展的好机会,我也想为家乡出份力,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
柳加林在一旁点头,投来支持的目光,“我觉得挺好,芳芳你有知识、有能力,肯定能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饭后,张芳芳和柳加林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爽。张芳芳抬头望着天空,思绪飘得很远,“加林,这几年在学校,我接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知识,特别想把这些带回咱们这儿,看看能不能帮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
柳加林轻轻握住张芳芳的手,眼神坚定地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咱们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几天,张芳芳在家安心休息,尽情享受与家人相处的美好时光。她带着启轩和悦昕在村子里四处漫步,给孩子们讲着大学里那些有趣的故事。与此同时,她也开始留意庆丰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心中暗暗思考着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她深知,自己的人生即将翻开崭新的篇章,而这一次,她将带着满满的知识和对家乡炽热的热爱,勇敢无畏地踏上新的征程。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面上。柳加林推出那辆熟悉的永久牌二八自行车,他这是要送张芳芳去公社复职。
“芳芳,我们走吧。”柳加林微笑着说道。
“哎,来啦!”张芳芳应了一声,轻快地走了出来。
上次送张芳芳去公社履职,仿佛还是昨天的事,可细细算来,已经过去五年了。那时的张芳芳正怀着双胞胎,柳加林小心翼翼地扶着她坐上后座,自己才轻轻跨上自行车,双手稳稳地握住车把,缓缓踩下踏板,向公社驶去。
这次不同,张芳芳轻松地屁股一抬就坐到了后座上。一路上,微风温柔地拂过他们的脸颊,张芳芳的发丝在风中肆意飘扬,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一刻钟后,他们便抵达了葛溪人民公社。公社大院门外墙上,“计划生育,利国利民”的标语格外醒目。院子里人来人往,一片忙碌景象。
张芳芳和柳加林刚一脚踏进公社大院门,正巧妇女主任田春苗从里面走出来。田春苗主任眼尖,率先看到了他们,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远远便招呼道:“哎哟,张芳芳、柳加林,你们啥时候回来的呀?”
柳加林和张芳芳赶忙迎上前去。柳加林面带微笑,恭敬地说道:“田主任,您好啊!芳芳毕业了,今天过来报到上班。”
田春苗主任笑眯眯地上下打量着张芳芳,最后惊讶地赞叹道:“芳芳啊,这都过去好几年了,你怎么一点都没变!还是这么漂亮,气质也更出众了。”
张芳芳微笑着回应,“田主任,您可别打趣我了。这几年不见,我觉得还是您更有魅力,更有气质呢。”
妇女主任田春苗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快步走上前,亲切地拉住张芳芳的手,“芳芳,你这次回来可真是太好了,你可得好好帮我分担一下咱妇委会的担子。现在我们的工作主要围绕着计划生育,忙得我头都快昏了。”
张芳芳感激地看着田春苗,诚恳地说道:“田主任,您在妇委会工作这么多年,经验丰富,还有什么事能难倒您呀。您可得多指点指点我,我对农村工作还不太熟悉,算是个门外汉呢。”
几句客套话过后,田春苗亲昵地挽起张芳芳的手臂,“走!芳芳,我们去妇委会办公室看看。你那张办公桌椅还摆在那儿,一直都盼着你能回来呢。”
说着,三人一同朝着妇委会办公室走去。
毕业典礼这日,阳光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张芳芳身着一件洁白的的确良衬衫,胸前佩戴的上海财经学院校徽,在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出迷人的光晕。
当院长洪亮的声音念出“张芳芳”三个字,台下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位学姐凭借连续三年专业成绩第一的成绩单,以及带领团队一举获得省级经济课题金奖的卓越荣誉,无疑成为了这届毕业生中最为耀眼的存在,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众人瞩目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张芳芳身姿挺拔地站在大礼堂的台阶上,微风轻轻拂过,学士帽上的流苏随之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她这几年求学的精彩历程。
周教授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郑重地将烫金的毕业证书递到她手中。在周教授心中,张芳芳是他众多学生中最为出色的之一,她的勤奋、聪慧与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让他倍感骄傲。
礼堂外,学友王睿抱着一摞《经济应用研究》的资料,脚步匆匆地追到张芳芳面前,气喘吁吁地说:“芳芳,这些数据都是我精心整理的,说不定在你今后的工作中能派上大用场。”
张芳芳轻轻接过那带着王睿体温的稿纸,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在图书馆里与学友们激烈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景一一浮现眼前,眼眶不禁微微一热,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早在毕业前几日,柳加林便迫不及待地拨通电话,满心欢喜地说要到上海来接张芳芳。电话这头,柳加林语气急切,“芳芳,你啥时候回来呀?我去接你。”
电话那头,张芳芳温柔地回应,“不用啦,加林。我没啥太多行李,有些东西我已经提前打包从邮局寄回去了,身边就剩些零碎物件,装在旅行袋里提着就行,你就别跑这一趟啦,怪折腾的。”
柳加林笑着说:“那好吧,等你到了,我就去火车站接你,咱一起回家。孩子们听说你要回来,高兴得不得了,整天追问我,‘妈妈啥时候到家’,我就跟他们说,快了快了,就这几天,爸爸一定把妈妈接回来。小家伙们可想你啦。”
张芳芳听着,眼中泛起了泪花,满是思念地说道:“我也想宝宝们呀,这几天做梦都梦到启轩和悦昕呢。我车票都买好啦,明晚 8 点 20 分的车,后天早上 7 点左右就能到庆丰火车站。”
“好嘞,我准点去接你,你路上可得小心点啊。”说完,柳加林又赶忙拨通了洋田大队的电话。
大队部里,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一旁的杨东山顺手拿起听筒,刚要开口问“喂,你找……”,话还没说完,柳加林熟悉的声音便传了过来,“东山舅舅,我是加林。”
“呵,加林啊,听你这语气,是不是又有啥喜事啦?”杨东山笑着打趣道。
“确实是喜事!芳芳大学毕业啦,后天中午就能到家。东山舅舅,麻烦您跟咱爹妈说一声,准备点好吃的,再把房间也收拾收拾。”柳加林在电话里兴奋地说道。
“好喔!哎哟,这日子过得可真快,一晃眼芳芳大学就毕业了。这可是咱们大队,甚至整个葛溪公社唯一的大学生呀!”杨东山听后,也是兴奋不已,忍不住感慨时光飞逝。
两天后,天刚蒙蒙亮,柳加林便早早起了床。他来到柳依依的房间,说道:“依依,我等会儿就去火车站接你嫂子,她大学毕业回来了。公司这几天你就多照应着点,我先陪你嫂子回老家住几天。”
“嫂子终于回来啦!哥,你就放心在家多陪陪嫂子吧,公司这边有我呢,不会有事的。”柳依依满脸笑意,开心地回应道。
柳加林从公司出来,脚步轻快地径直朝庆丰火车站走去。看了看表,时间尚早,他便在出站口静静等候。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出站口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熙熙攘攘。柳加林的目光紧紧锁定出站口的通道,眼神中满是期待,生怕一个不留神就错过张芳芳的身影。
终于,那个他日思夜想的熟悉身影映入眼帘。张芳芳手中拎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脸上虽带着旅途的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兴奋与喜悦。
柳加林急忙快步迎上前去,伸手接过旅行袋,笑容满面地说道:“芳芳,火车没晚点,可算是把你盼回来了。一路上累坏了吧?”
张芳芳抬头,目光温柔地看着柳加林,眼中满是深情,“加林,辛苦你了。这几年家里和公司全靠你照应,真是多亏了你。”
柳加林笑着摇摇头,“说啥呢,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在外求学才是真辛苦。走,咱们赶紧回家,爹妈和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盼着呢。”
两人并肩走出火车站,又来到不远处的汽车站,买了前往葛溪公社的车票。客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向后展开。
到了葛溪,两人下了车,柳加林提着旅行袋,与张芳芳一同朝着洋田大队下屋村走去。阳光暖暖地洒在他们身上,虽有些热意,却也带着几分惬意。
一路上,柳加林兴致勃勃地跟张芳芳讲述着家里的琐事,张芳芳则绘声绘色地分享着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当提及孩子们时,张芳芳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温柔,那是一位母亲对子女深深的想念。
回到洋田大队下屋村,村子里的人听闻张芳芳大学毕业归来,纷纷热情地围拢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夸赞声不绝于耳。
“芳芳可真是咱们村的大骄傲啊!”
“以后肯定能有大出息,为咱村争光!”
张芳芳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亲切地跟大家一一打招呼,心中满是温暖。这种被乡亲们认可和关爱的感觉,让她倍感亲切。
走进家门,启轩和悦昕像两只欢快的小燕子,一下子飞奔到张芳芳怀里,清脆响亮地喊着,“妈妈!妈妈!”张芳芳紧紧地抱住孩子们,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声音略带哽咽,“宝贝们,妈妈好想你们呀。”
柳高阳和杨桂兰站在一旁,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杨桂兰慈爱地说道:“芳芳啊,这一路上累坏了吧?快洗洗手,准备吃饭,都是你爱吃的菜。”
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柳高阳感慨万千地说:“芳芳,你这几年在外面读书着实不容易,现在毕业了,也算是苦尽甘来。接下来你有啥打算呢?”
张芳芳放下碗筷,神情认真地说:“爹,我想先休息几天,好好陪陪家人。之后,我就去公社妇委会复职。毕竟我的工资关系还在公社,之前不是还挂了个妇委会副主任的头衔嘛。我想着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现在国家改革开放,到处都是经济发展的好机会,我也想为家乡出份力,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
柳加林在一旁点头,投来支持的目光,“我觉得挺好,芳芳你有知识、有能力,肯定能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饭后,张芳芳和柳加林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爽。张芳芳抬头望着天空,思绪飘得很远,“加林,这几年在学校,我接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知识,特别想把这些带回咱们这儿,看看能不能帮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
柳加林轻轻握住张芳芳的手,眼神坚定地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咱们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几天,张芳芳在家安心休息,尽情享受与家人相处的美好时光。她带着启轩和悦昕在村子里四处漫步,给孩子们讲着大学里那些有趣的故事。与此同时,她也开始留意庆丰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心中暗暗思考着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她深知,自己的人生即将翻开崭新的篇章,而这一次,她将带着满满的知识和对家乡炽热的热爱,勇敢无畏地踏上新的征程。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面上。柳加林推出那辆熟悉的永久牌二八自行车,他这是要送张芳芳去公社复职。
“芳芳,我们走吧。”柳加林微笑着说道。
“哎,来啦!”张芳芳应了一声,轻快地走了出来。
上次送张芳芳去公社履职,仿佛还是昨天的事,可细细算来,已经过去五年了。那时的张芳芳正怀着双胞胎,柳加林小心翼翼地扶着她坐上后座,自己才轻轻跨上自行车,双手稳稳地握住车把,缓缓踩下踏板,向公社驶去。
这次不同,张芳芳轻松地屁股一抬就坐到了后座上。一路上,微风温柔地拂过他们的脸颊,张芳芳的发丝在风中肆意飘扬,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一刻钟后,他们便抵达了葛溪人民公社。公社大院门外墙上,“计划生育,利国利民”的标语格外醒目。院子里人来人往,一片忙碌景象。
张芳芳和柳加林刚一脚踏进公社大院门,正巧妇女主任田春苗从里面走出来。田春苗主任眼尖,率先看到了他们,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远远便招呼道:“哎哟,张芳芳、柳加林,你们啥时候回来的呀?”
柳加林和张芳芳赶忙迎上前去。柳加林面带微笑,恭敬地说道:“田主任,您好啊!芳芳毕业了,今天过来报到上班。”
田春苗主任笑眯眯地上下打量着张芳芳,最后惊讶地赞叹道:“芳芳啊,这都过去好几年了,你怎么一点都没变!还是这么漂亮,气质也更出众了。”
张芳芳微笑着回应,“田主任,您可别打趣我了。这几年不见,我觉得还是您更有魅力,更有气质呢。”
妇女主任田春苗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快步走上前,亲切地拉住张芳芳的手,“芳芳,你这次回来可真是太好了,你可得好好帮我分担一下咱妇委会的担子。现在我们的工作主要围绕着计划生育,忙得我头都快昏了。”
张芳芳感激地看着田春苗,诚恳地说道:“田主任,您在妇委会工作这么多年,经验丰富,还有什么事能难倒您呀。您可得多指点指点我,我对农村工作还不太熟悉,算是个门外汉呢。”
几句客套话过后,田春苗亲昵地挽起张芳芳的手臂,“走!芳芳,我们去妇委会办公室看看。你那张办公桌椅还摆在那儿,一直都盼着你能回来呢。”
说着,三人一同朝着妇委会办公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