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冷漠地滑向了2020年的9月。
秋风渐起,带来了丝丝凉意,也带来了开学季的焦虑。那对龙凤胎姐弟,已经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郑家每个人的心头。
郑勤跃的父亲,这位沉默了一辈子的男人,开始以一家之主的身份,权衡起利弊。
起初,他也想过公立幼儿园。价格优惠,是国家福利,这是最实在的好处。可他亲自去考察了一圈,回来后就沉默了。从家里到那所口碑最好的公立幼儿园,往返要近一个小时。这意味着,他和老伴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催促孩子,挤上早高峰的公交或地铁,将孩子送去,下午再顶着疲惫去接。一天两个小时的路程,对于两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来说,身体上实在吃不消。
“不行,太折腾了。”他对老伴摇了摇头,“我们这把老骨头,可以苦,但不能苦了孩子。每天起那么早,睡不够,在路上折腾,孩子哪还有精神学习?”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郑勤跃之前看中的那所私立幼儿园。
他一个人又跑了一趟。接待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情况。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最打动他的,是“全托式”的管理。学校负责孩子的一日三餐,早餐、午餐、晚餐,还有两次点心。家长只需要早上把孩子送过去,晚上接回来就行,省去了接送来回奔波的辛苦。
“而且,”老师微笑着补充,“我们的学费里,包含了很多兴趣班,比如舞蹈、美术、乐高,都是免费的,不用再额外花钱报班了。”
老人听着,心里那杆秤,开始慢慢地倾斜。
他想,一分钱一分货,这贵,自然有贵的道理。更好的服务,更营养的饮食,更全面的发展……对于孙子孙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更好的起点。
那天晚上,老两口在房间里商量了很久。最终,父亲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他把郑勤跃叫到跟前,语气平静但坚定:“幼儿园的事,你别管了。就去上那家私立的,钱,我来出。”
郑勤跃愣住了,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一个字。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个月一万多,一年就是十几万。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其是在他父亲已经承担了他每个月近九万贷款的情况下。
“爸……这怎么行……这太多了……”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愧疚。
“怎么不行?”父亲看着他,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我已经替你还着贷款了,不差再多这一笔。孙子上学是天大的事,不能委屈。钱没了可以再挣,孩子的童年耽误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老人没有说那些大道理,只是用最朴素的逻辑,表达着一个祖父最深沉的爱。他知道儿子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他再不伸手,这个家可能就真的散了。
就这样,在郑勤跃彻底无力承担,马悦冷漠无视的情况下,孩子的爷爷,用他那并不宽厚的肩膀,扛起了这对龙凤胎的全部学杂费。
对于一般的普通家庭而言,这每月一万多的幼儿园费用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奢侈。但对于这位慈父来说,为了支持儿子,为了给孙辈一个最好的未来,他心甘情愿。
这份沉甸甸的爱,让郑勤跃在绝望的深渊里,看到了一丝微弱的光。但与此同时,这天平的两端,也越发显得失衡。一端,是父亲倾其所有的付出;另一端,是马悦渐行渐远的冷漠。
他们这个家,早已不是一艘同舟共济的船,而是一座摇摇欲坠的桥,桥的两端,正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秋风渐起,带来了丝丝凉意,也带来了开学季的焦虑。那对龙凤胎姐弟,已经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郑家每个人的心头。
郑勤跃的父亲,这位沉默了一辈子的男人,开始以一家之主的身份,权衡起利弊。
起初,他也想过公立幼儿园。价格优惠,是国家福利,这是最实在的好处。可他亲自去考察了一圈,回来后就沉默了。从家里到那所口碑最好的公立幼儿园,往返要近一个小时。这意味着,他和老伴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催促孩子,挤上早高峰的公交或地铁,将孩子送去,下午再顶着疲惫去接。一天两个小时的路程,对于两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来说,身体上实在吃不消。
“不行,太折腾了。”他对老伴摇了摇头,“我们这把老骨头,可以苦,但不能苦了孩子。每天起那么早,睡不够,在路上折腾,孩子哪还有精神学习?”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郑勤跃之前看中的那所私立幼儿园。
他一个人又跑了一趟。接待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情况。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最打动他的,是“全托式”的管理。学校负责孩子的一日三餐,早餐、午餐、晚餐,还有两次点心。家长只需要早上把孩子送过去,晚上接回来就行,省去了接送来回奔波的辛苦。
“而且,”老师微笑着补充,“我们的学费里,包含了很多兴趣班,比如舞蹈、美术、乐高,都是免费的,不用再额外花钱报班了。”
老人听着,心里那杆秤,开始慢慢地倾斜。
他想,一分钱一分货,这贵,自然有贵的道理。更好的服务,更营养的饮食,更全面的发展……对于孙子孙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更好的起点。
那天晚上,老两口在房间里商量了很久。最终,父亲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他把郑勤跃叫到跟前,语气平静但坚定:“幼儿园的事,你别管了。就去上那家私立的,钱,我来出。”
郑勤跃愣住了,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一个字。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个月一万多,一年就是十几万。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其是在他父亲已经承担了他每个月近九万贷款的情况下。
“爸……这怎么行……这太多了……”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愧疚。
“怎么不行?”父亲看着他,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我已经替你还着贷款了,不差再多这一笔。孙子上学是天大的事,不能委屈。钱没了可以再挣,孩子的童年耽误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老人没有说那些大道理,只是用最朴素的逻辑,表达着一个祖父最深沉的爱。他知道儿子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他再不伸手,这个家可能就真的散了。
就这样,在郑勤跃彻底无力承担,马悦冷漠无视的情况下,孩子的爷爷,用他那并不宽厚的肩膀,扛起了这对龙凤胎的全部学杂费。
对于一般的普通家庭而言,这每月一万多的幼儿园费用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奢侈。但对于这位慈父来说,为了支持儿子,为了给孙辈一个最好的未来,他心甘情愿。
这份沉甸甸的爱,让郑勤跃在绝望的深渊里,看到了一丝微弱的光。但与此同时,这天平的两端,也越发显得失衡。一端,是父亲倾其所有的付出;另一端,是马悦渐行渐远的冷漠。
他们这个家,早已不是一艘同舟共济的船,而是一座摇摇欲坠的桥,桥的两端,正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