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住所的白天,勉强能算作宁静。阳光透过老旧但干净的窗帘,在布满划痕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薇的身体在缓慢恢复,多数时间仍在静养,苍白的面容上渐渐有了一丝生气。陆沉包揽了所有家务,采购、做饭、打扫,动作还有些因伤势未愈而带来的迟缓,却异常专注。这些琐碎的日常,像一种无声的疗愈,暂时填补了那巨大的空洞和不安。
他试图让自己沉浸在这种“平凡”里,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舔舐伤口,渴望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他陪着林薇看无聊的电视节目,听她断断续续地回忆那些似乎也蒙上了一层薄雾的往事,小心翼翼地避开任何可能引发她记忆混乱或勾起彼此痛苦的话题。表面看来,他们是一对刚刚历经劫难、正在努力重建生活的小情侣,在城市的角落里寻求着微不足道的安宁。
但陆沉知道,这种平静脆弱得像一层薄冰。冰层之下,是他独自承受的、日益汹涌的暗流——那些无法言说的“后遗症”,正以越来越清晰的方式显现。
起初只是夜晚的幻听和转瞬即逝的光影扭曲。但很快,这些症状开始侵入白天的时光。
第一次明显的发作,发生在他去附近菜市场买菜回来的路上。阳光明媚,人声嘈杂,小贩的吆喝、主妇的讨价还价、孩子的哭闹交织成一副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陆沉提着装满蔬菜的塑料袋,低头避让着行人,心中还在盘算着中午给林薇做点什么有营养的。
突然,毫无预兆地——
眼前的景象晃动了一下。
不是物理上的地震,而是视觉感知层面的瞬间失真。就好像老式电视信号不良时,画面猛地跳动、拉出几道残影,随即又恢复正常。整个过程可能不到半秒钟。
陆沉猛地停下脚步,心脏骤停了一瞬。他晃了晃头,眼前的街景依旧,行人依旧,阳光依旧。刚才那一瞬的异常,快得仿佛只是错觉。
是头晕?是伤势未愈导致的供血不足?
他强迫自己继续往前走,但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沿着脊椎爬升。那不是简单的生理不适。那感觉……很熟悉。类似于在循环后期,他偶尔能捕捉到的、世界“重置”前那极其细微的“卡顿感”,但更加微弱,更加短暂,而且……内容不同。
循环的“卡顿感”是重复的预兆,是朝着已知终点的滑行。
而刚才那一瞬,他仿佛瞥见了一个未曾发生过的片段: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孩不是从他身边跑过,而是撞在了他提着袋子的手上,袋子掉在地上,西红柿滚了一地。
但这并没有发生。红衣小孩正好好地被母亲牵着走在他前面。
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瞬间失真”开始频繁出现。
有时是在倒水时,手腕会无意识地提前半秒做出一个规避动作,仿佛预见到水滴会溅出来,而实际上水柱很稳定。
有时是在和林薇说话时,会突兀地接上一句她还没说出口、但似乎正想说的话,惹得她惊讶地看他。
有时是走在街上,会莫名其妙地绕开某个看似空无一物的路面,几秒后,一个踩着滑板的少年才从他原本要走的位置疾驰而过。
这些现象不再是模糊的“既视感”,而是变成了极其短暂、却无比清晰的未来碎片。它们像是从正常的时间流中被强行剪切出来的几帧画面,突兀地插入他的感知,然后又迅速消失,留下现实的轨迹与那碎片略有偏差,或是完美印证。
陆沉开始意识到,这恐怕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那么简单。这更像是那场能量爆炸和时空扰动,在他大脑中留下的某种永久性“损伤”或者说……“馈赠”。他失去了主动预知和操控能量的能力,却获得了一种被动的、零碎的、无法控制的时间感知过敏症。
他的神经系统,仿佛被调到了一个异常的频率,能够偶尔捕捉到时间线上即将发生的、极其短暂的涟漪。这些碎片化的预知,长度通常不超过几秒钟,内容琐碎而无意义,无法串联成有用的信息,反而更像是一种精神干扰。
它们带来的不是掌控感,而是更深的焦虑和割裂感。
他无法判断下一个碎片何时会出现,内容是什么。这让他对外界刺激变得过度敏感,精神时刻处于一种潜在的紧张状态。他害怕在过马路时突然看到车祸片段,害怕在与林薇交谈时预见到她的痛苦。这种对未来的、哪怕只是几秒钟后的未来的、不受欢迎的窥视,成了一种新的折磨。
他不敢告诉林薇。她已经承受了太多,不能再为他的“幻觉”担惊受怕。他只能独自咀嚼这份诡异的孤独,在每一次“失真感”袭来时,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努力维持表面的平静。
一天下午,他正在厨房切菜,准备晚饭。阳光斜照进来,一切如常。突然,那种熟悉的晃动感再次出现。
碎片涌入脑海:
刀刃切偏,划破了他的指尖,血珠渗出。林薇听到动静,从客厅担忧地问了一句。
碎片消失。
现实时间流逝不到零点一秒。陆沉握着刀的手稳如磐石,刀刃精准地落在土豆上,没有半分偏差。
但他后背却惊出了一层冷汗。
那个未来碎片……没有发生。
他“看见”了,然后……改变了它?是因为他看到了,所以下意识地调整了动作吗?
这个发现让他心跳加速。如果……如果他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碎片,哪怕只是提前一两秒预知危险,那是否意味着,这种“后遗症”并非完全是负担?
他尝试着集中精神,去“主动”感知,但毫无作用。这些碎片如同调皮的电波,只在不经意间闪现,无法被召唤。
然而,一颗种子已经埋下。
这种被动接收的时间碎片,虽然混乱无序,却似乎蕴含着某种……可能性。
就在他心神不宁地做完晚饭,端到客厅时,发现林薇正看着电视新闻,脸色有些发白。
“怎么了?”他放下碗,关切地问。
林薇指着电视屏幕,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新闻说……城西那边,昨天晚上发生了一起很奇怪的抢劫案……歹徒好像……好像能提前知道保安的巡逻路线……好几个监控都莫名其妙失灵了几秒钟……”
陆沉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后遗症……
或许,并非只有他一个人在承受。
窗外,夕阳西下,将城市染成一片血色。宁静的日常生活之下,诡异的波澜正在悄然扩散。陆沉的“时间碎片”,似乎只是某个更大谜团的……第一块拼图。
他试图让自己沉浸在这种“平凡”里,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舔舐伤口,渴望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他陪着林薇看无聊的电视节目,听她断断续续地回忆那些似乎也蒙上了一层薄雾的往事,小心翼翼地避开任何可能引发她记忆混乱或勾起彼此痛苦的话题。表面看来,他们是一对刚刚历经劫难、正在努力重建生活的小情侣,在城市的角落里寻求着微不足道的安宁。
但陆沉知道,这种平静脆弱得像一层薄冰。冰层之下,是他独自承受的、日益汹涌的暗流——那些无法言说的“后遗症”,正以越来越清晰的方式显现。
起初只是夜晚的幻听和转瞬即逝的光影扭曲。但很快,这些症状开始侵入白天的时光。
第一次明显的发作,发生在他去附近菜市场买菜回来的路上。阳光明媚,人声嘈杂,小贩的吆喝、主妇的讨价还价、孩子的哭闹交织成一副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陆沉提着装满蔬菜的塑料袋,低头避让着行人,心中还在盘算着中午给林薇做点什么有营养的。
突然,毫无预兆地——
眼前的景象晃动了一下。
不是物理上的地震,而是视觉感知层面的瞬间失真。就好像老式电视信号不良时,画面猛地跳动、拉出几道残影,随即又恢复正常。整个过程可能不到半秒钟。
陆沉猛地停下脚步,心脏骤停了一瞬。他晃了晃头,眼前的街景依旧,行人依旧,阳光依旧。刚才那一瞬的异常,快得仿佛只是错觉。
是头晕?是伤势未愈导致的供血不足?
他强迫自己继续往前走,但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沿着脊椎爬升。那不是简单的生理不适。那感觉……很熟悉。类似于在循环后期,他偶尔能捕捉到的、世界“重置”前那极其细微的“卡顿感”,但更加微弱,更加短暂,而且……内容不同。
循环的“卡顿感”是重复的预兆,是朝着已知终点的滑行。
而刚才那一瞬,他仿佛瞥见了一个未曾发生过的片段: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孩不是从他身边跑过,而是撞在了他提着袋子的手上,袋子掉在地上,西红柿滚了一地。
但这并没有发生。红衣小孩正好好地被母亲牵着走在他前面。
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瞬间失真”开始频繁出现。
有时是在倒水时,手腕会无意识地提前半秒做出一个规避动作,仿佛预见到水滴会溅出来,而实际上水柱很稳定。
有时是在和林薇说话时,会突兀地接上一句她还没说出口、但似乎正想说的话,惹得她惊讶地看他。
有时是走在街上,会莫名其妙地绕开某个看似空无一物的路面,几秒后,一个踩着滑板的少年才从他原本要走的位置疾驰而过。
这些现象不再是模糊的“既视感”,而是变成了极其短暂、却无比清晰的未来碎片。它们像是从正常的时间流中被强行剪切出来的几帧画面,突兀地插入他的感知,然后又迅速消失,留下现实的轨迹与那碎片略有偏差,或是完美印证。
陆沉开始意识到,这恐怕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那么简单。这更像是那场能量爆炸和时空扰动,在他大脑中留下的某种永久性“损伤”或者说……“馈赠”。他失去了主动预知和操控能量的能力,却获得了一种被动的、零碎的、无法控制的时间感知过敏症。
他的神经系统,仿佛被调到了一个异常的频率,能够偶尔捕捉到时间线上即将发生的、极其短暂的涟漪。这些碎片化的预知,长度通常不超过几秒钟,内容琐碎而无意义,无法串联成有用的信息,反而更像是一种精神干扰。
它们带来的不是掌控感,而是更深的焦虑和割裂感。
他无法判断下一个碎片何时会出现,内容是什么。这让他对外界刺激变得过度敏感,精神时刻处于一种潜在的紧张状态。他害怕在过马路时突然看到车祸片段,害怕在与林薇交谈时预见到她的痛苦。这种对未来的、哪怕只是几秒钟后的未来的、不受欢迎的窥视,成了一种新的折磨。
他不敢告诉林薇。她已经承受了太多,不能再为他的“幻觉”担惊受怕。他只能独自咀嚼这份诡异的孤独,在每一次“失真感”袭来时,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努力维持表面的平静。
一天下午,他正在厨房切菜,准备晚饭。阳光斜照进来,一切如常。突然,那种熟悉的晃动感再次出现。
碎片涌入脑海:
刀刃切偏,划破了他的指尖,血珠渗出。林薇听到动静,从客厅担忧地问了一句。
碎片消失。
现实时间流逝不到零点一秒。陆沉握着刀的手稳如磐石,刀刃精准地落在土豆上,没有半分偏差。
但他后背却惊出了一层冷汗。
那个未来碎片……没有发生。
他“看见”了,然后……改变了它?是因为他看到了,所以下意识地调整了动作吗?
这个发现让他心跳加速。如果……如果他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碎片,哪怕只是提前一两秒预知危险,那是否意味着,这种“后遗症”并非完全是负担?
他尝试着集中精神,去“主动”感知,但毫无作用。这些碎片如同调皮的电波,只在不经意间闪现,无法被召唤。
然而,一颗种子已经埋下。
这种被动接收的时间碎片,虽然混乱无序,却似乎蕴含着某种……可能性。
就在他心神不宁地做完晚饭,端到客厅时,发现林薇正看着电视新闻,脸色有些发白。
“怎么了?”他放下碗,关切地问。
林薇指着电视屏幕,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新闻说……城西那边,昨天晚上发生了一起很奇怪的抢劫案……歹徒好像……好像能提前知道保安的巡逻路线……好几个监控都莫名其妙失灵了几秒钟……”
陆沉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后遗症……
或许,并非只有他一个人在承受。
窗外,夕阳西下,将城市染成一片血色。宁静的日常生活之下,诡异的波澜正在悄然扩散。陆沉的“时间碎片”,似乎只是某个更大谜团的……第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