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图穷匕见与未雨绸缪-《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起)

  蜀道商队,人货尽失!

  这噩耗与手中那份关乎国运的羊皮纸带来的震撼交织在一起,让柳七娘一时竟分不清哪一边带来的寒意更甚。江南商会,或者说“明公”的触角,竟然已经伸得如此之长,连天府之国的蜀道险隘,也成了他们杀人越货的修罗场!这绝不仅仅是商业竞争,这是赤裸裸的战争行为!

  “查!立刻去查!是真正的山匪,还是有人假扮?”柳七娘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但眼神却冰冷如铁,“生要见人,死……也要找到三掌柜的尸首,查明死因!”

  她几乎可以肯定,这绝非偶然。对方这是在用血淋淋的方式警告她,也是在掐断她试图建立战略储备的渠道!手段之狠辣,行动之果决,令人发指。

  然而,越是这样,柳七娘心中的那股狠劲也被彻底激发出来。她将商队遇袭的悲愤强行压下,注意力重新回到那张羊皮纸上。周奎用生命换来的情报,必须立刻发挥其价值!

  她不再犹豫,立刻唤来杨业安排在工坊区的皇城司联络人,将羊皮纸的原件和他誊抄的副本,以最高机密等级,分两条不同的路线,火速送往京城,呈交皇帝赵祯。在附带的密信中,她详细说明了情报的来源、重要性,以及对“明公”可能勾结海外佛郎机势力、巢穴或在旧港的判断。

  (承)

  紫宸殿内,赵祯看到羊皮纸上的舰船草图、火器描述以及“佛郎机”、“旧港”等关键词时,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禁骇然变色,猛地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海外夷狄!他们竟然敢勾结海外夷狄!”赵祯的声音带着震惊与滔天怒火。他原以为“明公”只是前朝余孽或某个野心家,却万万没想到,其竟敢引狼入室,与虎谋皮!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权力争斗的范畴,这是叛国!

  图纸上那迥异于中式帆船的舰船造型,那标注着惊人射程和威力的“流火”武器,都像一根根毒刺,扎在他的心头。难怪周奎的船队会败得如此之惨!面对这等超越时代的武力,大宋水师现有的装备,简直如同孩童的玩具!

  “陛下,若此情报属实,则东南海防,形同虚设!”枢密使钱惟演脸色苍白,声音干涩,“必须立刻加强水师,研制新式战船火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朕知道!”赵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在殿内急促地踱步,“但新式战船火器,非一日之功!眼下,必须阻止他们与夷狄的勾结,捣毁其巢穴!”

  他的目光落在“旧港”二字上。那里远离大宋本土,鞭长莫及。派大军征讨?劳师远征,胜负难料,且极易陷入泥潭。

  “传旨!”赵祯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命市舶司,即日起,严格盘查所有前往南洋,尤其是旧港方向的商船,严密监视有无夹带违禁物资、人员!命皇城司,动用一切力量,渗透旧港,查探那股势力的虚实、兵力部署!同时,通告沿海各省,悬赏征集能工巧匠,凡能改进战船、研制新式火器者,赏千金,授官职!”

  他要在防守、情报、技术三条线上同时发力,应对这空前严峻的挑战。

  (转)

  就在赵祯为应对海外威胁而全力布局时,柳七娘在工坊区,也开始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未雨绸缪。

  蜀道商队被劫,证明陆路建立战略储备的渠道已经变得极其危险和不稳定。对方显然在大宋境内拥有着一张庞大的、隐藏在阴影中的网络。不能再将希望寄托于从外地调运物资了。

  必须就地解决!必须让工坊区,乃至汴京周边,形成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能力!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农业。粮食是根本,但粮食生产周期长,远水难救近火。那么,有没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又能快速补充物资的作物?

  她想到了之前那袋带来祸患也带来启示的棉籽。棉花虽然被证明是陷阱,但其代表的“经济作物”思路却没错。她立刻召集熟悉农事的管事和工匠。

  “立刻在我们能控制的田庄、土地上,寻找一切适合短期种植的作物!菜蔬、块茎……什么都行!重点是生长快,产量高!”柳七娘下令道,“同时,扩大我们现有的禽畜养殖规模,尤其是鸡鸭和猪羊!”

  她要尽可能地在本地构建一个小型的、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农副产品供应体系,哪怕只能满足工坊区部分需求,也能在关键时刻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与此同时,她对工坊区自身的产能结构也开始进行调整。在保证新式织布机全力生产,以满足市场和平抑物价需求的同时,她抽调部分精干工匠,成立了一个“应急器械坊”,不再追求技术的超前性,而是专门设计制造一些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能够快速批量生产的实用工具和器械,比如改良的锄头、镰刀、手推车,甚至是……简易的守城器械模型。

  她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万一“明公”狗急跳墙,发动武力攻击,工坊区必须拥有一定的自保和维持基本运转的能力。

  (合)

  柳七娘的未雨绸缪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推进。工坊区控制的田庄里,各种速生作物被抢种下去;养殖场扩大了规模;“应急器械坊”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一件件看似粗糙却实用的器物被制造出来,秘密存入仓库。

  这些举措在很多人看来有些莫名其妙,甚至觉得柳七娘是被接连的打击搞得有些神经过敏。但柳七娘坚持如此,她宁愿被人看作杞人忧天,也绝不愿事到临头束手无策。

  而赵祯那边的行动也初见成效。市舶司的严格盘查,使得江南商会通过正常渠道向海外输送物资的难度大增。皇城司的探子也成功渗透进旧港,开始传回零碎的信息,确认那里确实盘踞着一股拥有奇特舰船和火器的外来势力,与当地某些部落首领关系密切。

  然而,就在这僵持与准备中,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在一个雨夜,敲响了柳七娘指挥部的大门。

  来人是之前那位代表江南商会、与柳七娘打过数次交道的白圭。但与之前的倨傲或威胁不同,此刻的他,穿着一身不起眼的灰布衣裳,神色憔悴,眼神中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恐惧,似乎还有一丝……决绝?

  他没有带任何随从,孤身一人,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前来。

  “柳夫人,”白圭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在下此次前来,并非代表商会,而是……而是代表我自己。有一事,关乎千万人性命,在下思前想后,唯有……唯有来寻夫人。”

  (悬念)

  柳七娘警惕地看着他,并未立刻让他进门。“白管事,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有何事,不妨在此直言。”

  白圭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说出的内容却如同又一记惊雷,炸响在柳七娘耳边:

  “他们……他们要在汴河上游,秘密筑坝……”

  柳七娘瞳孔骤缩!

  汴河!那可是汴京的生命线,漕运主干,一旦被截断或操控……

  白圭的声音带着绝望的恐惧,继续说道:

  “……只待时机成熟,便开闸放水,水淹……水淹工坊区,乃至……下游汴京外城!他们要制造一场‘天灾’,彻底抹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