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雪垂眸看着他伸出的那只白皙修长大手,静默片刻后,抬起纤白如玉的小手,轻轻搭在他的手掌上。
傅九渊的大手立即收紧,将她的小手握进掌中。
整只手被对方的大手包裹住,掌心的温度清晰地传递过来,让沈棠雪莹洁如玉的脸上不禁浮起一抹轻红。
傅九渊牵着她的手,转到她身边,带着她穿过傧相团自觉让出的一条道。
沈棠雪一手拿着扇子,一手被傅九渊牵着,余光看到他五官立体,线条清晰的侧颜,这等世间罕见的男色,让她的一颗小心脏不受控制地颤了颤。
那日在万尊楼被傅九渊救下后,沈棠雪不知不觉中对他产生了微妙感觉。
他尽管霸道,专横,一点也不温柔,但他确实能够给她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就如此刻,他握紧她的手,带她奔赴未来的日子。
也因为他,太后今日特意为她添了三抬嫁妆。
这是一份足以让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所有女子羡慕的荣耀。
傅九渊的步子大,为了配合她特意缓下脚步。
沈棠雪正要感动,余光瞥见站在傧相团里的宁世昭。
宁世昭今日难得换下平日里经常穿的白衣,穿着一袭缃色锦衣,站在一众世家子弟中,她差点没认出他来。
还是之前在房里时听到了他的声音,心下留意了,目光刻意去找他的身影才看到他的。
宁世昭,果然没法跟傅九渊相比。
傅九渊无论站在哪里,都是那样的耀眼,是能让人第一眼就看见的存在。
她的余光也只能大概看到宁世昭这个人,看不清他的神情。
不过不用猜她都知道他脸上即使有笑意,眼底肯定是眼睁睁自己心爱的女人嫁给别的男人的无尽苦涩。
沈棠雪在用余光看宁世昭时,被傅九渊牵着的手突然被他用力一握,让她差点疼得叫了出来。
她斜眼瞪他,却发现站在她身边的男人太高了,她根本无法平视瞪他。
而她此时戴着凤冠,时刻都要保持端庄优雅,根本不能转头或者仰头去看他。
好气啊。
傅九渊这家伙就是坏,故意让她和宁世昭在这种场合见面。
还好等他们越过宁世昭后,傅九渊终于将力道放轻了一些,却仍是紧紧握着她的手。
接着他们并排走出沈棠雪的院子,被傧相团簇拥着来到正堂。
从棠眠小院到正堂这一路都铺着红毡,张灯结彩,喜庆非常。
出了二门后,傅九渊和沈棠雪被引进正堂。
此时沈棠雪的父母沈寒川,崔蔓妡高坐中堂。
卫老夫人和大爷沈启川,三爷沈擎川,大夫人蔡氏,三夫人陈氏列坐两旁,其余的兄长们则站在外围,就等着他们前来拜别了。
傅九渊和沈棠雪踏进大堂,行至沈寒川和崔蔓妡跟前,跪在事先备好的两个蒲团上。
一旁的卫老夫人看到这一幕,率先哭了出来。
最疼爱的孙女今日出嫁,是好事,但这也是分离。
她上了年纪,更是经不得离别。
崔夫人的眼泪也忍不住落了下来,赶紧拿帕子擦了擦。
沈棠雪的父亲安阳侯沈寒川古铜肤色,俊朗刚毅,即使换下了战袍也充满了武将的威严。
沈寒川看了妻子崔夫人一眼,替她开口训诫女儿道:“娮娮,你以后要孝顺公婆,相夫教子,执掌家事,要贤惠守礼。”
沈棠雪:“是,女儿知道了。”
沈寒川又对女婿道:“我女儿今日嫁给你,你以后要替我们好好照顾她,不可让她受委屈,不然我定不轻饶。”
傅九渊爽快答应道:“是,小婿谨遵岳父教诲。”
接下来是傅九渊给岳父岳母敬茶,敬完茶他就扶着沈棠雪起身。
在给安阳侯夫妇,卫老夫人以及诸多亲眷行拜礼后,傅九渊牵着沈棠雪的手带着她往外走。
崔夫人追出来,为沈棠雪腰间结缡,“愿你们夫妇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沈棠雪也哽咽出声,“母亲……”
“别哭,今日是你的大喜日子。”崔夫人心疼地用手帕替她拭去眼角的泪,“快去吧,别耽误了吉时。”
大婚当日的所有行程都是算好了的,要确保迎亲队伍回到夫家时恰好是黄昏时分。
所谓的婚礼,古早以前也叫昏礼,所以不可以错过吉时。
傅九渊道:“岳母保重,我们走了。”
两人走出正堂,随行的司礼高唱道:“新娘子出门咯!”
礼乐再度奏起,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地簇拥着新郎新娘出门。
沈棠雪一手拿扇子遮面,一手被傅九渊牵着,大门口已经点燃炮仗,礼花,烟雾让她更看不清路了,几乎是全靠着傅九渊扶着才安稳走下台阶的。
新娘子出门,两队女使举着障幔和障扇为她隔绝看热闹的路人的视线,一直来到奢华无比的婚车前。
傅九渊扶着沈棠雪上了婚车,扶她坐好后说:“我骑马走在前面,你在车上乖乖坐着,等到家了,我会过来接你下车。”
沈棠雪点头,“哦。”
第一次从傅九渊嘴里听到“家”这个字眼,再加上今日喜庆的氛围,让她心里竟生出了一种想要天长日久的愿景。
傅九渊走下马车,走到前方,飞身上马,稳稳地骑在高头大马上。
他回头看坐在婚车上的沈棠雪一眼。
这个身穿嫁衣的绝丽女子即将成为他的妻子,他满意地宣布启程,带着迎亲队往回走。
鼓乐开道,新郎官领头,婚车随后,再后面便是十几名傧相团,最后则是抬嫁妆的队伍。
崔夫人为沈棠雪备下丰厚嫁妆,又有太后添妆,迎亲队伍如蜿蜒长龙,红妆延绵十几里。
沈棠雪坐在婚车上,随行的还有礼婆,林妈妈,瑶笙宝扇。
婚车四围挂着金红纱幔,沈棠雪端坐在车上,余光看出去,有障幔阻隔视线,看不到围观人群。
不过她这一路,时不时就可以听到人们欢呼雀跃的声音。
瑶笙在婚车外边笑着说:“傧相团在给路人撒喜糖呢。”
沈棠雪抿唇一乐,心说难怪。
傅九渊的大手立即收紧,将她的小手握进掌中。
整只手被对方的大手包裹住,掌心的温度清晰地传递过来,让沈棠雪莹洁如玉的脸上不禁浮起一抹轻红。
傅九渊牵着她的手,转到她身边,带着她穿过傧相团自觉让出的一条道。
沈棠雪一手拿着扇子,一手被傅九渊牵着,余光看到他五官立体,线条清晰的侧颜,这等世间罕见的男色,让她的一颗小心脏不受控制地颤了颤。
那日在万尊楼被傅九渊救下后,沈棠雪不知不觉中对他产生了微妙感觉。
他尽管霸道,专横,一点也不温柔,但他确实能够给她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就如此刻,他握紧她的手,带她奔赴未来的日子。
也因为他,太后今日特意为她添了三抬嫁妆。
这是一份足以让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所有女子羡慕的荣耀。
傅九渊的步子大,为了配合她特意缓下脚步。
沈棠雪正要感动,余光瞥见站在傧相团里的宁世昭。
宁世昭今日难得换下平日里经常穿的白衣,穿着一袭缃色锦衣,站在一众世家子弟中,她差点没认出他来。
还是之前在房里时听到了他的声音,心下留意了,目光刻意去找他的身影才看到他的。
宁世昭,果然没法跟傅九渊相比。
傅九渊无论站在哪里,都是那样的耀眼,是能让人第一眼就看见的存在。
她的余光也只能大概看到宁世昭这个人,看不清他的神情。
不过不用猜她都知道他脸上即使有笑意,眼底肯定是眼睁睁自己心爱的女人嫁给别的男人的无尽苦涩。
沈棠雪在用余光看宁世昭时,被傅九渊牵着的手突然被他用力一握,让她差点疼得叫了出来。
她斜眼瞪他,却发现站在她身边的男人太高了,她根本无法平视瞪他。
而她此时戴着凤冠,时刻都要保持端庄优雅,根本不能转头或者仰头去看他。
好气啊。
傅九渊这家伙就是坏,故意让她和宁世昭在这种场合见面。
还好等他们越过宁世昭后,傅九渊终于将力道放轻了一些,却仍是紧紧握着她的手。
接着他们并排走出沈棠雪的院子,被傧相团簇拥着来到正堂。
从棠眠小院到正堂这一路都铺着红毡,张灯结彩,喜庆非常。
出了二门后,傅九渊和沈棠雪被引进正堂。
此时沈棠雪的父母沈寒川,崔蔓妡高坐中堂。
卫老夫人和大爷沈启川,三爷沈擎川,大夫人蔡氏,三夫人陈氏列坐两旁,其余的兄长们则站在外围,就等着他们前来拜别了。
傅九渊和沈棠雪踏进大堂,行至沈寒川和崔蔓妡跟前,跪在事先备好的两个蒲团上。
一旁的卫老夫人看到这一幕,率先哭了出来。
最疼爱的孙女今日出嫁,是好事,但这也是分离。
她上了年纪,更是经不得离别。
崔夫人的眼泪也忍不住落了下来,赶紧拿帕子擦了擦。
沈棠雪的父亲安阳侯沈寒川古铜肤色,俊朗刚毅,即使换下了战袍也充满了武将的威严。
沈寒川看了妻子崔夫人一眼,替她开口训诫女儿道:“娮娮,你以后要孝顺公婆,相夫教子,执掌家事,要贤惠守礼。”
沈棠雪:“是,女儿知道了。”
沈寒川又对女婿道:“我女儿今日嫁给你,你以后要替我们好好照顾她,不可让她受委屈,不然我定不轻饶。”
傅九渊爽快答应道:“是,小婿谨遵岳父教诲。”
接下来是傅九渊给岳父岳母敬茶,敬完茶他就扶着沈棠雪起身。
在给安阳侯夫妇,卫老夫人以及诸多亲眷行拜礼后,傅九渊牵着沈棠雪的手带着她往外走。
崔夫人追出来,为沈棠雪腰间结缡,“愿你们夫妇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沈棠雪也哽咽出声,“母亲……”
“别哭,今日是你的大喜日子。”崔夫人心疼地用手帕替她拭去眼角的泪,“快去吧,别耽误了吉时。”
大婚当日的所有行程都是算好了的,要确保迎亲队伍回到夫家时恰好是黄昏时分。
所谓的婚礼,古早以前也叫昏礼,所以不可以错过吉时。
傅九渊道:“岳母保重,我们走了。”
两人走出正堂,随行的司礼高唱道:“新娘子出门咯!”
礼乐再度奏起,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地簇拥着新郎新娘出门。
沈棠雪一手拿扇子遮面,一手被傅九渊牵着,大门口已经点燃炮仗,礼花,烟雾让她更看不清路了,几乎是全靠着傅九渊扶着才安稳走下台阶的。
新娘子出门,两队女使举着障幔和障扇为她隔绝看热闹的路人的视线,一直来到奢华无比的婚车前。
傅九渊扶着沈棠雪上了婚车,扶她坐好后说:“我骑马走在前面,你在车上乖乖坐着,等到家了,我会过来接你下车。”
沈棠雪点头,“哦。”
第一次从傅九渊嘴里听到“家”这个字眼,再加上今日喜庆的氛围,让她心里竟生出了一种想要天长日久的愿景。
傅九渊走下马车,走到前方,飞身上马,稳稳地骑在高头大马上。
他回头看坐在婚车上的沈棠雪一眼。
这个身穿嫁衣的绝丽女子即将成为他的妻子,他满意地宣布启程,带着迎亲队往回走。
鼓乐开道,新郎官领头,婚车随后,再后面便是十几名傧相团,最后则是抬嫁妆的队伍。
崔夫人为沈棠雪备下丰厚嫁妆,又有太后添妆,迎亲队伍如蜿蜒长龙,红妆延绵十几里。
沈棠雪坐在婚车上,随行的还有礼婆,林妈妈,瑶笙宝扇。
婚车四围挂着金红纱幔,沈棠雪端坐在车上,余光看出去,有障幔阻隔视线,看不到围观人群。
不过她这一路,时不时就可以听到人们欢呼雀跃的声音。
瑶笙在婚车外边笑着说:“傧相团在给路人撒喜糖呢。”
沈棠雪抿唇一乐,心说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