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卷着碎雪,像无数把细刃,在燕烈川玄色劲装上撞出细碎冰碴,又顺着甲胄缝隙钻进衣领,冻得他喉结微滚。他勒停胯下乌骓马时,马蹄在冻土上踏碎半融的雪块,主营前那面玄狼旗正猎猎扫过地面,银白狼首在暮色里泛着冷光。
靴底碾过残雪的脆响,在寂静得只剩风雪声的营地里格外清晰,惊得帐前值守的亲兵猛地抬头,见是他便又垂首立好,连大气都不敢喘。
帐帘被风雪掀起一角,裹挟着寒气扑进帐内,狄凛纱临桌立着未动。她身上鎏金纹绣的回鹘锦袍垂落,金线在暖炉火光里流转,衬得她眉眼间既有草原女子的锐利,又藏着统领千军的不容置疑的威严。
听到脚步声近了,她未回头,只指尖轻按在舆图上望京坡的朱砂标记,声音裹着暖意却不带半分温度:“回来了?”
燕烈川单膝跪地,玄色披风扫过地面,扬起细雪。他右手按在腰间佩剑的剑鞘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声音却稳得没带半分连日赶路的喘息:“主人,我只送卫骁过了望京坡的隘口,便即刻折返。沿途按您的吩咐绕了三道暗线,未遇伏兵,也没露半分风声,连马蹄印都用松枝扫净了。”
狄凛纱这才缓缓转身,暖炉火光落在她眼底,映出几分沉沉考量。她鬓边一支银质狼毫簪子晃了晃,细碎的宝石在光里闪着微光:“望京坡后便是京畿界点,再往前就是禁军的巡查范围,你不深入是对的——免得被那位陛下的暗卫盯上,反倒给卫骁添乱。”
她顿了顿,指尖在舆图边缘轻轻敲了敲,语气里多了几分凝重:“他本就因诗音被囚佛堂的事心急如焚,你没多叮嘱两句?”
“我叮嘱过了。”燕烈川垂眸应声,睫毛上沾的雪粒融成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处凝成细冰,“我特意跟卫骁说,让他多留点心!京中不比北疆,一步错,可能连钟离将军的后路都断了。”
帐外风雪忽然紧了些,像有人在用力扯拽帐帘,卷得粗布帘簌簌作响,将暖炉里的火星吹得明灭不定。狄凛纱走到暖炉边,用银钳夹起一块银霜炭添进去,炭火遇热“噼啪”一声,火星溅到炉壁上,瞬间又灭了。
火光亮了些,将她的身影在帐壁上拉得修长。“你想得周全。卫骁是钟离将军的心腹,武功虽强,却少了几分权衡的心思,有你这句叮嘱,能少些变数。”
她顿了顿,指尖在炉沿轻轻摩挲,鎏金护甲与铜炉碰撞出轻响,眸色也随之一沉:“只是京中消息断了快半月,驿馆的人要么被换,要么传不出信,那位陛下对停战合约的态度是个未知数。你回程时,望京坡附近可有异常?比如禁军的探子,或是陌生的商队?”
“我留意过,只有去的时候在望京坡西侧遇到一伙马贼,看他们的马具像是关内流窜过来的,不过他们没发现我们,只在山道上抢了辆商车就走了。”燕烈川抬头回话,目光清明,没有半分遮掩,“除此之外倒无其他异动,只是卫骁性子急,在京中行事怕是要比预想中难些——毕竟陛下的人现在连城门都查得严,他带着给苏墨染的密信,不好藏。”
狄凛纱点头,走到案前将舆图缓缓卷起,朱砂标记被锦缎裹住,像是藏起了心头的悬虑。“难也得走下去。我们的粮草撑不过三个月,若不能签下合约,今年的冬麦就别想种了,北疆的百姓要挨冻饿肚子。”
她抬眼看向燕烈川,语气缓了些,少了几分上位者的威严,多了点体恤:“你先下去歇息,让伙房给你煮碗姜汤,驱驱寒。明日卯时随我去巡查西营的防御工事——万不能让那位陛下抓到北疆的错处。”
“遵主人令。”燕烈川起身时,玄色披风扫过暖炉边的矮凳,带起一阵风,吹得暖炉里的火苗又晃了晃。他又朝狄凛纱行了一礼,转身时不忘伸手将帐帘轻轻压好,用帐角的铜钩固定住,避免风雪再灌进来。
帐内重归安静,只剩炭火燃烧的轻响,偶尔夹杂着帐外风雪的呼啸。狄凛纱走到案前,重新展开舆图,指尖落在望京坡的标记上微微收紧,指腹将朱砂印蹭得淡了些。
卫骁能否顺利将信传给苏墨染?诗音在宫中是否安全?那位多疑的陛下,会不会暗中调兵?这些疑问像帐外的风雪,缠得她心口发紧,此刻都还悬着,没个着落。
她抬手揉了揉眉心,暖炉的热气熏得人发困,可肩上的担子太重,根本容不得她有半分松懈。
靴底碾过残雪的脆响,在寂静得只剩风雪声的营地里格外清晰,惊得帐前值守的亲兵猛地抬头,见是他便又垂首立好,连大气都不敢喘。
帐帘被风雪掀起一角,裹挟着寒气扑进帐内,狄凛纱临桌立着未动。她身上鎏金纹绣的回鹘锦袍垂落,金线在暖炉火光里流转,衬得她眉眼间既有草原女子的锐利,又藏着统领千军的不容置疑的威严。
听到脚步声近了,她未回头,只指尖轻按在舆图上望京坡的朱砂标记,声音裹着暖意却不带半分温度:“回来了?”
燕烈川单膝跪地,玄色披风扫过地面,扬起细雪。他右手按在腰间佩剑的剑鞘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声音却稳得没带半分连日赶路的喘息:“主人,我只送卫骁过了望京坡的隘口,便即刻折返。沿途按您的吩咐绕了三道暗线,未遇伏兵,也没露半分风声,连马蹄印都用松枝扫净了。”
狄凛纱这才缓缓转身,暖炉火光落在她眼底,映出几分沉沉考量。她鬓边一支银质狼毫簪子晃了晃,细碎的宝石在光里闪着微光:“望京坡后便是京畿界点,再往前就是禁军的巡查范围,你不深入是对的——免得被那位陛下的暗卫盯上,反倒给卫骁添乱。”
她顿了顿,指尖在舆图边缘轻轻敲了敲,语气里多了几分凝重:“他本就因诗音被囚佛堂的事心急如焚,你没多叮嘱两句?”
“我叮嘱过了。”燕烈川垂眸应声,睫毛上沾的雪粒融成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处凝成细冰,“我特意跟卫骁说,让他多留点心!京中不比北疆,一步错,可能连钟离将军的后路都断了。”
帐外风雪忽然紧了些,像有人在用力扯拽帐帘,卷得粗布帘簌簌作响,将暖炉里的火星吹得明灭不定。狄凛纱走到暖炉边,用银钳夹起一块银霜炭添进去,炭火遇热“噼啪”一声,火星溅到炉壁上,瞬间又灭了。
火光亮了些,将她的身影在帐壁上拉得修长。“你想得周全。卫骁是钟离将军的心腹,武功虽强,却少了几分权衡的心思,有你这句叮嘱,能少些变数。”
她顿了顿,指尖在炉沿轻轻摩挲,鎏金护甲与铜炉碰撞出轻响,眸色也随之一沉:“只是京中消息断了快半月,驿馆的人要么被换,要么传不出信,那位陛下对停战合约的态度是个未知数。你回程时,望京坡附近可有异常?比如禁军的探子,或是陌生的商队?”
“我留意过,只有去的时候在望京坡西侧遇到一伙马贼,看他们的马具像是关内流窜过来的,不过他们没发现我们,只在山道上抢了辆商车就走了。”燕烈川抬头回话,目光清明,没有半分遮掩,“除此之外倒无其他异动,只是卫骁性子急,在京中行事怕是要比预想中难些——毕竟陛下的人现在连城门都查得严,他带着给苏墨染的密信,不好藏。”
狄凛纱点头,走到案前将舆图缓缓卷起,朱砂标记被锦缎裹住,像是藏起了心头的悬虑。“难也得走下去。我们的粮草撑不过三个月,若不能签下合约,今年的冬麦就别想种了,北疆的百姓要挨冻饿肚子。”
她抬眼看向燕烈川,语气缓了些,少了几分上位者的威严,多了点体恤:“你先下去歇息,让伙房给你煮碗姜汤,驱驱寒。明日卯时随我去巡查西营的防御工事——万不能让那位陛下抓到北疆的错处。”
“遵主人令。”燕烈川起身时,玄色披风扫过暖炉边的矮凳,带起一阵风,吹得暖炉里的火苗又晃了晃。他又朝狄凛纱行了一礼,转身时不忘伸手将帐帘轻轻压好,用帐角的铜钩固定住,避免风雪再灌进来。
帐内重归安静,只剩炭火燃烧的轻响,偶尔夹杂着帐外风雪的呼啸。狄凛纱走到案前,重新展开舆图,指尖落在望京坡的标记上微微收紧,指腹将朱砂印蹭得淡了些。
卫骁能否顺利将信传给苏墨染?诗音在宫中是否安全?那位多疑的陛下,会不会暗中调兵?这些疑问像帐外的风雪,缠得她心口发紧,此刻都还悬着,没个着落。
她抬手揉了揉眉心,暖炉的热气熏得人发困,可肩上的担子太重,根本容不得她有半分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