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机遇与抉择
张芳芳参加完全县群英大会后,她在会上的精彩发言,以及过往在工作与生活中所展现出的卓越能力与才华,如同璀璨星辰,引起了组织上的高度关注。
组织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破例提拔她为“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干部,任职于葛溪人民公社妇委会副主任。这突如其来的机遇,恰似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张芳芳心中激起层层波澜,让她瞬间陷入了两难的艰难抉择。
一方面,这无疑是一份无比珍贵的机会,是对她多年来辛勤努力与无私付出的高度认可,更是一个能让她实现更大人生价值、为乡亲们谋取更多福祉的广阔平台。
在葛溪人民公社妇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蓝图: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妇女儿童争取更多切实的权益,大力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她能组织妇女们学习新颖实用的技能,助力她们实现经济独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能为孩子们精心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教育,为乡村的未来培育希望的幼苗。这份工作充满了挑战与深远意义,令她内心热血沸腾。
然而,另一方面,她此时已有五个月的身孕,腹中的宝宝是她和柳加林爱情的珍贵结晶,更是他们家庭未来的殷切希望。她深深明白,怀孕和生育对于女性而言,意味着身体与精力的巨大消耗。而一旦担任新职务,势必会面临繁忙的工作,她实在不确定自己能否在工作与照顾宝宝之间寻找到完美的平衡。
她满心担忧,生怕因工作的忙碌而疏忽了对宝宝的悉心照料,从而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而且,她深知宝宝出生后,需要母亲大量的陪伴与关爱,她无比害怕自己无法给予宝宝足够的关怀,最终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不仅如此,张芳芳还有两家倾注了自己无数心血的食品店。这两家店从最初艰难的筹备阶段,历经无数波折,到如今生意蒸蒸日上,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她的辛勤汗水与过人智慧。如今面临新的工作机遇,食品店的去留与管理,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张芳芳怀着满心的纠结,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柳加林。柳加林听闻后,同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深知这个机会对于张芳芳的重要性,这是她一直以来努力奋斗的成果,也是她实现理想抱负的关键契机。但作为丈夫,看着张芳芳微微隆起的肚子,他又心疼不已,生怕她承受过多的压力。
柳加林轻轻握住张芳芳的手,目光温柔而坚定地说:“芳芳,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我知道你一心想为乡亲们做更多实事,我全力支持你去尝试。但宝宝同样重要,咱们必须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而且这食品店,也得好好谋划一番。”
张芳芳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既感动于柳加林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又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深深担忧:“加林,我心里真的很矛盾。我实在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可又担心照顾不好宝宝,还忧虑食品店后续的经营状况。”
两人坐在房间里的凳子上,继续商讨着应对之策。柳加林眉头微微皱起,思索片刻后说道:“要不先和咱爹妈说说吧,他们经历的事情多,生活经验丰富,说不定能给咱们提出一些好建议。”张芳芳轻轻点头,回应道:“嗯,是该听听长辈的想法,他们的经验肯定能帮到我们。”
于是,他们来到洋田村上屋的老房子,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柳加林的父母柳高阳和杨桂兰,同时也谈及了食品店所面临的困扰。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气氛略显凝重。
杨桂兰一听,眉头瞬间皱起,满脸都是担忧之色:“芳芳啊,这当官的确是好事,可你现在怀着孩子呢,工作起来身体能吃得消吗?孩子可不是小事啊,千万不能马虎。这食品店也是你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说丢就丢太可惜了。”说着,她眼神中满是心疼,伸手轻轻拍了拍张芳芳的手,传递着关切与温暖。
柳高阳则坐在一旁,沉思良久后缓缓说道:“我觉得这个机会确实难得,芳芳一直以来都很有能力,能为公社做点事也是一件大好事。但确实得充分考虑孩子,要不这样,等芳芳生下孩子,坐完月子,身体彻底恢复好了再去上任,你看咋样?至于食品店,得找个可靠的人接手才行。”
张芳芳感激地看着两位老人,说道:“爹,妈,你们说的我都明白。只是这一时半会儿,到哪儿去找合适的人接手食品店呢?这可真是个难题。”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原来是邻居三牛他妈王婶听到消息后过来串门。王婶一进门就咋咋呼呼地说:“哟,我刚在外面就听说啦,芳芳要当干部啦!这可是大好事儿啊!不过,这孩子和店的事儿确实得好好合计合计。”
王婶拉过张芳芳的手,接着说道:“芳芳啊,你那食品店生意这么好,可不能随便找人接手。依我看,得找个信得过,又有本事的人来才行。”
张芳芳苦笑着说:“王婶,我也是这么想的,可这合适的人实在不好找啊。我都愁坏了。”
王婶眼睛突然一亮,神秘兮兮地说:“哎,我倒想起一个人,洋田大队妇女主任刘春英,你觉得咋样?她这人踏实能干,在村里威望也高,要是她来管食品店,说不定能管得井井有条。”
柳加林眼睛一亮,点头说道:“王婶,你还别说,春英姐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她对村里情况熟悉,组织能力也强,大家都信服她。”
张芳芳却有些犹豫,缓缓说道:“春英姐是挺靠谱的,可这食品店以后要是想扩大规模,光靠熟悉村里情况可能不够,还得懂点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方面的知识才行啊。”
大家正说着,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听说了消息也赶来凑热闹。其中一个叫李强的年轻人说道:“芳芳姐,我觉得你可以考虑成立个知青联合公司呀。咱们知青里有不少有本事的人,各有所长,肯定能把食品店经营得更好,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大事业呢。”
另一个叫刘刚的也附和道:“对对,我认识好几个知青,有的对市场行情特别了解,眼光独到;有的擅长销售,口才一流。要是能把大家聚到一起,齐心协力,肯定能干出一番成绩。”
张芳芳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心中渐渐有了主意。她决定先从知青中物色合适的经理人选。她广发消息,召集了曾经一起奋斗过的知青们,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一时间,响应者众多。经过多轮深入的沟通、细致的筛选和全面的考察,她发现了几位颇具潜力的知青。其中一位叫李华的知青,在经营管理方面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对市场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总能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另一位叫王强的知青,为人踏实肯干,对食品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且积累了一定的销售经验,在销售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
然而,在物色人选的过程中,张芳芳也始终惦记着洋田大队妇女主任刘春英。刘春英在村里一直负责妇女工作,有着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对村里的大小事务都了如指掌。而且她做事认真负责,勤奋努力,是个值得大家信赖的人。
张芳芳再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究竟是选择知青中的专业人才,还是让熟悉本地情况的刘春英担任经理。她又一次与柳加林商量:“加林,你说李华和王强他们很有想法,对公司未来发展可能有很大帮助。但春英姐也很靠谱,对咱们洋田村的情况熟悉,能更好地把控食品店的货源和本地市场。这到底该怎么选呢?真把我难住了。”
柳加林思考片刻后说:“要不这样,咱们可以让刘春英担任食品店经理,负责日常运营和本地市场拓展。李华和王强可以组成管理团队,协助刘春英,从更宏观的层面规划公司发展,开拓外部市场。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刘春英姐的优势,又能借助知青们的专业能力,让公司实现全面发展。你觉得呢?”
张芳芳听后,眼前一亮,兴奋地说道:“加林,你这个主意太棒了!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又能让大家团结协作,共同把公司经营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最终,张芳芳按照这个方案推进。她先找到刘春英,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计划:“春英姐,我想成立个知青联合公司来经营食品店,想请你当经理,负责日常运营,你看咋样?我觉得你在村里工作这么多年,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上次柳加林脚受伤骨折住院,你代表乡里乡亲来看他,当时你看到我开的店,不是还说让我教你做生意吗?现在正是机会呀,你还可以让你的小妹刘秋英来做会计,有什么事咱们都可以商量着办。如有可能,届时每月报个财务报表给我看看,这样我也能了解一下经营情况。而且还有知青们组成的管理团队协助你,肯定没问题的。”
刘春英又惊又喜,有些忐忑地说:“芳芳,我能行吗?我真怕自己干不好,辜负了你的信任。这可不是小事啊。”
张芳芳握住刘春英的手,真诚地说道:“春英姐,你就别谦虚了。你的能力大家都清楚,我对你有信心。有知青管理团队帮忙,再加上咱们一起商量着来,肯定能把食品店经营得红红火火。”
刘春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坚定地点点头:“行,芳芳,既然你这么信任我,我就试试!我一定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
之后,张芳芳又找到李华和王强,与他们沟通公司的规划。李华兴奋地说:“芳芳姐,这个计划太有前瞻性了,我相信咱们一定能把公司做大做强!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大干一场了。”
王强也信心满满地说:“对,芳芳姐,你就放心吧,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有这么好的机会,我们肯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在张芳芳的指导下,大家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公司的成立事宜,制定规章制度、规划经营方向、整合各方资源。而张芳芳自己,在指导大家筹备公司的同时,也为公司发展提供经验和建议,期待在新的事业征程中开启精彩的新篇章。她努力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书写属于她的精彩人生。
张芳芳参加完全县群英大会后,她在会上的精彩发言,以及过往在工作与生活中所展现出的卓越能力与才华,如同璀璨星辰,引起了组织上的高度关注。
组织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破例提拔她为“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干部,任职于葛溪人民公社妇委会副主任。这突如其来的机遇,恰似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张芳芳心中激起层层波澜,让她瞬间陷入了两难的艰难抉择。
一方面,这无疑是一份无比珍贵的机会,是对她多年来辛勤努力与无私付出的高度认可,更是一个能让她实现更大人生价值、为乡亲们谋取更多福祉的广阔平台。
在葛溪人民公社妇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蓝图: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妇女儿童争取更多切实的权益,大力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她能组织妇女们学习新颖实用的技能,助力她们实现经济独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能为孩子们精心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教育,为乡村的未来培育希望的幼苗。这份工作充满了挑战与深远意义,令她内心热血沸腾。
然而,另一方面,她此时已有五个月的身孕,腹中的宝宝是她和柳加林爱情的珍贵结晶,更是他们家庭未来的殷切希望。她深深明白,怀孕和生育对于女性而言,意味着身体与精力的巨大消耗。而一旦担任新职务,势必会面临繁忙的工作,她实在不确定自己能否在工作与照顾宝宝之间寻找到完美的平衡。
她满心担忧,生怕因工作的忙碌而疏忽了对宝宝的悉心照料,从而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而且,她深知宝宝出生后,需要母亲大量的陪伴与关爱,她无比害怕自己无法给予宝宝足够的关怀,最终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不仅如此,张芳芳还有两家倾注了自己无数心血的食品店。这两家店从最初艰难的筹备阶段,历经无数波折,到如今生意蒸蒸日上,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她的辛勤汗水与过人智慧。如今面临新的工作机遇,食品店的去留与管理,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张芳芳怀着满心的纠结,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柳加林。柳加林听闻后,同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深知这个机会对于张芳芳的重要性,这是她一直以来努力奋斗的成果,也是她实现理想抱负的关键契机。但作为丈夫,看着张芳芳微微隆起的肚子,他又心疼不已,生怕她承受过多的压力。
柳加林轻轻握住张芳芳的手,目光温柔而坚定地说:“芳芳,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我知道你一心想为乡亲们做更多实事,我全力支持你去尝试。但宝宝同样重要,咱们必须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而且这食品店,也得好好谋划一番。”
张芳芳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既感动于柳加林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又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深深担忧:“加林,我心里真的很矛盾。我实在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可又担心照顾不好宝宝,还忧虑食品店后续的经营状况。”
两人坐在房间里的凳子上,继续商讨着应对之策。柳加林眉头微微皱起,思索片刻后说道:“要不先和咱爹妈说说吧,他们经历的事情多,生活经验丰富,说不定能给咱们提出一些好建议。”张芳芳轻轻点头,回应道:“嗯,是该听听长辈的想法,他们的经验肯定能帮到我们。”
于是,他们来到洋田村上屋的老房子,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柳加林的父母柳高阳和杨桂兰,同时也谈及了食品店所面临的困扰。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气氛略显凝重。
杨桂兰一听,眉头瞬间皱起,满脸都是担忧之色:“芳芳啊,这当官的确是好事,可你现在怀着孩子呢,工作起来身体能吃得消吗?孩子可不是小事啊,千万不能马虎。这食品店也是你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说丢就丢太可惜了。”说着,她眼神中满是心疼,伸手轻轻拍了拍张芳芳的手,传递着关切与温暖。
柳高阳则坐在一旁,沉思良久后缓缓说道:“我觉得这个机会确实难得,芳芳一直以来都很有能力,能为公社做点事也是一件大好事。但确实得充分考虑孩子,要不这样,等芳芳生下孩子,坐完月子,身体彻底恢复好了再去上任,你看咋样?至于食品店,得找个可靠的人接手才行。”
张芳芳感激地看着两位老人,说道:“爹,妈,你们说的我都明白。只是这一时半会儿,到哪儿去找合适的人接手食品店呢?这可真是个难题。”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原来是邻居三牛他妈王婶听到消息后过来串门。王婶一进门就咋咋呼呼地说:“哟,我刚在外面就听说啦,芳芳要当干部啦!这可是大好事儿啊!不过,这孩子和店的事儿确实得好好合计合计。”
王婶拉过张芳芳的手,接着说道:“芳芳啊,你那食品店生意这么好,可不能随便找人接手。依我看,得找个信得过,又有本事的人来才行。”
张芳芳苦笑着说:“王婶,我也是这么想的,可这合适的人实在不好找啊。我都愁坏了。”
王婶眼睛突然一亮,神秘兮兮地说:“哎,我倒想起一个人,洋田大队妇女主任刘春英,你觉得咋样?她这人踏实能干,在村里威望也高,要是她来管食品店,说不定能管得井井有条。”
柳加林眼睛一亮,点头说道:“王婶,你还别说,春英姐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她对村里情况熟悉,组织能力也强,大家都信服她。”
张芳芳却有些犹豫,缓缓说道:“春英姐是挺靠谱的,可这食品店以后要是想扩大规模,光靠熟悉村里情况可能不够,还得懂点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方面的知识才行啊。”
大家正说着,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听说了消息也赶来凑热闹。其中一个叫李强的年轻人说道:“芳芳姐,我觉得你可以考虑成立个知青联合公司呀。咱们知青里有不少有本事的人,各有所长,肯定能把食品店经营得更好,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大事业呢。”
另一个叫刘刚的也附和道:“对对,我认识好几个知青,有的对市场行情特别了解,眼光独到;有的擅长销售,口才一流。要是能把大家聚到一起,齐心协力,肯定能干出一番成绩。”
张芳芳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心中渐渐有了主意。她决定先从知青中物色合适的经理人选。她广发消息,召集了曾经一起奋斗过的知青们,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一时间,响应者众多。经过多轮深入的沟通、细致的筛选和全面的考察,她发现了几位颇具潜力的知青。其中一位叫李华的知青,在经营管理方面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对市场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总能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另一位叫王强的知青,为人踏实肯干,对食品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且积累了一定的销售经验,在销售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
然而,在物色人选的过程中,张芳芳也始终惦记着洋田大队妇女主任刘春英。刘春英在村里一直负责妇女工作,有着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对村里的大小事务都了如指掌。而且她做事认真负责,勤奋努力,是个值得大家信赖的人。
张芳芳再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究竟是选择知青中的专业人才,还是让熟悉本地情况的刘春英担任经理。她又一次与柳加林商量:“加林,你说李华和王强他们很有想法,对公司未来发展可能有很大帮助。但春英姐也很靠谱,对咱们洋田村的情况熟悉,能更好地把控食品店的货源和本地市场。这到底该怎么选呢?真把我难住了。”
柳加林思考片刻后说:“要不这样,咱们可以让刘春英担任食品店经理,负责日常运营和本地市场拓展。李华和王强可以组成管理团队,协助刘春英,从更宏观的层面规划公司发展,开拓外部市场。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刘春英姐的优势,又能借助知青们的专业能力,让公司实现全面发展。你觉得呢?”
张芳芳听后,眼前一亮,兴奋地说道:“加林,你这个主意太棒了!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又能让大家团结协作,共同把公司经营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最终,张芳芳按照这个方案推进。她先找到刘春英,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计划:“春英姐,我想成立个知青联合公司来经营食品店,想请你当经理,负责日常运营,你看咋样?我觉得你在村里工作这么多年,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上次柳加林脚受伤骨折住院,你代表乡里乡亲来看他,当时你看到我开的店,不是还说让我教你做生意吗?现在正是机会呀,你还可以让你的小妹刘秋英来做会计,有什么事咱们都可以商量着办。如有可能,届时每月报个财务报表给我看看,这样我也能了解一下经营情况。而且还有知青们组成的管理团队协助你,肯定没问题的。”
刘春英又惊又喜,有些忐忑地说:“芳芳,我能行吗?我真怕自己干不好,辜负了你的信任。这可不是小事啊。”
张芳芳握住刘春英的手,真诚地说道:“春英姐,你就别谦虚了。你的能力大家都清楚,我对你有信心。有知青管理团队帮忙,再加上咱们一起商量着来,肯定能把食品店经营得红红火火。”
刘春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坚定地点点头:“行,芳芳,既然你这么信任我,我就试试!我一定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
之后,张芳芳又找到李华和王强,与他们沟通公司的规划。李华兴奋地说:“芳芳姐,这个计划太有前瞻性了,我相信咱们一定能把公司做大做强!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大干一场了。”
王强也信心满满地说:“对,芳芳姐,你就放心吧,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有这么好的机会,我们肯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在张芳芳的指导下,大家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公司的成立事宜,制定规章制度、规划经营方向、整合各方资源。而张芳芳自己,在指导大家筹备公司的同时,也为公司发展提供经验和建议,期待在新的事业征程中开启精彩的新篇章。她努力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书写属于她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