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海军陆战队-《在时空中流浪的军队》

  半小时后,两艘726型气垫登陆艇破开冰面雾气,在冰山脚下稳稳停住,紧随其后的直-20通用直升机悬停在半空,旋翼卷起的寒风扫过冰原。舱门打开,约五十名身着21式全地形迷彩的海军陆战队员迅速利用冰山原有的斜坡进入船只缺口。

  李恩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到每个人耳麦里,沉稳有力:“各组保持战术间距,推进时注意相互掩护,记住,任何情况下都得以自身安全为首要,发现异常立刻通报。”

  进入船只缺口后,三组士兵在舱内通道口呈三角站位散开。李恩上校打了个手势,一只配备探照灯的机器狗从背包滑出,四肢在冰面上蹬了蹬,率先窜进黑暗。

  三个小队立刻分头行动:一队沿无人机标记的主通道直行,二队拐入右侧的机器人残骸区,三队则钻进左侧布满管线的狭窄夹层。夜视仪启动的瞬间,幽绿的光线漫过结冰的舱壁,将那些冻僵的机械臂照得像悬在半空的枯骨。

  “各组报位,保持通讯畅通。”耳麦里传来李恩的声音,在空旷的舱内荡出细微回音。

  一组士兵沿通道向上,开始逐层搜索三层舱室;二组留在一层,顺着无人机标记的路线继续排查剩余区域。

  三组则来到此前无人机未能进入的二层入口处。厚重的舱门被冰层冻得严丝合缝,队员们用破冰工具小心凿开边缘的厚冰,金属摩擦声在寂静的舱内格外清晰。门被撬开一道缝隙时,李恩的声音从耳麦传来:“机器狗先进。”

  搭载着红外探头的机器狗应声钻进门缝,探照灯在内部扫出一片晃动的光影。队员们贴着舱壁待命,夜视仪的幽绿光线里,每个人的手指都扣在扳机护圈上,屏息等待着机器狗传回的信号。

  一组和二组的士兵分别来到几扇无人机未曾探入的房门前,冰棱早已在门把手上凝结成厚重的冰壳。他们用战术匕首小心剔除冰层,金属刃口刮过冻硬的锁芯时,发出细碎的咯吱声。随着“咔哒”一声轻响,被破坏的门锁弹开,队员们先将机器狗从门缝推了进去。

  探照灯在房间里扫过的光影透过门缝晃出,确认暂无异常后,士兵们才猫着腰跟进,夜视仪的绿光照亮了满是冰碴的地板。

  这时耳麦里响起李恩的声音,带着提醒的意味:“注意观察四周,船上的机器人残骸不少,不排除有仍能运转的个体,保持警惕。”

  负责二层探索的三组士兵正贴着舱壁小心推进,冰面在靴底发出轻微的摩擦声。突然,斜前方倒在地上的警用机器人眼瞳闪过一丝红光——那光芒极淡,却被领头的士兵瞬间捕捉。

  几乎同时,机器人胳膊上的机械枪口正缓缓抬起,覆盖在关节处的冰块随着动作簌簌脱落。“啧!”领头士兵立马抬枪,握着加装消音器的192短突击步枪迅速侧身,枪口稳稳锁定目标。

  微小的枪声响起,子弹精准命中机器人的胸口。那抹红光骤然熄灭,机械臂重重砸回冰面,再无动静。

  耳麦里传来李恩压抑的吸气声,他刚才透过队员头盔的摄像头看清了全程,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差一点,就有人要栽在这里。“三组报告情况。”他的声音带着刚平复的紧绷。

  “已清除威胁,是休眠状态的警戒机器人。”领头士兵的声音冷静下来,“冰层覆盖让它的启动延迟了。”

  这次突发状况让李恩心头一紧,他立刻通过通讯器下令:“所有人注意,密切观察周围的机器人残骸,保持最高警戒状态,任何异动立即开火!”

  “收到,上校!”各小组的回应迅速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士兵们继续推进,一组和二组沿途只遇到些彻底锈蚀的机械残骸,并无异常。而深入二层的三组,却在通道尽头撞见了一扇厚重的金属大门,表面覆盖的冰层比别处更厚,隐约能看到门楣上模糊的标识,显然是个特殊区域。

  李恩的命令立刻通过耳麦传至三组:“想办法清理冰层,打开那扇门。”

  两名士兵迅速呈犄角之势守住通道两侧,枪口对准大门方向警戒。另一名士兵上前,从战术背心里掏出一枚ZMG-1型铝热剂手榴弹(没查到兔子有相关的铝热剂手雷,就只好拿大毛的来凑一凑了),撕开保险后,用胶带将其牢牢固定在门中央的冰层上,又将遥控引爆器粘在旁边。

  “所有人退至掩体后。”带队的老士官低喝一声。三组士兵连同机器狗迅速后撤,蜷缩到通道拐角处——那里的合金舱壁足以抵御铝热剂的高温冲击。

  老士官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手中的遥控器。

  铝热剂燃烧的白光渐渐褪去,高温在金属门上灼出一片赤红。待余温稍散,原本覆盖其上的冰层已化作水流顺着门隙淌下,在地面凝结成薄薄一层冰壳。

  门体冷却后,一行蚀刻的字迹清晰显露出来——《休眠仓》。

  三个黑体字在夜视仪的绿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带队的老士官抬手示意暂停推进,对着通讯器低声道:“上校,门开了,上面标着‘休眠仓’。”

  另外两组士兵仍在谨慎搜寻。一组在排查一间储藏室时,遭遇两个半埋在冰里的机器人——它们同样因冰封导致行动迟滞,关节转动时带着冰碴碎裂的声响。没等对方完全启动,一组士兵已端起加装消音器的步枪,精准命中胸口位置,解决得干脆利落。

  二组则在三层一间装潢相对完好的房间里有了发现。带队的老士官从一个特殊防寒材质的盒子里取出一枚U盘,外壳裹着的保温层仍带着微弱的恒温余温。他立刻按住通讯器汇报:“报告上校同志,在三层高档舱室发现一枚U盘,被特殊防寒盒保护着。”

  尽管这艘船还有多层未探索,但目前的收获已足够可观。指挥室里,张启元看着实时传回的画面,立刻接通李恩的通讯:“让一组留守一层,二组从三层调往二层支援三组,集中力量探查休眠仓区域。”

  李恩收到指令,当即通过耳麦部署:“一组原地警戒,守住一层通道;二组立刻从三层撤离,转进二层与三组汇合;三组原地待命,等二组抵达后再共同行动。”

  指令简洁明了,陆战队员们迅速执行:二组收起夜视仪,沿着结冰的楼梯快速向下机动,靴底敲击金属台阶的声响在通道里层层回荡;三组则在休眠仓门口结成防御阵型,静静等待支援到位。

  二组抵达后,两组士兵迅速合并成一个战斗单元。带队的老士官打了个手势,两只搭载着红外扫描仪的机器狗立刻启动,一前一后钻进休眠仓大门。

  探照灯的光束在内部扫过,实时画面通过数据链传回士兵的战术终端——一排排休眠舱整齐排列,大部分舱体覆盖着厚冰,舱门玻璃上凝结的白霜模糊了内部景象,暂无异常动静。

  “安全。”耳麦里传来确认声。士兵们随即呈战术队形跟进,靴底踩在冰面的轻响被刻意放轻,夜视仪的绿光缓缓掠过那些冰冷的舱体,每个人的枪口都保持着戒备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