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偏殿。
此地比那日接见的大殿规模稍小,却更显精致奢华。四壁悬挂着玄色云纹锦缎,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地毯,削弱了脚步声,也营造出一种近乎窒息的静谧。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香,试图掩盖,却反而更凸显了那源自御座方向的、一丝若有若无的衰败气息。
十日前那场突兀的觐见,像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涟漪至今未平。此刻,嬴政端坐在一张铺着白虎皮的宽大御榻上,而非那象征至高权力的帝座。他换了一身较为轻便的玄色常服,但依旧纹绣着精致的龙纹,冕旒未戴,只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发,露出了完整的面容。
这面容,比十日前在昏暗大殿中惊鸿一瞥时,更显清晰,也更具冲击力。脸色是一种长期被丹毒和劳累侵蚀出的、不均匀的蜡黄,眼底带着深重的青黑,法令纹如同刀刻,深深嵌入脸颊。唯有一双眼睛,依旧锐利、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此刻正牢牢锁定在下首安然跪坐的马小云身上。
没有多余的寒暄,嬴政直接切入主题,声音比十日前似乎更沙哑了几分,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不易察觉的急迫:
马先生,延寿有方,朕已听闻。然,何谓延寿?又何谓有方? 他刻意避开了长生,用了马小云自己的说法,这是一种谨慎的试探。
马小云微微颔首,神色平静如常:陛下,延寿非指逆转阴阳,永生不死。乃是祛除沉疴,修复肌体之损,使人回归应有之康健状态,从而自然延年。譬如一辆战车,轮毂朽坏,车辕开裂,若不修复,行不多远便会散架。若能更换朽木,紧固榫卯,则可继续驰骋千里。人体,亦是此理。”
这个比喻浅显而直接,让嬴政微微蹙眉。他听惯了方士们玄之又玄的“吸纳天地精华”、“炼化金丹大道,如此质朴、近乎工匠般的解释,反而让他有些不适,却又隐隐觉得……似乎更贴近真实。
肌体之损……”嬴政低声重复,手指无意识地在白虎皮上摩挲,朕,有何损?
马小云抬眼,目光平静地迎上嬴政的审视:陛下日理万机,劳心劳力,五脏损耗甚巨。加之……他顿了顿,声音依旧平稳,“常年服食丹药,丹砂、水银之毒,已深入经络,侵蚀根本。是否常感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夜间盗汗,四肢末端时有麻痹之感?
他每说一句,嬴政的眼神就锐利一分。这些症状,是他深藏的秘密,连最亲近的太医令也只会含糊其辞,不敢如此直指核心!此人,竟能一眼看穿?是观察入微,还是……真有不可思议之能?
一股寒意,夹杂着更深的期待,从嬴政心底升起。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算是默认:“先生既知病灶,可有修复之法?”
有。 马小云回答得干脆利落,但需时间,且非一日之功。第一步,需彻底清除体内积存丹毒。第二步,以特殊药物滋养受损脏腑,缓慢修复。第三步,辅以导引之术,调和气血。整个过程,快则一月,慢则三月,方可见显着成效。期间,需暂停服用一切原有丹药。”
暂停丹药? 嬴政的眉头彻底拧紧。丹药是他维持精力、对抗那日益沉重的疲惫感的唯一倚仗,尽管他也隐隐察觉丹药可能有问题,但骤然停用,带来的空虚和不安是巨大的。
是。马小云语气不容置疑,旧毒不去,新药难入。且丹药之害,远大于其微末之利,犹如抱薪救火。
嬴政沉默了。他靠在御榻上,闭上眼睛,手指轻轻揉着太阳穴。殿内只剩下铜壶滴漏规律的滴答声,以及他自己有些沉重的呼吸声。他在权衡,在判断。这个马小云,所言似乎条理清晰,直指要害,与那些只会空谈玄理的方士截然不同。但,其真实性如何?那“特殊药物”是什么?导引之术又是什么?
良久,他睁开眼,眼中已恢复帝王的冷静与掌控欲:先生所需药物,从何而来?朕可令太医署及少府全力配合。
马小云摇了摇头:陛下,所需药物,皆非此世间所有。乃我独门秘制,取自天外奇珍。太医署与少府,恐无能为力。
又是天外!又是这种超脱掌控的说辞!嬴政的心猛地一沉。这意味着,他无法验证药物的来源,无法确保其安全性,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对此人虚无缥缈的信任之上。
哦? 嬴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先生之意,朕的天下,竟集不齐先生所需之物?
非是集不齐,而是根本未有。 马小云坦然道,譬如清除丹毒所需之主药,需以特殊方法,从数种世间不存的矿物与植物中萃取提纯,其过程繁复,非人力所能及。
嬴政不再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马小云,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怀疑的毒蛇再次昂首。是确有其事,还是此人为了保持神秘,故弄玄虚,以便待价而沽,或者……行不轨之事?
朕,需要思量。 最终,嬴政给出了一个拖延的答案,先生可暂居兰池宫,一应所需,皆由少府供给。待朕决断。
这是软禁,也是观察。他要将这个人放在眼皮底下,看看他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谨遵陛下之命。 马小云面色不变,从容施礼告退。
看着他消失在殿门外的背影,嬴政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他猛地一拍御榻扶手,声音嘶哑低沉:赵高!
如同幽灵般,赵高悄无声息地从阴影中滑出,躬身应道:臣在。
去查! 嬴政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和不容置疑的命令,给朕查清楚!这个马小云,究竟是何来历!籍贯何处?师承何人?过往行踪?十日!朕只给你十日!便是掘地三尺,也要给朕查出点东西来!
诺!赵高心头一凛,不敢多言,立刻躬身退下,安排去了。
嬴政独自坐在空旷的偏殿中,感受着体内一阵阵袭来的虚弱和眩晕,还有那如影随形的、对死亡的恐惧。马小云的话,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但这根稻草,却缠绕着太多的迷雾和不确定性。
他,始皇帝,横扫六合的天下之主,绝不能将自身的性命,寄托于一个来历不明之人的空口白话之上!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人还是区别对待的,宫廷医者地位相对突出,称太医,隶属少府管辖,专门服务于皇帝、皇室成员及高级贵族,负责日常诊疗、宫廷防疫与制药,跻身“百工”体系中的技艺类从业者,地位略高于普通工匠和商贾,虽无行政职权,但能依托皇室获得一定礼遇,勉强接近基层官吏层级。
民间医生则地位悬殊,分为两类:一类是世代传承的家族医者,多定居于城邑或乡野,依托固定客源行医,虽有技艺积累,但受户籍制度束缚,属于黔首范畴,社会地位与普通农民、小手工业者相当;另一类是游走四方的游医,无固定居所与客源,靠临时行医谋生,常被视作流民类从业者,地位低下,甚至可能因技艺不精或误诊遭受歧视。
十日时间,倏忽而过。
这十日,马小云安居于兰池宫,深居简出,饮食起居并无异常,也未见与外界有何联络。他偶尔会向少府索要一些看似寻常的东西,如干净的麻布、铜盆、清水、木炭,甚至一些常见的草药,但数量都不大,行为举止无可指摘。
然而,嬴政这边,情况却极不乐观。
夜已深,嬴政依旧在寝宫批阅竹简,但心思却完全无法集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愈发憔悴的脸庞。
赵高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脸色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晦暗不明。他跪伏在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陛下,臣……臣复命。
嬴政放下手中的朱笔,抬眸,眼神冰冷:讲。
臣动用了黑冰台所有能动用的力量,核查了天下各郡县近三十年来的户籍、关隘通关记录、方士名册、游侠卷宗……甚至排查了所有可能与‘海外’、‘异域’相关的传闻和记录……”
结果? 嬴政的声音没有任何温度。
赵高的头垂得更低,几乎触地:回陛下……一无所获。
一无所获? 嬴政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怒意,我大秦疆域万里,人口千万,竟查不到一个人的根脚?!他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成?!
陛下息怒! 赵高连忙叩首,此人……此人就仿佛是凭空出现。姓名马小云,查遍天下马姓聚居之地,无此名者,亦无容貌相似者。其所言天外,更是虚无缥缈,徐福等人所记录的海外风物,与其所言全然不符。其口音,无人能辨其所属地域。其衣着布料,工艺远超我大秦,无人能仿……臣,臣实在……
赵高的声音越来越小,最终湮灭在嬴政那沉重的呼吸声中。
寝宫内死一般的寂静。
嬴政靠在椅背上,仰头望着穹顶繁复的藻井,眼神空洞。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更深的猜疑,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淹没。
查不到!
竟然真的查不到!
这比查到他是六国余孽或是江湖骗子,更让他感到不安。如果是后者,至少说明此人在他掌控的秩序之内。而“查不到”,意味着此人完全游离于他的权力网络和认知体系之外,意味着未知,意味着……失控。
他回想起马小云那双平静的眼睛,那掌心凭空生出的冷光,那直指他病灶的言语……这一切,难道真的源于那不可知、不可查的“天外”?
愿望,那延续生命、稳固帝国的强烈愿望,在此刻与根植于帝王本性的、对未知的极度不信任,发生了剧烈的碰撞。
他渴望马小云说的是真的,渴望那“修复肌体”的奇迹能够降临在他身上。但理智(或者说,帝王的多疑)又在疯狂地警告他,这很可能是一个精心编织的、更加高明的骗局,一个利用他最大弱点设下的陷阱。
信任他,可能迎来新生,也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拒绝他,可能躲过阴谋,但也意味着放弃了那近在咫尺的、唯一的希望。
嬴政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眼前阵阵发黑。他挥了挥手,示意赵高退下。
赵高如蒙大赦,悄声退出了寝宫。
空荡的宫殿内,只剩下嬴政粗重的喘息声。他望着案头那堆叠如山的、关乎帝国命运的奏章,又感受着体内那日渐清晰的、生命流逝的轨迹。
马小云的出现,非但没有带来预期的答案和安心,反而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他身为帝王,在超越凡俗的力量(或谎言)面前,那深不见底的虚弱、猜忌与……愿望终将成空的巨大恐惧。
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决断。而这个决断,无论走向何方,都注定无比艰难,且后果难料。(本章完)
此地比那日接见的大殿规模稍小,却更显精致奢华。四壁悬挂着玄色云纹锦缎,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地毯,削弱了脚步声,也营造出一种近乎窒息的静谧。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香,试图掩盖,却反而更凸显了那源自御座方向的、一丝若有若无的衰败气息。
十日前那场突兀的觐见,像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涟漪至今未平。此刻,嬴政端坐在一张铺着白虎皮的宽大御榻上,而非那象征至高权力的帝座。他换了一身较为轻便的玄色常服,但依旧纹绣着精致的龙纹,冕旒未戴,只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发,露出了完整的面容。
这面容,比十日前在昏暗大殿中惊鸿一瞥时,更显清晰,也更具冲击力。脸色是一种长期被丹毒和劳累侵蚀出的、不均匀的蜡黄,眼底带着深重的青黑,法令纹如同刀刻,深深嵌入脸颊。唯有一双眼睛,依旧锐利、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此刻正牢牢锁定在下首安然跪坐的马小云身上。
没有多余的寒暄,嬴政直接切入主题,声音比十日前似乎更沙哑了几分,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不易察觉的急迫:
马先生,延寿有方,朕已听闻。然,何谓延寿?又何谓有方? 他刻意避开了长生,用了马小云自己的说法,这是一种谨慎的试探。
马小云微微颔首,神色平静如常:陛下,延寿非指逆转阴阳,永生不死。乃是祛除沉疴,修复肌体之损,使人回归应有之康健状态,从而自然延年。譬如一辆战车,轮毂朽坏,车辕开裂,若不修复,行不多远便会散架。若能更换朽木,紧固榫卯,则可继续驰骋千里。人体,亦是此理。”
这个比喻浅显而直接,让嬴政微微蹙眉。他听惯了方士们玄之又玄的“吸纳天地精华”、“炼化金丹大道,如此质朴、近乎工匠般的解释,反而让他有些不适,却又隐隐觉得……似乎更贴近真实。
肌体之损……”嬴政低声重复,手指无意识地在白虎皮上摩挲,朕,有何损?
马小云抬眼,目光平静地迎上嬴政的审视:陛下日理万机,劳心劳力,五脏损耗甚巨。加之……他顿了顿,声音依旧平稳,“常年服食丹药,丹砂、水银之毒,已深入经络,侵蚀根本。是否常感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夜间盗汗,四肢末端时有麻痹之感?
他每说一句,嬴政的眼神就锐利一分。这些症状,是他深藏的秘密,连最亲近的太医令也只会含糊其辞,不敢如此直指核心!此人,竟能一眼看穿?是观察入微,还是……真有不可思议之能?
一股寒意,夹杂着更深的期待,从嬴政心底升起。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算是默认:“先生既知病灶,可有修复之法?”
有。 马小云回答得干脆利落,但需时间,且非一日之功。第一步,需彻底清除体内积存丹毒。第二步,以特殊药物滋养受损脏腑,缓慢修复。第三步,辅以导引之术,调和气血。整个过程,快则一月,慢则三月,方可见显着成效。期间,需暂停服用一切原有丹药。”
暂停丹药? 嬴政的眉头彻底拧紧。丹药是他维持精力、对抗那日益沉重的疲惫感的唯一倚仗,尽管他也隐隐察觉丹药可能有问题,但骤然停用,带来的空虚和不安是巨大的。
是。马小云语气不容置疑,旧毒不去,新药难入。且丹药之害,远大于其微末之利,犹如抱薪救火。
嬴政沉默了。他靠在御榻上,闭上眼睛,手指轻轻揉着太阳穴。殿内只剩下铜壶滴漏规律的滴答声,以及他自己有些沉重的呼吸声。他在权衡,在判断。这个马小云,所言似乎条理清晰,直指要害,与那些只会空谈玄理的方士截然不同。但,其真实性如何?那“特殊药物”是什么?导引之术又是什么?
良久,他睁开眼,眼中已恢复帝王的冷静与掌控欲:先生所需药物,从何而来?朕可令太医署及少府全力配合。
马小云摇了摇头:陛下,所需药物,皆非此世间所有。乃我独门秘制,取自天外奇珍。太医署与少府,恐无能为力。
又是天外!又是这种超脱掌控的说辞!嬴政的心猛地一沉。这意味着,他无法验证药物的来源,无法确保其安全性,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对此人虚无缥缈的信任之上。
哦? 嬴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先生之意,朕的天下,竟集不齐先生所需之物?
非是集不齐,而是根本未有。 马小云坦然道,譬如清除丹毒所需之主药,需以特殊方法,从数种世间不存的矿物与植物中萃取提纯,其过程繁复,非人力所能及。
嬴政不再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马小云,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怀疑的毒蛇再次昂首。是确有其事,还是此人为了保持神秘,故弄玄虚,以便待价而沽,或者……行不轨之事?
朕,需要思量。 最终,嬴政给出了一个拖延的答案,先生可暂居兰池宫,一应所需,皆由少府供给。待朕决断。
这是软禁,也是观察。他要将这个人放在眼皮底下,看看他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谨遵陛下之命。 马小云面色不变,从容施礼告退。
看着他消失在殿门外的背影,嬴政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他猛地一拍御榻扶手,声音嘶哑低沉:赵高!
如同幽灵般,赵高悄无声息地从阴影中滑出,躬身应道:臣在。
去查! 嬴政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和不容置疑的命令,给朕查清楚!这个马小云,究竟是何来历!籍贯何处?师承何人?过往行踪?十日!朕只给你十日!便是掘地三尺,也要给朕查出点东西来!
诺!赵高心头一凛,不敢多言,立刻躬身退下,安排去了。
嬴政独自坐在空旷的偏殿中,感受着体内一阵阵袭来的虚弱和眩晕,还有那如影随形的、对死亡的恐惧。马小云的话,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但这根稻草,却缠绕着太多的迷雾和不确定性。
他,始皇帝,横扫六合的天下之主,绝不能将自身的性命,寄托于一个来历不明之人的空口白话之上!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人还是区别对待的,宫廷医者地位相对突出,称太医,隶属少府管辖,专门服务于皇帝、皇室成员及高级贵族,负责日常诊疗、宫廷防疫与制药,跻身“百工”体系中的技艺类从业者,地位略高于普通工匠和商贾,虽无行政职权,但能依托皇室获得一定礼遇,勉强接近基层官吏层级。
民间医生则地位悬殊,分为两类:一类是世代传承的家族医者,多定居于城邑或乡野,依托固定客源行医,虽有技艺积累,但受户籍制度束缚,属于黔首范畴,社会地位与普通农民、小手工业者相当;另一类是游走四方的游医,无固定居所与客源,靠临时行医谋生,常被视作流民类从业者,地位低下,甚至可能因技艺不精或误诊遭受歧视。
十日时间,倏忽而过。
这十日,马小云安居于兰池宫,深居简出,饮食起居并无异常,也未见与外界有何联络。他偶尔会向少府索要一些看似寻常的东西,如干净的麻布、铜盆、清水、木炭,甚至一些常见的草药,但数量都不大,行为举止无可指摘。
然而,嬴政这边,情况却极不乐观。
夜已深,嬴政依旧在寝宫批阅竹简,但心思却完全无法集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愈发憔悴的脸庞。
赵高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脸色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晦暗不明。他跪伏在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陛下,臣……臣复命。
嬴政放下手中的朱笔,抬眸,眼神冰冷:讲。
臣动用了黑冰台所有能动用的力量,核查了天下各郡县近三十年来的户籍、关隘通关记录、方士名册、游侠卷宗……甚至排查了所有可能与‘海外’、‘异域’相关的传闻和记录……”
结果? 嬴政的声音没有任何温度。
赵高的头垂得更低,几乎触地:回陛下……一无所获。
一无所获? 嬴政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怒意,我大秦疆域万里,人口千万,竟查不到一个人的根脚?!他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成?!
陛下息怒! 赵高连忙叩首,此人……此人就仿佛是凭空出现。姓名马小云,查遍天下马姓聚居之地,无此名者,亦无容貌相似者。其所言天外,更是虚无缥缈,徐福等人所记录的海外风物,与其所言全然不符。其口音,无人能辨其所属地域。其衣着布料,工艺远超我大秦,无人能仿……臣,臣实在……
赵高的声音越来越小,最终湮灭在嬴政那沉重的呼吸声中。
寝宫内死一般的寂静。
嬴政靠在椅背上,仰头望着穹顶繁复的藻井,眼神空洞。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更深的猜疑,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淹没。
查不到!
竟然真的查不到!
这比查到他是六国余孽或是江湖骗子,更让他感到不安。如果是后者,至少说明此人在他掌控的秩序之内。而“查不到”,意味着此人完全游离于他的权力网络和认知体系之外,意味着未知,意味着……失控。
他回想起马小云那双平静的眼睛,那掌心凭空生出的冷光,那直指他病灶的言语……这一切,难道真的源于那不可知、不可查的“天外”?
愿望,那延续生命、稳固帝国的强烈愿望,在此刻与根植于帝王本性的、对未知的极度不信任,发生了剧烈的碰撞。
他渴望马小云说的是真的,渴望那“修复肌体”的奇迹能够降临在他身上。但理智(或者说,帝王的多疑)又在疯狂地警告他,这很可能是一个精心编织的、更加高明的骗局,一个利用他最大弱点设下的陷阱。
信任他,可能迎来新生,也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拒绝他,可能躲过阴谋,但也意味着放弃了那近在咫尺的、唯一的希望。
嬴政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眼前阵阵发黑。他挥了挥手,示意赵高退下。
赵高如蒙大赦,悄声退出了寝宫。
空荡的宫殿内,只剩下嬴政粗重的喘息声。他望着案头那堆叠如山的、关乎帝国命运的奏章,又感受着体内那日渐清晰的、生命流逝的轨迹。
马小云的出现,非但没有带来预期的答案和安心,反而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他身为帝王,在超越凡俗的力量(或谎言)面前,那深不见底的虚弱、猜忌与……愿望终将成空的巨大恐惧。
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决断。而这个决断,无论走向何方,都注定无比艰难,且后果难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