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重力体/太空机甲-《在时空中流浪的军队》

  总指挥休假归来惨状!被“家中小兽”折腾到扶腰走路

  张启元扶着办公室门框,一瘸一拐地往里挪。

  腰间的酸痛像针扎似的,每走一步都忍不住皱眉,原本笔挺的作战服皱巴巴贴在身上,连肩线都垮了下来。

  堂堂赤旗军总指挥,此刻活脱脱一副“肾虚”模样,跟之前在前线指挥时的意气风发判若两人。

  代替他办公的瓦列里正坐在办公桌后整理文件,抬头瞥见这一幕,手里的钢笔“啪嗒”掉在桌上。

  他憋了两秒,终究没忍住,趴在桌上哈哈大笑:“指挥官同志!您这是咋了?休假回来怎么成这德行了?难道是在家被什么‘猛兽’袭击了?”

  张启元扶着椅子扶手,龇牙咧嘴地慢慢坐下,揉着腰狠狠瞪他一眼:“明知故问!还不是夏栀那丫头,这几天把我折腾得快散架了,现在腰都直不起来!”

  瓦列里强忍着笑,起身给递过去一杯热茶,眼神还在他腰上打转:“看来指挥官的休假,比在前线指挥十万大军还辛苦啊。”

  他顿了顿,想起正事,又补充道:“对了,这几天150师总部发了三份战术推演报告,还有白月魁博士那边,新研发出第一款机甲,说是需要您有空过去看看参数、定个方向。”

  张启元接过热茶,抿了一口暖着胃,缓解身体的僵硬。

  他扫了眼桌上堆得半人高的文件,重重叹了口气:“行了,我知道了。你先把150师的推演报告拿给我,机甲的资料和其他文件先放一放,我得先缓口气,不然连字都看不清。”

  瓦列里憋着笑转身去拿报告,走过来时眼神还忍不住瞟他的腰:“真不用我给您找个靠垫?看您这坐相,跟扛了十斤炸药包似的费劲。”

  “不用!”张启元没好气地回了一句,伸手去接报告的动作却不自觉放慢——腰上的酸痛还在隐隐作祟,连翻页的力气都得省着用。

  他翻开第一页,看着密密麻麻的战术数据,心里忍不住嘀咕。

  下次休假,说什么也得跟夏栀约法三章!再这么折腾,别说指挥作战,怕是连办公室都来不了了!

  张启元靠在椅背上,忍着腰酸痛,慢慢翻开白月魁博士提交的新武器资料,目光瞬间被“探索者Mk1”的标题吸引——以重力体为基础设计的太空、水下两用机甲,光是“跨环境作战”这一点,就让他精神一振。

  (ASH和白月魁,以及原龙骨村和灯塔上的人还有赤旗军的一些技术人员一起搞的。)

  他逐行扫过基础参数,指尖在纸页上轻轻划过:“能在太空中稳定运行,靠燃料推动实现定位与运动,但不能在大气层内飞行……这定位倒清晰,专门针对太空和水下两个特殊场景。”

  翻到武器装备部分,他的眼神亮了亮:“常规步枪适配,还能装30式电磁步枪,而且这电磁枪是专机专用,牢牢锁定在探索者Mk1上,脱离机甲后没有配套设备根本用不了——既能保证火力,又不用担心武器外流,考虑得挺周全。”

  看到“动力子弹 电子子弹双模式”时,他忍不住点头:“太空用电子子弹防电磁干扰,水下用动力子弹增强穿透力,不同环境切换不同弹种,实战性够强。”

  最让他在意的是生命保障系统,资料里写着“太空中可维持72小时正常生命运转,一旦偏离安全距离10公里以上,自动开启生命保护装置,启动备用燃料将机甲推向最近的运输舰”——他用笔在这行字下划了道线,心里盘算:“自动避险功能很关键,太空作战最怕失联飘走,有这个装置能大大降低伤亡风险。”

  但看到后半段,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目前只经过一两轮实验室测试,还没进行实战环境模拟,而且只造出两台原型机……离列装还早得很。”

  他放下资料,端起热茶喝了一口,对着门口喊:“瓦列里!你进来一下!”

  瓦列里快步走进来,看到他手里的机甲资料,笑着问:“指挥官,这探索者Mk1看着怎么样?”

  “很有潜力,但还得磨。”张启元指着资料上的测试进度,“让白月魁博士优先安排太空失重环境测试,还有水下耐压性也要尽快验证,原型机数量太少,后续得加开生产线,至少再造五台用于不同场景测试。”

  “明白!我这就去跟博士对接。”瓦列里刚要转身,又被张启元叫住。

  “等等。”张启元补充道,“让测试团队记录好电磁步枪在太空的弹道数据,还有生命保护装置的触发反应时间,这些细节对后续改进很重要。”

  瓦列里点头应下,拿着资料离开。张启元重新拿起机甲参数表,盯着“探索者Mk1”的示意图,嘴角忍不住上扬——这台原型机要是能通过后续测试,赤旗军就能补上一部分太空、水下作战的装备短板,只是眼下两轮实验室测试还不够,未来的实战化打磨,还有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