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看着她欢喜的模样,嘴角的笑意更深了,随即转头对宋玉道:“你刚到卢家,还不熟悉这里的环境。
瑶儿,你带宋玉去你哥哥之前住的院子,那院儿一直空着,收拾收拾就能住。顺便带他在附近转转,让他认认路。”
卢瑶立马点头,把手链往手腕上紧了紧,对着宋玉招手:“宋玉哥,跟我来吧!
我哥哥的院子可干净了,附近还有灵草园和小溪,我带你去看看!”
宋玉应了声,对着老者和家主躬身行了一礼,才跟着卢瑶往院外走。
刚走出院门,就听见身后传来老者的声音:“记得早点回来,晚饭在膳堂吃!”
他回头应了声,见卢瑶已经快步走在前面,宋玉立马追了上去。
两人沿着田埂走了半柱香的功夫,前方忽然出现一座独立的小院。
院门前种着两株桂树,枝叶舒展,虽未开花,却透着几分雅致,院墙是用青石垒砌的,比别处的矮墙稍高些,墙头上爬着翠绿的藤蔓,风一吹便轻轻晃动。
宋玉刚走近,就觉一股温润的灵气扑面而来,比村落其他地方浓郁数倍,他下意识停下脚步,目光扫过院内——只见院中栽着几株灵草,叶片上泛着淡淡的灵光,显然是有人精心打理过。
“这院子的灵气好浓,”他转头看向卢瑶,忍不住问道,“你哥哥现在在哪儿?怎么让院子空着?”
卢瑶推开院门,侧身让他进去,语气带着几分怀念:“我哥哥三年前就出去游历了。”
她伸手摸了摸院中的石桌,指尖划过桌面的纹路,“族里的人到了十八岁,都要出去游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要么寻机缘提升修为,要么学些新本事,等自认为历练够了再回来。”
“族规要求的?”宋玉挑了挑眉,心里暗道卢家的规矩倒特别,“那你以后也要出去游历吗?”
卢瑶闻言,眼睛亮了亮,随即又有些犹豫地摇了摇头:“爷爷说,等我修为到了合适的时候,再考虑游历的事。
不过我自己想等合适的时候——比如能独自对付低阶妖兽,能辨清常见的毒草,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再出去。”
她顿了顿,抬头看向院外的稻田,语气带着憧憬,“我想先跟着爷爷学些本事,再去坊市看看,听说那里有好多新奇的东西,还有修士摆摊卖灵草和法器呢。”
宋玉听她这么说,心里大概明白了——卢家的游历不是硬性规定时间,更看重个人准备。
他原本还想问些细节,可见卢瑶说起游历时既期待又谨慎的模样,知道再多问也得不到确切答案,便笑着转移了话题:“这院子挺不错的,灵草长得也精神,往后我住这儿,定帮你好好照看它们,等你哥哥回来,保证还跟现在一样好。”
卢瑶立马笑了,指着东边的厢房:“那间就是卧房,里面被褥都是新晒过的,你直接住就行。
西边的屋子是我哥哥以前练功用的,里面有个简易的聚灵阵,你要是修炼,去那儿最好。”
她说着,就带着宋玉往厢房走,絮絮叨叨地说着:“这被褥是上个月刚晒过的,你要是觉得潮,明天我再帮你搬出去晾一晾。
窗台上的陶罐里装着晒干的艾香……”
宋玉听着她软糯的声音,目光落在窗外院中的灵草上,忽然开口问道:“卢瑶,你们卢家现在住着多少族人啊?我刚才一路走来,好像没见到多少人。”
卢瑶的声音顿了顿,转身坐在床边,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具体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大概一百多个吧。
族里大部分人都出去历练了——有的像我哥哥一样,到了年纪就出去闯;
有的是为了找稀有的灵草,去深山或者远海;还有的是去别的坊市做买卖,好久都不回来。”
她抬头看向宋玉,眼神里带着几分茫然:“我从小到大都没见过所有族人,每次祭祖的时候,回来的人能多些,但也凑不齐一半。
爷爷说,只有族长手里有一本族谱,上面记着所有族人的名字和去向,连他都不知道确切的人数呢。”
宋玉心里咯噔一下——一个家族连族人总数都只有族长知晓,这也太奇怪了。
他想起之前在海边见到的防御法阵,又想起老者深藏不露的本事,越发觉得卢家像蒙着一层雾:“这么多人在外历练,族里就不怕出事吗?比如遇到妖兽或者别的修士找麻烦。”
卢瑶却满不在乎地摇了摇头,眼底透着对家族的信任:“不怕呀!爷爷说,每个出去历练的族人生死都按天命。”
她说着,又想起什么,补充道:“不过爷爷也说,历练就是要自己闯。就像我,以后出去了,也想自己试着解决麻烦,等实在没办法了,再找家族帮忙。”
宋玉看着她一脸认真的模样,心里的疑惑更甚——卢家既有保护族人的能力,又鼓励族人在外闯荡,还把族谱和族人去向藏得这么紧,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问,却见卢瑶已经站起身,笑着说:“好啦,屋子介绍完了,我带你去灵草园看看吧!那里有好多你没见过的灵草,我还能教你认几种呢!”
宋玉只好把疑问压在心底,跟着她走出厢房——他知道,关于卢家的秘密,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弄明白的,只能往后慢慢观察了。
卢瑶带着宋玉走出小院,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往灵草园走,她指着路边成片的竹林,语气带着几分得意。
“这片竹海可有年头了,里面的竹子能用来做灵舟的船骨,还能提炼竹心露,是族里常用的材料。每到春天,竹海里还会长出灵笋,烤着吃可香了!”
宋玉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竹海一眼望不到头,风吹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空气里都带着淡淡的竹香。
他忍不住问道:“这岛到底有多大?”
瑶儿,你带宋玉去你哥哥之前住的院子,那院儿一直空着,收拾收拾就能住。顺便带他在附近转转,让他认认路。”
卢瑶立马点头,把手链往手腕上紧了紧,对着宋玉招手:“宋玉哥,跟我来吧!
我哥哥的院子可干净了,附近还有灵草园和小溪,我带你去看看!”
宋玉应了声,对着老者和家主躬身行了一礼,才跟着卢瑶往院外走。
刚走出院门,就听见身后传来老者的声音:“记得早点回来,晚饭在膳堂吃!”
他回头应了声,见卢瑶已经快步走在前面,宋玉立马追了上去。
两人沿着田埂走了半柱香的功夫,前方忽然出现一座独立的小院。
院门前种着两株桂树,枝叶舒展,虽未开花,却透着几分雅致,院墙是用青石垒砌的,比别处的矮墙稍高些,墙头上爬着翠绿的藤蔓,风一吹便轻轻晃动。
宋玉刚走近,就觉一股温润的灵气扑面而来,比村落其他地方浓郁数倍,他下意识停下脚步,目光扫过院内——只见院中栽着几株灵草,叶片上泛着淡淡的灵光,显然是有人精心打理过。
“这院子的灵气好浓,”他转头看向卢瑶,忍不住问道,“你哥哥现在在哪儿?怎么让院子空着?”
卢瑶推开院门,侧身让他进去,语气带着几分怀念:“我哥哥三年前就出去游历了。”
她伸手摸了摸院中的石桌,指尖划过桌面的纹路,“族里的人到了十八岁,都要出去游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要么寻机缘提升修为,要么学些新本事,等自认为历练够了再回来。”
“族规要求的?”宋玉挑了挑眉,心里暗道卢家的规矩倒特别,“那你以后也要出去游历吗?”
卢瑶闻言,眼睛亮了亮,随即又有些犹豫地摇了摇头:“爷爷说,等我修为到了合适的时候,再考虑游历的事。
不过我自己想等合适的时候——比如能独自对付低阶妖兽,能辨清常见的毒草,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再出去。”
她顿了顿,抬头看向院外的稻田,语气带着憧憬,“我想先跟着爷爷学些本事,再去坊市看看,听说那里有好多新奇的东西,还有修士摆摊卖灵草和法器呢。”
宋玉听她这么说,心里大概明白了——卢家的游历不是硬性规定时间,更看重个人准备。
他原本还想问些细节,可见卢瑶说起游历时既期待又谨慎的模样,知道再多问也得不到确切答案,便笑着转移了话题:“这院子挺不错的,灵草长得也精神,往后我住这儿,定帮你好好照看它们,等你哥哥回来,保证还跟现在一样好。”
卢瑶立马笑了,指着东边的厢房:“那间就是卧房,里面被褥都是新晒过的,你直接住就行。
西边的屋子是我哥哥以前练功用的,里面有个简易的聚灵阵,你要是修炼,去那儿最好。”
她说着,就带着宋玉往厢房走,絮絮叨叨地说着:“这被褥是上个月刚晒过的,你要是觉得潮,明天我再帮你搬出去晾一晾。
窗台上的陶罐里装着晒干的艾香……”
宋玉听着她软糯的声音,目光落在窗外院中的灵草上,忽然开口问道:“卢瑶,你们卢家现在住着多少族人啊?我刚才一路走来,好像没见到多少人。”
卢瑶的声音顿了顿,转身坐在床边,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具体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大概一百多个吧。
族里大部分人都出去历练了——有的像我哥哥一样,到了年纪就出去闯;
有的是为了找稀有的灵草,去深山或者远海;还有的是去别的坊市做买卖,好久都不回来。”
她抬头看向宋玉,眼神里带着几分茫然:“我从小到大都没见过所有族人,每次祭祖的时候,回来的人能多些,但也凑不齐一半。
爷爷说,只有族长手里有一本族谱,上面记着所有族人的名字和去向,连他都不知道确切的人数呢。”
宋玉心里咯噔一下——一个家族连族人总数都只有族长知晓,这也太奇怪了。
他想起之前在海边见到的防御法阵,又想起老者深藏不露的本事,越发觉得卢家像蒙着一层雾:“这么多人在外历练,族里就不怕出事吗?比如遇到妖兽或者别的修士找麻烦。”
卢瑶却满不在乎地摇了摇头,眼底透着对家族的信任:“不怕呀!爷爷说,每个出去历练的族人生死都按天命。”
她说着,又想起什么,补充道:“不过爷爷也说,历练就是要自己闯。就像我,以后出去了,也想自己试着解决麻烦,等实在没办法了,再找家族帮忙。”
宋玉看着她一脸认真的模样,心里的疑惑更甚——卢家既有保护族人的能力,又鼓励族人在外闯荡,还把族谱和族人去向藏得这么紧,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问,却见卢瑶已经站起身,笑着说:“好啦,屋子介绍完了,我带你去灵草园看看吧!那里有好多你没见过的灵草,我还能教你认几种呢!”
宋玉只好把疑问压在心底,跟着她走出厢房——他知道,关于卢家的秘密,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弄明白的,只能往后慢慢观察了。
卢瑶带着宋玉走出小院,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往灵草园走,她指着路边成片的竹林,语气带着几分得意。
“这片竹海可有年头了,里面的竹子能用来做灵舟的船骨,还能提炼竹心露,是族里常用的材料。每到春天,竹海里还会长出灵笋,烤着吃可香了!”
宋玉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竹海一眼望不到头,风吹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空气里都带着淡淡的竹香。
他忍不住问道:“这岛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