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龙凤宝宝周岁宴-《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

  第98章:龙凤宝宝周岁宴

  在洋田大队下屋村,座落的别具一格的小洋楼,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一派喜庆的氛围中熠熠生辉。

  今日,柳加林与张芳芳龙凤胎宝宝启轩和悦昕的周岁宴,正在这里热热闹闹地举办,这对于柳家来说,这是一场盛大喜事。

  这座平日里就温馨四溢的小洋楼,此刻更是被精心装扮,处处都洋溢着欢快与吉祥的气息。

  门前挂着一对大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每一位路过的人诉说着这份喜悦。楼体四周缠绕着五彩斑斓的彩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早在前两天,柳加林就难掩内心的喜悦,开启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只见他精神饱满地跨上那辆被擦拭得锃亮的自行车,一路哼着欢快的小曲,朝着葛溪街奔去。

  葛溪街,是葛溪公社最繁华的集市,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正是柳加林为周岁宴采购物品的绝佳之地。

  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柳加林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眼神中透着专注与认真。

  他精心采购着每一件物品,每一样都被他视作珍宝。

  采购完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物品一一安放在自行车后座的驮篮里,仿佛驮篮承载的不仅仅是物品,而是他对这场周岁宴满满的期待以及对宝宝们深深的爱意。他把这些物品摆放好后,这才踏上归程。

  到了周岁宴这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满大地,柳家便已经热闹非凡。在厨房里,柳加林舅母孙二娘,一早就匆匆赶来了。

  她那圆润富态的身形一出现,便仿佛给厨房带来了一股热闹与活力。孙二娘脸上洋溢着亲切和蔼的笑容,恰似春日暖阳,让人倍感温暖。

  她一进厨房,便迅速系上围裙,与杨桂兰等几位同样热心的帮厨妇女,一同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准备工作中。

  厨房里,柴火灶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似乎也在为这场喜事欢呼雀跃。孙二娘熟练地拿起大锅铲,开始调配今日酒席的秘制酱料。那酱料的香气瞬间在厨房里弥漫开来,引得众人纷纷深吸鼻子,赞叹不已。

  杨桂兰则在一旁认真地清洗着蔬菜,其他几位妇女也各司其职,切菜的切菜,淘米的淘米,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与此同时,柳加林再次跨上他的自行车,向着葛溪街驶去。这一趟,他是为了采购最为新鲜的鱼、肉和蔬菜。他深知,食材的新鲜程度对于这场周岁宴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来到集市的生鲜区,柳加林在各个摊位前仔细挑选。买鱼时,他拿起一条条鱼,仔细观察鱼眼珠的颜色,那鱼眼珠乌黑发亮有光泽的,才是新鲜的,活蹦乱跳的鱼就不用说了,他把鱼满意地放进袋子里。

  挑选猪肉时,他更是谨慎,仔细查看肉的纹理和色泽,与摊主认真地讨价还价,力求买到性价比最高的食材。

  在蔬菜区,他精心挑选着嫩绿的青菜、饱满的豆角、红彤彤的西红柿,每一样都鲜嫩欲滴,仿佛带着清晨的露珠和田野的芬芳。

  当柳加林满载而归时,厅堂和楼前的院子里,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邻居家借来的桌椅,被摆放得整整齐齐,桌上铺上了喜庆的红色塑料布。

  不一会儿,亲朋好友们开始陆续赶来。早来的孩子们正在院子里嬉笑玩耍,追逐着彩色的气球,银铃般的笑声在空中回荡。

  大人们则欢聚在一起,谈论着柳家的喜事,纷纷夸赞启轩和悦昕长得可爱,祝福两个孩子健康成长。

  柳加林和张芳芳站在门口,热情地迎接着每一位客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张芳芳一身时兴打扮,显得格外美丽动人,她怀里抱着启轩,向来的客人打着招呼。

  宴席当天,刘夏英精心挑选了一对精美的纯银长命锁,锁面上刻着精致的如意花纹和寓意吉祥的“平安”字样,还用红色丝线系着两颗圆润的小玉珠,代表着龙凤呈祥。她怀揣着这份饱含心意的礼物,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柳加林家。

  柳加林和张芳芳看见了,张芳芳抱着启轩连忙走上前去打招呼,“夏英,你太客气了,还带来这么贵重的礼物。”

  “芳芳姐,我来看看宝宝,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看到宝宝这么可爱,我心里既羡慕又高兴。”刘夏英说道。心想这辈子看来只有把对柳加林的爱转移到宝宝们身上了。

  柳加林从刘夏英的眼神中,似乎理解到刘夏英的意思,忙说:“夏英,谢谢你!”

  小启轩这时好像对新到的阿姨很投缘,伸着小手,呀呀学语,“妈!妈妈!”

  张芳芳见此情景,笑着说:“小轩轩,你看清楚了,这是夏英阿姨,还是夏英小妈妈呀?”

  刘夏英眼眶微微泛红,轻轻接过启轩,眼中满是温柔,说道:“启轩呀,小妈妈希望你和悦昕能一直这么开开心心,平平安安长大。”说着,她把那对精心准备的银锁,挂在了启轩的脖子上,“这长命锁呀,就当小妈的一点祝福,愿我的小启轩和悦昕长命百岁,一生平安。”

  这时,柳依依抱着悦昕也走了过来,悦昕好奇地看着刘夏英,伸手去抓她的头发,逗得大家一阵轻笑。刘夏英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心中感慨万千,曾经对柳加林那份难以言语的情感,此刻都化作了对这两个孩子满满的祝福。

  张芳芳看着刘夏英对孩子的真心,心中也十分感动,说道:“夏英,你这礼物太贵重了,真的太感谢你了。”

  刘夏英微笑着回应,“芳芳姐,别这么说,这两个孩子就像小天使一样,看到他们我打心底里高兴。”

  柳加林在一旁打趣地说道:“夏英,以后孩子们就多了个疼他们的小妈妈了,咱们亲如一家人。”

  刘夏英轻轻点头,抱着启轩和大家一起走进屋内。屋内亲朋好友们欢声笑语不断,启轩和悦昕在众人的关爱下,开心地笑着。这场周岁宴因为刘夏英的到来,更多了一份别样的温情。

  午宴过后,按照习俗,要为启轩和悦昕举行抓周仪式。在客厅的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有书本、算盘、毛笔、玩具枪、口红、听诊器等等,每一样物品都代表着不同的职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芳芳轻轻地将启轩放在地上,小家伙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物品,毫不犹豫地伸手抓住了书本。众人见状,纷纷鼓掌称赞,“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个读书的料,说不定能考上好大学,有大出息呢!”

  接着,又把悦昕放在地上。悦昕爬过去,歪着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东西,小手在空中挥舞了几下,最后拿起了算盘。周围的女客们不禁笑了起来,“咱们悦昕以后肯定是个可爱的小管家,说不定还能成为商业能手呢!”

  抓周仪式结束后,大家继续享受着美食和欢乐的时光。孩子们在院子里你追我赶,大人们则聚在一起谈论着村里的家长里短,整个下屋村都沉浸在这浓浓的喜庆氛围中。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客人们也开始陆续告辞,柳加林和张芳芳站在门口,一一送别。看着亲朋好友离去的背影,柳加林和张芳芳心中满是感动。他们深知,这场周岁宴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和支持。

  回到屋里,看着已经熟睡的启轩和悦昕,两人相视而笑。这一年来,虽然养育孩子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他们期待着孩子们能在这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未来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而这个温馨的小洋楼,也将继续见证启轩和悦昕成长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承载着这个家庭满满的爱与希望。

  随着夜色的逐渐深沉,墨色如幕布般缓缓笼罩了整个下屋村,白日里的喧嚣渐渐退去,静谧如水般在村子里流淌。月光洒在错落有致的屋顶上,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层银纱。唯有柳家小洋楼内还透着些许温暖的灯光,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温馨。

  柳加林和张芳芳以及父母柳高阳、杨桂兰,妹妹柳依依围坐在客厅里,柔和的灯光倾洒而下,映照着每个人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他们的话题,自然围绕着今天龙凤胎宝宝启轩、悦昕热热闹闹过周岁的情景展开。

  柳加林脸上满是自豪,率先开口说道:“今天看着启轩和悦昕抓周,我心里那叫一个感慨。你们没瞧见,启轩一把就抓住了一本书,小手攥得紧紧的,眼睛还直勾勾地盯着,说不定以后是个读书的苗子。”

  张芳芳轻轻笑着,眼神满是温柔,接过话茬,“是啊,我当时看他抓书本,心里也乐开了花。再看悦昕,居然抓了个小算盘,小手拨弄着算珠,模样别提多可爱了,难道以后是个会精打细算的小管家?”

  杨桂兰听着,笑得合不拢嘴,说道:“不管以后做啥,只要孩子们健康快乐长大就好。今天来的亲戚朋友都说,咱这俩宝贝长得又白又胖,机灵着呢,以后肯定有出息。”

  柳高阳也在一旁点头,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今天这周岁宴办得热热闹闹的,大伙都高兴。看到启轩和悦昕,就像看到了咱们家的希望,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柳依依眼睛亮晶晶的,兴奋地说:“今天我抱着悦昕,好多人都夸她漂亮,跟个小洋娃娃似的。还有启轩,一逗就笑,把大家的心都给融化了。”

  张芳芳回忆起白天的场景,感慨地说:“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还记得刚生下他们的时候,那么小,皱皱巴巴的,现在都这么大了,会笑会闹,真是一天一个样。”

  柳加林轻轻握住张芳芳的手,说道:“是啊,多亏了你辛苦怀胎十月,又细心照顾他们。这一年,你受累了。”

  张芳芳靠在柳加林肩头,轻声说:“只要孩子们好,我做什么都值得。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我心里满是欢喜。”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沉浸在对宝宝成长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温暖的灯光下,他们的身影紧紧相依,幸福的笑声不时从屋内传出,在这宁静的夜晚里飘荡,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家庭美好的故事,也预示着未来更加甜蜜的生活。

  柳加林和张芳芳轻轻关上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到孩子们床边,看着熟睡中龙凤胎那粉嘟嘟的小脸,心中满是柔情与欣慰。

  “你看他们,今天抓周的时候多可爱,启轩抓了书本,悦昕抓了算盘,真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张芳芳轻声说道,眼中满是对孩子们未来的憧憬。

  柳加林轻轻搂住张芳芳的肩膀,微笑着回应,“不管他们以后做什么,只要他们健康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今天这场周岁宴办得这么顺利,多亏了大家帮忙,咱们得找个机会好好谢谢大家。”

  两人在床边静静地站了一会儿,仿佛要将孩子们此刻的模样深深地印在心底。

  “今天可真是累坏了,但心里真的特别开心。”张芳芳坐在床上,伸了个懒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疲惫。

  柳加林在她身边坐下,给她倒了一杯热水,说道:“是呀,看到这么多亲朋好友来为孩子们庆祝,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对了,最近你听说了吗,政策出现了诸多变化,有的农村在搞分田到户。”

  提到分田到户,张芳芳微微皱了皱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起来,“之前,我在学校时,就听说过了,有个同学是安徽凤阳的,她们当地有个小岗村秘密地分了田,实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的都是自己的’分配方式。”

  柳加林点了点头,说道:“看样子这有可能推广开来,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张芳芳看了柳加林一眼,说:“是的,形势变化很快。我们应适应形势的发展,有时候遇到困难,我就会想想咱们的孩子,想着要给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就又充满了干劲。”

  两人又围绕着分田到户和孩子们的成长聊了许久,不知不觉,时针已经指向了深夜。他们起身准备休息,这忙碌而又幸福的一天,也即将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