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医收回搭在慕容老太太腕间的手指,指腹残留的脉象紊乱触感尚未散去。他起身躬身,语气已十分笃定:“回陛下,老夫人脉象浮乱急促,气息滞涩难平,是方才情绪激动、气急攻心所致。臣这就取清心丸让她服下,静养片刻便能缓过来,并无大碍……”
“魏太医。”
北辰烨忽然抬手,淡声打断了话头。他指尖摩挲着腰间龙纹佩,玉面的凉意透过掌心渗进肌理——没人比他更清楚,慕容老太太昏倒的原因,当年慕容家卷入贪腐案时,慕容老太太为何偏偏选了慕容珩顶罪。
要知道,慕容珩不仅是慕容家长子,更是他皇姐北辰婳的夫婿,是皇室公主的驸马。可在老太太眼里,这自幼体弱、常年汤药不离身的“病秧子”驸马,远不如康健的次子慕容谦能为慕容家攥紧权势、延续“用处”。
这些腌臜内情,绝不能在宾客面前说破。北辰烨缓步走到软榻旁,目光先掠过慕容老太太苍白如纸的面容——她眉头紧蹙,嘴角还沾着方才气急时溢出的血丝,再缓缓扫过满座屏气的宾客。
有人面露忧色,是真的担心老夫人安危;有人眼底藏着看热闹的暗芒,只等着看慕容家出丑;还有世家子弟悄悄交递着眼色,低声揣测着前因后果。
北辰烨声音里添了几分温容,却藏着不容置喙的威仪:“今日是老夫人六十大寿,满殿喜庆,说这些病症倒扫了寿宴的兴致。”
他顿了顿,话锋转向故去的慕容珩,语气里多了几分真切的惋惜,连指尖摩挲玉佩的动作都缓了几分:“老夫人晚年最挂怀的,便是长子慕容珩——也就是朕的姐夫、皇姐北辰婳的夫婿。珩姐夫生前性子温雅如竹,待人谦和,才名更盛,当年在御花园作的《烟柳桥赋》,连先帝都赞‘有君子风’,京中文人争相传抄,连朕的案头至今还摆着他手书的拓本。”
“可他自小身子弱,寒冬腊月里稍受风寒便咳得整夜难眠,常年受病痛缠磨,偏偏走得太早,既让老夫人日夜牵挂,也让皇姐孤零零守着空府,着实可怜。”
这话落在慕容谦耳中,像根细针猛地扎进心口。他指尖猛地攥紧衣摆,锦缎的纹路硌得指节发白,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他怎会忘了,当年母亲锁着兄长在祠堂时,红着眼却冷着声说的那句“你本就活不长久,不如用这条命换慕容家平安……”
那时兄长咳着血,却还攥着他的手,气息微弱地说“照顾好母亲,也替我多照看婳儿”。
可此刻,慕容谦只能压下喉间的涩意,飞快地用袖角擦了擦眼角,装作悲戚的模样俯身道:“陛下体谅!兄长身子弱,从前母亲总怕他受委屈,冬日里连暖炉都要亲自试温;大长公主嫁过来后,更是日日守着他煎药,夜里他咳得厉害,她便坐着陪到天亮。如今兄长不在了,母亲每到寿辰都要对着他生前用的汤药罐子发呆,也常独自对着空院出神,今日定是见了满殿热闹,反倒触景生情了。”
北辰烨没接话,转头对候在一旁的陈敬安道:“去朕的私库取两份东西来。一份是南海进贡的东珠串,颗颗圆润饱满,戴在身上能安神;另一份是太医院新制的固本养元膏,用了长白山人参、千年灵芝等二十味名贵药材,每日晨起用温水调服,最能安神补气。都赏给老夫人,便说这是朕慰她念子之心,也盼她往后多劝着皇姐,少些忧思,多享天伦。”
“奴才遵旨!”
陈敬安躬身应下,袍角扫过地面的声响在安静的殿内格外清晰。他转身快步出了正厅,靴底踏过青石板的“笃笃”声,压下了方才宾客间细碎的议论。
此时,北辰烨才缓缓抬眼,目光扫过在座的宾客。那眼神未带半分厉色,眼尾微垂的弧度甚至透着几分温和,却有着帝王独有的威压——魏太医刚要抬手擦额角的汗,对上这目光便僵住了动作,手悬在半空,连呼吸都放轻了;几位世家夫人凑在一处交头接耳,话才说了一半,也瞬间咽回喉咙,端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
不过瞬息,满厅官员、世家子弟纷纷离座,屈膝跪地,锦缎官袍与绫罗裙摆铺了一地,齐声高呼:“陛下体恤皇亲、念及故人情谊,仁厚至此,臣等(草民)谢主隆恩!”
谢恩声此起彼伏,震得廊下的走马灯都晃了晃,烛火摇曳着映在梁柱上,将众人跪拜的身影拉得很长。北辰烨微微颔首,指尖轻轻搭在软榻的扶手上,又侧头对慕容谦道:“老夫人醒后,好生劝劝她。珩姐夫虽不在了,可他的才名、他的温厚,京中人人记得;还有轩儿——珩姐夫与皇姐的独子,如今也长大成人了,承欢膝下亦是慰藉。朕既为皇姐的弟弟,自会照拂她与慕容家,断不会让珩姐夫在天之灵不安。”
慕容谦忙磕头应下,额头抵着冰凉的地面,磕得“咚咚”作响,眼底却飞快掠过一丝算计——陛下既亲口承诺照拂,往后他在户部侍郎任上,便能少些掣肘,甚至能借着“驸马弟弟”的身份再往上走一步。至于兄长的冤屈,本就是母亲和他默认的“牺牲”,如今陛下都不提,又何必再翻旧账。
他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松开,掌心已攥出了几道红痕。
廊下的风透过窗棂吹进来,带着戏台子上《长生殿》“在天愿作比翼鸟”的柔婉唱段,却让殿内的气氛多了几分微妙。北辰婳站在人群后,望着北辰烨挺拔的背影,指尖悄悄松开了攥得发皱的裙摆。
方才听到北辰烨提起“慕容珩”时,她几乎要控制不住地往前走,可她知道,北辰烨心里装着所有真相——他清楚珩郎是因体弱被母亲放弃,却在众人面前把话锋转得温和,既是为了慕容家的体面,也是为了护着她这个皇姐的颜面。
风掀起她月白褙子的衣角,衣襟上绣的紫藤花在晨光里轻轻晃,像极了当年慕容珩为她画的《紫藤栖雀图》。那时他咳着血,还笑着说“婳儿如紫藤,清雅又坚韧,该配这般鲜活的景致”。
如今画还在,人却没了。这份温柔回想起来,既让人心疼,也让人心寒。北辰婳悄悄抬手按了按眼角,不让旁人看见眼底的湿意,只望着软榻上昏迷的慕容老太太,心里不知是该怨,还是该叹。
“魏太医。”
北辰烨忽然抬手,淡声打断了话头。他指尖摩挲着腰间龙纹佩,玉面的凉意透过掌心渗进肌理——没人比他更清楚,慕容老太太昏倒的原因,当年慕容家卷入贪腐案时,慕容老太太为何偏偏选了慕容珩顶罪。
要知道,慕容珩不仅是慕容家长子,更是他皇姐北辰婳的夫婿,是皇室公主的驸马。可在老太太眼里,这自幼体弱、常年汤药不离身的“病秧子”驸马,远不如康健的次子慕容谦能为慕容家攥紧权势、延续“用处”。
这些腌臜内情,绝不能在宾客面前说破。北辰烨缓步走到软榻旁,目光先掠过慕容老太太苍白如纸的面容——她眉头紧蹙,嘴角还沾着方才气急时溢出的血丝,再缓缓扫过满座屏气的宾客。
有人面露忧色,是真的担心老夫人安危;有人眼底藏着看热闹的暗芒,只等着看慕容家出丑;还有世家子弟悄悄交递着眼色,低声揣测着前因后果。
北辰烨声音里添了几分温容,却藏着不容置喙的威仪:“今日是老夫人六十大寿,满殿喜庆,说这些病症倒扫了寿宴的兴致。”
他顿了顿,话锋转向故去的慕容珩,语气里多了几分真切的惋惜,连指尖摩挲玉佩的动作都缓了几分:“老夫人晚年最挂怀的,便是长子慕容珩——也就是朕的姐夫、皇姐北辰婳的夫婿。珩姐夫生前性子温雅如竹,待人谦和,才名更盛,当年在御花园作的《烟柳桥赋》,连先帝都赞‘有君子风’,京中文人争相传抄,连朕的案头至今还摆着他手书的拓本。”
“可他自小身子弱,寒冬腊月里稍受风寒便咳得整夜难眠,常年受病痛缠磨,偏偏走得太早,既让老夫人日夜牵挂,也让皇姐孤零零守着空府,着实可怜。”
这话落在慕容谦耳中,像根细针猛地扎进心口。他指尖猛地攥紧衣摆,锦缎的纹路硌得指节发白,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他怎会忘了,当年母亲锁着兄长在祠堂时,红着眼却冷着声说的那句“你本就活不长久,不如用这条命换慕容家平安……”
那时兄长咳着血,却还攥着他的手,气息微弱地说“照顾好母亲,也替我多照看婳儿”。
可此刻,慕容谦只能压下喉间的涩意,飞快地用袖角擦了擦眼角,装作悲戚的模样俯身道:“陛下体谅!兄长身子弱,从前母亲总怕他受委屈,冬日里连暖炉都要亲自试温;大长公主嫁过来后,更是日日守着他煎药,夜里他咳得厉害,她便坐着陪到天亮。如今兄长不在了,母亲每到寿辰都要对着他生前用的汤药罐子发呆,也常独自对着空院出神,今日定是见了满殿热闹,反倒触景生情了。”
北辰烨没接话,转头对候在一旁的陈敬安道:“去朕的私库取两份东西来。一份是南海进贡的东珠串,颗颗圆润饱满,戴在身上能安神;另一份是太医院新制的固本养元膏,用了长白山人参、千年灵芝等二十味名贵药材,每日晨起用温水调服,最能安神补气。都赏给老夫人,便说这是朕慰她念子之心,也盼她往后多劝着皇姐,少些忧思,多享天伦。”
“奴才遵旨!”
陈敬安躬身应下,袍角扫过地面的声响在安静的殿内格外清晰。他转身快步出了正厅,靴底踏过青石板的“笃笃”声,压下了方才宾客间细碎的议论。
此时,北辰烨才缓缓抬眼,目光扫过在座的宾客。那眼神未带半分厉色,眼尾微垂的弧度甚至透着几分温和,却有着帝王独有的威压——魏太医刚要抬手擦额角的汗,对上这目光便僵住了动作,手悬在半空,连呼吸都放轻了;几位世家夫人凑在一处交头接耳,话才说了一半,也瞬间咽回喉咙,端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
不过瞬息,满厅官员、世家子弟纷纷离座,屈膝跪地,锦缎官袍与绫罗裙摆铺了一地,齐声高呼:“陛下体恤皇亲、念及故人情谊,仁厚至此,臣等(草民)谢主隆恩!”
谢恩声此起彼伏,震得廊下的走马灯都晃了晃,烛火摇曳着映在梁柱上,将众人跪拜的身影拉得很长。北辰烨微微颔首,指尖轻轻搭在软榻的扶手上,又侧头对慕容谦道:“老夫人醒后,好生劝劝她。珩姐夫虽不在了,可他的才名、他的温厚,京中人人记得;还有轩儿——珩姐夫与皇姐的独子,如今也长大成人了,承欢膝下亦是慰藉。朕既为皇姐的弟弟,自会照拂她与慕容家,断不会让珩姐夫在天之灵不安。”
慕容谦忙磕头应下,额头抵着冰凉的地面,磕得“咚咚”作响,眼底却飞快掠过一丝算计——陛下既亲口承诺照拂,往后他在户部侍郎任上,便能少些掣肘,甚至能借着“驸马弟弟”的身份再往上走一步。至于兄长的冤屈,本就是母亲和他默认的“牺牲”,如今陛下都不提,又何必再翻旧账。
他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松开,掌心已攥出了几道红痕。
廊下的风透过窗棂吹进来,带着戏台子上《长生殿》“在天愿作比翼鸟”的柔婉唱段,却让殿内的气氛多了几分微妙。北辰婳站在人群后,望着北辰烨挺拔的背影,指尖悄悄松开了攥得发皱的裙摆。
方才听到北辰烨提起“慕容珩”时,她几乎要控制不住地往前走,可她知道,北辰烨心里装着所有真相——他清楚珩郎是因体弱被母亲放弃,却在众人面前把话锋转得温和,既是为了慕容家的体面,也是为了护着她这个皇姐的颜面。
风掀起她月白褙子的衣角,衣襟上绣的紫藤花在晨光里轻轻晃,像极了当年慕容珩为她画的《紫藤栖雀图》。那时他咳着血,还笑着说“婳儿如紫藤,清雅又坚韧,该配这般鲜活的景致”。
如今画还在,人却没了。这份温柔回想起来,既让人心疼,也让人心寒。北辰婳悄悄抬手按了按眼角,不让旁人看见眼底的湿意,只望着软榻上昏迷的慕容老太太,心里不知是该怨,还是该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