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韩悦的宣传活动-《铁路公安的晋升之路》

  “东子!”一直沉默的韩江南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家之主的威严,打断了兄弟俩越来越激烈的争执。

  他脸色阴沉,目光严厉地扫过韩东和韩涛。

  饭桌上瞬间安静下来,连丫丫都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害怕的嘴里的肉都不嚼了。

  韩江南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极力压制着内心的波澜,目光落在面前的饭碗上,语气缓慢。

  “吃饭的时候,不要争论这些,国家大事,有上级领导操心。”

  “东子你现在得任务,是做好本职工作,保障铁路物资安全;小涛你现在要专心学习,其他的事情,不要妄加议论!”

  这话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制止了争论,但韩东和韩涛都听出了其中的倾向。

  韩东明白,父亲是在告诫他谨言慎行,而韩涛则觉得父亲偏向哥哥,脸上露出了委屈和不满的神情,赌气似的扒拉着碗里的饭,不再说话。

  李芹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快吃饭吧,菜都凉了。”她又给韩涛夹了一筷子菜,“小涛,多吃点,学习费脑子。”

  但气氛已经彻底破坏了,这顿饭在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中草草结束。

  韩涛吃完就闷声不响地回了自己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

  …

  饭桌上那场不欢而散的争论,像一块阴云,在韩家笼罩了好几天。

  韩涛明显和韩东有了隔阂,韩东一家回大院吃饭的时候,韩涛明显话少了,吃完饭就钻进自己房间。

  然而,这种压抑很快被韩悦带来的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打破了。

  如果说韩涛的激情还带着些学生气的理想主义,那么韩悦的参与,则更直观地展现了这场运动是如何深入到社会肌理的每一个角落。

  周末,韩悦没有像往常一样睡懒觉,而是早早地就出了门,回来的时候,身后还跟着几个年龄相仿、同样脸上带着兴奋红晕的男女生同学。

  他们每个人都胳膊上戴着红袖标,手里拿着锣鼓、镲等响器,还有一人扛着一面卷起来的红布横幅,上面似乎写着什么标语。

  “爸,妈,我回来啦!”韩悦的声音清脆响亮,带着一股完成任务后的自豪和疲惫。

  她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几缕头发黏在脸颊旁,但眼睛却亮晶晶的,浑身散发着活力。

  李芹闻声出来,看到女儿和同学们这阵势,愣了一下:“小悦,你们这是……干啥去了?这一身汗。”

  “我们去参加宣传活动啦!”韩悦兴奋地解释,一边招呼同学们把东西放下。

  “学校组织的“红领巾宣传队”,到附近的街道和胡同里去宣传“大跃进”的大好形势,动员群众支援钢铁生产!”

  一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女同学接口道:“阿姨,我们今天可受欢迎了,敲锣打鼓,念快板,喊口号,好多人都围着我们看呢!”

  另一个男生也得意地补充:“我们还帮街道贴了新标语!”

  李芹看到女儿和同学们这热火朝天的样子,再听到他们的话,有些无奈。

  她注意到韩悦的鞋子沾满了土,裤脚也蹭上了墙灰,显然走了不少路。

  “累了吧,赶紧喝点水。”李芹招呼着韩悦和她的同学们。

  孩子们确实渴坏了,道了谢,咕咚咕咚地喝着水,韩悦一边喝水,一边迫不及待地向家人讲述今天的“战绩”。

  “妈,你是没看到,我们念到亩产万斤粮的时候,那些大爷大妈可惊讶了,然后就可高兴了!”

  “都说d领导得好,日子有奔头了!”韩悦脸上洋溢着一种荣耀感,“我们还教小孩们唱《社会主义好》,他们学得可快了!”

  “你们……宣传的时候,有没有人……提出什么问题?”李芹不经意的问道。

  “问题?”韩悦眨巴着大眼睛,想了想,“没有啊,大家都说好,哦,对了,有个老爷爷问,粮食那么多,吃不完怎么办?”

  “我们就说,可以支援国家建设,还可以喂猪养鸡,让全国人民都吃上肉,老爷爷听了可开心了,直夸我们懂得多!”

  韩悦的回答天真无邪,李芹笑了笑没再问什么。

  韩悦的同学们休息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韩悦送走同学,回到屋里,依然兴奋不已,拉着李芹,说着宣传中的趣事,还即兴表演了一段他们编的快板,内容是歌颂“小高炉”和“土法炼钢”的。

  “小高炉,冒火花,炼出钢铁保国家,土办法,威力大,气得md干瞪眼呀干瞪眼!”韩悦手舞足蹈,节奏明快,脸上全是笑容。

  李芹直接被逗笑了,摸了摸韩悦的头发,静静地听着。

  晚饭时,韩东和王红英带着丫丫过来吃饭,韩悦依然沉浸在白天的兴奋中,饭桌上都是她的声音。

  韩涛似乎也被妹妹的情绪感染,话多了起来,兄妹俩就着宣传的内容讨论了起来,气氛比前几天缓和了不少。

  但韩东和韩江南都沉默地吃着饭,没有插嘴打断,任由两人高兴得聊着。

  晚饭后,韩悦因为白天的玩的太欢,早早回屋睡觉去了。

  又是一周时间过去了,这天上午,韩东带着小刘去铁路局教育处送一份文件。

  教育处所在的办公楼,紧邻着一所中学,刚走到附近,他们就听到一阵震耳欲聋的喧闹声,不同于往常学生课间的嬉戏打闹,而是一种更有组织、更具冲击力的声浪。

  走近一看,韩东和小刘都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学校操场上,黑压压地聚集了成百上千的学生,从初中生到高中生都有。

  许多人头上戴着草帽或毛巾,胳膊上清一色地戴着红袖标,队伍前面,几个老师模样的人正拿着铁皮喇叭,声嘶力竭地喊着什么,但声音被淹没在学生们激昂的口号声和歌声里。

  “坚决响应d的号召!”

  “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

  “到边疆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雄壮的《社会主义好》的歌声间歇性地响起,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和跺脚声,整个操场像一口沸腾的大锅。

  “这是……要干什么?”小刘脸上写满了诧异,“今天不是上课的日子吗?”

  韩东眉头紧锁,他已经猜到了几分,不过他的记忆里,这种情况还要过些年呢,怎么现在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