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拿着假长命锁在朝堂上发难的那日,雨柔正在御书房整理奏折。殿外传来争执声,夹杂着“念安”“先帝遗诏”的字眼,像冰雹砸在琉璃瓦上,脆生生的响。
“陛下,那长命锁上分明刻着‘安’字,定是三皇子遗腹子无疑!”是外戚之首,国舅周显的声音,带着刻意拔高的悲愤,“如今那孩子被奸人藏匿,难保不会被教养成第二个谋逆的三皇子!臣恳请陛下彻查景仁宫,定是那柔昭仪藏了私心!”
雨柔捏着奏折的手猛地收紧,宣纸边缘被攥出褶皱。她知道,周显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查孩子是假,想趁机扳倒她、动摇陛下的信任才是真。
“国舅急什么?”赵珩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不高不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不过是只长命锁,怎就断定是念安的?朕倒记得,那孩子的锁是柳婕妤亲手打的,锁扣内侧刻着朵小海棠,国舅手里的锁,有吗?”
殿外瞬间安静了。雨柔心头一暖——陛下竟连锁扣内侧的海棠都记得。
片刻后,周显的声音弱了几分:“这……许是臣记错了。但那孩子毕竟是隐患,臣……”
“隐患?”赵珩打断他,“朕看最大的隐患,是有人借着孩子的由头,想把手伸到云漠关的兵权里吧?”
脚步声渐远,想来是周显灰溜溜地退了。雨柔走出屏风,见陛下正用指尖敲着案几,眉峰微蹙:“周显没看到真锁,定会起疑。柳婕妤那边,有消息吗?”
“刚传来的信,”雨柔递上张字条,“老夫妻带着念安进了南楚边境的密林,暗卫说周显的人追得紧,已经交过一次手了。”
赵珩接过字条,指尖划过“交过手”三个字,脸色沉了沉:“给南楚的密信发出去了吗?让他们接应一下。”
“昨夜就发了。”雨柔答。南楚与大启素有往来,国君更是陛下的旧识,让他们护着念安,最是稳妥。
正说着,秦风的旧部里那个最顽固的,竟在天牢里“畏罪自尽”了。狱卒来报时,手里捧着块染血的衣角,上面绣着半朵海棠——与淑妃旧物上的花纹如出一辙。
“是周显的人动的手。”柳婕妤闻讯赶来,眼底带着寒意,“他们想杀人灭口,还故意留下海棠纹,把脏水泼到我们身上。”
雨柔看着那块衣角,忽然想起淑妃留下的血书,上面也有类似的针脚。周显这是想把当年淑妃的旧案也翻出来,将她们与“谋逆”彻底绑在一起。
“不能再等了。”赵珩站起身,走到舆图前,在云漠关与南楚边境之间画了条线,“让暗卫带着真长命锁,故意让周显的人劫走。”
雨柔一愣:“陛下是想……”
“让他们拿着真锁去南楚边境找孩子。”陛下的眼神锐利起来,“南楚国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只要人赃并获,周显就算有十张嘴,也说不清了。”
柳婕妤抚掌道:“陛下妙计!周显以为拿到真锁就能拿捏我们,却不知那锁是把钥匙,能打开他谋逆的证据链!”
雨柔却有些忧心:“可暗卫带着真锁去,会不会有危险?”
“险中才能求胜。”赵珩看向她,目光温和了些,“你放心,带队的是赵统领,他跟着朕出生入死多年,不会出事的。”
三日后,消息传来:周显派去劫锁的人果然被南楚暗卫活捉,从他们身上搜出了与云漠关粮草官往来的密信,字字都写着“待拿到孩子,即刻起兵”。
而那只真长命锁,被赵统领完好无损地带了回来,锁扣内侧的海棠纹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朵历经风雨却依旧鲜活的花。
周显被押入天牢时,还在嘶吼:“你们伪造证据!那锁是假的!”
雨柔站在景仁宫的台阶上,看着囚车从宫门前驶过。周显的头发散乱,往日的嚣张荡然无存,倒像条离了水的鱼,徒劳地张着嘴。
“结束了吗?”她轻声问身边的柳婕妤。
柳婕妤望着远处的宫墙,那里的海棠开得正盛:“没结束。只要这宫里还有权力,争斗就不会停。但至少……我们护住了想护的人。”
风拂过廊下的宫灯,光影在地上摇晃,像极了那些起伏的人心。雨柔摸出袖中那支海棠银钗,与长命锁放在一起——银钗的红,锁身的光,交相辉映,竟有种奇异的安稳。
她知道,这盘棋还没下完,但她们已经握住了最关键的棋子。那不是权力,不是计谋,而是藏在海棠纹里的牵挂,是长命锁上“安”字的期许,是无论风雨多大,都想护着谁平安的心意。
南楚边境的密林里,念安大概正被老夫妻抱在怀里,啃着野果吧。雨柔望着南方,嘴角忍不住扬起抹浅淡的笑。
只要那孩子平安,这深宫的风雨,她们就总能扛过去。
“陛下,那长命锁上分明刻着‘安’字,定是三皇子遗腹子无疑!”是外戚之首,国舅周显的声音,带着刻意拔高的悲愤,“如今那孩子被奸人藏匿,难保不会被教养成第二个谋逆的三皇子!臣恳请陛下彻查景仁宫,定是那柔昭仪藏了私心!”
雨柔捏着奏折的手猛地收紧,宣纸边缘被攥出褶皱。她知道,周显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查孩子是假,想趁机扳倒她、动摇陛下的信任才是真。
“国舅急什么?”赵珩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不高不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不过是只长命锁,怎就断定是念安的?朕倒记得,那孩子的锁是柳婕妤亲手打的,锁扣内侧刻着朵小海棠,国舅手里的锁,有吗?”
殿外瞬间安静了。雨柔心头一暖——陛下竟连锁扣内侧的海棠都记得。
片刻后,周显的声音弱了几分:“这……许是臣记错了。但那孩子毕竟是隐患,臣……”
“隐患?”赵珩打断他,“朕看最大的隐患,是有人借着孩子的由头,想把手伸到云漠关的兵权里吧?”
脚步声渐远,想来是周显灰溜溜地退了。雨柔走出屏风,见陛下正用指尖敲着案几,眉峰微蹙:“周显没看到真锁,定会起疑。柳婕妤那边,有消息吗?”
“刚传来的信,”雨柔递上张字条,“老夫妻带着念安进了南楚边境的密林,暗卫说周显的人追得紧,已经交过一次手了。”
赵珩接过字条,指尖划过“交过手”三个字,脸色沉了沉:“给南楚的密信发出去了吗?让他们接应一下。”
“昨夜就发了。”雨柔答。南楚与大启素有往来,国君更是陛下的旧识,让他们护着念安,最是稳妥。
正说着,秦风的旧部里那个最顽固的,竟在天牢里“畏罪自尽”了。狱卒来报时,手里捧着块染血的衣角,上面绣着半朵海棠——与淑妃旧物上的花纹如出一辙。
“是周显的人动的手。”柳婕妤闻讯赶来,眼底带着寒意,“他们想杀人灭口,还故意留下海棠纹,把脏水泼到我们身上。”
雨柔看着那块衣角,忽然想起淑妃留下的血书,上面也有类似的针脚。周显这是想把当年淑妃的旧案也翻出来,将她们与“谋逆”彻底绑在一起。
“不能再等了。”赵珩站起身,走到舆图前,在云漠关与南楚边境之间画了条线,“让暗卫带着真长命锁,故意让周显的人劫走。”
雨柔一愣:“陛下是想……”
“让他们拿着真锁去南楚边境找孩子。”陛下的眼神锐利起来,“南楚国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只要人赃并获,周显就算有十张嘴,也说不清了。”
柳婕妤抚掌道:“陛下妙计!周显以为拿到真锁就能拿捏我们,却不知那锁是把钥匙,能打开他谋逆的证据链!”
雨柔却有些忧心:“可暗卫带着真锁去,会不会有危险?”
“险中才能求胜。”赵珩看向她,目光温和了些,“你放心,带队的是赵统领,他跟着朕出生入死多年,不会出事的。”
三日后,消息传来:周显派去劫锁的人果然被南楚暗卫活捉,从他们身上搜出了与云漠关粮草官往来的密信,字字都写着“待拿到孩子,即刻起兵”。
而那只真长命锁,被赵统领完好无损地带了回来,锁扣内侧的海棠纹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朵历经风雨却依旧鲜活的花。
周显被押入天牢时,还在嘶吼:“你们伪造证据!那锁是假的!”
雨柔站在景仁宫的台阶上,看着囚车从宫门前驶过。周显的头发散乱,往日的嚣张荡然无存,倒像条离了水的鱼,徒劳地张着嘴。
“结束了吗?”她轻声问身边的柳婕妤。
柳婕妤望着远处的宫墙,那里的海棠开得正盛:“没结束。只要这宫里还有权力,争斗就不会停。但至少……我们护住了想护的人。”
风拂过廊下的宫灯,光影在地上摇晃,像极了那些起伏的人心。雨柔摸出袖中那支海棠银钗,与长命锁放在一起——银钗的红,锁身的光,交相辉映,竟有种奇异的安稳。
她知道,这盘棋还没下完,但她们已经握住了最关键的棋子。那不是权力,不是计谋,而是藏在海棠纹里的牵挂,是长命锁上“安”字的期许,是无论风雨多大,都想护着谁平安的心意。
南楚边境的密林里,念安大概正被老夫妻抱在怀里,啃着野果吧。雨柔望着南方,嘴角忍不住扬起抹浅淡的笑。
只要那孩子平安,这深宫的风雨,她们就总能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