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列车行进-《铁路公安的晋升之路》

  “宋建国!”

  “到!”

  “你组负责列车行进间的巡逻警戒,重点巡查车厢连接处、通过台,注意观察铁路沿线情况,配备步枪、望远镜!”

  “是!”

  “李卫红!”

  “到!”

  “你组负责在哈城站交接期间的外围警戒和秩序维护,提前与哈城站公安派出所取得联系,确保交接区域安全!”

  “是!”

  “赵小虎、张根生!”韩东继续说道,“你们两组各抽调十人,作为机动力量,随时支援各小组!”

  “是,韩队!”两人齐声应道。

  “装备室领取武器弹药,检查通讯设备,携带五日份口粮,一小时后,集合出发!”韩东下令。

  “是!”众人领命,迅速散去准备。

  办公室里只剩下韩东和小张。

  “韩队,这是货物清单和列车编组图,还有沿途各主要站点的联系方式和应急预案。”小张递上一叠材料。

  韩东接过,快速翻阅,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措施。

  一小时后,三中队精选的三十多名队员全副武装,在院子里集合完毕。

  队员们穿着厚重的棉军大衣,背着背包,挎着枪械,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一团。

  虽然装备沉重,但个个精神抖擞,眼神坚定。

  韩东同样装束,目光扫过众人:“同志们,任务的重要性,我就不再重复了!”

  “我只强调一点,我们押运的,是国家建设的急需物资,是无数工人师傅的心血,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出发!”

  “是!”

  京城站货场,一列闷罐车厢和棚车混合编组的货运列车已经整装待发。

  其中两节加固过的棚车门口,站着铁路保卫科和运输局的干部,原地等待。

  韩东带队赶到,双方敬礼,简单交接。

  “韩队长!”运输局的一位干部握着韩东的手,“这批东西太重要了,一路上就拜托你们了!”

  “请放心,一定安全送到!”韩东郑重承诺。

  他亲自带人登上那几节重点车厢检查,车厢内,巨大的木箱被牢牢固定在车板上,盖着苫布,贴着封条。

  空气中有淡淡的机油味和木料味,王小川小组立刻按照指令,两人一组,分别进入车厢,如同钉子般守在货物旁。

  韩东又检查了队员们所在的车厢,确认了通讯和应急设备完好。

  “报告韩队,一切就绪!”王小川报告。

  “好!”韩东点头,对列车长和押运干部说,“可以发车了!”

  下午一点整,汽笛长鸣,列车缓缓启动,驶出京城站货场,向着北方驶去。

  列车喷吐着浓白的蒸汽,缓缓驶离了京城站货场。

  城市的建筑、嘈杂的人声渐渐被甩在身后,窗外的景色如同褪色的画卷,逐渐被冬日北方旷野的苍茫与寂寥所取代。

  枯黄的田野被残雪斑驳地覆盖着,寒风开始毫无遮拦地掠过大地,发出呜呜的呼啸,并不时从闷罐车厢木板墙的缝隙里钻进来,带来刺骨的寒意。

  韩东所在的指挥兼休息车厢,是靠近重点货物车厢的一节标准闷罐车。

  里面临时加装了一个小小的铁皮炉子,烟囱伸出车顶,此刻正努力地燃烧着,试图驱散一些严寒。

  但相对于广阔冰冷的车厢空间,这点热量显得杯水车薪。

  队员们穿着厚重的棉军大衣,戴着狗皮帽子,裹得严严实实,挤坐在铺着稻草的地铺上,或靠着冰冷的车厢板壁。

  “都活动活动手脚,别冻僵了!”韩东哈出一口白气,声音在空旷的车厢里显得有些发闷。

  他自己也站起身,用力跺了跺有些发麻的脚。

  皮靴踩在粗糙的车板上,发出咚咚的声响。

  队员们闻言,纷纷起身,搓手、跺脚、活动脖颈,车厢里响起一片窸窸窣窣和轻微的跺地声。

  “这天,比年前咱们去热河可冷多了!”赵小虎一边蹦跳一边说道,鼻子冻得通红。

  “这不比去年那次好多了?”一个老队员,裹紧大衣,缩着脖子说道,“去年那次,才是真的冷,你忘了,当时吐口唾沫直接冻成冰碴了!”

  “真的假的?”刘小兵瞪大了眼睛,他是第一次押韵,有些难以置信,又带着点莫名的兴奋。

  “吓唬你呢!”赵小虎笑着捶了那人一下,“不过越往前越冷,大家把领口、袖口都扎紧了,千万别冻伤!”

  韩东走到小炉子边,拿起铁壶晃了晃,里面还有小半壶水,已经温了。

  他给几个空了的军用水壶灌上热水。

  “轮流喝点热水,暖暖身子。”他将水壶递给靠近的队员。

  随后韩东走到车厢一端的小桌旁,摊开地图和列车运行时刻表。

  桌角放着一盏灯,昏黄的光晕照亮了纸张。

  他对照着窗外偶尔掠过的站牌或标志性建筑,用红铅笔在地图上仔细标注着列车的位置。

  手指冻得有些僵硬,写字不太灵活。

  他需要时刻掌握列车进程,预判到达各个主要站点的时间,以便提前通过列车上的电话线路与调度所联系。

  再转接,与后方以及前方车站的公安驻站员取得联系,通报情况,了解前方路况和治安信息。

  “各小组,汇报情况。”每隔一小时左右,韩东就会拿起那个沉重的步话机。

  按下通话键,电流的嘶嘶声和车厢的轰鸣声混合在一起。

  “一组正常,货物安全,封条完好!”王小川的声音从步话机里传出。

  伴随着明显的风声……他们守在通风更好的棚车门口,条件更艰苦。

  “二组正常,沿线无异状!”负责巡逻的宋建国报告。

  “三组无异常!”

  简洁、清晰的汇报,是漫长旅途中令人安心的节奏。

  每一次“正常”的背后,都是队员们顶着寒风、瞪大眼睛的坚守。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如同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缓缓笼罩了大地。

  窗外的景色彻底隐入黑暗,只剩下远处零星如豆的灯火,以及列车自身车轮撞击铁轨发出的单调而巨大的“哐当、哐当”声,这声音在寂静的旷野中被无限放大。

  严寒变本加厉,车厢里的温度降得更低了,呵气成雾,甚至车厢内壁都结起了一层薄薄的白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