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友军眼红,联合请愿-《亮剑:祝你发财啊》

  独立旅接连不断、种类繁多的“丰厚缴获”,尤其是最近这次堪称“奢华”的后勤医疗物资补给,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引着周边所有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的目光。那堆积如山的崭新被服,那香气四溢的肉类罐头,那能起死回生的盘尼西林……每一样都强烈刺激着那些仍在为基本生存和作战物资发愁的兄弟部队官兵们的神经。

  起初,还只是孔捷、丁伟这些和李云龙私交甚厚的老战友,提着地瓜烧,半真半假地来“打秋风”,李云龙念及旧情,加上自己确实富得流油,每次都能从指缝里漏出些三八大盖、歪把子,或者几箱罐头、少量药品打发他们,既能维持关系,又不伤筋动骨。

  但很快,情况开始失控了。

  随着消息越传越广,越传越神,前来独立旅“参观学习”、“交流经验”的兄弟部队干部越来越多,级别也越来越高。他们不再是个人行为,很多是代表着各自的团、支队,甚至旅级单位前来。

  平安县城独立旅旅部,几乎变成了一个临时的接待站和诉苦大会现场。

  “李旅长啊!您可不能只顾着自己吃饱穿暖,眼看着兄弟部队的战士们挨冻受饿啊!”一位来自黄河对岸游击支队的政委,握着李云龙的手,声音哽咽,“我们支队今年冬天已经冻伤了好几十个战士了,药品更是奇缺,一个重伤员往往就因为一支盘尼西林……”他说不下去,只是用力摇晃着李云龙的手。

  “云龙同志,我们团的情况您也知道,地处敌后三角地带,鬼子封锁得紧,粮食都快断顿了,战士们每天只能喝点稀粥,这战斗力怎么保证?”另一位黑瘦精悍的团长,唉声叹气地诉说着困难。

  “老李,咱们可是一个山头出来的老兄弟了!你独立旅现在富得流油,手指缝里随便漏点,就够我们团解燃眉之急了!我也不要多,就五十条枪,五箱罐头,外加……外加那个啥,盘尼西林,给十支就行!”孔捷这次更是拉下老脸,直接开了清单。

  旅部的院子里,经常能看到来自不同部队的干部们聚在一起,交流着各自单位的困难,眼神却不约而同地瞟向旅部仓库的方向,那里面堆积的物资,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李云龙开始还耐着性子接待,解释,或者少量支援。但来的人越来越多,诉求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急切,让他不胜其烦,头皮发麻。他李云龙是讲义气,但也知道轻重,林峰送来的东西再多,那也是有用处的,不可能无休止地分出去。更何况,这些东西来源特殊,分出去太多,难免引人怀疑。

  赵刚更是忙得焦头烂额,既要安抚来访的同志,又要做李云龙的思想工作,怕他脾气上来得罪人,影响团结。

  这股风潮最终演变成了正式的、集体的行动。

  几天后,一份由周边七个团级单位、三个游击支队主官联合署名的“请愿书”,被郑重其事地送到了独立旅旅部,并同时抄送了一份给师部。

  请愿书的内容写得情真意切,先是高度赞扬了独立旅近期取得的辉煌战绩和对兄弟部队的无私支援(指之前李云龙零星分发的部分装备),然后笔锋一转,详细陈述了各部队目前面临的严峻困难:武器老旧匮乏、弹药不足、粮食短缺、药品奇缺、被服不足……最后,恳请上级考虑,能否请“功勋卓着、缴获丰硕”的独立旅,或者“神通广大”的林峰同志,能够“发扬风格,统筹兼顾”,给予兄弟部队更多、更直接的物资支援,以解燃眉之急,共同提升抗日力量。

  这份联合请愿书,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在师部乃至更高层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它反映的问题确实是普遍存在的,也代表了基层部队的强烈呼声。压力,瞬间给到了李云龙,以及他背后真正的“财神爷”林峰。

  “他娘的!这是要把老子放在火上烤啊!”李云龙拿着那份请愿书的抄送件,在旅部里气得直转圈,“这帮家伙,联起手来给老子施压!老子又不是散财童子!”

  赵刚皱着眉头,神色凝重:“老李,消消气。同志们确实困难,这份请愿书也代表了大家的真实想法。问题摆在这里,我们必须正视。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部队之间的团结,甚至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做文章。”

  “那你说怎么办?把咱们的家底都分出去?那老子独立旅还过不过了?再说了,这些东西……”李云龙压低了声音,“大部分都是林峰那小子弄来的,来路……你懂的,分出去太多,万一露了馅,麻烦更大!”

  赵刚点了点头:“我明白。所以,我们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能寒了兄弟部队的心,影响了团结大局,又要保住我们的核心秘密和战斗力。”

  两人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万全之策。最终,李云龙一拍桌子:“妈的,这事还得找林峰!这小子鬼主意多,东西也是他搞来的,看看他有什么办法!”

  当天晚上,李云龙就派了贴身警卫员,秘密前往磐石纵队驻地,给林峰送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详细说明了目前面临的困境和那份联合请愿书的事情。

  林峰接到信后,仔细阅读了一遍,脸上并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对于友军的反应,他早有预料。树大招风,这是必然的结果。

  他沉思了片刻,心中便有了计较。他提笔给李云龙回信,提出了一个“适度输出,分类处理”的建议。

  他在信中写道:

  “团长(私下林峰仍习惯称李云龙为团长),情况已知。兄弟部队困难,确应体谅,团结大局为重。然我部‘缴获’亦非无穷尽,需保证自身战力。建议如下:”

  “一、武器方面,可将我之前送去之日械装备,如‘三八大盖’、‘歪把子’、‘掷弹筒’等,酌情分配一部分给最困难之兄弟部队。此类装备来源相对‘合理’,不易引疑。”

  “二、粮食、被服等普通后勤物资,我可再支援一批,由旅部统一分配,以显我旅顾全大局之姿态。”

  “三、至于盘尼西林等特效药品,数量稀少,来源特殊,不宜大量外流。可承诺在兄弟部队有重伤员时,经旅部批准,由我部医疗所酌情提供紧急救治支援,但药品不直接分发。”

  “四、我可提供一批‘九四式电台’备用零件及通讯电池,帮助兄弟部队改善通讯条件,此物亦属‘缴获’常见品类。”

  “如此,既可缓解兄弟部队部分困难,维护团结,又可保住核心装备与秘密。具体分配额度,请团长与政委斟酌定夺。”

  写完信,林峰叫来警卫员,让他立刻送回独立旅旅部。他知道,这个方案或许不能让所有友军都完全满意,但这是在当前条件下,最能平衡各方利益、又能守住底线的办法了。压力,不能只让李云龙一个人扛,他必须站出来,共同面对,并且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