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还未亮透,峨眉的钟声便响彻峨眉山宿舍区。
当睡眼惺忪的弟子们迷迷糊糊地集合在演武场时,看到的是我一身利落的短打装扮,以及旁边摆放着的一堆……看起来奇奇怪怪的沙袋和负重。
“从今天起,每日卯时三刻,在此集合,进行体能训练。”
我言简意赅,无视了下面一张张懵圈甚至有些抗拒的脸,“第一项,绕后山跑动五圈(约合五公里),最后十名到达者,没饭吃。记住,不准用内力。”
“什么?”
“跑……跑山?”
“还要负重?”
“还不能用内力?”
底下顿时一片哀鸿遍野,尤其是那些年轻娇气的弟子,脸都垮了。
就连静玄等年长些的弟子,也面露难色。
让一群习惯了练剑打坐的女子去跑山负重,这实在是闻所未闻。
丁敏君站在人群中,虽然不敢明着反对,但脸上写满了不情愿和讥诮,显然觉得我在胡闹。
“开始!”我没有给她们抱怨的时间,率先背起一个标准负重的沙袋,如同一支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掌门(代)亲自带头,众人即便满腹怨言,也只得咬牙跟上。
一开始,队伍还勉强能维持,但不到一里地,差距就开始拉大。气喘吁吁、香汗淋漓、步伐沉重……各种狼狈姿态尽显。
我始终保持在前列,速度均匀,呼吸平稳,时不时冷声催促掉队者。
几天下来,弟子们叫苦不迭,背后怨声载道,但在我强硬的态度和“没饭吃”的威胁下,无人敢公开反抗。
五圈跑下来,所有人都累得几乎虚脱,东倒西歪地瘫坐在演武场上,大口喘着粗气,汗水浸透了衣衫,发髻散乱,形象全无。
不少年轻弟子甚至眼眶发红,强忍着才没哭出来。
就连静玄、贝锦仪等修为较高的弟子,也是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显然这纯粹依靠肉体力量的训练对她们来说也是极大的负担。
丁敏君更是毫无形象地坐在地上,脸色苍白,看向我的眼神里除了疲惫,更多了深深的怨怼,只是敢怒不敢言。
我站在前方,气息匀长,只是额角微微见汗。我目光扫过这群狼狈不堪的莺莺燕燕,声音冷冽,毫不留情:
“这就受不了了?就这点体力,如何支撑精妙剑招的施展?如何应对长时间的战斗?敌人会给你们喘气的机会吗?”
“休息一炷香。然后进行第二项,核心力量训练!”
“啊?还有?”
“代掌门……饶了我们吧……”
底下顿时响起一片哀求和呻吟。
我丝毫不为所动,亲自示范了几个看似简单,实则极考验腰腹核心力量的静态动作,如平板支撑、弓步蹲等。
“保持姿势!动作变形者,加罚半炷香!”
一时间,演武场上景象奇特,一群平素舞剑弄姿的峨眉女弟子,此刻却龇牙咧嘴、浑身颤抖地维持着各种奇怪的姿势,汗水滴滴答答落在青石板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
这种“惨无人道”的特训成了峨眉弟子的日常。
除了雷打不动的负重越野跑和核心力量训练,我还加入了反应速度训练、抗击打训练、以及团队协作的对抗性游戏。
一开始,怨声载道,弟子们苦不堪言,私下里给我取了不少诸如“活阎王”、“铁面罗刹”之类的外号。
丁敏君更是几次忍不住想煽动反抗,但都被我以更严厉的惩罚和绝对的武力压制了下去。
然而,渐渐地,变化开始悄然发生。
弟子们发现,虽然每日疲惫欲死,但饭量增加了,睡眠更沉了。
原本跑两圈就喘不过气的,现在能勉强跟上队伍了。
原本舞剑半个时辰就手臂酸软的,现在一套剑法练下来依旧气息平稳。
更重要的是,在每日的对战练习中,她们发现自己闪避攻击的本能反应更快了,耐力更强了,甚至出剑都更加沉稳有力!
一个月后的某次例行门派小比中,这种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几乎所有参与了特训的弟子,表现都比一个月前有了显着提升!
尤其是几个原本资质平平、剑法普通的年轻弟子,凭借出色的体能和反应,竟然在比试中坚持了更久,甚至击败了以往比她们强的对手!
这下,原本的抱怨和抵触,开始转化为惊讶和信服。
就连一直冷眼旁观、消极应对的丁敏君,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古怪的训练方式,确实有效。
她虽然嘴上不说,但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明显认真了许多。
静玄师姐在一次训练结束后,擦着汗走到我身边,由衷地说道:“代掌门,起初我等确实不解,甚至心存怨言。如今看来,此法虽苦,却真正夯实了我等根基。弟子佩服!”
我看着演武场上虽然依旧疲惫,但眼神中多了几分坚毅和韧性的同门,心中微微点头。
【宿主,看来你的魔鬼训练初见成效了!】系统笑嘻嘻地说。
【只是打下基础罢了。】我回应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体能上来了,下一步,该磨砺她们的实战技巧和……胆量了。】
又过了半个月,待弟子们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后,我宣布了新的训练项目。
“从明日开始,体能训练时间减半。新增夜间山林潜行与侦察训练,以及……分组对抗狩猎。”
“狩猎?”弟子们再次懵了。
“后山有不少野猪、獐子,甚至偶尔有狼群出没。”
我语气平淡,内容却让所有人头皮发麻,“两人一组,自行选择区域,三日为限,猎取足够数量的猎物带回。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剑刃,只准用训练短棍、绳索以及我教你们的陷阱技巧。”
“这太危险了!”
“遇上狼群怎么办?”
弟子们脸色发白,就连静玄也皱起了眉头。
“危险?”我冷笑,“真正的江湖,比几只野兽危险百倍!连这点胆色都没有,练什么武?修什么道?”
我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怕?可以退出。退出者,以后便只负责门派杂役,不必再习武了。”
无人敢应答。
“记住,这是训练,也是考核。我会暗中跟随,但除非生死关头,绝不会出手。”我冷冷地补充道,“现在,分组!”
这一次,没有人再哀嚎,只有一种紧张的沉默和逐渐被激发起来的血性。
分组的结果很快出来,大多是相熟的弟子自行组合。
静玄与一位性格沉稳的师姐一组,贝锦仪则和一位身手较为敏捷的师妹搭档。
丁敏君脸色难看,她人缘素来不佳,最后只得与一位同样被边缘化的年轻弟子组成一队。
我没有干涉分组,只是冷眼旁观。江湖不会总是让你选择理想的伙伴,如何与不同的人协作,本身也是一种考验。
“领取你们的装备。”我指向旁边早已准备好的几捆东西——几根削尖硬木制成的短矛、粗糙但结实的绳索、打火石、少量金疮药和止血草,以及仅够一天食用的干粮。
“记住,武器简陋,环境陌生,猎物凶猛。依靠你们的眼睛、耳朵、学到的技巧,还有身边的同伴。”
我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紧张甚至有些苍白的脸,“现在,出发!”
各组弟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依次进入了后山那片更为原始茂密的森林。
起初的两天,演武场上空荡荡的。留在门派中的杂役和少数未参与此次训练的弟子都有些心神不宁,时常担忧地望向後山方向。
森林里,情况远比这些大多只在山门附近活动的女弟子想象的要艰难。
蚊虫叮咬、荆棘划伤只是开胃小菜。
寻找安全的水源、辨别可食用的野果菌类、搭建临时的庇护所、设置有效的陷阱……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挑战。
许多弟子出发时的兴奋很快被疲惫、饥饿和挫折感取代。
第一夜,此起彼伏的狼嚎就让好几个小组的弟子吓得彻夜未眠,紧紧靠在一起,握着简陋的短矛,不敢合眼。
狩猎更是困难重重。
野猪皮糙肉厚,獐子警觉敏捷。缺乏利器,单靠木矛和陷阱,成功率极低。
静玄那一组凭借老道的经验和配合,好不容易用陷阱困住了一头半大的野猪,却差点在试图制服它时被獠牙所伤,最终虽成功猎获,却也人人挂彩,狼狈不堪。
贝锦仪心善,不忍对幼兽下手,与同伴奔波两日,只猎到几只山鸡野兔,勉强果腹。
丁敏君那一组则几乎陷入了绝境。
她心高气傲,却又缺乏真正的野外生存能力,与同伴配合糟糕。设置的陷阱一无所获,干粮很快耗尽。
第二天下午,她们试图围攻一只落单的獐子,却因为动作太大,反而惊动了附近的一小群野猪,被追得慌不择路,差点跌落山崖,丁敏君更是扭伤了脚踝。
我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穿梭在林间,冷漠地观察着这一切。
我看到有小组因为分配食物不均而争吵;
看到有弟子因为害怕而哭泣,却被同伴鼓励着重新站起来;
看到她们笨拙却努力地尝试钻木取火,被烟呛得眼泪直流;
看到她们互相包扎伤口,分享仅有的清水……
第三天黄昏,规定的时限将至。
各组弟子陆陆续续、拖泥带水地返回了演武场。
景象堪称凄惨。
几乎人人衣衫褴褛,身上沾满泥污和草屑,不少人都带着或轻或重的伤痕,脸上写满了疲惫、后怕,但也有一股劫后余生的庆幸。
她们带回来的“战利品”更是五花八门,大多寒酸——几只野兔、山鸡,甚至还有掏来的鸟蛋和采集的野果。
静玄组的半大野猪已经是其中的“巨获”。丁敏君那一组几乎是空手而归,两人互相搀扶着,一瘸一拐,脸色灰败。
我站在前方,目光扫过这群仿佛刚从难民营里出来的弟子,她们下意识地挺直了疲惫的身躯,不敢与我对视,等待着狂风暴雨般的训斥。
然而,我开口,声音却异常平静:“感觉如何?”
众人一愣,没人敢回答。
“饿吗?累吗?怕吗?”我继续问。
沉默。
“这就对了。”我缓缓道,“记住这种感觉。
记住饥饿带来的无力,记住疲惫带来的迟缓,记住恐惧带来的颤抖。
因为在真正的生死搏杀中,敌人不会给你吃饱喝足、养精蓄锐的机会。
你们所依赖的精妙剑法,在体力耗尽、内心恐惧之时,会大打折扣,甚至变得破绽百出!”
我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这次训练,不是为了让你们成为猎人!而是为了让你们明白,武,并非仅仅在于剑招的精妙,内力的深厚!更在于顽强的意志,适应环境的能力,绝境求生的本能,以及……信任你的同伴!”
我的目光落在丁敏君身上:“你以为你的武功比她们高,就可以独自逞强?结果呢?”又看向那几个互相扶持着的小组,“而她们,或许个人实力不如你,但互相支撑,最终都活着回来了,并且有所收获。”
丁敏君羞愧地低下了头。
“从明天起,体能训练照旧。新增野外生存技巧课目,由我亲自讲授。每月进行一次山林实战演练。”我宣布道,“现在,解散。回去好好清洗,吃饭,睡觉。医堂弟子,为受伤者诊治。”
弟子们愣了片刻,随即如蒙大赦,互相搀扶着,低声交流着这三天的惊心动魄,眼神中少了几分娇气,多了几分沉毅和反思。
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我知道,这堂血与汗的“野外求生”课,虽然成果惨淡,但却比任何语言说教都更深刻地烙进了她们的心里。
当睡眼惺忪的弟子们迷迷糊糊地集合在演武场时,看到的是我一身利落的短打装扮,以及旁边摆放着的一堆……看起来奇奇怪怪的沙袋和负重。
“从今天起,每日卯时三刻,在此集合,进行体能训练。”
我言简意赅,无视了下面一张张懵圈甚至有些抗拒的脸,“第一项,绕后山跑动五圈(约合五公里),最后十名到达者,没饭吃。记住,不准用内力。”
“什么?”
“跑……跑山?”
“还要负重?”
“还不能用内力?”
底下顿时一片哀鸿遍野,尤其是那些年轻娇气的弟子,脸都垮了。
就连静玄等年长些的弟子,也面露难色。
让一群习惯了练剑打坐的女子去跑山负重,这实在是闻所未闻。
丁敏君站在人群中,虽然不敢明着反对,但脸上写满了不情愿和讥诮,显然觉得我在胡闹。
“开始!”我没有给她们抱怨的时间,率先背起一个标准负重的沙袋,如同一支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掌门(代)亲自带头,众人即便满腹怨言,也只得咬牙跟上。
一开始,队伍还勉强能维持,但不到一里地,差距就开始拉大。气喘吁吁、香汗淋漓、步伐沉重……各种狼狈姿态尽显。
我始终保持在前列,速度均匀,呼吸平稳,时不时冷声催促掉队者。
几天下来,弟子们叫苦不迭,背后怨声载道,但在我强硬的态度和“没饭吃”的威胁下,无人敢公开反抗。
五圈跑下来,所有人都累得几乎虚脱,东倒西歪地瘫坐在演武场上,大口喘着粗气,汗水浸透了衣衫,发髻散乱,形象全无。
不少年轻弟子甚至眼眶发红,强忍着才没哭出来。
就连静玄、贝锦仪等修为较高的弟子,也是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显然这纯粹依靠肉体力量的训练对她们来说也是极大的负担。
丁敏君更是毫无形象地坐在地上,脸色苍白,看向我的眼神里除了疲惫,更多了深深的怨怼,只是敢怒不敢言。
我站在前方,气息匀长,只是额角微微见汗。我目光扫过这群狼狈不堪的莺莺燕燕,声音冷冽,毫不留情:
“这就受不了了?就这点体力,如何支撑精妙剑招的施展?如何应对长时间的战斗?敌人会给你们喘气的机会吗?”
“休息一炷香。然后进行第二项,核心力量训练!”
“啊?还有?”
“代掌门……饶了我们吧……”
底下顿时响起一片哀求和呻吟。
我丝毫不为所动,亲自示范了几个看似简单,实则极考验腰腹核心力量的静态动作,如平板支撑、弓步蹲等。
“保持姿势!动作变形者,加罚半炷香!”
一时间,演武场上景象奇特,一群平素舞剑弄姿的峨眉女弟子,此刻却龇牙咧嘴、浑身颤抖地维持着各种奇怪的姿势,汗水滴滴答答落在青石板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
这种“惨无人道”的特训成了峨眉弟子的日常。
除了雷打不动的负重越野跑和核心力量训练,我还加入了反应速度训练、抗击打训练、以及团队协作的对抗性游戏。
一开始,怨声载道,弟子们苦不堪言,私下里给我取了不少诸如“活阎王”、“铁面罗刹”之类的外号。
丁敏君更是几次忍不住想煽动反抗,但都被我以更严厉的惩罚和绝对的武力压制了下去。
然而,渐渐地,变化开始悄然发生。
弟子们发现,虽然每日疲惫欲死,但饭量增加了,睡眠更沉了。
原本跑两圈就喘不过气的,现在能勉强跟上队伍了。
原本舞剑半个时辰就手臂酸软的,现在一套剑法练下来依旧气息平稳。
更重要的是,在每日的对战练习中,她们发现自己闪避攻击的本能反应更快了,耐力更强了,甚至出剑都更加沉稳有力!
一个月后的某次例行门派小比中,这种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几乎所有参与了特训的弟子,表现都比一个月前有了显着提升!
尤其是几个原本资质平平、剑法普通的年轻弟子,凭借出色的体能和反应,竟然在比试中坚持了更久,甚至击败了以往比她们强的对手!
这下,原本的抱怨和抵触,开始转化为惊讶和信服。
就连一直冷眼旁观、消极应对的丁敏君,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古怪的训练方式,确实有效。
她虽然嘴上不说,但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明显认真了许多。
静玄师姐在一次训练结束后,擦着汗走到我身边,由衷地说道:“代掌门,起初我等确实不解,甚至心存怨言。如今看来,此法虽苦,却真正夯实了我等根基。弟子佩服!”
我看着演武场上虽然依旧疲惫,但眼神中多了几分坚毅和韧性的同门,心中微微点头。
【宿主,看来你的魔鬼训练初见成效了!】系统笑嘻嘻地说。
【只是打下基础罢了。】我回应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体能上来了,下一步,该磨砺她们的实战技巧和……胆量了。】
又过了半个月,待弟子们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后,我宣布了新的训练项目。
“从明日开始,体能训练时间减半。新增夜间山林潜行与侦察训练,以及……分组对抗狩猎。”
“狩猎?”弟子们再次懵了。
“后山有不少野猪、獐子,甚至偶尔有狼群出没。”
我语气平淡,内容却让所有人头皮发麻,“两人一组,自行选择区域,三日为限,猎取足够数量的猎物带回。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剑刃,只准用训练短棍、绳索以及我教你们的陷阱技巧。”
“这太危险了!”
“遇上狼群怎么办?”
弟子们脸色发白,就连静玄也皱起了眉头。
“危险?”我冷笑,“真正的江湖,比几只野兽危险百倍!连这点胆色都没有,练什么武?修什么道?”
我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怕?可以退出。退出者,以后便只负责门派杂役,不必再习武了。”
无人敢应答。
“记住,这是训练,也是考核。我会暗中跟随,但除非生死关头,绝不会出手。”我冷冷地补充道,“现在,分组!”
这一次,没有人再哀嚎,只有一种紧张的沉默和逐渐被激发起来的血性。
分组的结果很快出来,大多是相熟的弟子自行组合。
静玄与一位性格沉稳的师姐一组,贝锦仪则和一位身手较为敏捷的师妹搭档。
丁敏君脸色难看,她人缘素来不佳,最后只得与一位同样被边缘化的年轻弟子组成一队。
我没有干涉分组,只是冷眼旁观。江湖不会总是让你选择理想的伙伴,如何与不同的人协作,本身也是一种考验。
“领取你们的装备。”我指向旁边早已准备好的几捆东西——几根削尖硬木制成的短矛、粗糙但结实的绳索、打火石、少量金疮药和止血草,以及仅够一天食用的干粮。
“记住,武器简陋,环境陌生,猎物凶猛。依靠你们的眼睛、耳朵、学到的技巧,还有身边的同伴。”
我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紧张甚至有些苍白的脸,“现在,出发!”
各组弟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依次进入了后山那片更为原始茂密的森林。
起初的两天,演武场上空荡荡的。留在门派中的杂役和少数未参与此次训练的弟子都有些心神不宁,时常担忧地望向後山方向。
森林里,情况远比这些大多只在山门附近活动的女弟子想象的要艰难。
蚊虫叮咬、荆棘划伤只是开胃小菜。
寻找安全的水源、辨别可食用的野果菌类、搭建临时的庇护所、设置有效的陷阱……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挑战。
许多弟子出发时的兴奋很快被疲惫、饥饿和挫折感取代。
第一夜,此起彼伏的狼嚎就让好几个小组的弟子吓得彻夜未眠,紧紧靠在一起,握着简陋的短矛,不敢合眼。
狩猎更是困难重重。
野猪皮糙肉厚,獐子警觉敏捷。缺乏利器,单靠木矛和陷阱,成功率极低。
静玄那一组凭借老道的经验和配合,好不容易用陷阱困住了一头半大的野猪,却差点在试图制服它时被獠牙所伤,最终虽成功猎获,却也人人挂彩,狼狈不堪。
贝锦仪心善,不忍对幼兽下手,与同伴奔波两日,只猎到几只山鸡野兔,勉强果腹。
丁敏君那一组则几乎陷入了绝境。
她心高气傲,却又缺乏真正的野外生存能力,与同伴配合糟糕。设置的陷阱一无所获,干粮很快耗尽。
第二天下午,她们试图围攻一只落单的獐子,却因为动作太大,反而惊动了附近的一小群野猪,被追得慌不择路,差点跌落山崖,丁敏君更是扭伤了脚踝。
我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穿梭在林间,冷漠地观察着这一切。
我看到有小组因为分配食物不均而争吵;
看到有弟子因为害怕而哭泣,却被同伴鼓励着重新站起来;
看到她们笨拙却努力地尝试钻木取火,被烟呛得眼泪直流;
看到她们互相包扎伤口,分享仅有的清水……
第三天黄昏,规定的时限将至。
各组弟子陆陆续续、拖泥带水地返回了演武场。
景象堪称凄惨。
几乎人人衣衫褴褛,身上沾满泥污和草屑,不少人都带着或轻或重的伤痕,脸上写满了疲惫、后怕,但也有一股劫后余生的庆幸。
她们带回来的“战利品”更是五花八门,大多寒酸——几只野兔、山鸡,甚至还有掏来的鸟蛋和采集的野果。
静玄组的半大野猪已经是其中的“巨获”。丁敏君那一组几乎是空手而归,两人互相搀扶着,一瘸一拐,脸色灰败。
我站在前方,目光扫过这群仿佛刚从难民营里出来的弟子,她们下意识地挺直了疲惫的身躯,不敢与我对视,等待着狂风暴雨般的训斥。
然而,我开口,声音却异常平静:“感觉如何?”
众人一愣,没人敢回答。
“饿吗?累吗?怕吗?”我继续问。
沉默。
“这就对了。”我缓缓道,“记住这种感觉。
记住饥饿带来的无力,记住疲惫带来的迟缓,记住恐惧带来的颤抖。
因为在真正的生死搏杀中,敌人不会给你吃饱喝足、养精蓄锐的机会。
你们所依赖的精妙剑法,在体力耗尽、内心恐惧之时,会大打折扣,甚至变得破绽百出!”
我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这次训练,不是为了让你们成为猎人!而是为了让你们明白,武,并非仅仅在于剑招的精妙,内力的深厚!更在于顽强的意志,适应环境的能力,绝境求生的本能,以及……信任你的同伴!”
我的目光落在丁敏君身上:“你以为你的武功比她们高,就可以独自逞强?结果呢?”又看向那几个互相扶持着的小组,“而她们,或许个人实力不如你,但互相支撑,最终都活着回来了,并且有所收获。”
丁敏君羞愧地低下了头。
“从明天起,体能训练照旧。新增野外生存技巧课目,由我亲自讲授。每月进行一次山林实战演练。”我宣布道,“现在,解散。回去好好清洗,吃饭,睡觉。医堂弟子,为受伤者诊治。”
弟子们愣了片刻,随即如蒙大赦,互相搀扶着,低声交流着这三天的惊心动魄,眼神中少了几分娇气,多了几分沉毅和反思。
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我知道,这堂血与汗的“野外求生”课,虽然成果惨淡,但却比任何语言说教都更深刻地烙进了她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