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上空的死亡交响曲暂告一段落,伊尔-2机群带着赫赫战果呼啸返航,留下的是一片被烈焰与硝烟蹂躏得如同地狱绘卷般的谷底。然而,对于被困在“鬼见愁”内的日军残部而言,喘息只是暂时的假象,来自地面的、更加沉重而无可阻挡的毁灭,已然拉开了序幕。
就在航空猎杀进行的同时,早已在峡谷南北两端出口外完成战役集结的“先锋支队”装甲突击主力,如同两扇缓缓合拢的钢铁闸门,开始向峡谷内推进。北路,由装甲指挥官亲自率领,以t-34\/76坦克营主力为核心,配属步兵一营;南路,则由副指挥带队,以剩余的t-34及t-70轻型坦克连为前锋,引导步兵二营。他们的任务明确而冷酷:像两堵移动的钢铁墙壁,由外向内,平推碾压,彻底肃清峡谷内一切残存之敌!
“全体注意!保持队形,稳步推进!步兵紧随坦克,注意肃清两侧岩壁和死角残敌!遇到零星抵抗,直接碾压过去!”装甲指挥官沉稳的声音通过车载电台,传达到每一辆坦克和伴随步兵的耳中。
“明白!”
“收到!”
钢铁洪流,开始涌动。
位于峡谷北段的日军,首先感受到了这股来自地面的、令人绝望的压迫感。他们刚刚从火箭弹和空中打击的噩梦中稍稍回过神,还未来得及收拢溃兵、组织防御,就听到了那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的、如同闷雷般的履带轰鸣声。
一些尚有战斗意志的日军军官,声嘶力竭地试图组织起防线,利用岩石、残破的车辆甚至同伴的尸体构筑临时掩体,架起歪把子轻机枪和为数不多的九七式反坦克步枪。
“瞄准!瞄准那些铁王八!射击!”
“砰!砰!”反坦克步枪粗哑的射击声响起,穿甲弹打在t-34那倾斜的前装甲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却只能留下一个浅白色的印痕,根本无法穿透!
“哒哒哒……”轻机枪的子弹更是如同雨打芭蕉,在坦克厚重的装甲上溅起一连串火星,却连挠痒痒都算不上。
t-34坦克群对此毫无反应,甚至懒得开炮还击。它们只是保持着严整的队形,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以恒定的、无可阻挡的速度,履带碾压着地面的碎石和尸体,轰隆隆地向前平推!
“八嘎!它们……它们根本不怕!”一个日军机枪手看着越来越近、如同山岳般压过来的坦克,精神彻底崩溃,丢下机枪转身就想跑。
但已经晚了。
打头的t-34毫不避让,甚至微微调整方向,沉重的履带直接从那挺歪把子机枪和那名日军士兵刚才所在的位置碾了过去!一阵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和骨骼碎裂声响起,机枪变成了废铁,那名日军士兵甚至连惨叫都没能发出,就化作了一滩模糊的血肉,与泥土碎石混为一体。
这残酷而直接的一幕,彻底击垮了北段日军残兵最后一丝抵抗的勇气。
“魔鬼!他们是魔鬼!”
“快跑啊!”
幸存日军发出惊恐的尖叫,再也顾不上什么武士道精神,丢下武器,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向着峡谷更深、更狭窄的地方溃逃。然而,峡谷就那么大,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
坦克集群毫不理会这些溃兵,继续稳步推进。遇到聚集稍多、试图依托较大岩石或拐角负隅顽抗的日军,坦克才会短暂停歇,炮塔转动,76.2毫米坦克炮发出短促而威严的怒吼!
“轰!”
炮弹精准地命中目标,将岩石连同后面的日军一起炸飞。然后,坦克继续前进,履带碾过爆炸的残骸。
紧随坦克的步兵们,则如同高效的清道夫。他们以坦克为移动掩体,手中的波波沙和ppS-43冲锋枪喷吐着炽热的火舌,精准地清理着坦克火力死角里、岩壁缝隙中、尸体堆里任何可能存在的威胁。手榴弹不时飞出,将躲藏的死角炸得碎石飞溅。遇到受伤未死、仍试图反抗的日军伤兵,战士们毫不犹豫地补枪,战斗进行得冷酷而高效。
与此同时,从南端入口压进来的钢铁洪流,也遭遇了类似的场景。南路的日军因为更靠近入口,在最初的火箭弹覆盖中损失相对较小,还保留了一些建制,甚至包括那几辆宝贵的九七改中型坦克。他们试图组织起一次像样的反击。
两辆九七改利用谷底的起伏地形作为掩护,试图用其57毫米短管炮对推进的t-34进行侧射。
“铛!铛!”
炮弹确实命中了t-34的侧装甲,但除了留下一个更深的凹坑和震落一些尘土外,依旧无法击穿这苏制中型坦克的防御。
“瞄准它的履带!”日军车长绝望地嘶吼。
然而,没等他们开出第三炮,推进中的t-34集群已经发现了这两个不自量力的目标。两辆t-34几乎同时停车、瞄准、击发!
“轰!轰!”
两发76.2毫米高爆穿甲弹如同死神的请柬,精准地钻入了九七改坦克薄弱的车体!
“哐——轰隆!”
剧烈的爆炸从内部撕开了这两辆日军最“先进”的坦克,炮塔被殉爆的弹药掀飞,车体燃起熊熊大火,彻底变成了废铁。
日军坦克的反击,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掀起,就被绝对的力量碾碎。
南北对进的钢铁墙壁,距离越来越近。被困在中间的日军残兵,被压缩在越来越小的区域内,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们惊恐地看着两侧那不可撼动的钢铁巨兽缓缓合拢,听着那越来越近、如同催命符般的履带轰鸣,闻着空气中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和焦糊味,精神彻底崩溃。许多人放弃了逃跑,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等待着最终命运的降临。
也有少数绝望的日军,抱着炸药包或集束手榴弹,发起了自杀式的“万岁冲锋”,试图与坦克同归于尽。但他们往往还没靠近,就被坦克的同轴机枪或伴随步兵的冲锋枪打成了筛子,徒劳地倒在冲锋的路上,化作钢铁履带下又一滩微不足道的印记。
碾压,毫无悬念的碾压。坦克集群如同冰冷的钢铁碾磙,在这条死亡峡谷中,无情地、一寸一寸地碾过,将一切敢于阻挡的物体,无论是生命还是武器,都化为齑粉。
当南北两路钢铁洪流最终在峡谷中段会师时,整个“鬼见愁”峡谷内,除了燃烧的噼啪声和零星的补枪声,再也听不到任何属于日军的、有组织的抵抗声音。
钢铁壁垒,坦克碾压!这支被日军寄予厚望的吉本特遣支队北路主力,在经历了火箭洗地、航空猎杀之后,最终在地面钢铁洪流的无情碾压下,走向了彻底的、全军覆没的终结。
就在航空猎杀进行的同时,早已在峡谷南北两端出口外完成战役集结的“先锋支队”装甲突击主力,如同两扇缓缓合拢的钢铁闸门,开始向峡谷内推进。北路,由装甲指挥官亲自率领,以t-34\/76坦克营主力为核心,配属步兵一营;南路,则由副指挥带队,以剩余的t-34及t-70轻型坦克连为前锋,引导步兵二营。他们的任务明确而冷酷:像两堵移动的钢铁墙壁,由外向内,平推碾压,彻底肃清峡谷内一切残存之敌!
“全体注意!保持队形,稳步推进!步兵紧随坦克,注意肃清两侧岩壁和死角残敌!遇到零星抵抗,直接碾压过去!”装甲指挥官沉稳的声音通过车载电台,传达到每一辆坦克和伴随步兵的耳中。
“明白!”
“收到!”
钢铁洪流,开始涌动。
位于峡谷北段的日军,首先感受到了这股来自地面的、令人绝望的压迫感。他们刚刚从火箭弹和空中打击的噩梦中稍稍回过神,还未来得及收拢溃兵、组织防御,就听到了那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的、如同闷雷般的履带轰鸣声。
一些尚有战斗意志的日军军官,声嘶力竭地试图组织起防线,利用岩石、残破的车辆甚至同伴的尸体构筑临时掩体,架起歪把子轻机枪和为数不多的九七式反坦克步枪。
“瞄准!瞄准那些铁王八!射击!”
“砰!砰!”反坦克步枪粗哑的射击声响起,穿甲弹打在t-34那倾斜的前装甲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却只能留下一个浅白色的印痕,根本无法穿透!
“哒哒哒……”轻机枪的子弹更是如同雨打芭蕉,在坦克厚重的装甲上溅起一连串火星,却连挠痒痒都算不上。
t-34坦克群对此毫无反应,甚至懒得开炮还击。它们只是保持着严整的队形,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以恒定的、无可阻挡的速度,履带碾压着地面的碎石和尸体,轰隆隆地向前平推!
“八嘎!它们……它们根本不怕!”一个日军机枪手看着越来越近、如同山岳般压过来的坦克,精神彻底崩溃,丢下机枪转身就想跑。
但已经晚了。
打头的t-34毫不避让,甚至微微调整方向,沉重的履带直接从那挺歪把子机枪和那名日军士兵刚才所在的位置碾了过去!一阵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和骨骼碎裂声响起,机枪变成了废铁,那名日军士兵甚至连惨叫都没能发出,就化作了一滩模糊的血肉,与泥土碎石混为一体。
这残酷而直接的一幕,彻底击垮了北段日军残兵最后一丝抵抗的勇气。
“魔鬼!他们是魔鬼!”
“快跑啊!”
幸存日军发出惊恐的尖叫,再也顾不上什么武士道精神,丢下武器,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向着峡谷更深、更狭窄的地方溃逃。然而,峡谷就那么大,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
坦克集群毫不理会这些溃兵,继续稳步推进。遇到聚集稍多、试图依托较大岩石或拐角负隅顽抗的日军,坦克才会短暂停歇,炮塔转动,76.2毫米坦克炮发出短促而威严的怒吼!
“轰!”
炮弹精准地命中目标,将岩石连同后面的日军一起炸飞。然后,坦克继续前进,履带碾过爆炸的残骸。
紧随坦克的步兵们,则如同高效的清道夫。他们以坦克为移动掩体,手中的波波沙和ppS-43冲锋枪喷吐着炽热的火舌,精准地清理着坦克火力死角里、岩壁缝隙中、尸体堆里任何可能存在的威胁。手榴弹不时飞出,将躲藏的死角炸得碎石飞溅。遇到受伤未死、仍试图反抗的日军伤兵,战士们毫不犹豫地补枪,战斗进行得冷酷而高效。
与此同时,从南端入口压进来的钢铁洪流,也遭遇了类似的场景。南路的日军因为更靠近入口,在最初的火箭弹覆盖中损失相对较小,还保留了一些建制,甚至包括那几辆宝贵的九七改中型坦克。他们试图组织起一次像样的反击。
两辆九七改利用谷底的起伏地形作为掩护,试图用其57毫米短管炮对推进的t-34进行侧射。
“铛!铛!”
炮弹确实命中了t-34的侧装甲,但除了留下一个更深的凹坑和震落一些尘土外,依旧无法击穿这苏制中型坦克的防御。
“瞄准它的履带!”日军车长绝望地嘶吼。
然而,没等他们开出第三炮,推进中的t-34集群已经发现了这两个不自量力的目标。两辆t-34几乎同时停车、瞄准、击发!
“轰!轰!”
两发76.2毫米高爆穿甲弹如同死神的请柬,精准地钻入了九七改坦克薄弱的车体!
“哐——轰隆!”
剧烈的爆炸从内部撕开了这两辆日军最“先进”的坦克,炮塔被殉爆的弹药掀飞,车体燃起熊熊大火,彻底变成了废铁。
日军坦克的反击,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掀起,就被绝对的力量碾碎。
南北对进的钢铁墙壁,距离越来越近。被困在中间的日军残兵,被压缩在越来越小的区域内,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们惊恐地看着两侧那不可撼动的钢铁巨兽缓缓合拢,听着那越来越近、如同催命符般的履带轰鸣,闻着空气中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和焦糊味,精神彻底崩溃。许多人放弃了逃跑,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等待着最终命运的降临。
也有少数绝望的日军,抱着炸药包或集束手榴弹,发起了自杀式的“万岁冲锋”,试图与坦克同归于尽。但他们往往还没靠近,就被坦克的同轴机枪或伴随步兵的冲锋枪打成了筛子,徒劳地倒在冲锋的路上,化作钢铁履带下又一滩微不足道的印记。
碾压,毫无悬念的碾压。坦克集群如同冰冷的钢铁碾磙,在这条死亡峡谷中,无情地、一寸一寸地碾过,将一切敢于阻挡的物体,无论是生命还是武器,都化为齑粉。
当南北两路钢铁洪流最终在峡谷中段会师时,整个“鬼见愁”峡谷内,除了燃烧的噼啪声和零星的补枪声,再也听不到任何属于日军的、有组织的抵抗声音。
钢铁壁垒,坦克碾压!这支被日军寄予厚望的吉本特遣支队北路主力,在经历了火箭洗地、航空猎杀之后,最终在地面钢铁洪流的无情碾压下,走向了彻底的、全军覆没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