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测试与催化剂-《玫瑰褶皱里的他和他》

  陆沉舟感觉自己像个在薄冰上行走的人。

  每一次与顾然不经意的视线交汇,每一次会议上听到他那冷静清晰的陈述,甚至只是眼角余光瞥见那道在办公区间从容穿梭的身影,都像是在冰面上施加了一道细微的、几乎不可闻的“咔嚓”声。

  他无法解释这种日益加剧的敏感。他将之归咎于那场该死的意外,以及后续“适应性接触”的失败。一定是这些事件扰乱了他一贯精密运行的节奏,让他变得……失常。

  他需要重新掌控。掌控局面,更重要的是,掌控自己。

  于是,在周三下午,他下达了一个指令——让战略部,主要是顾然所在的小组,在三天内额外完成一份关于海外某新兴市场政策变动对集团潜在影响的紧急评估报告。理由是“供最高决策层参考”,时间紧,任务重,但并非当前最优先的项目。

  这是一个刻意的安排。一个合理的、基于工作的理由,让他可以“正常”地、频繁地与顾然而对面接触,同时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来覆盖、或者说“检验”那些莫名滋生的异常情绪。

  他告诉自己,这是为了观察顾然在极限压力下的专业表现,进一步评估这位“合作伙伴”的可靠性。

  【环境变量更新:新增紧急评估任务,时限苛刻,明显超出常规工作负荷。目标人物陆沉舟介入频率提升。】

  【动机分析:此任务作为“压力测试”的可能性高达87.5%。目标可能借此:1.验证我方专业稳定性;2. 消耗我方精力,减少其自身情绪干扰;3. 在可控工作场景下,满足其潜在的观察\/接触需求。】(????)

  顾然几乎是瞬间就洞悉了这份“紧急任务”背后的潜台词。他没有丝毫抱怨,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意外,只是平静地接受了任务,然后立刻召集小组成员,投入了高速运转。

  他的冷静和高效,反而让暗中观察的陆沉舟,感到一丝莫名的……挫败。

  第一天,顾然带领小组熬夜到凌晨,梳理出海量的原始数据和政策文件。陆沉舟以“关注进展”为由,两次将顾然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试图用最苛刻的问题和最冷静的目光,来维持那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感。

  但当他看着顾然因为缺乏睡眠而眼底泛起的淡淡青黑,听着他用略带沙哑却依旧逻辑分明的声音回答每一个问题时,某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像细小的藤蔓,悄悄缠绕上他的心间。那不仅仅是欣赏,更像是一种……怜惜?

  这个念头刚一冒头,就被陆沉舟粗暴地掐断了。荒谬。

  第二天,分析进入关键阶段,核心模型构建遇到瓶颈。小组内部出现了分歧,争论不下。下午四点,陆沉舟再次召见顾然。

  这一次,他没有让顾然站在办公桌前汇报,而是示意他坐到旁边的沙发上。他自己也离开了那个象征权力的座位,坐到了顾然的对面。

  这个小小的位置变化,让整个办公室的气氛,从纯粹的公事公办,陡然增添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私人感。

  “遇到问题了?”陆沉舟看着顾然眉宇间挥之不去的疲惫,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缓和。

  顾然揉了揉眉心,没有掩饰遇到的困难,简洁地阐述了当前的瓶颈和组内的分歧。他的姿态,与其说是下属向上司求助,更像是在与一个……可以讨论问题的同伴交换意见。

  陆沉舟听着,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这是他专注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你的看法呢?”他问,目光落在顾然因缺水而有些起皮的嘴唇上。

  “我认为,分歧源于对当地营商环境‘非正式规则’的权重评估不同。”顾然抬起眼,正好捕捉到陆沉舟还没来得及完全移开的目光。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似乎有什么东西飞快地闪了一下。

  【接触环境变化:物理距离缩短至1.5米,座位高度平等,氛围向“非正式讨论”倾斜。目标出现短暂(0.8秒)的视线滞留(落点:我方唇部)。】(??????)??

  两人就技术细节讨论了近二十分钟。期间,陆沉舟起身去给顾然倒了杯水。当他将水杯递过去时,两人的手指不可避免地再次接触。

  这一次,接触的时间比上次在公寓传递水瓶时,长了大概0.5秒。

  陆沉舟的手指温热,甚至有些烫。顾然能感觉到那短暂的停顿,以及对方指尖传来的一丝几不可察的颤抖。

  顾然面色如常地接过,道谢,喝了一口。水温恰到好处。

  陆沉舟坐回沙发,感觉自己的指尖像是被微弱的电流划过,残留着一种奇异的麻痒感。他下意识地将那只手蜷缩起来,藏在了身侧。

  【关键测试节点:目标主动发起非必要关怀行为(倒水),并延长了物理接触时间。其出现生理性紧张反应(指尖颤抖)。】

  【假设支持度 20%。目标潜意识对接触的渴望,可能正在缓慢压倒其理性回避机制。】(★w ★)

  讨论结束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

  “思路清楚了,谢谢陆总。”顾然站起身,脸上的疲惫似乎因为找到了方向而消散了些许,露出一丝清浅的、真实的笑意。那笑意很淡,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陆沉舟的心湖里漾开了圈圈涟漪。

  “嗯。”陆沉舟移开目光,声音低沉,“去吧,抓紧时间。”

  顾然离开了。办公室内恢复了寂静,但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刚才讨论时留下的、属于另一个人的气息,以及那种……挥之不去的、名为“顾然”的扰动。

  陆沉舟独自坐在沙发上,很久没有动。

  他原本以为,这场“压力测试”会让他重新确认顾然作为“工具”的定位,会让他找回那种绝对的、冰冷的掌控感。

  但事实恰恰相反。

  他看到了顾然在压力下的坚韧与智慧,看到了他偶尔流露的、真实的疲惫,也看到了那转瞬即逝的、让他心头一动的浅笑。

  他非但没有重新掌控局面,反而感觉自己正在被一种更强大、更陌生的力量,一点点地……侵蚀。

  这种认知,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以及……一丝隐藏在恐慌深处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悸动。

  ---

  第三天,报告完成的最后期限。

  晚上九点,战略部办公区依旧灯火通明。顾然和小组核心成员在做最后的校验和润色。陆沉舟没有像前两天那样待在办公室,而是“恰好”在顶层处理一些事情,“顺路”走了过来。

  他站在办公区的入口,没有进去。隔着一段距离,看着被电脑屏幕光芒映亮脸庞的顾然。

  顾然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偶尔会停下来,蹙眉思考,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夹在指间的笔。那专注的侧影,在寂静的夜晚和明亮的灯光下,像一幅定格的剪影,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吸引力。

  陆沉舟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了。

  他发现自己竟然有些……移不开眼睛。

  就在这时,顾然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忽然抬起头,目光精准地捕捉到了站在阴影处的他。

  四目相对。

  空气仿佛凝固了。

  顾然的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甚至对他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便重新低下头,投入到工作中。仿佛他的出现,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插曲。

  这种坦然,这种……似乎完全不受他影响的态度,像一根细小的刺,轻轻扎了一下陆沉舟的心脏。

  一种混合着失落、不甘,以及更强烈吸引力的复杂情绪,如同藤蔓般疯狂滋长。

  他几乎是有些狼狈地,转身离开了。

  【测试结果汇总:在为期三天的“压力测试”中,目标人物陆沉舟:

  1. 主动创造多次非必要单独接触机会。

  2. 出现关怀行为及延长接触时间。

  3. 出现明显的生理及情绪反应(心跳加速、视线滞留、指尖颤抖、恐慌与悸动)。

  4. 其试图建立的“理性审视”姿态被自身不断加剧的关注与情绪投入所瓦解。

  结论:“压力测试”失败。目标对测试对象的关注度与情感波动呈显着正相关。测试本身,成为了情感的催化剂。】(☆▽☆)

  深夜十一点,顾然将最终版的报告发送到了陆沉舟的邮箱。

  几乎是在邮件发出的瞬间,他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一条来自L的短信,只有简短的三个字:

  “收到了。”

  没有评价,没有感谢。但这深夜即刻的回复本身,就已经传递了某种不平静的信号。

  顾然看着那条短信,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极淡的、了然的弧度。

  他关掉电脑,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沉睡的城市。

  测试结束了。

  而催化剂的效应,才刚刚开始发酵。

  陆沉舟,你还能在你的理性堡垒里,坚守多久呢?

  【情感模拟模块反馈:检测到任务推进带来的满足感与……期待感?注意:理性核心需保持警惕。】

  【下一阶段:等待催化反应结果,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目标更剧烈的行为失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