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帖子的热度像野火一样蔓延,凌一凡看得心惊肉跳,几乎是狼狈地退出了APP,鸵鸟般地把头埋进沙子里,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然而,有人却将这帖子视若珍宝,并从中看到了通往“真相”的路径。
这个人自然是苏小婉。
被主编打发去调查猪肉价格的屈辱还历历在目,但她苏小婉岂是轻易认输的人?那篇被毙掉的报道,她一个字都没删,反而加密保存了起来,视为自己的“初心”。论坛热帖的出现,像是一针强心剂,再次点燃了她内心的调查之魂。
“看!我就说不是空穴来风!”她对着电脑屏幕,握紧了小拳头,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主编不懂,网民懂!”
她不再满足于主流论坛的讨论。那些讨论虽然热闹,但大多停留在猜测和玩梗的阶段,缺乏更实质性的细节。她决定潜入更深、更隐蔽的网络角落——那些专门讨论灵异事件、超自然现象的小众论坛和社群。
凭借实习记者的身份和一些小小的技术手段(以及一点点死缠烂打从技术部同事那里套来的权限),她成功混进了几个需要邀请码或严格审核的“里世界”网络社群。
这里的氛围与大众论坛截然不同。少了几分戏谑和玩闹,多了几分神秘和……言之凿凿。
她像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里面的信息,运用起新闻学院学到的信息筛选和交叉验证技巧,从海量真假难辨的帖子中,寻找着可能与“海都奇谭”相关的蛛丝马迹。
很快,几条被淹没在众多帖子中、描述更加模糊、但却让她瞳孔地震的“目击报告”被她挖掘了出来:
· 报告一(来自一个雨天路况分享帖下的冷门回复): “上周三下午,XX路地铁口,雨下得正大。我躲雨时好像出现幻觉了?看到路边一个穿着西装、看起来很匆忙的年轻男人,对着天空伸了一下手,他头顶那一小片区域的雨滴……好像突然停了一下?就零点几秒的样子,像按了暂停键!然后他趁机冲到路边店里买了把伞。是我眼花了还是熬夜太多了?” (发帖时间:上周三晚。地点:XX路,距凌一凡公司两个街区。附:凌一凡上周三确实因为忘带伞,下班时在地铁口被淋成了落汤鸡,情急之下……)
· 报告二(来自一个外卖员吐槽论坛): “邪门!昨天中午送XX大厦的外卖,眼看要超时了,抄了近路穿一条死胡同。明明看见个男的慢悠悠走在前面挡路,结果一眨眼,人没了!不是拐弯,是真的‘唰’一下就没影了!我跟见鬼了似的,结果出胡同一看,那哥们儿已经在马路对面等红灯了!中间隔着一排栅栏呢!博尔特也飞不过去啊!” (发帖时间:三天前。地点:XX大厦附近胡同。附:凌一凡三天前中午因为李主任紧急召唤,眼看打卡迟到要扣钱,在一条无人胡同里尝试了“加快移动速度”……结果副作用是鞋带开了绊了自己一跤。)
· 报告三(来自一个极其隐秘的、需要多层验证的“超自然现象研究”Discord群组聊天记录,苏小婉费了牛劲才搞到截图): 用户A:“能量扰动监测显示,海都市近期出现多次短暂、尖锐的高频峰值,模式非常奇特,不像已知的任何自然或人工现象。源头分散,但有几个峰值高度集中在XX区域(注:正是凌一凡家和公司所在的区域)。” 用户B:“有捕获到影像或更具体特征吗?” 用户A:“没有。峰值持续时间太短,无法精确定位。但 pattern(模式)很怪,像是……某种极不稳定的、随机的能量释放,毫无规律可言。”
这些零散的、来自不同角落的目击报告和技术性讨论,像一块块拼图,在苏小婉的脑海中逐渐拼接起来。
雨滴悬停? 瞬间移动? 无法解释的能量峰值?
这些描述,比“绿化带复苏”和“猫窝”更加离奇,更加接近她想象中的“超自然”!
而且,所有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都与凌一凡的活动轨迹有着高度重合的可能!那个雨中的西装男,那个在胡同里消失又出现在路对面的男人……时间、地点、模糊的形象,几乎都能和凌一凡对上号!
苏小婉的心脏开始狂跳,呼吸变得急促。
之前主编的否定、同事的嘲笑,此刻都化为了更加坚定的动力。
她就知道!她就知道凌一凡有问题!
论坛上那些“猫王”、“绿化侠”的搞笑代号,或许只是表象。隐藏在下面的真相,可能远比她最初想象的还要惊人!
凌一凡……他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能促进植物生长或者吸引小动物的人。
他可能……真的拥有某种更加不可思议的、难以理解的力量!
这个想法让她既兴奋又紧张,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她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秘密的边缘,即将窥见一个隐藏在日常世界之下的、光怪陆离的真相。
她立刻将这些新发现的线索加密归档,与之前的绿化带照片、模糊视频、以及论坛热帖截图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名为“凌一凡异常事件追踪”的加密文件夹。
里面的证据链(在她自己看来)越来越完整了。
她不再满足于被动的网络搜索和远距离观察。
她需要更近距离的、更直接的证据!
苏小婉关掉电脑,走到窗边,望着凌一凡家所在的方向,眼神锐利如鹰。
凌一凡……你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我一定会亲手把它挖出来!
然而,有人却将这帖子视若珍宝,并从中看到了通往“真相”的路径。
这个人自然是苏小婉。
被主编打发去调查猪肉价格的屈辱还历历在目,但她苏小婉岂是轻易认输的人?那篇被毙掉的报道,她一个字都没删,反而加密保存了起来,视为自己的“初心”。论坛热帖的出现,像是一针强心剂,再次点燃了她内心的调查之魂。
“看!我就说不是空穴来风!”她对着电脑屏幕,握紧了小拳头,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主编不懂,网民懂!”
她不再满足于主流论坛的讨论。那些讨论虽然热闹,但大多停留在猜测和玩梗的阶段,缺乏更实质性的细节。她决定潜入更深、更隐蔽的网络角落——那些专门讨论灵异事件、超自然现象的小众论坛和社群。
凭借实习记者的身份和一些小小的技术手段(以及一点点死缠烂打从技术部同事那里套来的权限),她成功混进了几个需要邀请码或严格审核的“里世界”网络社群。
这里的氛围与大众论坛截然不同。少了几分戏谑和玩闹,多了几分神秘和……言之凿凿。
她像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里面的信息,运用起新闻学院学到的信息筛选和交叉验证技巧,从海量真假难辨的帖子中,寻找着可能与“海都奇谭”相关的蛛丝马迹。
很快,几条被淹没在众多帖子中、描述更加模糊、但却让她瞳孔地震的“目击报告”被她挖掘了出来:
· 报告一(来自一个雨天路况分享帖下的冷门回复): “上周三下午,XX路地铁口,雨下得正大。我躲雨时好像出现幻觉了?看到路边一个穿着西装、看起来很匆忙的年轻男人,对着天空伸了一下手,他头顶那一小片区域的雨滴……好像突然停了一下?就零点几秒的样子,像按了暂停键!然后他趁机冲到路边店里买了把伞。是我眼花了还是熬夜太多了?” (发帖时间:上周三晚。地点:XX路,距凌一凡公司两个街区。附:凌一凡上周三确实因为忘带伞,下班时在地铁口被淋成了落汤鸡,情急之下……)
· 报告二(来自一个外卖员吐槽论坛): “邪门!昨天中午送XX大厦的外卖,眼看要超时了,抄了近路穿一条死胡同。明明看见个男的慢悠悠走在前面挡路,结果一眨眼,人没了!不是拐弯,是真的‘唰’一下就没影了!我跟见鬼了似的,结果出胡同一看,那哥们儿已经在马路对面等红灯了!中间隔着一排栅栏呢!博尔特也飞不过去啊!” (发帖时间:三天前。地点:XX大厦附近胡同。附:凌一凡三天前中午因为李主任紧急召唤,眼看打卡迟到要扣钱,在一条无人胡同里尝试了“加快移动速度”……结果副作用是鞋带开了绊了自己一跤。)
· 报告三(来自一个极其隐秘的、需要多层验证的“超自然现象研究”Discord群组聊天记录,苏小婉费了牛劲才搞到截图): 用户A:“能量扰动监测显示,海都市近期出现多次短暂、尖锐的高频峰值,模式非常奇特,不像已知的任何自然或人工现象。源头分散,但有几个峰值高度集中在XX区域(注:正是凌一凡家和公司所在的区域)。” 用户B:“有捕获到影像或更具体特征吗?” 用户A:“没有。峰值持续时间太短,无法精确定位。但 pattern(模式)很怪,像是……某种极不稳定的、随机的能量释放,毫无规律可言。”
这些零散的、来自不同角落的目击报告和技术性讨论,像一块块拼图,在苏小婉的脑海中逐渐拼接起来。
雨滴悬停? 瞬间移动? 无法解释的能量峰值?
这些描述,比“绿化带复苏”和“猫窝”更加离奇,更加接近她想象中的“超自然”!
而且,所有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都与凌一凡的活动轨迹有着高度重合的可能!那个雨中的西装男,那个在胡同里消失又出现在路对面的男人……时间、地点、模糊的形象,几乎都能和凌一凡对上号!
苏小婉的心脏开始狂跳,呼吸变得急促。
之前主编的否定、同事的嘲笑,此刻都化为了更加坚定的动力。
她就知道!她就知道凌一凡有问题!
论坛上那些“猫王”、“绿化侠”的搞笑代号,或许只是表象。隐藏在下面的真相,可能远比她最初想象的还要惊人!
凌一凡……他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能促进植物生长或者吸引小动物的人。
他可能……真的拥有某种更加不可思议的、难以理解的力量!
这个想法让她既兴奋又紧张,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她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秘密的边缘,即将窥见一个隐藏在日常世界之下的、光怪陆离的真相。
她立刻将这些新发现的线索加密归档,与之前的绿化带照片、模糊视频、以及论坛热帖截图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名为“凌一凡异常事件追踪”的加密文件夹。
里面的证据链(在她自己看来)越来越完整了。
她不再满足于被动的网络搜索和远距离观察。
她需要更近距离的、更直接的证据!
苏小婉关掉电脑,走到窗边,望着凌一凡家所在的方向,眼神锐利如鹰。
凌一凡……你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我一定会亲手把它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