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旷世罕见啊-《综武:绝世天骄,开局拜入雪月城》

  祁长治闻言,抬眼望去。

  果然见前方不远处,一道青色才气冲天而起,高达三尺,隐隐有破云之势!

  人群中央,一名身着碧绿罗裙的少女亭亭玉立,清丽如兰。

  她眉目如画,举止温婉,举手投足尽显书香门第的端庄气质。

  不用多猜,此人必是叶家小姐——叶若依。

  谁曾想,大离王朝那位杀伐果断、号称“人屠”的叶将军,竟养出了这般柔美娴静的女儿。

  “不必忧心。”

  “雷无杰,你先别着急。”

  “江南端家那点分量,还不配跟我们雪月城叫板。”

  “对了,这作词可有什么题目限制?”

  祁长治伸手在雷无杰肩头轻拍两下,语气温和地安慰道。

  这少年终究是雪月城的弟子,

  更是李寒依亲口认下的弟弟。

  如今遇上难处,祁长治又岂能袖手旁观?

  “写词倒没硬性要求,随性来便可。”

  听他这么一说,雷无杰心头一松,连忙应声答道。

  “那便好办了。”祁长治微微一笑,“待会儿我暗中传话给你,你只管照我说的写就是。”

  语气笃定,仿佛早已成竹在胸。

  “多谢小师叔!”雷无杰眼中顿时闪过喜色。

  片刻之后,一行人已行至叶若依身旁。

  得知是雪月城四城主亲至,四周围观之人纷纷退让,空出一条道来。

  “雷无杰,你真要与本公子比试?”

  “我在武道上输给你,那是技不如人,心甘情愿。

  可论文采风流,你要想压我一头——呵,怕是难如登天!”

  端家那位面如冠玉的青年一见来人,当即冷笑开口。

  江南霹雳堂雷家,历来崇尚武学,世代习武,极少有人涉足文途。

  就连雷无杰的师父不过是修了剑意一道,都被族中长老视为离经叛道,逐出门墙。

  而端开衍可是今科探花,才气充盈,名动江南!

  让他写一首描绘达州风光的诗词,简直是信手拈来。

  在他眼里,雷无杰能识得几个字都未必说得准。

  “还没开始,你怎么就知道我不行?”

  雷无杰毫不示弱,反唇相讥。

  “既然如此,那就动手吧。”

  端开衍见众目睽睽之下对方仍这般强硬,纵然心头火起,也不好当着美人面发作。

  只是懒洋洋地抛下一句,脸上却满是轻蔑。

  连同他身边那些年轻子弟,望向雷无杰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嘲弄之意。

  “写就写了!”

  雷无杰一声冷哼,不理会旁人劝阻,大步上前,抓起笔墨。

  正欲落笔之际,忽听得耳畔传来一丝低语——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是祁长治的声音!

  雷无杰心中微震,却来不及细想,提笔便书。

  然而——

  不过刚写下九个字,异变陡生!

  一股浓郁的黄光自纸面喷薄而出,如同泉涌,化作阵阵墨香弥漫空中,闻之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才气激荡,香气缭绕,竟引动天地共鸣!

  “这……这是?!”

  那边端开衍原本一脸倨傲,此刻瞳孔骤缩,失声惊呼——

  “一句鸣州?!”

  “不可能!这才第一句,怎么就达到了鸣州境界?!”

  这一声宛如惊雷炸响,瞬间撕裂了全场喧闹!

  刹那间,所有参与文会之人都不由自主转头望来!

  虽说此处多为江湖儿女,不通笔墨者居多,

  但谁不知道儒道之中,“鸣州”乃是何等高境?

  寻常举人耗尽心血,能得一句鸣州已是天资卓绝!

  谁曾料到,此人开篇第一句,便已达此层次!

  “嗯?”

  “这小子搞什么鬼?”

  与此同时,登天阁之上,枪仙、酒仙、孤剑仙、碧空晴、黄岛主等人皆投来目光,齐刷刷看向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

  这些人物,皆已臻武道天人之境,目力通神,百步之外可辨蚊足之纹,更别说眼前这近在咫尺的文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儒剑仙谢蕴凝视良久,终于低声念出。

  刹那间,一股悲愤郁结之气自心底翻涌而上,几乎难以遏制,似要破喉而出!

  “妙极!妙极!”

  他猛地抬头,赞叹出声:“开篇即达鸣州,此词若能完成,至少可称镇国,甚至流传千古亦非虚言!”

  “惭愧啊……我虽兼修儒道剑术,被世人唤作‘儒剑仙’,可要想写出一篇镇国之作,仍是千难万难……”

  话音未落,枪仙、怒剑仙等人神色俱是一凛。

  他们虽以武入道,但对于文道境界却并不陌生。

  毕竟如今大离王朝重武轻文,文脉衰微,远不如昔日大唐、大秦那般昌盛璀璨。

  正因如此,今日这一幕,才愈发显得惊世骇俗。

  甚至可以说,在文道成就上,大宋王朝已然超越了大离王朝。

  数十年来,大离虽为大国,却几乎未曾诞生过足以镇国、传世的诗词文章,一片荒芜!

  儒剑仙谢蕴固然才情卓绝,也确有写出震世之作的潜力,但那样的灵感可遇不可求,并非执笔即成。

  诗也好,词也罢,皆是心中郁结难平,借文字喷薄而出的情感寄托。

  而谢蕴身为大离五大剑仙之一,地位尊贵,名动天下,多年来心境澄明如镜,无波无澜,少有激荡之情。

  正因如此,他才坦言:若要他自己强行作一篇足以镇国的篇章,实属不易。

  而在不远处,碧空晴、厉灵、凌渡虚、黄药师等人听闻此言,心头却猛然燃起怒焰,难以遏制。

  他们脑海中浮现那日襄阳城外,与蒙元铁骑鏖战的惨烈景象;

  想起铁尼黑当时不可一世的狂言;

  更忆起郭靖数十载如一日,孤身守城、力挽狂澜的艰辛与忠义!

  恍惚之间,他们终于明白——为何郭靖纵然未登文坛,却能以武入道,被万民尊称为“大侠”!

  可惜的是,大宋武备疲弱,朝纲不振,将士难展其志;

  而蒙元势如猛虎,兵强马壮,纵使郭靖镇守襄阳数十春秋,终究未能驱敌北归。

  想到此处,众人无不扼腕叹息。

  此刻再看这首词,字字句句竟与襄阳命运契合得天衣无缝!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雷无杰并未亲历那场血战,又怎会写出如此气势磅礴、情真意切之词?

  “不错。”

  “开篇便已达‘鸣州’之境,确有流传天下的气象。”一旁传来低沉而肯定的声音。

  说话之人,正是大宋白鹿书院两位儒圣。

  此二人乃当世文坛巨擘,一字千钧,地位崇高。

  这般评价出口,顿时让李沉舟、方子敬等人心头一震,面露惊色!

  纵观古今,能称“传天下”的辞章,大宋立国以来也不足十篇!

  “可这雷无杰平日看上去木讷老实,胸中似无半点墨水,何时竟能挥毫落纸成章至此?”

  “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枪仙司空长枫皱眉低语,目光却不经意间扫向雷千虎。

  毕竟雷无杰出自雷家。

  雷氏一门崇尚武学,子弟从不涉文途,更遑论吟诗作赋。

  此时此刻,雷千虎亦满心疑惑——

  雷无杰何时有了这般惊人才情?他竟毫无所知。

  唯有儒剑仙谢蕴默然不语,凝望着远处执笔疾书的身影,眼神深邃,似有所悟。

  ……

  与此同时,叶若依见雷无杰首句便达鸣州水准,先是一怔,随即唇角微扬,笑意轻绽。

  她侧目看向身旁的端开衍,只见对方满脸艳羡,神色复杂。

  “我就不信,这小子真能写得出镇国之词!”

  “你可知道,大离多少年没出过一篇真正镇国的文章了?”

  端开衍咬牙切齿,脸色阴沉,冷笑着讥讽道。

  须知,诗词之道,讲究起承转合。

  有的作品起势惊人,却后继乏力,渐趋平淡,终成凡品;

  也有开头平平无奇,却层层递进,如溪汇江,最后一句点睛升华,直冲云霄。

  在端开衍看来,雷无杰这首词,定是前者——徒有其表,难以为继。

  但谢蕴等人却不以为然。

  开篇即达鸣州之境,岂会是浅薄之作?

  相反,他们眼中皆泛起期待之光,心中隐隐期盼——这一场文斗,或可催生一篇真正的镇国文章!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此刻,祁长治面对众人震惊,神情依旧从容。

  他连《满江红》这等千古绝唱都已取出,又岂会落败?

  他在暗中为雷无杰传音助阵。

  而雷无杰心领神会,提笔疾书,墨迹未干,奇异之象骤现——

  一股浓郁紫气自纸上奔涌而出,腾空而起,宛若虹霓初现,横贯登天阁穹顶!

  “这……这是!?”

  “才气化虹?第三句,竟已镇国!”

  “真的成了镇国之文?!”

  “旷世罕见啊!”

  围聚在雷无杰身边的文人学子,目睹此景,无不瞠目结舌,呆若木鸡。

  有人双腿发软,跌坐于地,久久无法回神!

  而端开衍更是面色铁青,额角青筋暴跳,整张脸烧得通红!

  羞愤交加,无地自容!

  方才还断言雷无杰写不出镇国词,转眼便被现实狠狠抽了一记耳光!

  此刻的他,恨不得立刻消失在这天地之间。

  而且,还是在这么多闺阁佳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