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年,除夕的脚步悄然临近,整个庆丰县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中。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忙着采购年货,脸上洋溢着对新年的期盼。
柳加林在县城里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公司的各项事务,确保账目清晰、财务妥善。
他早早准备好了现金,给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员工发放工钱,让大家都能欢欢喜喜、安安心心地迎接新年。
忙完这一切,他满心欢喜地想着,明天就可以踏上回洋田大队的归乡之路了。
当天晚上,华灯初上,柳加林系上围裙,亲自下厨。平日里烧饭的活儿大多是柳依依在做,但柳加林看着张芳芳自从到财政局上班后,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常加班到深夜,疲惫的身影让他心疼不已。
于是,他决定亲自烧几个好菜,犒劳一下辛苦的妻子。厨房里,炉火正旺,柳加林熟练地挥动着锅铲,不一会儿,几样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便陆续出锅了。
张芳芳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拖着有些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一推开门,浓郁的菜香扑鼻而来,她不禁脱口而出,“加林,烧的什么菜呀,我闻着都要流口水啦。”
柳加林在厨房里大声回应,“都是你爱吃的,红烧鱼块、煎豆腐、油淋小白菜,还有一样是跟你学的木须肉呢。”
正在厨房帮忙的柳依依也听到了,赶忙笑着说道:“嫂子,下班了呀,快来洗把手,准备吃饭啦!”说着,她迅速用脸盆打上温热水,小心翼翼地端到张芳芳面前。
张芳芳感激地笑了笑,洗完手后,从柳依依手中接过毛巾擦了擦,又轻轻递还给她,说道:“年底了,实在太忙,我估计得到廿九日才能放假。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乡下呢?”
柳加林从厨房走出来,一边解着围裙一边说道:“公司的事务都处理妥当啦,我和依依准备明天就回乡下。离过年就剩四天了,家里也得好好整理整理,打扫打扫卫生,爹妈和两个宝宝都眼巴巴地盼着咱们早点回去过年呢。”
张芳芳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遗憾,“可惜我没办法跟你们一起回去,要晚两天,单位年底特别忙呢,要到廿九日下午才能回去,外地的到也可以提前回去一两天回去过年。”
三人围坐在饭桌旁,开始吃饭。柳加林夹了一块红烧鱼块放进张芳芳碗里,说道:“芳芳,你也别太遗憾,也就晚两天,你一个人在城里,可得照顾好自己。”
张芳芳微笑着应道:“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回乡下帮我多陪陪爸妈,也好好陪陪启轩和悦昕,跟他们说妈妈过两天就回来的。”
柳依依咬了一口煎豆腐,说道:“嫂子,你就放心吧。宝宝们可懂事了,天天念叨着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家呢。对了,嫂子,你这两天打算怎么过呀?”
张芳芳思索了一下,说:“挺忙的,我就随便做点吃的。”
柳加林皱了皱眉,有些心疼地说:“这哪行,怎么能随便对付呢。要不这样,我明天回乡下,让依依留下给你做饭,到时你们一起回来过年。”
张芳芳连忙摆手,“不用这么麻烦,你们还是先回去,我在城里也能自己烧点什么吃。”
柳依依却不依不饶,“嫂子,你就别推辞了,还是我留下陪你。再说了,你要是吃不好,休息不好,宝宝们知道了也会不开心的,哥也会心疼的。”
张芳芳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那好吧,谢谢你们,有你们真好。”
柳加林点头应道:“好,就这么定了,我也放心。你们在城里要是遇到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咱们一家人一起商量着办。”
饭桌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房间,但此刻的交流,让她深深感受到家人之间浓浓的牵挂与支持。
终于,除夕之夜来临,外面,过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仿佛在为这团圆的时刻奏响欢快的乐章。
在农村的传统习俗里,逢年过节,都会多烧几个菜,特别是清明、七月半、冬至和过大年,还都要请祖宗,这一习俗也不知起于何时,反正是请完祖宗才能开饭,家家如此。
所不同的是前面的三个节,请祖宗一般只需七个碗,而除夕请祖宗却要九个碗,也就是说要烧上九个菜,逢单不逢双,烧请祖宗的菜是不能尝的,咸淡全靠主勺人掌握。
这顿请祖宗的九碗菜自然是由杨桂兰掌勺,从结婚到现在都几十年了,年年如此。
柳加林却在一旁把清洗好的碗筷,酒杯摆上了桌,就等菜都上齐了,然后点上香烛,作揖打拜,嘴里念念有词,“列祖列宗,今天过年了,恭请祖宗们慢慢享用。”
启轩和悦昕在旁边见了,忙问:“爸爸,这是干什么?”柳依依连忙过去把他们拉走,说道:“这是请老祖宗回家吃饭,等请完了,咱们再去点香打拜,让老祖宗保佑咱们小宝宝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大。”
酒过两旬,再添上米饭,那边柳加林在门外烧着纸钱。
等到纸钱烧过后,请祖宗的年夜饭仪式也就基本结束,大家点香作揖打拜完,就要放挂爆竹恭送老祖宗。
原先请祖宗的饭菜全都被拆下来,重新往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鸡鸭鱼肉,荤素搭配,满满一桌,每一道菜都饱含着浓浓的年味和家人之间深深的情谊。
接着就是放挂大爆竹,关门吃年夜饭,寓意驱邪避灾、辞旧迎新,祈福纲祥、普天同庆年夜饭,新年新气象。
柳家上下一片热闹祥和。柳父柳高阳、柳母杨桂兰端端正正坐在上席,妹妹柳依依、柳加林、张芳芳,还有可爱的启轩和悦昕,大家围坐在古朴的八仙桌旁,享用这丰盛的年夜饭。
柳加林和张芳芳率先举杯敬爹妈,“祝爹爹、妈妈身体健康!”启轩和悦昕也跟着,“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干杯!”爷爷、奶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好,干杯!”
接着柳加林和张芳芳又敬柳依依,“依依,祝你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
柳依依随后又敬了爹妈和哥哥嫂嫂,一家人边吃边说,气氛欢乐。
年夜饭进行到一半,柳父柳高阳和柳母杨桂兰满脸笑意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递给龙凤胎宝宝启轩和悦昕。柳父慈爱地说:“宝宝们,新的一年要健康快乐地长大哟。”
柳母也笑着附和,“是呀,希望我们的宝贝越来越聪明伶俐。”启轩和悦昕开心地接过红包,脆生生地说道:“谢谢爷爷奶奶,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张芳芳看着两位老人,心中满是感激。她也拿出精心准备的红包,先递给柳父柳母,真诚地说:“爹、妈,这一年辛苦你们了,感谢你们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希望你们新的一年里平安顺遂,身体健康。”
然后,她又将另一个大红包递给小姑子柳依依,说道:“依依,你这一年也帮了不少忙,这是嫂子的一点心意。”
柳依依接过红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谢谢嫂子,我会继续努力的。”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大家一边嗑着瓜子,吃着水果,一边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回荡在厅堂里。守岁的时光总是温馨而美好的,大家分享着过去一年的趣事,憧憬着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
后来,柳加林看着大家,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说道:“在新的一年里,我有个想法。芳芳现在在县城上班,启轩和悦昕也快到上小学的年纪了。”
“咱们公司在县城也算是站住了脚,所以我寻思着在县城建个房子。我已经和当地城郊生产队把地基的事联系好了,协议也签了,就等着审批下来就开工建设。”
“只要房子一盖好,咱们一家人就能在县城团聚,以后生活也会更方便。其他方面,像资金、材料这些都不是问题,我都已经考虑周全了。”
大家听了柳加林的话,都露出了欣喜的神情。柳依依率先兴奋地说道:“哥,这真是个好主意,以后咱们一家人在县城就有个安稳的家啦。不过这房子怎么设计,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柳加林笑着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大家都说说想法。”
张芳芳思索片刻,说道:“既然是咱们一家人住,首先得考虑住得舒服。房间要宽敞明亮,采光要好,尤其是爸妈的房间,得朝阳,方便他们晒太阳。”
柳母杨桂兰连忙摆手,说道:“不用专门考虑我们,你们年轻人和孩子住得好就行。”
柳加林笑着说:“妈,您别操心,肯定都得考虑周到。我想着,咱们这房子要考虑公司办公楼与住家房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来建。这样我平时在公司工作也方便,下班就能直接回家。”
柳父柳高阳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加林,这样会不会太复杂了?住家和办公在一起,会不会相互影响啊?”
柳加林耐心解释道:“爸,我仔细想过了。咱们可以把房子设计成前面一部分是办公楼,后面一部分是住家房,中间用个连廊或者院子隔开,既能保证工作和生活互不干扰,又能方便来回走动。”
柳依依眼睛一亮,说道:“哥,这个想法好啊!那办公楼可以设计得气派点,展示咱们公司的形象。住家这边呢,要有个大客厅,方便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看电视。”
张芳芳接着说:“对,客厅要大一些,这样孩子们也有地方玩耍,也能和大家互动,还要有个独立的厨房,这样做饭的时候就不会有油烟跑到房间里来。”
柳加林点头表示赞同,又补充道:“我还打算在院子里留出一块地方用来停车,毕竟以后出行开车会越来越方便。另外,也能存放一些建筑设备,咱们公司有时候也用得上。”
启轩和悦昕听着大人们的讨论,虽然不太懂,但也兴奋地跟着嚷嚷,“我要有自己的小房间,还要在院子里种好多好多花。”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未来的房子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在这个温馨的除夕夜,建房的计划在大家的讨论中逐渐清晰,也让这个新年的团聚更添了一份美好的期许。
而这栋即将建成的房子,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承载着一家人梦想与希望的港湾。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忙着采购年货,脸上洋溢着对新年的期盼。
柳加林在县城里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公司的各项事务,确保账目清晰、财务妥善。
他早早准备好了现金,给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员工发放工钱,让大家都能欢欢喜喜、安安心心地迎接新年。
忙完这一切,他满心欢喜地想着,明天就可以踏上回洋田大队的归乡之路了。
当天晚上,华灯初上,柳加林系上围裙,亲自下厨。平日里烧饭的活儿大多是柳依依在做,但柳加林看着张芳芳自从到财政局上班后,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常加班到深夜,疲惫的身影让他心疼不已。
于是,他决定亲自烧几个好菜,犒劳一下辛苦的妻子。厨房里,炉火正旺,柳加林熟练地挥动着锅铲,不一会儿,几样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便陆续出锅了。
张芳芳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拖着有些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一推开门,浓郁的菜香扑鼻而来,她不禁脱口而出,“加林,烧的什么菜呀,我闻着都要流口水啦。”
柳加林在厨房里大声回应,“都是你爱吃的,红烧鱼块、煎豆腐、油淋小白菜,还有一样是跟你学的木须肉呢。”
正在厨房帮忙的柳依依也听到了,赶忙笑着说道:“嫂子,下班了呀,快来洗把手,准备吃饭啦!”说着,她迅速用脸盆打上温热水,小心翼翼地端到张芳芳面前。
张芳芳感激地笑了笑,洗完手后,从柳依依手中接过毛巾擦了擦,又轻轻递还给她,说道:“年底了,实在太忙,我估计得到廿九日才能放假。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乡下呢?”
柳加林从厨房走出来,一边解着围裙一边说道:“公司的事务都处理妥当啦,我和依依准备明天就回乡下。离过年就剩四天了,家里也得好好整理整理,打扫打扫卫生,爹妈和两个宝宝都眼巴巴地盼着咱们早点回去过年呢。”
张芳芳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遗憾,“可惜我没办法跟你们一起回去,要晚两天,单位年底特别忙呢,要到廿九日下午才能回去,外地的到也可以提前回去一两天回去过年。”
三人围坐在饭桌旁,开始吃饭。柳加林夹了一块红烧鱼块放进张芳芳碗里,说道:“芳芳,你也别太遗憾,也就晚两天,你一个人在城里,可得照顾好自己。”
张芳芳微笑着应道:“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回乡下帮我多陪陪爸妈,也好好陪陪启轩和悦昕,跟他们说妈妈过两天就回来的。”
柳依依咬了一口煎豆腐,说道:“嫂子,你就放心吧。宝宝们可懂事了,天天念叨着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家呢。对了,嫂子,你这两天打算怎么过呀?”
张芳芳思索了一下,说:“挺忙的,我就随便做点吃的。”
柳加林皱了皱眉,有些心疼地说:“这哪行,怎么能随便对付呢。要不这样,我明天回乡下,让依依留下给你做饭,到时你们一起回来过年。”
张芳芳连忙摆手,“不用这么麻烦,你们还是先回去,我在城里也能自己烧点什么吃。”
柳依依却不依不饶,“嫂子,你就别推辞了,还是我留下陪你。再说了,你要是吃不好,休息不好,宝宝们知道了也会不开心的,哥也会心疼的。”
张芳芳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那好吧,谢谢你们,有你们真好。”
柳加林点头应道:“好,就这么定了,我也放心。你们在城里要是遇到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咱们一家人一起商量着办。”
饭桌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房间,但此刻的交流,让她深深感受到家人之间浓浓的牵挂与支持。
终于,除夕之夜来临,外面,过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仿佛在为这团圆的时刻奏响欢快的乐章。
在农村的传统习俗里,逢年过节,都会多烧几个菜,特别是清明、七月半、冬至和过大年,还都要请祖宗,这一习俗也不知起于何时,反正是请完祖宗才能开饭,家家如此。
所不同的是前面的三个节,请祖宗一般只需七个碗,而除夕请祖宗却要九个碗,也就是说要烧上九个菜,逢单不逢双,烧请祖宗的菜是不能尝的,咸淡全靠主勺人掌握。
这顿请祖宗的九碗菜自然是由杨桂兰掌勺,从结婚到现在都几十年了,年年如此。
柳加林却在一旁把清洗好的碗筷,酒杯摆上了桌,就等菜都上齐了,然后点上香烛,作揖打拜,嘴里念念有词,“列祖列宗,今天过年了,恭请祖宗们慢慢享用。”
启轩和悦昕在旁边见了,忙问:“爸爸,这是干什么?”柳依依连忙过去把他们拉走,说道:“这是请老祖宗回家吃饭,等请完了,咱们再去点香打拜,让老祖宗保佑咱们小宝宝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大。”
酒过两旬,再添上米饭,那边柳加林在门外烧着纸钱。
等到纸钱烧过后,请祖宗的年夜饭仪式也就基本结束,大家点香作揖打拜完,就要放挂爆竹恭送老祖宗。
原先请祖宗的饭菜全都被拆下来,重新往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鸡鸭鱼肉,荤素搭配,满满一桌,每一道菜都饱含着浓浓的年味和家人之间深深的情谊。
接着就是放挂大爆竹,关门吃年夜饭,寓意驱邪避灾、辞旧迎新,祈福纲祥、普天同庆年夜饭,新年新气象。
柳家上下一片热闹祥和。柳父柳高阳、柳母杨桂兰端端正正坐在上席,妹妹柳依依、柳加林、张芳芳,还有可爱的启轩和悦昕,大家围坐在古朴的八仙桌旁,享用这丰盛的年夜饭。
柳加林和张芳芳率先举杯敬爹妈,“祝爹爹、妈妈身体健康!”启轩和悦昕也跟着,“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干杯!”爷爷、奶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好,干杯!”
接着柳加林和张芳芳又敬柳依依,“依依,祝你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
柳依依随后又敬了爹妈和哥哥嫂嫂,一家人边吃边说,气氛欢乐。
年夜饭进行到一半,柳父柳高阳和柳母杨桂兰满脸笑意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递给龙凤胎宝宝启轩和悦昕。柳父慈爱地说:“宝宝们,新的一年要健康快乐地长大哟。”
柳母也笑着附和,“是呀,希望我们的宝贝越来越聪明伶俐。”启轩和悦昕开心地接过红包,脆生生地说道:“谢谢爷爷奶奶,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张芳芳看着两位老人,心中满是感激。她也拿出精心准备的红包,先递给柳父柳母,真诚地说:“爹、妈,这一年辛苦你们了,感谢你们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希望你们新的一年里平安顺遂,身体健康。”
然后,她又将另一个大红包递给小姑子柳依依,说道:“依依,你这一年也帮了不少忙,这是嫂子的一点心意。”
柳依依接过红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谢谢嫂子,我会继续努力的。”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大家一边嗑着瓜子,吃着水果,一边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回荡在厅堂里。守岁的时光总是温馨而美好的,大家分享着过去一年的趣事,憧憬着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
后来,柳加林看着大家,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说道:“在新的一年里,我有个想法。芳芳现在在县城上班,启轩和悦昕也快到上小学的年纪了。”
“咱们公司在县城也算是站住了脚,所以我寻思着在县城建个房子。我已经和当地城郊生产队把地基的事联系好了,协议也签了,就等着审批下来就开工建设。”
“只要房子一盖好,咱们一家人就能在县城团聚,以后生活也会更方便。其他方面,像资金、材料这些都不是问题,我都已经考虑周全了。”
大家听了柳加林的话,都露出了欣喜的神情。柳依依率先兴奋地说道:“哥,这真是个好主意,以后咱们一家人在县城就有个安稳的家啦。不过这房子怎么设计,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柳加林笑着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大家都说说想法。”
张芳芳思索片刻,说道:“既然是咱们一家人住,首先得考虑住得舒服。房间要宽敞明亮,采光要好,尤其是爸妈的房间,得朝阳,方便他们晒太阳。”
柳母杨桂兰连忙摆手,说道:“不用专门考虑我们,你们年轻人和孩子住得好就行。”
柳加林笑着说:“妈,您别操心,肯定都得考虑周到。我想着,咱们这房子要考虑公司办公楼与住家房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来建。这样我平时在公司工作也方便,下班就能直接回家。”
柳父柳高阳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加林,这样会不会太复杂了?住家和办公在一起,会不会相互影响啊?”
柳加林耐心解释道:“爸,我仔细想过了。咱们可以把房子设计成前面一部分是办公楼,后面一部分是住家房,中间用个连廊或者院子隔开,既能保证工作和生活互不干扰,又能方便来回走动。”
柳依依眼睛一亮,说道:“哥,这个想法好啊!那办公楼可以设计得气派点,展示咱们公司的形象。住家这边呢,要有个大客厅,方便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看电视。”
张芳芳接着说:“对,客厅要大一些,这样孩子们也有地方玩耍,也能和大家互动,还要有个独立的厨房,这样做饭的时候就不会有油烟跑到房间里来。”
柳加林点头表示赞同,又补充道:“我还打算在院子里留出一块地方用来停车,毕竟以后出行开车会越来越方便。另外,也能存放一些建筑设备,咱们公司有时候也用得上。”
启轩和悦昕听着大人们的讨论,虽然不太懂,但也兴奋地跟着嚷嚷,“我要有自己的小房间,还要在院子里种好多好多花。”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未来的房子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在这个温馨的除夕夜,建房的计划在大家的讨论中逐渐清晰,也让这个新年的团聚更添了一份美好的期许。
而这栋即将建成的房子,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承载着一家人梦想与希望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