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炉里的松香漫过窗棂时,青禾正端着描金茶盏踏进凤仪宫。檐角铜铃被夜风拂得轻响,细碎的声线混着松香,将偌大的宫殿衬得愈发静,连烛火跳动的“噼啪”声都清晰可闻。
萧婉卿坐在窗边的软榻上,刚由宫女卸了凤冠。月白常服的领口绣着圈银线流云,素净的颜色裹着她纤细的肩颈,比往日穿朝服时少了几分皇后的凌厉,可眉宇间那层倦意却怎么也藏不住——方才与北辰瑾争执,她又动了气,眼下太阳穴还在隐隐作疼,连抬手揉一揉的力气都欠些。
“娘娘,趁热喝口参茶吧。”青禾将茶盏轻轻递到她手边,釉色在烛火里泛着柔润的光,“御膳房炖了半个时辰,加了三颗桂圆,温着气,能缓缓您的头疼。”
萧婉卿指尖刚触到温热的瓷壁,就见青禾垂着的手忽然攥紧了锦袖,语气也添了几分凝重:“方才您和殿下在殿内说话时,太尉府的林小姐,躲在回廊拐角后。奴婢送茶进门时瞥到半片桃粉色裙摆,她见了奴婢就慌着往外走,裙摆都扫倒了廊下两株兰草,想来是听了些去。”
温热的暖意从指尖漫上来,却暖不透萧婉卿心底的寒凉。她抬眼看向青禾,目光里带着几分审视,声音压得平稳:“你瞧清了?她没露面,也没带丫鬟婆子跟着?”
“奴婢特意看了,就她一个人。”青禾的声音压得更低,话里藏不住心疼,“鞋尖沾了泥点,像是在拐角处站了许久。娘娘,您为殿下这样殚精竭虑,连头疼的老毛病都顾不上治,值得吗?”
这话里的恳切,萧婉卿一听便懂。青禾跟着她从潜邸到凤仪宫,哪件事没看在眼里?朝堂上要帮陛下稳住手握重权的老臣,私下里要为北辰瑾挡掉朝堂的明枪暗箭,连她最爱的墨兰都许久没心思打理——窗边的青花盆里,土干得裂了细纹,几片老叶蜷着边,像极了她连日紧绷的神经。
“陛下只有他一个儿子,储位迟早是他的。”萧婉卿啜了口参茶,桂圆的甜意滑进心口,声音淡却坚定,“可御史台、太尉府,哪一个不是等着看他出错?稍有差池就是万劫不复。我是他母亲,是后宫皇后,护着他本就是该做的。”
“可您也该顾着自己啊。”青禾的眼圈红了,伸手拂过案上积了薄尘的绣绷——那是上月萧婉卿说要绣的牡丹图,蜀锦线团还裹着锦帕,针脚只起了个开头,“上次太医说您气血亏,让您多卧床静养。可这些年,您连好好歇一日的功夫都没有。”
萧婉卿望向窗外,暮色已沉,天边的云霞从橘红染成深紫,最后融成一片墨蓝。檐角的铜铃又响了,轻得像潜邸时北辰瑾幼时的笑声。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的缠枝纹,良久才轻轻叹道:“可他是我的儿子……做母亲的,哪有看着孩子在刀尖上走,自己却在暖阁里安稳度日的道理?”
话音未落,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太监尖细又惊慌的高喊撞进来:“陛下驾到——”
青禾猛地抬头,忙起身去整理案上散落的凤冠珠钗。萧婉卿也下意识地挺直脊背,刚要起身迎驾,北辰烨已带着一身寒气闯了进来。明黄色龙袍上沾着夜风的凉意,玄色镶边被风吹得微动,他脸色铁青得吓人,殿内暖炉的香气都似被这怒意冻住了。
“皇后!你看看你教的好儿子!”北辰烨的声音裹着怒火,震得檐角铜铃乱了节奏,手边的鎏金熏炉被他挥得晃了晃,火星子溅在锦毯上,“今日赏花宴,他宴席没参加完就甩袖跑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失了礼数,这让朕的颜面往哪放?!”
萧婉卿心头一紧,握茶盏的手不自觉地用力,指节泛了白。滚烫的茶水溅在指尖,她却浑然不觉,只强压着慌乱屈膝行礼,声音尽量平稳:“陛下息怒,瑾儿向来懂礼,今日定是有缘由的,容臣妾去问问……”
“缘由?他能有什么缘由!”北辰烨打断她,怒火更盛,目光扫过殿内,最后落在萧婉卿身上,语气里满是失望,“朕看他就是被你惯坏了!整日只知意气用事,连储君的本分都忘了!你还处处护着他,真要等他败了这江山才甘心?”
萧婉卿垂着头,鬓边的银钗随着呼吸轻轻晃动,冰凉的钗角贴着脸颊,竟比指尖的茶水更冷。暖炉里的松香还在漫,可此刻半点暖不了人心。她太清楚了,今日赏花宴之事若处理不好,北辰瑾会落个“失德”的名声,她这个“教子无方”的皇后,也会被御史台抓住把柄——到那时,北辰瑾的储位就真的悬了。
青禾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只偷偷抬眼看向自家娘娘。见她脊背依旧挺直,像株风雨里的青松,却在无人看见的角度,悄悄攥紧了袖口——那是她每次紧张到极致时的小动作,从潜邸到凤仪宫,从未变过。
萧婉卿坐在窗边的软榻上,刚由宫女卸了凤冠。月白常服的领口绣着圈银线流云,素净的颜色裹着她纤细的肩颈,比往日穿朝服时少了几分皇后的凌厉,可眉宇间那层倦意却怎么也藏不住——方才与北辰瑾争执,她又动了气,眼下太阳穴还在隐隐作疼,连抬手揉一揉的力气都欠些。
“娘娘,趁热喝口参茶吧。”青禾将茶盏轻轻递到她手边,釉色在烛火里泛着柔润的光,“御膳房炖了半个时辰,加了三颗桂圆,温着气,能缓缓您的头疼。”
萧婉卿指尖刚触到温热的瓷壁,就见青禾垂着的手忽然攥紧了锦袖,语气也添了几分凝重:“方才您和殿下在殿内说话时,太尉府的林小姐,躲在回廊拐角后。奴婢送茶进门时瞥到半片桃粉色裙摆,她见了奴婢就慌着往外走,裙摆都扫倒了廊下两株兰草,想来是听了些去。”
温热的暖意从指尖漫上来,却暖不透萧婉卿心底的寒凉。她抬眼看向青禾,目光里带着几分审视,声音压得平稳:“你瞧清了?她没露面,也没带丫鬟婆子跟着?”
“奴婢特意看了,就她一个人。”青禾的声音压得更低,话里藏不住心疼,“鞋尖沾了泥点,像是在拐角处站了许久。娘娘,您为殿下这样殚精竭虑,连头疼的老毛病都顾不上治,值得吗?”
这话里的恳切,萧婉卿一听便懂。青禾跟着她从潜邸到凤仪宫,哪件事没看在眼里?朝堂上要帮陛下稳住手握重权的老臣,私下里要为北辰瑾挡掉朝堂的明枪暗箭,连她最爱的墨兰都许久没心思打理——窗边的青花盆里,土干得裂了细纹,几片老叶蜷着边,像极了她连日紧绷的神经。
“陛下只有他一个儿子,储位迟早是他的。”萧婉卿啜了口参茶,桂圆的甜意滑进心口,声音淡却坚定,“可御史台、太尉府,哪一个不是等着看他出错?稍有差池就是万劫不复。我是他母亲,是后宫皇后,护着他本就是该做的。”
“可您也该顾着自己啊。”青禾的眼圈红了,伸手拂过案上积了薄尘的绣绷——那是上月萧婉卿说要绣的牡丹图,蜀锦线团还裹着锦帕,针脚只起了个开头,“上次太医说您气血亏,让您多卧床静养。可这些年,您连好好歇一日的功夫都没有。”
萧婉卿望向窗外,暮色已沉,天边的云霞从橘红染成深紫,最后融成一片墨蓝。檐角的铜铃又响了,轻得像潜邸时北辰瑾幼时的笑声。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的缠枝纹,良久才轻轻叹道:“可他是我的儿子……做母亲的,哪有看着孩子在刀尖上走,自己却在暖阁里安稳度日的道理?”
话音未落,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太监尖细又惊慌的高喊撞进来:“陛下驾到——”
青禾猛地抬头,忙起身去整理案上散落的凤冠珠钗。萧婉卿也下意识地挺直脊背,刚要起身迎驾,北辰烨已带着一身寒气闯了进来。明黄色龙袍上沾着夜风的凉意,玄色镶边被风吹得微动,他脸色铁青得吓人,殿内暖炉的香气都似被这怒意冻住了。
“皇后!你看看你教的好儿子!”北辰烨的声音裹着怒火,震得檐角铜铃乱了节奏,手边的鎏金熏炉被他挥得晃了晃,火星子溅在锦毯上,“今日赏花宴,他宴席没参加完就甩袖跑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失了礼数,这让朕的颜面往哪放?!”
萧婉卿心头一紧,握茶盏的手不自觉地用力,指节泛了白。滚烫的茶水溅在指尖,她却浑然不觉,只强压着慌乱屈膝行礼,声音尽量平稳:“陛下息怒,瑾儿向来懂礼,今日定是有缘由的,容臣妾去问问……”
“缘由?他能有什么缘由!”北辰烨打断她,怒火更盛,目光扫过殿内,最后落在萧婉卿身上,语气里满是失望,“朕看他就是被你惯坏了!整日只知意气用事,连储君的本分都忘了!你还处处护着他,真要等他败了这江山才甘心?”
萧婉卿垂着头,鬓边的银钗随着呼吸轻轻晃动,冰凉的钗角贴着脸颊,竟比指尖的茶水更冷。暖炉里的松香还在漫,可此刻半点暖不了人心。她太清楚了,今日赏花宴之事若处理不好,北辰瑾会落个“失德”的名声,她这个“教子无方”的皇后,也会被御史台抓住把柄——到那时,北辰瑾的储位就真的悬了。
青禾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只偷偷抬眼看向自家娘娘。见她脊背依旧挺直,像株风雨里的青松,却在无人看见的角度,悄悄攥紧了袖口——那是她每次紧张到极致时的小动作,从潜邸到凤仪宫,从未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