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尘埃落定后的裂痕-《凤唳深宫:扫地宫女的登天阶》

  太和殿的血迹被冲刷干净,金砖地面泛着冷光,仿佛昨夜的厮杀从未发生。镇北将军带着亲兵守在殿外,甲胄上的寒光映着初升的朝阳,给这座经历过血雨腥风的宫殿镀上了一层肃杀的金边。

  皇帝醒了,却再没说过一句话。太医说他是急火攻心伤了神智,可苏璃看着御座上那个眼神涣散的老人,总觉得他是在用沉默逃避——逃避自己亲手纵容的阴谋,逃避儿子眼中那化不开的寒意。

  赵珩跪在御座前,手里捧着先皇后的手书,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父皇,李嵩、丽贵妃、太师已被拿下,三皇子涉事过深,儿臣请旨,废其封号,贬为庶人。”

  御座上的皇帝没有回应,只是机械地摩挲着龙椅扶手上的雕纹,像个迷路的孩子。

  “父皇?”赵珩又唤了一声,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苏璃站在殿外,看着赵珩挺直的背影,忽然想起坤宁宫井里的那半块玉佩。这些年他步步为营,忍辱负重,说到底,不过是想在父亲面前讨一个公道。可如今公道就在眼前,他要等的人,却已经看不懂了。

  “殿下,”镇北将军走进来,低声道,“李嵩的党羽已清理干净,北境的兵力也按您的意思,接管了京畿防务。”他顿了顿,看向御座上的皇帝,“只是陛下这边……”

  “先让太医看着吧。”赵珩站起身,转身时眼底的红血丝刺得人眼疼,“传朕的令,彻查三年前坤宁宫旧案,所有涉案人员,一个不留。”

  “是!”

  赵珩走出太和殿,阳光落在他身上,却暖不透那层深入骨髓的寒意。他看到苏璃,脚步顿了顿,忽然道:“陪我去坤宁宫。”

  坤宁宫的荒草被清理了些,那口井被重新盖好,上面压了块刻着“静”字的石碑。赵珩站在碑前,手里捏着那半块玉佩,指尖的温度比石碑还凉。

  “我小时候总在这里爬树,”他忽然开口,声音很轻,“母妃说我猴儿似的,每次都拿着点心哄我下来。”

  苏璃没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她知道,他需要一个出口,把那些积压了三年的委屈和思念,都倒出来。

  “她总说,皇家的孩子,要学会藏自自己的棱角,可我偏不。”赵珩笑了笑,眼底却泛着水光,“我以为父皇会护着我们,直到那场大火……”

  他的声音哽咽了,说不下去。

  苏璃走上前,轻轻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在抖,像寒风中的枯叶。

  “都过去了。”她轻声道,“皇后娘娘在天上看着,定会为您骄傲的。”

  赵珩反手握紧她的手,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她的骨头。他低着头,长发遮住了眉眼,苏璃看不到他的表情,只听到他压抑的、像困兽一样的呜咽。

  这是她第一次见他哭。那个永远冷静自持、运筹帷幄的太子,在母亲的旧居前,卸下了所有的伪装。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渐渐平静下来,松开她的手时,她的手腕已经红了一片。

  “回东宫吧。”他说,声音恢复了往常的冷硬,仿佛刚才的脆弱只是一场幻觉。

  苏璃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挺直的背影,忽然觉得两人之间隔了些什么。不是距离,是那些他不愿说出口的伤痛,像一道无形的裂痕,横亘在中间。

  回到东宫时,周太监正焦急地等在门口,见他们回来,连忙迎上去:“姑娘,您的手……”

  苏璃摇摇头,示意自己没事,目光却落在赵珩的背影上。他径直走进书房,关上门,将所有人都挡在了外面。

  “周公公,”苏璃轻声道,“殿下以前……也这样吗?”

  周太监叹了口气:“先皇后走后,殿下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他哭了。”他看着苏璃手腕上的红痕,“姑娘,殿下心里苦,您多担待。”

  苏璃点点头,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她知道他苦,可她不知道该怎么分担。他像一座冰封的山,偶尔露出的缝隙里,藏着的不是温暖,是足以将人冻伤的寒气。

  夜里,苏璃整理完军报,想去书房看看赵珩,却在门口听到里面传来碎裂声。她推门进去,就见赵珩站在案前,地上散落着碎裂的瓷片,他手里捏着一个酒杯,指节泛白。

  “殿下?”

  赵珩转头看她,眼底的醉意和寒意交织在一起,像淬了毒的冰:“你来做什么?”

  “军报整理好了。”苏璃将文书放在案上,“夜深了,殿下该歇息了。”

  “歇息?”赵珩冷笑一声,忽然抓住她的手腕,将她拉到面前,“你是不是觉得,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可以安安稳稳做你的掌书宫女,等我登基,再给你个名分?”

  苏璃的手腕被他捏得生疼,心里却更疼:“殿下,我不是……”

  “你就是!”赵珩打断她,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嘲讽,“你们都一样,要么想利用我,要么想依附我。你以为你帮了我几次,我就会信你?”

  他的话像一把刀,狠狠扎在苏璃心上。她看着他眼底的怀疑和冰冷,忽然明白了那道裂痕是什么——是他被背叛过太多次,早已不信任何人,包括她。

  “殿下若是不信我,”苏璃用力挣脱他的手,手腕上留下几道红印,“大可现在就处置我。”

  赵珩看着她泛红的眼眶,眼底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被冷硬取代:“滚出去。”

  苏璃转身就走,走到门口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闷响,像是酒杯摔在了地上。她没有回头,挺直脊背走出了书房。

  夜风很冷,吹得她眼眶发烫。她以为经过太和殿的生死与共,他们至少能算得上盟友,却没想到,在他心里,她终究还是个外人。

  或许,这就是深宫的常态。没有永远的信任,只有永远的利益。

  她的登天阶,终究还是要自己走。

  苏璃回到耳房,看着手腕上的红痕,忽然笑了。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原来,她还是会疼。

  原来,她也会天真地以为,冰冷的权力场里,能开出一点不一样的花。

  窗外的玉兰花瓣又落了一地,像一场无声的祭奠。苏璃知道,从今夜起,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她不会再奢求赵珩的信任,也不会再试图靠近他那冰封的心。

  她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守住自己的命。

  这就够了。

  至于那些不该有的心思,就像这落了满地的花瓣,该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