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柳智敏又一次的梦-《半岛之冬日絮语》

  柳智敏指尖轻触屏幕,将林澈发来的最后一条回复反复阅读了三遍。他对于《诗经》中“巧笑倩兮“一句的解读,与梦中那位少年在长安城朱雀大街旁的书斋里对她说过的话,连用词都分毫不差。

  她将手机轻轻放在床头柜上,身体陷进柔软的枕头里,嘴角的笑意久久不散。黑暗中,她回忆着今天和林澈的聊天内容,他的一切的言语,都和她梦中的那个人一模一样。

  这种熟悉感让她心头涌起一股奇异的暖流。多少个夜晚,她都在同样的梦境中与那个身影交谈,醒来后只能对着空荡的房间怅然若失。而现在,那个身影终于走出了梦境,变成了可以真实对话的存在。

  柳智敏翻了个身,将脸埋在枕头里,深深吸了口气。她想起梦中林澈教她辨认星宿时的耐心。那些记忆如此鲜活,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慢慢的,她进入了梦乡,令她惊喜的是,熟悉的场景再次浮现:长安城的街市,飘着茶香的书斋,还有那个穿着月白色长衫的身影。这一次的梦境格外清晰,连林澈袖口绣着的竹叶纹路都看得分明。

  梦中的少年正站在书案前挥毫泼墨,见她进来,抬起头露出温和的笑容“你来了。”

  柳智敏站在门口,一时分不清这究竟是梦还是现实的重演。但无论如何,能再次见到这个笑容,都让她感到无比安心。

  “嗯,我来了。”柳智敏开心的笑着说道。

  “有些许时日未见了,智敏你最近还好吗?”林澈笑着问道。

  “嗯,一切都好。”柳智敏重重的点点头。

  “先坐吧。”林澈以手示意柳智敏坐到他对面。

  柳智敏依言在书案对面的蒲团上跪坐下来,双手规整地放在膝头。她注视着林澈将毛笔搁在青玉笔山上,动作与现实中那个林澈有着惊人的相似。

  “今日在读《楚辞》,遇到几处不解。”柳智敏从袖中取出一卷书简,轻轻推至案上。这是她在梦中惯用的请教方式,也因为是在她的梦中,这些书籍她总是能随手掏出来。

  林澈展开书简,目光扫过她标注的地方“‘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是在问此句的深意?”

  柳智敏轻轻点头。其实这句话的含义她早已在之前的梦境中听林澈讲解过,但她就是想再听一次。

  “屈子此句,看似写饮食,实则明志。”林澈的指尖轻点竹简,“木兰高洁,秋菊傲霜,皆喻君子品格。饮露餐英,是言其志行高洁,不染尘俗。”

  他的解释与记忆中分毫不差。柳智敏望着他专注的侧脸,忍不住问道“若在现世,该如何持守这样的品格?”

  林澈抬眼看向她,眼中带着淡淡的笑意“智敏今日所问,似乎与往昔不同。”

  柳智敏微微垂首“只是觉得……若有机会将这样的道理践行于现世,该有多好。”

  “无论在哪个时代,守心明性都是相通的。”林澈将书简轻轻推回她面前,“譬如择善而交,持正而行。纵使世易时移,君子之道不变。”

  柳智敏注意到他今日用的是一方新砚,墨色格外莹润“这砚台很别致。”

  “前日得王摩诘相赠。”林澈随手磨着墨,“说是端溪新石,触手生温。”

  在之前的梦境中,他们也曾有过类似的对话。柳智敏记得当时林澈还即兴赋诗一首,称赞这方砚台。

  “可是‘墨池浅润春云色’那句?”她轻声问。

  林澈研墨的手微微一顿,有些讶异地看向她“智敏如何得知?此诗我尚未与任何人看过。”

  柳智敏心中一紧,连忙掩饰道“你之前和我说过的。见这砚台色泽温润,便想起这样的诗句。”

  林澈若有所思地看了她片刻,终是微微一笑“你总是这般敏锐。”

  柳智敏悄悄松了口气,将话题引开“近日习字,总觉得笔力不济。可否请你示范‘永’字八法?”

  这是她最喜爱的环节。看着林澈执笔时修长的手指,以及笔下渐次成型的笔画,总会让她感到莫名的安心。

  林澈铺开宣纸,笔尖轻蘸墨汁。起笔,运笔,收笔,每个动作都从容优雅。柳智凝神看着,不觉间已稍稍前倾了身子。

  “要试试吗?”林澈将笔递向她。

  柳智敏接过笔,故意在转折处留下一个瑕疵“总是写不好这一笔。”

  林澈自然地倾身指点“此处需腕力暗含,不可过于外露。”

  他的衣袖轻轻擦过她的手臂,带来一阵熟悉的暖意。柳智敏屏住呼吸,小心地控制着笔锋,依言重写了一遍。

  “这次很好。”林澈颔首称赞。

  柳智敏放下笔,状似随意地问道“你还记得我问过你,若有一日,我们能在现世相逢,你可会认得我?”

  林澈整理着案上的宣纸,闻言轻笑“既然相知,何必相识。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句话让柳智敏心头一颤。在之前的梦境中,他从未这样回答过。

  “若是……我一定能认出你呢?”她追问道。

  林澈拾起一枚落在案上的海棠花瓣,轻轻放在她面前“那便是缘分未尽了。”

  窗外的更鼓声隐隐传来,柳智敏隐约的感觉到梦境即将结束。她看着案上那枚海棠花瓣,突然问道“下次来时,可以教我画兰草吗?”

  “好。”林澈温声应道,“我备好颜料等你。”

  柳智敏起身告辞,在转身时悄悄将海棠花瓣收进袖中。虽然明知带不走梦中的任何物件,但这个动作让她感到一丝慰藉。

  走出书斋时,她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林澈正站在案前,目送她离开,唇边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个笑容,与她今日在走廊上见到的那个林澈,渐渐重合在一起。

  果不其然,柳智敏睁开眼睛,天色已经大亮了。

  柳智敏没有想其他的,只是立马就坐了起来,然后拿起了她用了很多年的笔记,把昨天晚上她和林澈的聊天内容记录了下来。

  这是她从小到大的习惯了,本来只是纪念,但是如今,这些显然是有了很大的用处,可以让她在现实里和林澈拉近关系。

  柳智敏翻开那本已经有些年头的笔记本,纸张边缘微微泛黄。她熟练地找到最新的一页,将昨晚与林澈的对话逐字记录下来。在写到关于《楚辞》的讨论时,她特意在旁边标注了现实中林澈回复的相似之处。

  完成记录后,她打开手机,找到与林澈的聊天界面。斟酌片刻后,她发送了一条新消息“林澈先生,早上好。昨晚读到《楚辞》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一句,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在当代社会,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高洁的品格呢?”

  她刻意选择了与梦中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问法。这样既能验证林澈的反应,又不会显得太过刻意。

  消息发出后,柳智敏开始整理今天的行程。

  在等待回复的间隙,她翻看着之前的笔记,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每当她在梦中与林澈讨论过某个话题后,在现实中向他请教相关问题时,总能得到格外详尽的回答。

  这时手机提示音响起,林澈回复了“此问甚妙。古今虽异,然守心之道未改。于今而言,或可解为:守本心而不随波逐流,持正道而不趋炎附势。”

  柳智敏仔细对比着笔记本上的记录,发现这个回答与梦中林澈的解释核心思想一致,但表述方式更贴近现代语境。

  ……

  凑崎纱夏家里,因为今天没有行程,凑崎纱夏就起的稍微有一点晚了。

  结果她一出卧室,就看到林澈正坐在沙发上,拿着手机在那里和什么人聊天。

  这么早就有人找林澈聊天?

  凑崎纱夏眉头一皱,立马就猜到了是谁。

  凑崎纱夏整理了一下情绪,然后走到了林澈旁边坐下。

  “Karina这么早就给你发消息啊?”凑崎纱夏问道。

  “是啊,柳智敏小姐的好学有些超出我的想象。”林澈其实也有些惊讶于柳智敏的好学,这么早,估计柳智敏也是刚醒,结果这么早醒了之后,就给他发消息咨询了。

  凑崎纱夏伸手理了理睡衣,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林澈的手机屏幕。虽然看不清具体内容,但那个熟悉的头像让她立刻确认了自己的猜测。

  “她倒是很勤勉。”凑崎纱夏语气平淡,起身走向厨房,“要喝咖啡吗?”

  林澈抬头看了看她“好,麻烦你了。”

  在准备咖啡的间隙,凑崎纱夏状似随意地问道“Karina最近好像对古籍特别感兴趣?以前都没听说过她喜欢这些。”

  林澈的视线依然停留在手机屏幕上“确实有些意外。不过好学总是好事。”

  凑崎纱夏将咖啡放在他面前的茶几上,杯底与玻璃桌面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但总是这样打扰你,会不会影响你的休息?”

  林澈终于放下手机,端起咖啡抿了一口“无妨。她能提出这些深刻的问题,说明确实在认真思考。”

  凑崎纱夏在他身旁坐下,拿起自己的手机查看行程“今天难得休息,我们是不是该去超市采购了?家里的食材都不够了。”

  “下午去可以吗?”林澈看了眼时间,“我答应上午要回复柳智敏小姐关于《论语》的几个问题。”

  凑崎纱夏滑动屏幕的手指微微一顿“你对她倒是很耐心。”

  “既然答应了要指点,自然要尽责。”林澈认真地说。

  “那也要注意分寸。”凑崎纱夏放下手机,语气依然轻松,“你现在可是我的专属保镖,要是整天忙着指导别人,谁来保护我啊?”

  林澈闻言轻笑“放心,绝不会耽误正事。”

  这时他的手机又响了一声。凑崎纱夏瞥见他立刻拿起手机查看,不禁微微抿唇。

  “看来你们聊得很投缘。”她端起咖啡,语气带着若有若无的试探,“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相识多年的同窗呢。”

  林澈一边回复消息一边说“只是学术交流而已。”

  凑崎纱夏站起身,声音稍稍提高“我去换衣服。记得下午要陪我去超市,别一直盯着手机了。”

  走进卧室时,她轻轻带上了门。虽然知道林澈只是在履行承诺,但柳智敏这种见缝插针的联络方式,还是让她心里泛起一丝不悦。她决定等会儿出门时要好好提醒林澈,不能总是这样纵容对方无休止的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