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航空兵团规模的急剧扩张,尤其是佩-2轰炸机这种双引擎、重量和起降要求都远超伊-16、雅克-1等战斗机的机型加入,原先那座依托山谷平地、经过简单平整加固的秘密机场,立刻就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有些危险了。起飞跑道长度不足,承载力有限,停机坪拥挤,油料和弹药储存设施也面临压力。机场的升级与扩建,成为了摆在林峰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这一次,林峰动用了真正的“大手笔”。他并未选择在原有机场基础上修修补补,而是直接动用了战役奖励和积分兑换的海量工程物资——包括高强度水泥、钢筋、大型碎石机、压路机(以“特殊缴获”或“仿制”名义出现),以及最重要的,一支由系统卡牌赋予知识的“基建工程专家团队”为核心,辅以支队工兵营全部力量和大量招募的民工组成的庞大施工队伍。
新的机场选址在距离原秘密机场约十五公里外,一处更加隐蔽、地形更为开阔平坦,且周边有山体天然屏障的巨大山谷。这里被命名为“鹰巢”。
“鹰巢”基地的建设,堪称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林峰下达了死命令: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满足佩-2轰炸机及未来更大机型的安全起降和驻扎需求!
命令一下,整个山谷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数以千计的施工人员日夜奋战,机器的轰鸣声、号子声、爆破山石的闷响,昼夜不息。
首先是对整个山谷的平整和地基处理。大型碎石机和压路机轰鸣着,将凹凸不平的地面碾平、压实。工兵们操作着炸药,精确地爆破掉碍事的岩石小山包。随后,铺设由碎石、沙土和石灰混合的坚实基层。
最关键的是跑道的建设。按照“专家”的设计,主跑道长度必须延伸至一千二百米,宽度达到四十米,厚度也要远超一般野战机场的标准,足以承受佩-2轰炸机满载起降的冲击。一车车按照特殊比例搅拌好的高强度水泥混凝土被倾倒在铺设好钢筋网的基层上,工人们喊着号子,用振捣棒仔细排除气泡,确保混凝土密实平整。养护工作在专人指导下严格进行,确保跑道强度。
除了主跑道,还平行修建了一条备用跑道,以及连接跑道与停机坪、机库的滑行道网络。整个飞行区规划得井井有条,远超这个时代中国境内任何一座机场的标准。
停机坪区域被大幅扩展,并进行了硬化处理。一座座半埋式或依托山体开凿的强化机库拔地而起,顶部覆盖着厚厚的土层和伪装网,足以抵御日军可能的空中侦察和小规模轰炸。油料库、弹药库、航材库等重要设施,更是深挖洞,广积土,隐蔽性和防护性都做到了极致。
配套的指挥塔台、通讯中心、雷达站(目前仅有几部系统兑换的早期预警雷达核心部件,由专家带领技术人员进行组装和调试,对外称“新型无线电侦测设备”)、气象观测站、飞行员宿舍、地勤营房、维修车间等设施也同步建设。整个“鹰巢”基地,正在以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从蓝图变为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防御坚固的现代化空军基地!
李云龙有一次在林峰的陪同下,秘密视察了“鹰巢”基地的建设现场。当他看到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笔直宽阔的水泥跑道,看到那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坚固机库和各类设施,看到那些他叫不出名字的大型工程机械和忙碌而专业的施工队伍时,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悍将,再次被深深震撼了。
“老子……老子他娘的算是开了眼了……”李云龙站在即将成型的跑道上,用力跺了跺脚,感受着脚下那坚实的触感,喃喃道,“林峰啊,你小子这不是在修机场,你他娘的是在给老天爷修台阶啊!这阵仗,比阎老西当年修的同蒲铁路架势还大!”
林峰笑了笑,没有过多解释技术和物资来源,只是说道:“团长,未来的战争,制空权至关重要。没有一个好的窝,再好的鹰也飞不起来,飞不稳当。这里,就是我们未来雄鹰起飞的巢穴。”
“好!好啊!”李云龙重重拍了拍林峰的肩膀,脸上满是感慨和骄傲,“有了这地方,咱们的飞机就能可劲儿地造小鬼子的反了!以后看哪个狗日的还敢在咱们头顶上拉屎!”
就在“鹰巢”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之际,航空兵团的训练也丝毫没有放松。新接收的雅克-1战斗机和佩-2轰炸机,在经验丰富的教官带领下,日夜不停地在尚能使用的老机场进行适应性飞行和战术演练。飞行员们迫切需要熟悉新座舱的性能,掌握新的战术动作,尤其是佩-2机组复杂的俯冲轰炸程序。
地勤人员更是加班加点,学习新机型的维护保养规程。大量的航空燃油、弹药、备用零件被秘密转运至正在建设中的“鹰巢”基地仓库内储存起来。
林峰站在“鹰巢”一侧的山坡上,俯瞰着下方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地。延伸的跑道如同一条灰色的巨蟒,匍匐在山谷之中;林立的机库和设施则像是巨蟒身边坚硬的鳞甲。他知道,当这座基地完全建成投入使用之时,他的航空兵团将真正拥有一个稳固而强大的后方支撑,其作战半径和持续打击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
机场升级,跑道延伸!这不仅仅是土木工程的进步,更是先锋支队战略投送能力和远程打击力量的一次巨大飞跃。它为即将到来的、规模更大的空中战役,铺平了坚实的道路。当来自“鹰巢”的雄鹰群呼啸着遮天蔽日之时,便是华北日军的空中力量和地面部队,迎来末日审判的时刻!
这一次,林峰动用了真正的“大手笔”。他并未选择在原有机场基础上修修补补,而是直接动用了战役奖励和积分兑换的海量工程物资——包括高强度水泥、钢筋、大型碎石机、压路机(以“特殊缴获”或“仿制”名义出现),以及最重要的,一支由系统卡牌赋予知识的“基建工程专家团队”为核心,辅以支队工兵营全部力量和大量招募的民工组成的庞大施工队伍。
新的机场选址在距离原秘密机场约十五公里外,一处更加隐蔽、地形更为开阔平坦,且周边有山体天然屏障的巨大山谷。这里被命名为“鹰巢”。
“鹰巢”基地的建设,堪称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林峰下达了死命令: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满足佩-2轰炸机及未来更大机型的安全起降和驻扎需求!
命令一下,整个山谷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数以千计的施工人员日夜奋战,机器的轰鸣声、号子声、爆破山石的闷响,昼夜不息。
首先是对整个山谷的平整和地基处理。大型碎石机和压路机轰鸣着,将凹凸不平的地面碾平、压实。工兵们操作着炸药,精确地爆破掉碍事的岩石小山包。随后,铺设由碎石、沙土和石灰混合的坚实基层。
最关键的是跑道的建设。按照“专家”的设计,主跑道长度必须延伸至一千二百米,宽度达到四十米,厚度也要远超一般野战机场的标准,足以承受佩-2轰炸机满载起降的冲击。一车车按照特殊比例搅拌好的高强度水泥混凝土被倾倒在铺设好钢筋网的基层上,工人们喊着号子,用振捣棒仔细排除气泡,确保混凝土密实平整。养护工作在专人指导下严格进行,确保跑道强度。
除了主跑道,还平行修建了一条备用跑道,以及连接跑道与停机坪、机库的滑行道网络。整个飞行区规划得井井有条,远超这个时代中国境内任何一座机场的标准。
停机坪区域被大幅扩展,并进行了硬化处理。一座座半埋式或依托山体开凿的强化机库拔地而起,顶部覆盖着厚厚的土层和伪装网,足以抵御日军可能的空中侦察和小规模轰炸。油料库、弹药库、航材库等重要设施,更是深挖洞,广积土,隐蔽性和防护性都做到了极致。
配套的指挥塔台、通讯中心、雷达站(目前仅有几部系统兑换的早期预警雷达核心部件,由专家带领技术人员进行组装和调试,对外称“新型无线电侦测设备”)、气象观测站、飞行员宿舍、地勤营房、维修车间等设施也同步建设。整个“鹰巢”基地,正在以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从蓝图变为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防御坚固的现代化空军基地!
李云龙有一次在林峰的陪同下,秘密视察了“鹰巢”基地的建设现场。当他看到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笔直宽阔的水泥跑道,看到那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坚固机库和各类设施,看到那些他叫不出名字的大型工程机械和忙碌而专业的施工队伍时,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悍将,再次被深深震撼了。
“老子……老子他娘的算是开了眼了……”李云龙站在即将成型的跑道上,用力跺了跺脚,感受着脚下那坚实的触感,喃喃道,“林峰啊,你小子这不是在修机场,你他娘的是在给老天爷修台阶啊!这阵仗,比阎老西当年修的同蒲铁路架势还大!”
林峰笑了笑,没有过多解释技术和物资来源,只是说道:“团长,未来的战争,制空权至关重要。没有一个好的窝,再好的鹰也飞不起来,飞不稳当。这里,就是我们未来雄鹰起飞的巢穴。”
“好!好啊!”李云龙重重拍了拍林峰的肩膀,脸上满是感慨和骄傲,“有了这地方,咱们的飞机就能可劲儿地造小鬼子的反了!以后看哪个狗日的还敢在咱们头顶上拉屎!”
就在“鹰巢”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之际,航空兵团的训练也丝毫没有放松。新接收的雅克-1战斗机和佩-2轰炸机,在经验丰富的教官带领下,日夜不停地在尚能使用的老机场进行适应性飞行和战术演练。飞行员们迫切需要熟悉新座舱的性能,掌握新的战术动作,尤其是佩-2机组复杂的俯冲轰炸程序。
地勤人员更是加班加点,学习新机型的维护保养规程。大量的航空燃油、弹药、备用零件被秘密转运至正在建设中的“鹰巢”基地仓库内储存起来。
林峰站在“鹰巢”一侧的山坡上,俯瞰着下方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地。延伸的跑道如同一条灰色的巨蟒,匍匐在山谷之中;林立的机库和设施则像是巨蟒身边坚硬的鳞甲。他知道,当这座基地完全建成投入使用之时,他的航空兵团将真正拥有一个稳固而强大的后方支撑,其作战半径和持续打击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
机场升级,跑道延伸!这不仅仅是土木工程的进步,更是先锋支队战略投送能力和远程打击力量的一次巨大飞跃。它为即将到来的、规模更大的空中战役,铺平了坚实的道路。当来自“鹰巢”的雄鹰群呼啸着遮天蔽日之时,便是华北日军的空中力量和地面部队,迎来末日审判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