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岭一役,磐石部队以步坦协同的雷霆之势,近乎全歼日军一个加强大队的先头部队,缴获颇丰,自身伤亡轻微。消息传回,不仅极大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士气,更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正气势汹汹扑来的日军扫荡主力头上。
日军指挥官显然没料到,他们眼中装备低劣的“土八路”,竟然拥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尤其是那突然出现的坦克和娴熟的步坦协同战术,完全打乱了他们的既定部署。进军速度不得不放缓,各部之间联系更加谨慎,整个扫荡行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日军主力依旧按照原计划,兵分三路,呈钳形向平安县压来。其中,西路日军一个联队,在遭遇利刃大队和骑兵连的不断袭扰、迟滞后,其前锋一个精锐大队,约八百余人,携带着四门四一式75mm山炮和数量众多的掷弹筒、重机枪,进抵至平安县以西约四十里的“断头崖”据点。
断头崖,顾名思义,地势极其险要。它并非天然形成的悬崖,而是一处突兀拔地而起的巨大岩石山体,三面都是近乎垂直的陡坡,只有东面有一条“之”字形的狭窄小路可以盘旋而上。日军早在占据此地时,就在山顶修建了坚固的环形工事,明碉暗堡密布,铁丝网、雷区层层环绕,囤积了大量弹药和物资,易守难攻,堪称一颗嵌在平安县西大门上的硬钉子。这个大队日军进驻后,更是将此地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企图以此作为进攻平安县的桥头堡和坚固支撑点。
不拔掉这颗钉子,西路日军主力便可随时由此出击,威胁平安县侧翼,使我军陷入被动。
指挥部内,气氛凝重。断头崖的地形沙盘摆在中央,那陡峭的山体和密密麻麻的工事标记,让所有人都皱紧了眉头。
“强攻伤亡太大。”副连长赵大山首先开口,语气沉重,“鬼子居高临下,火力配置完善,我们仰攻,战士们的伤亡恐怕难以承受。”
“用咱们的坦克呢?”孙德胜问道。
林峰摇了摇头:“断头崖地形限制,坦克根本上不去,只能在山脚下提供有限的火力支援,作用不大。”
“那就用炮轰!把鬼子的工事都给他犁平!”王承柱瓮声瓮气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好战的光芒。他现在的炮兵队实力雄厚,早已不是当初那几门小迫击炮的寒酸模样了。
林峰的目光投向了站在王承柱身边,一直沉默不语,只是仔细端详着沙盘和侦察情报的炮神赵守田。
“赵顾问,你怎么看?”林峰询问道。对于这种专业性极强的拔点作战,他更愿意倾听专家的意见。
赵守田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一个习惯性动作),眼神冷静而专注:“林长官,诸位。断头崖地势险峻,强攻确非上策。但正因其险,守军心理上容易产生依赖,认为我们难以有效打击其核心工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以炮兵为主,进行精准拔点。”
他拿起细长的指挥棒,点在沙盘断头崖顶部的几个关键位置:
“据侦察,日军核心工事主要集中在这几个点:位于山顶正中的主碉堡,是指挥中枢和重机枪巢;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侧翼暗堡,形成交叉火力;还有位于后崖的弹药库和蓄水池。只要敲掉这几个关键节点,日军的防御体系就会瘫痪大半,士气也会遭受重创。”
“问题是,鬼子工事坚固,我们的炮……”王承柱有些迟疑。他的炮虽然多,但面对这种坚固目标,尤其是那个主碉堡,恐怕难以一击致命。
赵守田脸上露出一丝属于技术专家的自信笑容:“王队长放心。鬼子的工事,多是砖石结构,并非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只要我们测算精准,弹药选择得当,完全有能力摧毁它们。”
他看向林峰:“林长官,我需要最详细的断头崖测绘数据,包括高度、坡度、主要工事的确切位置和结构特征。另外,请将炮兵队的指挥权暂时交给我,我需要统一调配所有火炮,包括那门ZIS-3野炮。”
“没问题!”林峰毫不犹豫地答应,“周默,把你那边所有关于断头崖的情报,立刻整理给赵顾问!柱子,从现在起,炮兵队所有人,包括你在内,全部听从赵顾问指挥!”
“是!”王承柱和周默齐声应道。王承柱虽然是个炮痴,有点自己的小骄傲,但对赵守田的专业能力早已心服口服。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赵守田完全沉浸在了数据和分析之中。他结合周默提供的情报、利刃大队抵近侦察的手绘草图,以及以往缴获的日军地图,在参谋室里进行着复杂的计算和图上作业,不时与王承柱和其他炮兵骨干讨论。一张详细的《断头崖火力打击计划图》逐渐成型。
黄昏时分,磐石部队的炮兵开始悄然前移。所有火炮,包括10门82mm迫击炮、15门50mm迫击炮、4门九二式步兵炮,以及那门至关重要的ZIS-3野炮,在夜色的掩护下,被分解拖拽,进入了断头崖东南方向和东北方向两个预设的、经过精心伪装的炮兵阵地。每个炮位都进行了加固和伪装,射界、仰角、药包数量都经过了严格测算。
赵守田将自己的指挥所设在了一个既能俯瞰断头崖大部,又相对隐蔽的丘陵反斜面,这里架设了炮队镜和简易通讯设备。
第二天,天色微明。断头崖上的日军哨兵像往常一样巡逻,他们并不知道,死亡的计算已经完成,毁灭的指针即将落下。
指挥所内,赵守田透过炮队镜,最后一遍核对着目标参数。他声音平稳,通过步谈机向两个炮兵阵地下达命令:
“全炮队注意,坐标校对完毕。目标优先级:一号,敌主碉堡;二号,东侧暗堡;三号,西侧暗堡;四号,后崖弹药库。”
“ZIS-3,使用高爆榴弹,装药三号,目标一号,一发试射!”
“九二式步兵炮,目标二号、三号,准备效力射!”
“82迫击炮群,目标四号及崖顶暴露步兵,准备覆盖射击!”
“50迫击炮,负责压制崖腰可能存在的零星火力点及反炮兵阵地!”
命令清晰传达到每一位炮长耳中。炮兵阵地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炮手们根据指令,飞快地调整着射角和方向。
“ZIS-3,试射,放!”赵守田下令。
“轰!!”
一声沉闷而极具穿透力的巨响,ZIS-3野炮庞大的炮身猛地后坐,炮弹脱膛而出,带着刺耳的呼啸,划破黎明的天空,飞向断头崖顶峰!
几秒钟后,断头崖主碉堡附近,腾起一团巨大的烟尘!观察员迅速回报:“试射命中!偏移目标右前方约十五米,近弹!”
赵守田大脑飞速计算:“ZIS-3,方向向左修正零点五密位,表尺加一,高爆榴弹,三发急促射,放!”
“轰轰轰!!”
三发76.2mm高爆榴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带着死亡的尖啸,几乎首尾相连地狠狠砸在了那座以厚重砖石砌成的主碉堡顶部和正面墙体上!
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坚固的碉堡在如此精准而猛烈的打击下,顶部被炸开一个巨大的豁口,正面墙体出现严重龟裂,浓烟和火光从射孔和破口处喷涌而出!里面的日军连同他们的重机枪,瞬间被撕碎、埋葬!
“命中目标!一号目标摧毁!”观察员激动地喊道。
几乎在ZIS-3开火的同时,赵守田的命令再次响起:
“九二式步兵炮,目标二号、三号,效力射,放!”
“82迫击炮群,目标四号,覆盖射击,放!”
“50迫击炮,自由射击,压制崖腰!”
“嗵嗵嗵……轰轰轰……!”
刹那间,两个炮兵阵地上,所有火炮都发出了怒吼!炮弹如同疾风暴雨般,精准地覆盖了断头崖顶的每一个预定目标!
东侧、西侧的暗堡在九二式步兵炮的直瞄射击下接连被炸上了天!
后崖的弹药库被多枚82mm迫击炮弹命中,引发了惊天动地的连环殉爆,火光冲天而起,几乎映红了半边天空!
50mm迫击炮弹则像犁地一样,将崖腰区域可能藏匿日军反坦克手或狙击手的地方反复梳理。
整个断头崖顶峰,完全被硝烟、火光和爆炸声所笼罩。日军的指挥系统在第一时间就被摧毁,残存的日军士兵在如此精准而猛烈的炮火覆盖下,根本无处藏身,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能绝望地蜷缩在残破的工事里,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炮击持续了整整二十分钟。当炮声渐渐停歇,硝烟被山风吹散一些后,原本工事林立的断头崖顶峰,已然变成了一片废墟。主碉堡被彻底掀翻,侧翼暗堡化为瓦砾,弹药库还在熊熊燃烧,日军的尸体和破碎的武器随处可见。
“步兵!冲锋!”林峰适时下达了命令。
早已等待多时的步兵营战士们,沿着之字形山路,向山顶发起了冲击。这一次,他们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残存的日军早已被刚才那场如同天罚般的精准炮击彻底打垮了意志,稍作抵抗便纷纷投降。
磐石部队以极小的代价,成功攻克了断头崖这颗硬钉子!
站在一片狼藉的断头崖顶峰,看着下方正在肃清残敌、收缴武器的战士们,林峰用力拍了拍赵守田的肩膀,由衷赞道:“老赵!打得好!你这炮神之名,当之无愧!这一仗,炮兵是首功!”
赵守田脸上依旧平静,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林长官过奖了。是战士们打得准,也是咱们的炮好。”
王承柱在一旁看着赵守田,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原来炮兵可以这样打仗,不仅仅是火力覆盖,更是精准的艺术。
炮神发威,拔点攻坚!此战,不仅扫清了平安县西面的最大威胁,更向所有人展示了磐石部队炮兵专业化、精准化打击的恐怖威力。日军倚为屏障的坚固据点,在绝对的炮火优势和技术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日军指挥官显然没料到,他们眼中装备低劣的“土八路”,竟然拥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尤其是那突然出现的坦克和娴熟的步坦协同战术,完全打乱了他们的既定部署。进军速度不得不放缓,各部之间联系更加谨慎,整个扫荡行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日军主力依旧按照原计划,兵分三路,呈钳形向平安县压来。其中,西路日军一个联队,在遭遇利刃大队和骑兵连的不断袭扰、迟滞后,其前锋一个精锐大队,约八百余人,携带着四门四一式75mm山炮和数量众多的掷弹筒、重机枪,进抵至平安县以西约四十里的“断头崖”据点。
断头崖,顾名思义,地势极其险要。它并非天然形成的悬崖,而是一处突兀拔地而起的巨大岩石山体,三面都是近乎垂直的陡坡,只有东面有一条“之”字形的狭窄小路可以盘旋而上。日军早在占据此地时,就在山顶修建了坚固的环形工事,明碉暗堡密布,铁丝网、雷区层层环绕,囤积了大量弹药和物资,易守难攻,堪称一颗嵌在平安县西大门上的硬钉子。这个大队日军进驻后,更是将此地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企图以此作为进攻平安县的桥头堡和坚固支撑点。
不拔掉这颗钉子,西路日军主力便可随时由此出击,威胁平安县侧翼,使我军陷入被动。
指挥部内,气氛凝重。断头崖的地形沙盘摆在中央,那陡峭的山体和密密麻麻的工事标记,让所有人都皱紧了眉头。
“强攻伤亡太大。”副连长赵大山首先开口,语气沉重,“鬼子居高临下,火力配置完善,我们仰攻,战士们的伤亡恐怕难以承受。”
“用咱们的坦克呢?”孙德胜问道。
林峰摇了摇头:“断头崖地形限制,坦克根本上不去,只能在山脚下提供有限的火力支援,作用不大。”
“那就用炮轰!把鬼子的工事都给他犁平!”王承柱瓮声瓮气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好战的光芒。他现在的炮兵队实力雄厚,早已不是当初那几门小迫击炮的寒酸模样了。
林峰的目光投向了站在王承柱身边,一直沉默不语,只是仔细端详着沙盘和侦察情报的炮神赵守田。
“赵顾问,你怎么看?”林峰询问道。对于这种专业性极强的拔点作战,他更愿意倾听专家的意见。
赵守田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一个习惯性动作),眼神冷静而专注:“林长官,诸位。断头崖地势险峻,强攻确非上策。但正因其险,守军心理上容易产生依赖,认为我们难以有效打击其核心工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以炮兵为主,进行精准拔点。”
他拿起细长的指挥棒,点在沙盘断头崖顶部的几个关键位置:
“据侦察,日军核心工事主要集中在这几个点:位于山顶正中的主碉堡,是指挥中枢和重机枪巢;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侧翼暗堡,形成交叉火力;还有位于后崖的弹药库和蓄水池。只要敲掉这几个关键节点,日军的防御体系就会瘫痪大半,士气也会遭受重创。”
“问题是,鬼子工事坚固,我们的炮……”王承柱有些迟疑。他的炮虽然多,但面对这种坚固目标,尤其是那个主碉堡,恐怕难以一击致命。
赵守田脸上露出一丝属于技术专家的自信笑容:“王队长放心。鬼子的工事,多是砖石结构,并非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只要我们测算精准,弹药选择得当,完全有能力摧毁它们。”
他看向林峰:“林长官,我需要最详细的断头崖测绘数据,包括高度、坡度、主要工事的确切位置和结构特征。另外,请将炮兵队的指挥权暂时交给我,我需要统一调配所有火炮,包括那门ZIS-3野炮。”
“没问题!”林峰毫不犹豫地答应,“周默,把你那边所有关于断头崖的情报,立刻整理给赵顾问!柱子,从现在起,炮兵队所有人,包括你在内,全部听从赵顾问指挥!”
“是!”王承柱和周默齐声应道。王承柱虽然是个炮痴,有点自己的小骄傲,但对赵守田的专业能力早已心服口服。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赵守田完全沉浸在了数据和分析之中。他结合周默提供的情报、利刃大队抵近侦察的手绘草图,以及以往缴获的日军地图,在参谋室里进行着复杂的计算和图上作业,不时与王承柱和其他炮兵骨干讨论。一张详细的《断头崖火力打击计划图》逐渐成型。
黄昏时分,磐石部队的炮兵开始悄然前移。所有火炮,包括10门82mm迫击炮、15门50mm迫击炮、4门九二式步兵炮,以及那门至关重要的ZIS-3野炮,在夜色的掩护下,被分解拖拽,进入了断头崖东南方向和东北方向两个预设的、经过精心伪装的炮兵阵地。每个炮位都进行了加固和伪装,射界、仰角、药包数量都经过了严格测算。
赵守田将自己的指挥所设在了一个既能俯瞰断头崖大部,又相对隐蔽的丘陵反斜面,这里架设了炮队镜和简易通讯设备。
第二天,天色微明。断头崖上的日军哨兵像往常一样巡逻,他们并不知道,死亡的计算已经完成,毁灭的指针即将落下。
指挥所内,赵守田透过炮队镜,最后一遍核对着目标参数。他声音平稳,通过步谈机向两个炮兵阵地下达命令:
“全炮队注意,坐标校对完毕。目标优先级:一号,敌主碉堡;二号,东侧暗堡;三号,西侧暗堡;四号,后崖弹药库。”
“ZIS-3,使用高爆榴弹,装药三号,目标一号,一发试射!”
“九二式步兵炮,目标二号、三号,准备效力射!”
“82迫击炮群,目标四号及崖顶暴露步兵,准备覆盖射击!”
“50迫击炮,负责压制崖腰可能存在的零星火力点及反炮兵阵地!”
命令清晰传达到每一位炮长耳中。炮兵阵地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炮手们根据指令,飞快地调整着射角和方向。
“ZIS-3,试射,放!”赵守田下令。
“轰!!”
一声沉闷而极具穿透力的巨响,ZIS-3野炮庞大的炮身猛地后坐,炮弹脱膛而出,带着刺耳的呼啸,划破黎明的天空,飞向断头崖顶峰!
几秒钟后,断头崖主碉堡附近,腾起一团巨大的烟尘!观察员迅速回报:“试射命中!偏移目标右前方约十五米,近弹!”
赵守田大脑飞速计算:“ZIS-3,方向向左修正零点五密位,表尺加一,高爆榴弹,三发急促射,放!”
“轰轰轰!!”
三发76.2mm高爆榴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带着死亡的尖啸,几乎首尾相连地狠狠砸在了那座以厚重砖石砌成的主碉堡顶部和正面墙体上!
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坚固的碉堡在如此精准而猛烈的打击下,顶部被炸开一个巨大的豁口,正面墙体出现严重龟裂,浓烟和火光从射孔和破口处喷涌而出!里面的日军连同他们的重机枪,瞬间被撕碎、埋葬!
“命中目标!一号目标摧毁!”观察员激动地喊道。
几乎在ZIS-3开火的同时,赵守田的命令再次响起:
“九二式步兵炮,目标二号、三号,效力射,放!”
“82迫击炮群,目标四号,覆盖射击,放!”
“50迫击炮,自由射击,压制崖腰!”
“嗵嗵嗵……轰轰轰……!”
刹那间,两个炮兵阵地上,所有火炮都发出了怒吼!炮弹如同疾风暴雨般,精准地覆盖了断头崖顶的每一个预定目标!
东侧、西侧的暗堡在九二式步兵炮的直瞄射击下接连被炸上了天!
后崖的弹药库被多枚82mm迫击炮弹命中,引发了惊天动地的连环殉爆,火光冲天而起,几乎映红了半边天空!
50mm迫击炮弹则像犁地一样,将崖腰区域可能藏匿日军反坦克手或狙击手的地方反复梳理。
整个断头崖顶峰,完全被硝烟、火光和爆炸声所笼罩。日军的指挥系统在第一时间就被摧毁,残存的日军士兵在如此精准而猛烈的炮火覆盖下,根本无处藏身,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能绝望地蜷缩在残破的工事里,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炮击持续了整整二十分钟。当炮声渐渐停歇,硝烟被山风吹散一些后,原本工事林立的断头崖顶峰,已然变成了一片废墟。主碉堡被彻底掀翻,侧翼暗堡化为瓦砾,弹药库还在熊熊燃烧,日军的尸体和破碎的武器随处可见。
“步兵!冲锋!”林峰适时下达了命令。
早已等待多时的步兵营战士们,沿着之字形山路,向山顶发起了冲击。这一次,他们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残存的日军早已被刚才那场如同天罚般的精准炮击彻底打垮了意志,稍作抵抗便纷纷投降。
磐石部队以极小的代价,成功攻克了断头崖这颗硬钉子!
站在一片狼藉的断头崖顶峰,看着下方正在肃清残敌、收缴武器的战士们,林峰用力拍了拍赵守田的肩膀,由衷赞道:“老赵!打得好!你这炮神之名,当之无愧!这一仗,炮兵是首功!”
赵守田脸上依旧平静,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林长官过奖了。是战士们打得准,也是咱们的炮好。”
王承柱在一旁看着赵守田,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原来炮兵可以这样打仗,不仅仅是火力覆盖,更是精准的艺术。
炮神发威,拔点攻坚!此战,不仅扫清了平安县西面的最大威胁,更向所有人展示了磐石部队炮兵专业化、精准化打击的恐怖威力。日军倚为屏障的坚固据点,在绝对的炮火优势和技术面前,变得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