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喀秋莎的怒吼将旧矿场化为炼狱,在正面战场掀起钢铁风暴的同时,几条无形的毒蛇,早已悄无声息地潜入日军的后方腹地,亮出了它们致命的毒牙。他们的战场,没有震天的炮火,没有坦克的轰鸣,只有阴影中的潜行、精准的猎杀和致命的爆破。这里,是利刃特种大队的领域。
夜幕,是特种作战最好的掩护。在“雷霆破袭”战役打响前数小时,周卫国率领的利刃大队,便已化整为零,如同水滴渗入沙地,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的掩护,穿越了日军防线之间看似密不透风的缝隙,深入到了正太线日军的后方指挥枢纽和交通命脉所在。
周卫国亲自带领第一中队的一个精锐小队,目标直指位于阳泉城内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前线指挥部。他们如同幽灵般贴着墙角的阴影移动,身上披着的伪装网与周围的断壁残垣融为一体。装备着加装消音器的托卡列夫tt-33手枪和锋利军刺的尖兵,如同暗夜中的猎豹,精准而无声地清除了沿途几个零星的日军哨兵和巡逻队,只留下喉管被割开、温热血液无声流淌的尸体。
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发出任何多余的声响。每个队员都清楚自己的角色,前进、掩护、清除、再前进……整套流程如同精密仪器的运作。林峰通过系统为他们提供的超越时代的单兵装备和严酷到极致的训练,在此刻展现出了价值。
阳泉城内,由于外围炮火连天,守军注意力大多被吸引到了城防上,内部反而显得有些空虚。利刃小队利用这个心理盲区,沿着预先侦察好的路线,避开主要街道,在狭窄的巷道和废弃的房屋间穿梭,迅速接近了位于城西原晋商大院、被日军改造为前线指挥部的那片建筑群。
指挥部外围拉着铁丝网,设有沙袋工事和了望塔,戒备森严。但在周卫国这样的顶尖特种作战专家眼中,依然漏洞百出。
“狙击组,占领制高点,标记并监视所有高价值目标和重火力点。”
“爆破组,前出,在指挥部外墙和可能的逃生通道预设炸药。”
“突击组,跟我从侧翼排水沟渗透。行动!”
命令通过微小的手势和眼神传递下去。两名狙击手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爬上了指挥部对面一栋废弃的二层小楼,透过安装了夜视镜(系统兑换的初级型号)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冷静地扫描着指挥部大院内的动静。他们将日军指挥官、通讯兵、机枪手的位置一一记下,并随时准备清除任何可能威胁到突击组的目标。
爆破组则利用夜色和阴影,潜行至指挥部高大的院墙下,将一块块塑性炸药巧妙地固定在墙根和侧门处,接上引信,动作熟练而迅速。
周卫国则亲自带着五名最精锐的突击队员,掀开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排水沟栅栏,钻入了充满污秽物和恶臭的地下通道。他们强忍着不适,在狭窄黑暗的通道中匍匐前进了数十米,根据地图,准确地找到了通往指挥部主建筑下方的出口。
几乎在同一时间,由副大队长率领的利刃第二中队,也成功渗透到了桑掌大桥附近。他们的任务更加直接——彻底摧毁这座横跨河谷、连接正太线东西两段的关键桥梁。
大桥两端都有日军坚固的桥头堡,探照灯的光柱不时扫过桥面和周围区域。第二中队的队员们,利用夜色和河边茂密的芦苇丛作为掩护,如同水鬼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冰冷的河水中。
他们嘴里含着芦苇杆换气,只露出眼睛和鼻孔,缓缓向大桥的桥墩游去。身上携带着防水包裹,里面是威力巨大的tNt炸药块和雷管。河水冰冷刺骨,但队员们的心却是火热的。他们知道,炸掉这座桥,就等于切断了正太线的一段大动脉。
而在更远的狼峪隧道区域,利刃第三中队的队员们,则如同山间的猿猴,利用飞爪和绳索,在陡峭的岩壁上攀爬,避开了隧道正面日军的防守,直接出现在了隧道顶部的通风口和薄弱地带。他们的背包里,同样装满了足以让这条隧道彻底塌陷的爆破器材。
时间,在寂静而紧张的渗透中一分一秒流逝。
当正面战场传来喀秋莎那标志性的、地狱般的咆哮声时,潜入敌后的所有利刃队员都知道,总攻的信号,也是他们行动的信号,到了!
阳泉城内,日军前线指挥部。
旅团参谋长武田中佐正焦头烂额地对着电话咆哮,前方不断传来的坏消息和那未知的、毁灭性的炮击,让他几乎崩溃。
“八嘎!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火炮?八路军怎么可能有这种武器?!”
他刚放下电话,准备向旅团长汇报这绝望的局面,指挥部侧后方,靠近厨房杂物间的位置,突然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声!
轰!
不是惊天动地,却足够致命!周卫国小队安置在排水沟出口处的定向炸药,精准地炸开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缺口!
“敌袭!内部敌袭!”院子里的日军哨兵惊恐地大叫起来,但声音很快就被狙击步枪低沉的点射声打断。
噗!噗!
两名刚从岗亭里探出身的日军哨兵,额头瞬间出现一个血洞,一声不吭地栽倒在地。
“突击!”周卫国低喝一声,第一个从炸开的缺口中翻滚而出,手中的ppS-43冲锋枪瞬间喷吐出致命的火舌!
“哒哒哒!哒哒哒!”
精准的短点射,将闻声冲来的几名日军卫兵打倒在地。
其他突击队员紧随其后,两人一组,交叉掩护,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清理着指挥部主建筑内的房间。装有消音器的手枪在近距离内发出“噗噗”的轻响,一个个日军参谋、通讯兵在惊愕中倒下。手榴弹被扔进聚集着人员的房间,引起一片混乱和惨叫。
周卫国的目标明确——指挥室和通讯室!他带着两名队员,一脚踹开挂着“作战室”牌子的房门,里面几名日军军官正惊慌失措地试图烧毁文件。
“一个不留!”周卫国冷酷地下令,冲锋枪子弹如同泼水般扫了过去。
与此同时,桑掌大桥下。
听到远方传来的炮火轰鸣,第二中队的队长知道时机已到。
“安装炸药!快!”
水下的队员们迅速将带来的tNt炸药块,用特制的磁吸装置和绳索,牢牢地固定在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桥墩上。他们动作飞快,如同在自家后院干活一样熟练。仅仅几分钟,几个主要承重桥墩上都挂满了“项链”。
“引爆组准备!”
队员们迅速后撤到安全距离,队长深吸一口气,猛地按下了起爆器!
轰隆隆——!!!
比喀秋莎齐射更加沉闷、却更加撼动根基的巨响从桥墩处传来!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坚固的桑掌大桥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呻吟,中段桥面猛地向下塌陷,然后在一连串的断裂声中,彻底垮塌,坠入下方奔腾的河水之中,激起滔天巨浪!两岸的日军桥头堡瞬间成了孤岛,里面的守军目瞪口呆,陷入了绝望。
狼峪隧道处。
第三中队的爆破也同步进行。安装在隧道顶部通风口和侧壁薄弱处的炸药被同时引爆!
轰!轰!轰!
连续的爆炸声在山体中回荡,大量的岩石和泥土轰然塌下,瞬间就将隧道的出入口彻底封死,将里面可能存在的日军守备队和任何通过的希望,一同埋葬。
阳泉城内,枪声和爆炸声逐渐停息。周卫国看着一片狼藉、再无活口的日军指挥部,对着耳麦沉声道:“目标清除,按预定路线撤离。”
他走到通讯室,将一枚定时炸弹放在了残存的电台设备上。
几分钟后,当阳泉城内的日军守备部队主力终于反应过来,疯狂冲向指挥部时,等待他们的只有满地的尸体、燃烧的文件和一声将他们最后通讯希望也炸上天的巨响。
利刃大队,如同其名,在日军的指挥心脏和交通命脉上,完成了精准而致命的“定点清除”。日军的指挥系统在旅团一级陷入瘫痪,重要的桥梁和隧道被毁,后方的混乱甚至超过了前线。
当这些消息通过各种渠道汇聚到林峰的前进指挥所时,他只是平静地对参谋长说:“告诉周卫国,任务完成得很好。现在,该轮到我们的步兵和坦克,去收割那些已经失去大脑和退路的猎物了。”
夜幕,是特种作战最好的掩护。在“雷霆破袭”战役打响前数小时,周卫国率领的利刃大队,便已化整为零,如同水滴渗入沙地,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的掩护,穿越了日军防线之间看似密不透风的缝隙,深入到了正太线日军的后方指挥枢纽和交通命脉所在。
周卫国亲自带领第一中队的一个精锐小队,目标直指位于阳泉城内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前线指挥部。他们如同幽灵般贴着墙角的阴影移动,身上披着的伪装网与周围的断壁残垣融为一体。装备着加装消音器的托卡列夫tt-33手枪和锋利军刺的尖兵,如同暗夜中的猎豹,精准而无声地清除了沿途几个零星的日军哨兵和巡逻队,只留下喉管被割开、温热血液无声流淌的尸体。
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发出任何多余的声响。每个队员都清楚自己的角色,前进、掩护、清除、再前进……整套流程如同精密仪器的运作。林峰通过系统为他们提供的超越时代的单兵装备和严酷到极致的训练,在此刻展现出了价值。
阳泉城内,由于外围炮火连天,守军注意力大多被吸引到了城防上,内部反而显得有些空虚。利刃小队利用这个心理盲区,沿着预先侦察好的路线,避开主要街道,在狭窄的巷道和废弃的房屋间穿梭,迅速接近了位于城西原晋商大院、被日军改造为前线指挥部的那片建筑群。
指挥部外围拉着铁丝网,设有沙袋工事和了望塔,戒备森严。但在周卫国这样的顶尖特种作战专家眼中,依然漏洞百出。
“狙击组,占领制高点,标记并监视所有高价值目标和重火力点。”
“爆破组,前出,在指挥部外墙和可能的逃生通道预设炸药。”
“突击组,跟我从侧翼排水沟渗透。行动!”
命令通过微小的手势和眼神传递下去。两名狙击手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爬上了指挥部对面一栋废弃的二层小楼,透过安装了夜视镜(系统兑换的初级型号)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冷静地扫描着指挥部大院内的动静。他们将日军指挥官、通讯兵、机枪手的位置一一记下,并随时准备清除任何可能威胁到突击组的目标。
爆破组则利用夜色和阴影,潜行至指挥部高大的院墙下,将一块块塑性炸药巧妙地固定在墙根和侧门处,接上引信,动作熟练而迅速。
周卫国则亲自带着五名最精锐的突击队员,掀开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排水沟栅栏,钻入了充满污秽物和恶臭的地下通道。他们强忍着不适,在狭窄黑暗的通道中匍匐前进了数十米,根据地图,准确地找到了通往指挥部主建筑下方的出口。
几乎在同一时间,由副大队长率领的利刃第二中队,也成功渗透到了桑掌大桥附近。他们的任务更加直接——彻底摧毁这座横跨河谷、连接正太线东西两段的关键桥梁。
大桥两端都有日军坚固的桥头堡,探照灯的光柱不时扫过桥面和周围区域。第二中队的队员们,利用夜色和河边茂密的芦苇丛作为掩护,如同水鬼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冰冷的河水中。
他们嘴里含着芦苇杆换气,只露出眼睛和鼻孔,缓缓向大桥的桥墩游去。身上携带着防水包裹,里面是威力巨大的tNt炸药块和雷管。河水冰冷刺骨,但队员们的心却是火热的。他们知道,炸掉这座桥,就等于切断了正太线的一段大动脉。
而在更远的狼峪隧道区域,利刃第三中队的队员们,则如同山间的猿猴,利用飞爪和绳索,在陡峭的岩壁上攀爬,避开了隧道正面日军的防守,直接出现在了隧道顶部的通风口和薄弱地带。他们的背包里,同样装满了足以让这条隧道彻底塌陷的爆破器材。
时间,在寂静而紧张的渗透中一分一秒流逝。
当正面战场传来喀秋莎那标志性的、地狱般的咆哮声时,潜入敌后的所有利刃队员都知道,总攻的信号,也是他们行动的信号,到了!
阳泉城内,日军前线指挥部。
旅团参谋长武田中佐正焦头烂额地对着电话咆哮,前方不断传来的坏消息和那未知的、毁灭性的炮击,让他几乎崩溃。
“八嘎!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火炮?八路军怎么可能有这种武器?!”
他刚放下电话,准备向旅团长汇报这绝望的局面,指挥部侧后方,靠近厨房杂物间的位置,突然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声!
轰!
不是惊天动地,却足够致命!周卫国小队安置在排水沟出口处的定向炸药,精准地炸开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缺口!
“敌袭!内部敌袭!”院子里的日军哨兵惊恐地大叫起来,但声音很快就被狙击步枪低沉的点射声打断。
噗!噗!
两名刚从岗亭里探出身的日军哨兵,额头瞬间出现一个血洞,一声不吭地栽倒在地。
“突击!”周卫国低喝一声,第一个从炸开的缺口中翻滚而出,手中的ppS-43冲锋枪瞬间喷吐出致命的火舌!
“哒哒哒!哒哒哒!”
精准的短点射,将闻声冲来的几名日军卫兵打倒在地。
其他突击队员紧随其后,两人一组,交叉掩护,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清理着指挥部主建筑内的房间。装有消音器的手枪在近距离内发出“噗噗”的轻响,一个个日军参谋、通讯兵在惊愕中倒下。手榴弹被扔进聚集着人员的房间,引起一片混乱和惨叫。
周卫国的目标明确——指挥室和通讯室!他带着两名队员,一脚踹开挂着“作战室”牌子的房门,里面几名日军军官正惊慌失措地试图烧毁文件。
“一个不留!”周卫国冷酷地下令,冲锋枪子弹如同泼水般扫了过去。
与此同时,桑掌大桥下。
听到远方传来的炮火轰鸣,第二中队的队长知道时机已到。
“安装炸药!快!”
水下的队员们迅速将带来的tNt炸药块,用特制的磁吸装置和绳索,牢牢地固定在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桥墩上。他们动作飞快,如同在自家后院干活一样熟练。仅仅几分钟,几个主要承重桥墩上都挂满了“项链”。
“引爆组准备!”
队员们迅速后撤到安全距离,队长深吸一口气,猛地按下了起爆器!
轰隆隆——!!!
比喀秋莎齐射更加沉闷、却更加撼动根基的巨响从桥墩处传来!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坚固的桑掌大桥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呻吟,中段桥面猛地向下塌陷,然后在一连串的断裂声中,彻底垮塌,坠入下方奔腾的河水之中,激起滔天巨浪!两岸的日军桥头堡瞬间成了孤岛,里面的守军目瞪口呆,陷入了绝望。
狼峪隧道处。
第三中队的爆破也同步进行。安装在隧道顶部通风口和侧壁薄弱处的炸药被同时引爆!
轰!轰!轰!
连续的爆炸声在山体中回荡,大量的岩石和泥土轰然塌下,瞬间就将隧道的出入口彻底封死,将里面可能存在的日军守备队和任何通过的希望,一同埋葬。
阳泉城内,枪声和爆炸声逐渐停息。周卫国看着一片狼藉、再无活口的日军指挥部,对着耳麦沉声道:“目标清除,按预定路线撤离。”
他走到通讯室,将一枚定时炸弹放在了残存的电台设备上。
几分钟后,当阳泉城内的日军守备部队主力终于反应过来,疯狂冲向指挥部时,等待他们的只有满地的尸体、燃烧的文件和一声将他们最后通讯希望也炸上天的巨响。
利刃大队,如同其名,在日军的指挥心脏和交通命脉上,完成了精准而致命的“定点清除”。日军的指挥系统在旅团一级陷入瘫痪,重要的桥梁和隧道被毁,后方的混乱甚至超过了前线。
当这些消息通过各种渠道汇聚到林峰的前进指挥所时,他只是平静地对参谋长说:“告诉周卫国,任务完成得很好。现在,该轮到我们的步兵和坦克,去收割那些已经失去大脑和退路的猎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