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砚捏着那颗藏了字条的莲子,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夜色里,他对身后的随从使了个眼色,两人像狸猫似的潜到织造署后墙。
“大人,真要进去?”随从压低声音,眼里带着紧张。织造署虽不比皇宫戒备森严,却也是官府重地,擅闯可是大罪。
周砚扯了扯嘴角,将莲子塞进袖袋:“刘同知被人拿了把柄,咱们是去帮他,不是去捣乱。”他从怀里摸出一小瓶药粉,“等会儿见机行事,别伤着无辜。”
两人借着墙角的阴影翻进署内,脚刚落地,就听见书房传来压低的争执声。
“……那批货再拖下去,李太师那边不会放过我们的!”是李三的声音,带着酒气的蛮横。
“可……可私藏官绸是要掉脑袋的!”刘同知的声音发颤,显然吓得不轻。
“掉脑袋?”李三冷笑,“现在交出去,你以为宫里那位会饶了你女儿?当初你收好处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后果?”
周砚和随从对视一眼,悄悄挪到窗下。借着窗纸的缝隙往里看,只见刘同知脸色惨白,瘫坐在椅子上,李三则站在他面前,手里把玩着一块玉佩——那玉佩周砚认得,是李太师的私藏,当年在朝堂上见过。
“机会来了。”周砚对随从低语,将药粉递给他,“你绕到前门,把巡夜的兵卒引过来,就说听见异响。”
随从点头离去,周砚则摸出腰间的短刀,刀柄在掌心转了个圈。
没过片刻,外面传来兵卒的吆喝声,李三脸色一变,抓起桌上的一个锦盒就想跳窗逃跑。周砚早候在窗下,抬手一扬,刀鞘精准地砸在李三膝盖上。
“哎哟!”李三腿一软跪倒在地,锦盒摔在地上,里面滚出几匹流光溢彩的官绸——正是朝廷专供皇室的云锦,私藏私卖都是重罪。
刘同知见状,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巡夜的兵卒冲了进来,火把照亮了书房的狼狈。周砚从阴影里走出,亮出腰间的令牌:“奉旨巡查,拿下李三!”
李三还想挣扎,被兵卒死死按住,嘴里骂骂咧咧的,却怎么也挣不脱。
刘同知看着周砚,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周砚走过去,低声道:“刘大人,令爱让我带句话——家里的难处,她在宫里记挂着。”
刘同知猛地抬头,眼里又惊又愧,重重叹了口气:“是我糊涂……”
周砚拍了拍他的肩:“事已至此,好好配合官府查清账目,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与此同时,宫里的刘常在似有感应,坐在窗前望着江南的方向。桌上的莲子羹还冒着热气,她拿起勺子轻轻搅动,忽然笑了——总觉得今晚能睡个好觉。
苏璃看着她放松的模样,端起自己的那碗羹:“看来周砚那边顺利得很。”
“嗯。”刘常在舀了一勺,甜丝丝的暖意滑进心里,“谢谢您,苏璃姐姐。”
窗外的月光正好,透过窗纱落在两人身上,温柔得像一层薄纱。
夜色渐深,周砚带着兵卒押解李三离开织造署时,正撞见刘同知的女儿刘小娘被宫女搀扶着赶来。小姑娘才十三四岁,梳着双丫髻,眼眶通红,见了周砚便屈膝行礼:“多谢周大人救了家父……”
周砚侧身避开礼节,语气放缓:“你父亲虽有错,但也是被胁迫,安心等消息吧。”他想起方才在书房看到的账簿,刘同知私藏的官绸其实只占李三倒卖总量的十分之一,多半是被李三抓住软肋逼的。
刘小娘咬着唇点头,忽然从袖中摸出个布包递过来:“这是…...
“大人,真要进去?”随从压低声音,眼里带着紧张。织造署虽不比皇宫戒备森严,却也是官府重地,擅闯可是大罪。
周砚扯了扯嘴角,将莲子塞进袖袋:“刘同知被人拿了把柄,咱们是去帮他,不是去捣乱。”他从怀里摸出一小瓶药粉,“等会儿见机行事,别伤着无辜。”
两人借着墙角的阴影翻进署内,脚刚落地,就听见书房传来压低的争执声。
“……那批货再拖下去,李太师那边不会放过我们的!”是李三的声音,带着酒气的蛮横。
“可……可私藏官绸是要掉脑袋的!”刘同知的声音发颤,显然吓得不轻。
“掉脑袋?”李三冷笑,“现在交出去,你以为宫里那位会饶了你女儿?当初你收好处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后果?”
周砚和随从对视一眼,悄悄挪到窗下。借着窗纸的缝隙往里看,只见刘同知脸色惨白,瘫坐在椅子上,李三则站在他面前,手里把玩着一块玉佩——那玉佩周砚认得,是李太师的私藏,当年在朝堂上见过。
“机会来了。”周砚对随从低语,将药粉递给他,“你绕到前门,把巡夜的兵卒引过来,就说听见异响。”
随从点头离去,周砚则摸出腰间的短刀,刀柄在掌心转了个圈。
没过片刻,外面传来兵卒的吆喝声,李三脸色一变,抓起桌上的一个锦盒就想跳窗逃跑。周砚早候在窗下,抬手一扬,刀鞘精准地砸在李三膝盖上。
“哎哟!”李三腿一软跪倒在地,锦盒摔在地上,里面滚出几匹流光溢彩的官绸——正是朝廷专供皇室的云锦,私藏私卖都是重罪。
刘同知见状,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巡夜的兵卒冲了进来,火把照亮了书房的狼狈。周砚从阴影里走出,亮出腰间的令牌:“奉旨巡查,拿下李三!”
李三还想挣扎,被兵卒死死按住,嘴里骂骂咧咧的,却怎么也挣不脱。
刘同知看着周砚,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周砚走过去,低声道:“刘大人,令爱让我带句话——家里的难处,她在宫里记挂着。”
刘同知猛地抬头,眼里又惊又愧,重重叹了口气:“是我糊涂……”
周砚拍了拍他的肩:“事已至此,好好配合官府查清账目,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与此同时,宫里的刘常在似有感应,坐在窗前望着江南的方向。桌上的莲子羹还冒着热气,她拿起勺子轻轻搅动,忽然笑了——总觉得今晚能睡个好觉。
苏璃看着她放松的模样,端起自己的那碗羹:“看来周砚那边顺利得很。”
“嗯。”刘常在舀了一勺,甜丝丝的暖意滑进心里,“谢谢您,苏璃姐姐。”
窗外的月光正好,透过窗纱落在两人身上,温柔得像一层薄纱。
夜色渐深,周砚带着兵卒押解李三离开织造署时,正撞见刘同知的女儿刘小娘被宫女搀扶着赶来。小姑娘才十三四岁,梳着双丫髻,眼眶通红,见了周砚便屈膝行礼:“多谢周大人救了家父……”
周砚侧身避开礼节,语气放缓:“你父亲虽有错,但也是被胁迫,安心等消息吧。”他想起方才在书房看到的账簿,刘同知私藏的官绸其实只占李三倒卖总量的十分之一,多半是被李三抓住软肋逼的。
刘小娘咬着唇点头,忽然从袖中摸出个布包递过来:“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