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排除一个错误选项-《无限重置,我高三研发可控核聚变》

  凌晨12点,真理炼金工坊灯火通明,

  尽管在战略会议上有过争执,

  但共同的目标让所有人放下成见,

  大家团结在一起,共同在副本里各司其职。

  一名研究员拿着刚出炉的报告,递给了李萍:

  “李博士,三号单体纯度复核完毕,达到99.98%。”

  “收到。”

  李萍看着监测数据,向负责设备的高级工程师王照确认道:

  “王高工,反应釜内氧含量已降至0.1pp下,达到要求。”

  “好!”王照对着通讯器说道:“毕先生,方同学,

  温度控制系统校准完成,波动能控制在正负0.5摄氏度以内,

  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方力溯和毕波澜站在中央控制台前,确认各环节准备就绪,

  “辛苦了。”毕波澜应了一声,看向了方力溯,

  方力溯点头示意后,

  毕波澜深吸一口气,发出指令:“开始投料。”

  随即,实验正式开始,

  严格按照方力溯设计的方案进行。

  李萍团队每隔一段时间便取样,

  使用凝胶渗透色谱,实时监测聚合物的分子量增长和分布。

  【你第一次在毕波澜的工坊进行实验,奖励:重置次数 26】

  45分钟后,

  一名研究员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汇报道:

  “分子量增长曲线平滑,分子量分布指数目前稳定在1.12左右。”

  听到这,李萍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赞许:“新的聚合控制,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理想。”

  此话一出,让实验室里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连一向严肃的王照也微微颔首,

  能如此精确地控制聚合,

  本身就证明了方力溯的思路,存在理论上的可行性,

  接下来,需要静静等待聚合反应完成。

  ...

  就在这时,控制中心进来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

  他便是毕波澜的哥哥,毕安澜。

  看到方力溯也在这里,他感到无比诧异,

  没想到晚上在学校见到的那个高中生,

  居然会被弟弟允许进入他的实验室?

  毕波澜问道:“哥,你怎么来了?”

  “妈不太放心,让我过来看看你还有没有什么需要的。”

  毕安澜看向下方,各支团队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工作,问道:

  “以前你做的实验都像在玩,这回动真格的了?”

  毕波澜一把揽过方力溯的肩膀,得意道:“哥,这次不一样,

  我们班方力溯可不是普通高中生,他是指引我们方向的‘首席攻略官’,

  或许他,能给整个团队带来新的突破机会。”

  “什么...”毕安澜惊讶无比,

  这个高中生竟然...

  方力溯自信地伸出手:“很高兴再次见面。”

  二人相互做了自我介绍。

  简单的交流,

  毕安澜就能看出方力溯身上,那和其他高中生与众不同的气质,

  “如果他真的能成为集团的瓶颈突破者,

  沈董对他的奖励肯定不会少...”毕安澜忖道。

  ...

  两小时后,聚合反应终止,

  经过后处理,他们得到了第一批目标聚合物。

  看着白色的絮状固体成品,方力溯充满期许,

  看似简短的一个实验步骤,

  实际上东升的研发部已经花了很多成本,

  而自己直接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毕安澜负责的是集团的财务,对项目研发并不了解,

  他好奇地问道:“现在到哪一步了?”

  “这只是第一步,”

  方力溯讲解道:“接下来还要做成电极片,组装成电池进行测试。”

  “这高中生真有点东西,

  不过...他还这么年轻,真的能行么...”毕安澜忖道。

  ...

  随即,王照的团队开始接手,

  他们熟练地将聚合物,与硅基负极材料和导电剂混合,涂布制成电极片,

  接着在手套箱中,将这些电极片组装成标准的纽扣电池。

  十几枚电池被放入多通道电池测试系统,开始了首次充放电循环。

  所有人都围在测试电脑前,盯着屏幕上开始绘制的充放电曲线。

  前几个放电循环,电池的容量发挥正常,曲线平滑。

  一名工程师说道:“电压平台很稳定。”

  王照紧盯着屏幕,没说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凌晨四点半,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倦意,

  但无不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等待着测试结果。

  当充放电进行到第32次循环时,

  方力溯盘起双手:“该来的还是来了...”

  王照等人发现,容量保持率开始出现细微的持续性下滑,

  到了第55次充放电循环,容量衰减已经非常明显。

  “停了吧。”

  王照沙哑的声音,让实验室里一片沉寂,

  又一次失败的结果,赤裸裸地摆在所有人的面前。

  王照摇摇头,语气沉重地说道:“是有那么一点积极迹象,但是不多,

  只能证明这条路或许能走通,可距离成功还差得太远啦!”

  他脱下实验服,嘴里喃喃道:“我竟然会相信一个高中生...”

  他看向毕安澜和李萍等人:

  “毕总,各位,我先走了。”

  说完,他转身离去。

  毕安澜低下头,轻轻叹气:“果然...

  把希望寄托在一个高中生身上,还是过于冒险了。”

  王照的离去,让全场默然,

  整个团队的士气沉到了谷底。

  只有方力溯不紧不慢地记录着数据,

  他神情从容,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

  “很好,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

  ...

  “拆解电池。”方力溯开口打破了沉寂。

  研究员立刻取出一枚失效电池,

  将电极片处理后,置于扫描电镜下,

  看着屏幕上,那放大数万倍的电极表面图像,

  方力溯问道:“诸位,你们怎么看?”

  毕波澜指着屏幕:“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把那层覆盖层撑破了。”

  博士李萍补充分析道:“改良后的聚合方法是成功的,得到了预定结构的聚合物,

  但是分子链段刚性太强,薄膜还是缺乏足够的弹性和韧性,来缓冲硅的体积变化。”

  “需要进一步调整分子链数值,不过成本太大了啊...”

  专家、研究员们各抒己见,

  方力溯和整个团队通宵复盘,

  再将复盘后的数据,记到了脑子里,

  他要做的,

  就是将这趟副本的经验收集起来,应用到下一次,

  直至排除所有错误选项,得出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