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门没关严,郭云舟修电台的动静和几人的对话,早就传到了大楼其他角落。消息一散开,幸存者们瞬间围了过来,挤在走廊里小声交流,脸上满是紧张又期待的神色。
“赤旗军?真有部队能来救咱们?”负责清点物资的张婶攥着账本,声音发颤——她已经三天没敢靠近窗边,生怕看到楼下又堆高的尸群。
“可智妍说没听过这番号啊……会不会是骗子?”年轻的大学生陈阳皱着眉,手里还紧紧攥着防身的水果刀,“万一不是救援,是别有用心的人呢?”
“管不了那么多了!”负责守楼梯的老周把消防斧往地上一顿,语气急促,“刚才我去一楼看了,卷帘门的缝又大了点,丧尸的爪子都能伸进来了!再没人来,咱们今晚都未必撑得过,就算是未知的部队,也比等死强!”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随即又爆发出更乱的议论——有人盼着电台赶紧修好,能早一秒联系上救援;有人担心是陷阱,小声商量着要是对方来了该怎么防备;还有人默默摸出藏好的食物,眼神里满是不安,生怕最后连这点口粮都保不住。
走廊尽头,马星辞听着这些细碎的交流,深吸一口气走过去:“大家别慌,郭工马上就能修好电台,等联系上对方,确认清楚情况再说。现在咱们各司其职,该加固的加固,该警戒的警戒,别自乱阵脚——只要能联系上救援,咱们就有救!”
他的话暂时稳住了人心,幸存者们渐渐散去,可每个人的脚步都比平时更急,连呼吸都带着紧绷的节奏——这通还没发出去的信号,成了整栋楼里唯一的希望。
马星辞站在楼顶边缘,扶着锈蚀的护栏往下望——方圆几百米的街道上,丧尸密密麻麻挤成一片,黑压压的尸群正围着大楼不断冲撞,底层卷帘门发出“嘎吱嘎吱”的呻吟,仿佛随时会被撞开。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着身后的吴知遥沉声道:“吴知遥,你立刻下去通知所有人,把一层通往二层的所有门、楼梯口全堵死,能用的桌椅、货架、钢板都用上,越严实越好。”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还有通风管道,找东西把一层的通风口全封上,别让丧尸从管道钻进来。”
吴知遥拍了拍身上的自制战术背带,手里紧握着那把改装过的全自动钉枪,用力点了点头:“放心,马队!我这就去安排,保证把所有通道都堵得严严实实!”说完,他转身就往楼梯间跑,脚步急促却稳,没一会儿就消失在楼层拐角。
马星辞重新望向楼外,眉头紧锁——堵死通道只能争取点时间,关键还是得等电台那边的消息,要是联系不上127师,这栋楼迟早还是会被尸群攻破。
所有人接到指令后,立刻分头行动,拿着工具冲向各个关键入口,大楼里瞬间响起电锯的轰鸣、钢板的碰撞声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每个人都拼尽全力,想在丧尸突破前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电梯口:焊死每一寸缝隙。会电焊的老郑带着两个帮手,扛着30斤重的焊机和一捆粗铁丝,先从一层电梯口开始动手。
他蹲在地上,先用砂纸把电梯门与墙体的缝隙打磨干净,防止焊渣粘不住,然后点燃焊机,蓝色的火花“滋滋”溅落在地面,烫出一个个小黑点。
“先焊内侧!把门板和轨道焊死,就算外面撞开,里面还有一道卡子!”老郑吼着,手里的焊枪沿着门缝游走,熔化成液态的铁水顺着缝隙流下,冷却后形成一道坚固的铁边。
焊完一层,几人又扛着设备往楼上跑。二层到六层的电梯门大多处于半开状态,他们先找废弃的钢筋穿过电梯门的锁孔,横向固定住,再用钢板覆盖在门板外侧,从四个角开始焊接,连门板上的通风孔都用细铁丝焊死,防止有小型丧尸钻进来。
等全部焊完,每扇电梯门都像被裹了一层“铁壳”,用力推都纹丝不动,老郑敲了敲焊痕,声音沉闷:“这样就算丧尸把外层门撞烂,里面这层也能撑住半天!”
楼梯间:堆出几米厚的“墙”
负责堵楼梯间的幸存者们,把二层所有能用的重物都往楼梯口搬。
最先搬来的是商场里的木质展柜,这些展柜原本用来放奢侈品,厚重又结实,几个人合力扛着,沿着楼梯口的墙面堆了三排,形成第一道“墙”。接着又搬来金属货架,这些货架带着挂钩和隔层,他们把货架倒扣在展柜上,用铁丝把货架腿和展柜绑在一起,防止倾倒。
“再把收银台推过来!”有人喊着,四个年轻小伙合力推着半吨重的金属收银台,卡在楼梯口的正中间,正好堵住最窄的通道。
最后,他们又把仓库里的水泥袋、废弃的床垫、甚至是没开封的地毯都堆上去,层层叠叠压得紧实,最外面再用钢管斜着固定在墙体上,形成支撑。等忙完,整个楼梯口被堵得严严实实,从二楼往下看,只能看到一堆密密麻麻的杂物,足足有三米厚,别说丧尸,连个人都钻不进去。
扶梯:焊出一块“盖板”封死通道。扶梯是最难处理的——通道宽、坡度陡,普通的杂物根本堵不住。
幸存者们翻遍大楼,把地下车库的废弃广告牌、装修剩下的钢管、甚至是商场门口的金属装饰架都找了过来,堆在扶梯旁边。老郑焊完电梯,立刻赶过来帮忙,先测量扶梯的宽度和长度,然后用切割机把广告牌切成和扶梯同宽的金属板,再用钢管焊接成框架,把金属板固定在框架上,做成一块巨大的“盖板”。
“小心点!别让板滑下去!”六个人站在扶梯两侧,扶着这块重几百斤的金属板,慢慢往扶梯上放。
老郑则蹲在扶梯边缘,一手抓着扶手,一手拿着焊枪,先把金属板的前端和扶梯入口的地面焊死,再一点点往后挪,每挪一段就焊一段,连金属板之间的缝隙都用细铁丝焊牢。
等整个盖板焊完,正好把扶梯从入口到出口全部盖住,表面再用钢筋横向焊了几道加固条,踩上去都没有丝毫晃动。有人试着用撬棍撬了撬,焊痕纹丝不动,老郑抹了把汗:“这玩意儿,除非用炸药炸,否则丧尸绝对弄不开!”
通风管道:堵死每一个“小孔”最后处理的是通风管道。负责这项工作的幸存者们,拿着手电筒钻进天花板夹层,逐个排查管道口。
对于直径超过半米的主管道,他们先塞进厚厚的防火棉,再用钢板剪成圆形,盖在管道口外侧,沿着边缘焊接固定,最后还在钢板上钻了几个小孔,插进去几根钢筋,防止钢板被管道内的气流顶开。
而直径较小的分支管道,他们则用铁丝编成网,罩在管道口,再用焊枪把铁丝网的边缘和管道焊死,连半厘米的缝隙都没留。
有几个管道口藏在天花板的角落里,他们甚至搬来梯子,爬上去一点点清理管道内的灰尘,确认没有丧尸藏在里面后,再进行封堵。等全部处理完,每个通风管道口都被堵得严严实实,有人对着管道口喊了一声,声音完全传不出去,才算放心。
等所有入口都堵完,天已经黑了,幸存者们累得瘫在地上,满身都是灰尘和焊渣,但看着这些坚固的“防线”,每个人脸上都多了一丝底气——至少现在,他们能多撑一会儿,能多等一会儿救援的消息。
“赤旗军?真有部队能来救咱们?”负责清点物资的张婶攥着账本,声音发颤——她已经三天没敢靠近窗边,生怕看到楼下又堆高的尸群。
“可智妍说没听过这番号啊……会不会是骗子?”年轻的大学生陈阳皱着眉,手里还紧紧攥着防身的水果刀,“万一不是救援,是别有用心的人呢?”
“管不了那么多了!”负责守楼梯的老周把消防斧往地上一顿,语气急促,“刚才我去一楼看了,卷帘门的缝又大了点,丧尸的爪子都能伸进来了!再没人来,咱们今晚都未必撑得过,就算是未知的部队,也比等死强!”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随即又爆发出更乱的议论——有人盼着电台赶紧修好,能早一秒联系上救援;有人担心是陷阱,小声商量着要是对方来了该怎么防备;还有人默默摸出藏好的食物,眼神里满是不安,生怕最后连这点口粮都保不住。
走廊尽头,马星辞听着这些细碎的交流,深吸一口气走过去:“大家别慌,郭工马上就能修好电台,等联系上对方,确认清楚情况再说。现在咱们各司其职,该加固的加固,该警戒的警戒,别自乱阵脚——只要能联系上救援,咱们就有救!”
他的话暂时稳住了人心,幸存者们渐渐散去,可每个人的脚步都比平时更急,连呼吸都带着紧绷的节奏——这通还没发出去的信号,成了整栋楼里唯一的希望。
马星辞站在楼顶边缘,扶着锈蚀的护栏往下望——方圆几百米的街道上,丧尸密密麻麻挤成一片,黑压压的尸群正围着大楼不断冲撞,底层卷帘门发出“嘎吱嘎吱”的呻吟,仿佛随时会被撞开。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着身后的吴知遥沉声道:“吴知遥,你立刻下去通知所有人,把一层通往二层的所有门、楼梯口全堵死,能用的桌椅、货架、钢板都用上,越严实越好。”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还有通风管道,找东西把一层的通风口全封上,别让丧尸从管道钻进来。”
吴知遥拍了拍身上的自制战术背带,手里紧握着那把改装过的全自动钉枪,用力点了点头:“放心,马队!我这就去安排,保证把所有通道都堵得严严实实!”说完,他转身就往楼梯间跑,脚步急促却稳,没一会儿就消失在楼层拐角。
马星辞重新望向楼外,眉头紧锁——堵死通道只能争取点时间,关键还是得等电台那边的消息,要是联系不上127师,这栋楼迟早还是会被尸群攻破。
所有人接到指令后,立刻分头行动,拿着工具冲向各个关键入口,大楼里瞬间响起电锯的轰鸣、钢板的碰撞声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每个人都拼尽全力,想在丧尸突破前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电梯口:焊死每一寸缝隙。会电焊的老郑带着两个帮手,扛着30斤重的焊机和一捆粗铁丝,先从一层电梯口开始动手。
他蹲在地上,先用砂纸把电梯门与墙体的缝隙打磨干净,防止焊渣粘不住,然后点燃焊机,蓝色的火花“滋滋”溅落在地面,烫出一个个小黑点。
“先焊内侧!把门板和轨道焊死,就算外面撞开,里面还有一道卡子!”老郑吼着,手里的焊枪沿着门缝游走,熔化成液态的铁水顺着缝隙流下,冷却后形成一道坚固的铁边。
焊完一层,几人又扛着设备往楼上跑。二层到六层的电梯门大多处于半开状态,他们先找废弃的钢筋穿过电梯门的锁孔,横向固定住,再用钢板覆盖在门板外侧,从四个角开始焊接,连门板上的通风孔都用细铁丝焊死,防止有小型丧尸钻进来。
等全部焊完,每扇电梯门都像被裹了一层“铁壳”,用力推都纹丝不动,老郑敲了敲焊痕,声音沉闷:“这样就算丧尸把外层门撞烂,里面这层也能撑住半天!”
楼梯间:堆出几米厚的“墙”
负责堵楼梯间的幸存者们,把二层所有能用的重物都往楼梯口搬。
最先搬来的是商场里的木质展柜,这些展柜原本用来放奢侈品,厚重又结实,几个人合力扛着,沿着楼梯口的墙面堆了三排,形成第一道“墙”。接着又搬来金属货架,这些货架带着挂钩和隔层,他们把货架倒扣在展柜上,用铁丝把货架腿和展柜绑在一起,防止倾倒。
“再把收银台推过来!”有人喊着,四个年轻小伙合力推着半吨重的金属收银台,卡在楼梯口的正中间,正好堵住最窄的通道。
最后,他们又把仓库里的水泥袋、废弃的床垫、甚至是没开封的地毯都堆上去,层层叠叠压得紧实,最外面再用钢管斜着固定在墙体上,形成支撑。等忙完,整个楼梯口被堵得严严实实,从二楼往下看,只能看到一堆密密麻麻的杂物,足足有三米厚,别说丧尸,连个人都钻不进去。
扶梯:焊出一块“盖板”封死通道。扶梯是最难处理的——通道宽、坡度陡,普通的杂物根本堵不住。
幸存者们翻遍大楼,把地下车库的废弃广告牌、装修剩下的钢管、甚至是商场门口的金属装饰架都找了过来,堆在扶梯旁边。老郑焊完电梯,立刻赶过来帮忙,先测量扶梯的宽度和长度,然后用切割机把广告牌切成和扶梯同宽的金属板,再用钢管焊接成框架,把金属板固定在框架上,做成一块巨大的“盖板”。
“小心点!别让板滑下去!”六个人站在扶梯两侧,扶着这块重几百斤的金属板,慢慢往扶梯上放。
老郑则蹲在扶梯边缘,一手抓着扶手,一手拿着焊枪,先把金属板的前端和扶梯入口的地面焊死,再一点点往后挪,每挪一段就焊一段,连金属板之间的缝隙都用细铁丝焊牢。
等整个盖板焊完,正好把扶梯从入口到出口全部盖住,表面再用钢筋横向焊了几道加固条,踩上去都没有丝毫晃动。有人试着用撬棍撬了撬,焊痕纹丝不动,老郑抹了把汗:“这玩意儿,除非用炸药炸,否则丧尸绝对弄不开!”
通风管道:堵死每一个“小孔”最后处理的是通风管道。负责这项工作的幸存者们,拿着手电筒钻进天花板夹层,逐个排查管道口。
对于直径超过半米的主管道,他们先塞进厚厚的防火棉,再用钢板剪成圆形,盖在管道口外侧,沿着边缘焊接固定,最后还在钢板上钻了几个小孔,插进去几根钢筋,防止钢板被管道内的气流顶开。
而直径较小的分支管道,他们则用铁丝编成网,罩在管道口,再用焊枪把铁丝网的边缘和管道焊死,连半厘米的缝隙都没留。
有几个管道口藏在天花板的角落里,他们甚至搬来梯子,爬上去一点点清理管道内的灰尘,确认没有丧尸藏在里面后,再进行封堵。等全部处理完,每个通风管道口都被堵得严严实实,有人对着管道口喊了一声,声音完全传不出去,才算放心。
等所有入口都堵完,天已经黑了,幸存者们累得瘫在地上,满身都是灰尘和焊渣,但看着这些坚固的“防线”,每个人脸上都多了一丝底气——至少现在,他们能多撑一会儿,能多等一会儿救援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