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装备虽然只是天阶极品材料炼制而成,却已是灵阶极品的品质。
“咦,师兄,你闭关结束了吗?”
而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嘉乐突然瞥见了凌然的身影,顿时露出惊讶的神色,连忙开口问道。
“还没有完全结束闭关,不过差不多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只差最后一天的收尾了。
我出来也只是想稍微活动一下,透透气。”
凌然轻轻一笑,语气温和地回答着嘉乐。
“哦,原来是这样啊。
对了师兄,我这边还留了点早饭,你要不要吃一点?”
嘉乐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几分期待地看向凌然。
“咚咚咚!!!”
然而话音未落,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
“咦?这地方四五十里内都没有人烟,怎么会突然有敲锣打鼓的声音?”
嘉乐皱起眉头,疑惑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谁啊?大白天敲个不停,让人怎么休息!”
这时,从旁边的另一间屋子中传来一个满是抱怨的声音,接着一个满脸不爽的四目道长一边揉着眼睛,一边从屋里走了出来。
“咦?师侄,你怎么提前出关了?不是说还要一天吗?”
看到凌然后,四目道长愣了一下,随即惊讶地问道。
凌然听了,只是淡淡一笑,没有立刻解释,而是说道:
“我之所以出来,是因为听到了那敲锣的声音。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说罢,他便带着嘉乐一起向外走去。
“这……到底怎么回事?”四目道长一脸茫然,但还是跟了上去。
刚走到院子中央,三人的目光就被远方那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吸引住了。
只见一支长长的队伍正缓缓朝山谷走来,最前方,是一个坐在轿子里的小孩。
轿子四周环绕着数十名身穿铠甲的士兵,个个神情警惕,目光四处巡视,仿佛在检查周围是否安全。
队伍后方,则有十几个工人合力拖着一口巨大的金色棺材。
棺材四周,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年道士带着四位年轻小道士,紧紧守在一旁,神情严肃。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人?”
这时,不远处的一间竹屋中,也走出了一休大师和他的徒弟。
望着远处的队伍,一休也忍不住向一旁的四目道长询问。
“你问我,我上哪知道去?”四目道长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虽然他们之间的恩怨已经被凌然化解了不少,但多年的积怨哪有那么容易消散,两人依旧时不时斗几句嘴,只是比起从前,已经算是和气多了。
“咦?凌然道长,您这次闭关结束了?”
这时,箐箐也从一旁的屋子中走出来,看见凌然后便好奇地问道。
“我师兄只是出来透透气,等会儿还得回去继续闭关。”
嘉乐赶紧替凌然回答了一句。
“阿弥陀佛,果然是凌然道长,唯有如此勤勉,方能成就高深修为啊。”
一休大师听后,不禁感叹道。
就在几人说话间,那支队伍已经来到了竹屋前。
“师傅,那几个道士里,领头的不是千鹤师叔吗?”
这时,嘉乐终于看清了那几个道士的模样,不禁惊喜地说道。
没错,那正是几年前他曾接待过的千鹤师叔,而身后的四位小道士,正是他当年的四位师兄。
“是啊,正是你千鹤师叔。”
四目道长见到多年未见的老友,脸上顿时露出激动的神色,“凌然,你是怎么知道他们会来的?”
“嘿嘿,这是个秘密。”
凌然嘴角微扬,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带着众人迎了上去。
“师兄,好久不见!”
千鹤道长也一眼认出了凌然,大步走上前来,语气中满是欣喜。
他身后的四位徒弟也紧随其后。
“哎哎哎,不是说好了要日夜兼程赶往京城吗?怎么在这儿停下了?”
此时排在队伍最前头的邬统领忽然上前几步,走到千鹤道长等人面前,开口询问。
“千鹤道长,我这边的糯米快用完了,正好顺道来向师兄讨一些,耽误不了多久,就几分钟的事儿。”
千鹤道长一脸郑重地解释道:“这糯米可是咱们对付僵尸时保命的关键,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万一出了岔子,后果不堪设想。”
他向来做事一丝不苟,虽然知道邬统领等人不会多说什么,但还是把情况讲得清清楚楚。
“原来是这样啊。”
邬统领点点头,这才明白过来。
他也听说过糯米在对付僵尸时确实有奇效。
早前他们请来的那位封印僵尸的道士,好像就用过糯米。
“既然如此,大家就先原地稍作休息吧,连日赶路,也都辛苦了。”
这时,队伍中央的小王爷忽然发话。
“是,王爷说得有理。”
邬统领一听主子开口,立刻响应,“大家先在附近找个地方歇息片刻,等休息完了再继续赶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来几个人,扶王爷下来歇一歇。”
———
“哈哈,师弟!许久不见,这些年过得可好?”
见到千鹤道长,四目道长笑呵呵地迎上前来。
“可不是嘛,咱们上一次见面都三四年过去了。”
千鹤道长感慨道,一边打量着四目道长身后的几位同伴。
一休大师他认得,之前见过几次。
至于青青,是初次相识。
而那位年轻人凌然,看起来有些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五年前他们初遇时,凌然不过十岁上下,还是个毛孩子。
“千鹤道长,多年未见,别来无恙啊,阿弥陀佛。”
一休大师也合掌微笑,向他问好。
“一休大师精神依旧,风采不减当年。”
“哎呀,道长客气了,老了,不中用了。”
一休大师笑着摇头。
“四目师叔好!”
“四目师叔好!”
“四目师叔好!”
“四目师叔好!”
千鹤道长身后的四位徒弟也齐声行礼,恭敬地向四目道长问好。
“嗯嗯,这几个小家伙,一转眼都这么大了。”
四目道长看着他们,笑呵呵地点头。
“四目师叔好!”
嘉乐也连忙开口。
“臭小子,行晚辈礼!”
斯莫道长在一旁皱眉训了一句。
“噢噢,一激动给忘了。”
嘉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赶紧补上一礼。
“哈哈,不用这么拘谨。”
千鹤道长拍了拍嘉乐的肩膀,“小伙子长得结实。”
“对了,师兄,这位小兄弟看着挺眼熟的?”
千鹤道长忽然看向一旁的凌然,心里总觉得在哪见过。
“师叔,我是师父一眉道长的徒弟凌然,五年前咱们见过面。”
凌然微笑着自我介绍。
“啊!凌然,我想起来了!”
千鹤道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就是当年一眉师兄收养的那个孩子吧。
时间过得真快啊,上次见你还是个孩子,现在都长这么大了。
连嘉乐都从当年那个调皮鬼变成大小伙子了。”
“是啊,”
四目道长感慨地接过话,“一眨眼,我们这些老一辈也都成了‘长辈’。
还记得当年师兄带我们走出茅山时,大家还都意气风发,如今都老了,连这些年轻人也赶不上咯。”
四目道长的话让千鹤道长微微怔了一下。
实力比不上年轻人?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可能?
他这话一出口,在场的嘉乐立刻就明白了,他说的“年轻人”显然不是指他们这些人,而是凌然师兄。
“对了,师弟,我都没来得及问你,你这是在忙什么?怎么还跟宫里的人扯上关系了?”
就在千鹤道长还在思索之际,四目道长突然想起了自己刚才想问的事,随即目光转向不远处那口金灿灿的大棺材。
十几个工人正费力地拖动它,看起来异常沉重。
很显然,这口棺材绝非寻常之物,材质极可能为纯铜所制。
当然,四目道长心里也明白,如今的皇室财力早已大不如前。
说着,他便和千鹤道长等人一同走近那口金色棺材。
“哇,铜角金棺,鸡血墨斗,还有这张网……难道里面镇着的是僵尸?”
一旁的一休大师看到棺材后不由得惊呼出声。
虽然他修的是佛法,但对于道门之事也略有研究,尤其对道士们常用的法器与手段颇为熟悉。
“没错,里面确实是一具僵尸,而且至少是绿僵级别的,所以我才亲自来押送。
本来我是不想插手皇家事务的。”
千鹤道长听后无奈地解释道。
“咦,师兄,你闭关结束了吗?”
而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嘉乐突然瞥见了凌然的身影,顿时露出惊讶的神色,连忙开口问道。
“还没有完全结束闭关,不过差不多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只差最后一天的收尾了。
我出来也只是想稍微活动一下,透透气。”
凌然轻轻一笑,语气温和地回答着嘉乐。
“哦,原来是这样啊。
对了师兄,我这边还留了点早饭,你要不要吃一点?”
嘉乐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几分期待地看向凌然。
“咚咚咚!!!”
然而话音未落,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
“咦?这地方四五十里内都没有人烟,怎么会突然有敲锣打鼓的声音?”
嘉乐皱起眉头,疑惑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谁啊?大白天敲个不停,让人怎么休息!”
这时,从旁边的另一间屋子中传来一个满是抱怨的声音,接着一个满脸不爽的四目道长一边揉着眼睛,一边从屋里走了出来。
“咦?师侄,你怎么提前出关了?不是说还要一天吗?”
看到凌然后,四目道长愣了一下,随即惊讶地问道。
凌然听了,只是淡淡一笑,没有立刻解释,而是说道:
“我之所以出来,是因为听到了那敲锣的声音。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说罢,他便带着嘉乐一起向外走去。
“这……到底怎么回事?”四目道长一脸茫然,但还是跟了上去。
刚走到院子中央,三人的目光就被远方那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吸引住了。
只见一支长长的队伍正缓缓朝山谷走来,最前方,是一个坐在轿子里的小孩。
轿子四周环绕着数十名身穿铠甲的士兵,个个神情警惕,目光四处巡视,仿佛在检查周围是否安全。
队伍后方,则有十几个工人合力拖着一口巨大的金色棺材。
棺材四周,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年道士带着四位年轻小道士,紧紧守在一旁,神情严肃。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人?”
这时,不远处的一间竹屋中,也走出了一休大师和他的徒弟。
望着远处的队伍,一休也忍不住向一旁的四目道长询问。
“你问我,我上哪知道去?”四目道长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虽然他们之间的恩怨已经被凌然化解了不少,但多年的积怨哪有那么容易消散,两人依旧时不时斗几句嘴,只是比起从前,已经算是和气多了。
“咦?凌然道长,您这次闭关结束了?”
这时,箐箐也从一旁的屋子中走出来,看见凌然后便好奇地问道。
“我师兄只是出来透透气,等会儿还得回去继续闭关。”
嘉乐赶紧替凌然回答了一句。
“阿弥陀佛,果然是凌然道长,唯有如此勤勉,方能成就高深修为啊。”
一休大师听后,不禁感叹道。
就在几人说话间,那支队伍已经来到了竹屋前。
“师傅,那几个道士里,领头的不是千鹤师叔吗?”
这时,嘉乐终于看清了那几个道士的模样,不禁惊喜地说道。
没错,那正是几年前他曾接待过的千鹤师叔,而身后的四位小道士,正是他当年的四位师兄。
“是啊,正是你千鹤师叔。”
四目道长见到多年未见的老友,脸上顿时露出激动的神色,“凌然,你是怎么知道他们会来的?”
“嘿嘿,这是个秘密。”
凌然嘴角微扬,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带着众人迎了上去。
“师兄,好久不见!”
千鹤道长也一眼认出了凌然,大步走上前来,语气中满是欣喜。
他身后的四位徒弟也紧随其后。
“哎哎哎,不是说好了要日夜兼程赶往京城吗?怎么在这儿停下了?”
此时排在队伍最前头的邬统领忽然上前几步,走到千鹤道长等人面前,开口询问。
“千鹤道长,我这边的糯米快用完了,正好顺道来向师兄讨一些,耽误不了多久,就几分钟的事儿。”
千鹤道长一脸郑重地解释道:“这糯米可是咱们对付僵尸时保命的关键,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万一出了岔子,后果不堪设想。”
他向来做事一丝不苟,虽然知道邬统领等人不会多说什么,但还是把情况讲得清清楚楚。
“原来是这样啊。”
邬统领点点头,这才明白过来。
他也听说过糯米在对付僵尸时确实有奇效。
早前他们请来的那位封印僵尸的道士,好像就用过糯米。
“既然如此,大家就先原地稍作休息吧,连日赶路,也都辛苦了。”
这时,队伍中央的小王爷忽然发话。
“是,王爷说得有理。”
邬统领一听主子开口,立刻响应,“大家先在附近找个地方歇息片刻,等休息完了再继续赶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来几个人,扶王爷下来歇一歇。”
———
“哈哈,师弟!许久不见,这些年过得可好?”
见到千鹤道长,四目道长笑呵呵地迎上前来。
“可不是嘛,咱们上一次见面都三四年过去了。”
千鹤道长感慨道,一边打量着四目道长身后的几位同伴。
一休大师他认得,之前见过几次。
至于青青,是初次相识。
而那位年轻人凌然,看起来有些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五年前他们初遇时,凌然不过十岁上下,还是个毛孩子。
“千鹤道长,多年未见,别来无恙啊,阿弥陀佛。”
一休大师也合掌微笑,向他问好。
“一休大师精神依旧,风采不减当年。”
“哎呀,道长客气了,老了,不中用了。”
一休大师笑着摇头。
“四目师叔好!”
“四目师叔好!”
“四目师叔好!”
“四目师叔好!”
千鹤道长身后的四位徒弟也齐声行礼,恭敬地向四目道长问好。
“嗯嗯,这几个小家伙,一转眼都这么大了。”
四目道长看着他们,笑呵呵地点头。
“四目师叔好!”
嘉乐也连忙开口。
“臭小子,行晚辈礼!”
斯莫道长在一旁皱眉训了一句。
“噢噢,一激动给忘了。”
嘉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赶紧补上一礼。
“哈哈,不用这么拘谨。”
千鹤道长拍了拍嘉乐的肩膀,“小伙子长得结实。”
“对了,师兄,这位小兄弟看着挺眼熟的?”
千鹤道长忽然看向一旁的凌然,心里总觉得在哪见过。
“师叔,我是师父一眉道长的徒弟凌然,五年前咱们见过面。”
凌然微笑着自我介绍。
“啊!凌然,我想起来了!”
千鹤道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就是当年一眉师兄收养的那个孩子吧。
时间过得真快啊,上次见你还是个孩子,现在都长这么大了。
连嘉乐都从当年那个调皮鬼变成大小伙子了。”
“是啊,”
四目道长感慨地接过话,“一眨眼,我们这些老一辈也都成了‘长辈’。
还记得当年师兄带我们走出茅山时,大家还都意气风发,如今都老了,连这些年轻人也赶不上咯。”
四目道长的话让千鹤道长微微怔了一下。
实力比不上年轻人?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可能?
他这话一出口,在场的嘉乐立刻就明白了,他说的“年轻人”显然不是指他们这些人,而是凌然师兄。
“对了,师弟,我都没来得及问你,你这是在忙什么?怎么还跟宫里的人扯上关系了?”
就在千鹤道长还在思索之际,四目道长突然想起了自己刚才想问的事,随即目光转向不远处那口金灿灿的大棺材。
十几个工人正费力地拖动它,看起来异常沉重。
很显然,这口棺材绝非寻常之物,材质极可能为纯铜所制。
当然,四目道长心里也明白,如今的皇室财力早已大不如前。
说着,他便和千鹤道长等人一同走近那口金色棺材。
“哇,铜角金棺,鸡血墨斗,还有这张网……难道里面镇着的是僵尸?”
一旁的一休大师看到棺材后不由得惊呼出声。
虽然他修的是佛法,但对于道门之事也略有研究,尤其对道士们常用的法器与手段颇为熟悉。
“没错,里面确实是一具僵尸,而且至少是绿僵级别的,所以我才亲自来押送。
本来我是不想插手皇家事务的。”
千鹤道长听后无奈地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