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以《灵枢》之理,辅以星辰气机为严铁山疏导心脉,取得意外之效后,云逸便彻底沉下心来,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对父母朱批医书的深入研读与自身伤势的调理上。
水寨临水的一间静室,成了他临时的医庐与修炼之所。窗外是茫茫雾泽,水声潺潺,室内则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与宁静的气息。
他不再急于求成地冲击那些依旧有些脆弱的经脉,而是仿照为严铁山疏导之法,反求诸己。每日,他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以内视之法,引导着恢复了些许的、极其温和的星辰之力,如同最细致的工匠,一点点地“梳理”着那些被玄骨邪力侵蚀过的经络。
这个过程缓慢而细致,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精准的控制。他依据《内经》中关于“通调气血”、“濡养经脉”的论述,以及父亲批注中针对“异种气机残留”的化解思路,将星辰之力化为涓涓细流,润泽着每一处受损的经络壁,中和、驱散着那些顽固的阴寒燥烈之气。
起初进展甚微,但云逸心志坚定,毫不气馁。数日之后,他惊喜地发现,那些原本运行至此便隐隐作痛、真元流转不畅的节点,开始逐渐变得顺畅,经脉壁也似乎恢复了些许往日的柔韧与光泽。虽然距离彻底痊愈尚远,但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振奋人心的信号!这证明,以医道为本,引导星辰之力进行“自我疗愈”的路子是可行的!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尝试将这种思路更系统地应用于对严铁山的治疗上。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暂时缓解咒印带来的不适,而是开始仔细研究那噬魂咒印的能量特性与运行规律。
“铁山大哥,你放松心神,仔细感受。当我以星辉渡入你心经时,那咒印核心有何反应?是躁动,是收缩,还是试图反扑?”云逸一边施针,一边仔细询问。
严铁山凝神体会,答道:“似有些许躁动,但更像是被惊扰,并未激烈反扑。你那股温润之力所到之处,它便稍稍退缩,让出些许地盘,但核心处依旧稳固如山。”
云逸若有所思:“看来,这咒印也并非全然死物,它亦有‘畏’的一面。它畏惧纯净、平和的生之气息。母亲批注中曾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能不断以星辉润泽你心脉,壮大你自身正气,或许能逐渐压缩那咒印的‘地盘’,即便不能根除,也能将其影响降至最低,为你争取更多时间。”
他将这个想法与墨老、苏婆婆商议。两位老人听闻云逸竟能以医理结合星辰之力自行疗伤,并找到了压制咒印的新思路,皆是又惊又喜。
“少主此法,暗合天道,润物无声,远比强行拔除要稳妥得多!”墨老捻须赞叹,“老夫虽不通医理,但也知水滴石穿之理。长久下去,未必不能创造奇迹。”
苏婆婆也道:“如此一来,铁山便无需终日忧心咒印爆发,我等也能更安心地在此谋划下一步。”
是夜,月华难以穿透泽上浓雾,水寨周围一片晦暗。云逸独自来到水寨边缘的栈桥,望着漆黑的水面,心中却一片澄明。
他伸出手,掌心向上,微阖双目。体内那经过数日细心调理、愈发精纯平和的星辰之力缓缓流转,引动怀中云纹佩发出微光。一丝丝肉眼难见的星辉自他掌心溢出,与这隐雾泽的水灵之气悄然交融。
他并未施展任何招式,只是静静体悟着这种以自身为媒介,沟通天地,调和阴阳的感觉。这不再是单纯的气机修炼,更像是一种对生命与自然之道的践行,与他所学的医道精髓不谋而合。
青黛不知何时也来到栈桥另一端,并未打扰他,只是静静而立。她腕间的星穹镯感应到云逸身上散发出的、与以往略有不同的平和星辉,也泛起了柔和清光,与玉佩微光遥相呼应。
两人虽未交谈,却都能感受到彼此气息中多了一份沉静与坚韧。在这片被迷雾守护的泽国,他们不仅在恢复力量,更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融合了传承与个人领悟的道路。
前路依旧漫长,黑暗依旧浓重,但在这寂静的泽夜中,那微弱的星辉,却显得格外坚定与明亮。
(第六十六章 完)
水寨临水的一间静室,成了他临时的医庐与修炼之所。窗外是茫茫雾泽,水声潺潺,室内则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与宁静的气息。
他不再急于求成地冲击那些依旧有些脆弱的经脉,而是仿照为严铁山疏导之法,反求诸己。每日,他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以内视之法,引导着恢复了些许的、极其温和的星辰之力,如同最细致的工匠,一点点地“梳理”着那些被玄骨邪力侵蚀过的经络。
这个过程缓慢而细致,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精准的控制。他依据《内经》中关于“通调气血”、“濡养经脉”的论述,以及父亲批注中针对“异种气机残留”的化解思路,将星辰之力化为涓涓细流,润泽着每一处受损的经络壁,中和、驱散着那些顽固的阴寒燥烈之气。
起初进展甚微,但云逸心志坚定,毫不气馁。数日之后,他惊喜地发现,那些原本运行至此便隐隐作痛、真元流转不畅的节点,开始逐渐变得顺畅,经脉壁也似乎恢复了些许往日的柔韧与光泽。虽然距离彻底痊愈尚远,但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振奋人心的信号!这证明,以医道为本,引导星辰之力进行“自我疗愈”的路子是可行的!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尝试将这种思路更系统地应用于对严铁山的治疗上。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暂时缓解咒印带来的不适,而是开始仔细研究那噬魂咒印的能量特性与运行规律。
“铁山大哥,你放松心神,仔细感受。当我以星辉渡入你心经时,那咒印核心有何反应?是躁动,是收缩,还是试图反扑?”云逸一边施针,一边仔细询问。
严铁山凝神体会,答道:“似有些许躁动,但更像是被惊扰,并未激烈反扑。你那股温润之力所到之处,它便稍稍退缩,让出些许地盘,但核心处依旧稳固如山。”
云逸若有所思:“看来,这咒印也并非全然死物,它亦有‘畏’的一面。它畏惧纯净、平和的生之气息。母亲批注中曾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能不断以星辉润泽你心脉,壮大你自身正气,或许能逐渐压缩那咒印的‘地盘’,即便不能根除,也能将其影响降至最低,为你争取更多时间。”
他将这个想法与墨老、苏婆婆商议。两位老人听闻云逸竟能以医理结合星辰之力自行疗伤,并找到了压制咒印的新思路,皆是又惊又喜。
“少主此法,暗合天道,润物无声,远比强行拔除要稳妥得多!”墨老捻须赞叹,“老夫虽不通医理,但也知水滴石穿之理。长久下去,未必不能创造奇迹。”
苏婆婆也道:“如此一来,铁山便无需终日忧心咒印爆发,我等也能更安心地在此谋划下一步。”
是夜,月华难以穿透泽上浓雾,水寨周围一片晦暗。云逸独自来到水寨边缘的栈桥,望着漆黑的水面,心中却一片澄明。
他伸出手,掌心向上,微阖双目。体内那经过数日细心调理、愈发精纯平和的星辰之力缓缓流转,引动怀中云纹佩发出微光。一丝丝肉眼难见的星辉自他掌心溢出,与这隐雾泽的水灵之气悄然交融。
他并未施展任何招式,只是静静体悟着这种以自身为媒介,沟通天地,调和阴阳的感觉。这不再是单纯的气机修炼,更像是一种对生命与自然之道的践行,与他所学的医道精髓不谋而合。
青黛不知何时也来到栈桥另一端,并未打扰他,只是静静而立。她腕间的星穹镯感应到云逸身上散发出的、与以往略有不同的平和星辉,也泛起了柔和清光,与玉佩微光遥相呼应。
两人虽未交谈,却都能感受到彼此气息中多了一份沉静与坚韧。在这片被迷雾守护的泽国,他们不仅在恢复力量,更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融合了传承与个人领悟的道路。
前路依旧漫长,黑暗依旧浓重,但在这寂静的泽夜中,那微弱的星辉,却显得格外坚定与明亮。
(第六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