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刚过,京城下了场大雪,天地间一片素白。东宫的琉璃瓦顶着厚厚的积雪,像覆了层糖霜,廊下的红灯笼在白雪映衬下,红得格外鲜亮。
天刚蒙蒙亮,上书房的灯就亮了。阿瑾穿着厚厚的棉袍,坐在书桌前背书,声音清朗,穿透了窗外的寂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沈文披着件狐裘走进来,手里捧着个手炉,见阿瑾读得认真,放轻了脚步。他走到书桌旁,看着少年笔下的字,点了点头:“笔锋又稳了些,只是‘愠’字的竖钩,还需再用力些,才有筋骨。”
阿瑾停下笔,看着纸上的字,若有所思地重写了一遍。
苏璃端着两碗热粥进来时,正看到这一幕,笑道:“沈先生来得早,外面雪大,怎么不多睡会儿?”
“惦记着孩子们的功课呢。”沈文接过热粥,哈了口热气,“这雪下得好,瑞雪兆丰年,明年定是个好年成。”
阿瑶裹着件大红斗篷跑进来,手里捧着个雪球,嚷嚷着要堆雪人。“哥哥,沈先生,快跟我玩雪去!”
“先把《诗经》背完。”阿瑾头也不抬,语气里带着兄长的严肃。
“哎呀,就玩一会儿嘛!”阿瑶拉着沈文的袖子撒娇。
沈文被缠得没法,笑着看向苏璃:“要不……就玩一刻钟?”
苏璃无奈地摇头:“也就你惯着她。”
雪后的庭院像铺了层白毡,踩上去咯吱作响。阿瑶指挥着沈文堆雪人,自己则拿着根树枝,给雪人画眼睛。阿瑾起初站在廊下看书,后来被妹妹的笑声吸引,也走了过来,默默帮着滚雪球,滚得又大又圆。
赵珩处理完早朝事务回来时,正看到这一幕。雪人已经堆好了,戴着阿瑶的小帽子,围着阿瑾的围巾,沈文还用胭脂给雪人点了个红鼻头,滑稽又可爱。
“倒有几分童趣。”赵珩走过去,掸了掸阿瑶肩上的雪,“手这么凉,还玩?”
“爹爹你看,雪人好看吗?”阿瑶献宝似的指着雪人。
“好看。”赵珩点头,目光落在上书房的方向,“不过玩够了就得回去念书,沈先生的课可不能耽误。”
太阳渐渐升高,雪开始融化,屋檐下滴着水珠,叮咚作响。阿瑶被苏璃拉回去烤火,阿瑾则跟着沈文回上书房继续读书,书声再次响起,与檐下的水滴声相和,清越动听。
赵珩站在廊下,看着上书房的窗纸上映出的身影,又望向远处的宫墙。雪霁后的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像极了这太平盛世的模样。
他想起多年前那个雪夜,在坤宁宫的偏殿,母亲也是这样,看着他读书,窗外的雪下得正紧。原来有些温暖,真的会一代代传下去。
雪霁后的书声,清越而坚定,像种子在雪下积蓄力量,等待着春天的萌发。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朗朗的书声里,在雪后的暖阳里,在代代相传的温情里,生生不息。
天刚蒙蒙亮,上书房的灯就亮了。阿瑾穿着厚厚的棉袍,坐在书桌前背书,声音清朗,穿透了窗外的寂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沈文披着件狐裘走进来,手里捧着个手炉,见阿瑾读得认真,放轻了脚步。他走到书桌旁,看着少年笔下的字,点了点头:“笔锋又稳了些,只是‘愠’字的竖钩,还需再用力些,才有筋骨。”
阿瑾停下笔,看着纸上的字,若有所思地重写了一遍。
苏璃端着两碗热粥进来时,正看到这一幕,笑道:“沈先生来得早,外面雪大,怎么不多睡会儿?”
“惦记着孩子们的功课呢。”沈文接过热粥,哈了口热气,“这雪下得好,瑞雪兆丰年,明年定是个好年成。”
阿瑶裹着件大红斗篷跑进来,手里捧着个雪球,嚷嚷着要堆雪人。“哥哥,沈先生,快跟我玩雪去!”
“先把《诗经》背完。”阿瑾头也不抬,语气里带着兄长的严肃。
“哎呀,就玩一会儿嘛!”阿瑶拉着沈文的袖子撒娇。
沈文被缠得没法,笑着看向苏璃:“要不……就玩一刻钟?”
苏璃无奈地摇头:“也就你惯着她。”
雪后的庭院像铺了层白毡,踩上去咯吱作响。阿瑶指挥着沈文堆雪人,自己则拿着根树枝,给雪人画眼睛。阿瑾起初站在廊下看书,后来被妹妹的笑声吸引,也走了过来,默默帮着滚雪球,滚得又大又圆。
赵珩处理完早朝事务回来时,正看到这一幕。雪人已经堆好了,戴着阿瑶的小帽子,围着阿瑾的围巾,沈文还用胭脂给雪人点了个红鼻头,滑稽又可爱。
“倒有几分童趣。”赵珩走过去,掸了掸阿瑶肩上的雪,“手这么凉,还玩?”
“爹爹你看,雪人好看吗?”阿瑶献宝似的指着雪人。
“好看。”赵珩点头,目光落在上书房的方向,“不过玩够了就得回去念书,沈先生的课可不能耽误。”
太阳渐渐升高,雪开始融化,屋檐下滴着水珠,叮咚作响。阿瑶被苏璃拉回去烤火,阿瑾则跟着沈文回上书房继续读书,书声再次响起,与檐下的水滴声相和,清越动听。
赵珩站在廊下,看着上书房的窗纸上映出的身影,又望向远处的宫墙。雪霁后的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像极了这太平盛世的模样。
他想起多年前那个雪夜,在坤宁宫的偏殿,母亲也是这样,看着他读书,窗外的雪下得正紧。原来有些温暖,真的会一代代传下去。
雪霁后的书声,清越而坚定,像种子在雪下积蓄力量,等待着春天的萌发。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朗朗的书声里,在雪后的暖阳里,在代代相传的温情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