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城的日子,在沈屿的“躺平”节奏中,如额木尔河冰层下的暗流,缓慢而平静地流淌着。
初春的寒意依旧顽固地盘踞在这片极北之地,但阳光的力度明显增强了,白昼也一天天变长。
积雪开始从屋顶和树枝上悄然滑落,在屋檐下形成晶莹的冰棱,阳光下滴答着融水,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不可阻挡。
沈屿的生活,简单到了极致。他像一只适应了严寒的北极狐,规律地安排着自己的时间。
上午,若天气晴好,他便步行去早市逛逛,感受那份充满异域风情的烟火气,买些新鲜的食材或特色小吃;若天气不佳,便窝在旅馆温暖的房间里看书、整理笔记,或者与远方的王浩、肖诗雅线上聊几句。
下午,则是雷打不动的冰钓时间。他渐渐摸清了额木尔河几个鱼情较好的河湾,虽然收获依旧不算丰盛,但比起刚来时十钓九空的情况,已有了明显改善,偶尔能钓到几条巴掌大的冷水鲫鱼或细鳞鱼,足以让他感到欣慰。
晚上,则是最为惬意的时光,躺在热炕上,听着窗外万籁俱寂,或沉思,或早早入睡。
他也去过几次着名的北极村,那里是观测极光的最佳地点,游客比漠城县城要多一些。但他去的时候,心态十分平和,如同一个普通的观光客,看看“最北邮局”、“最北哨所”等地标,在冰雪覆盖的黑隆江江面上走走,感受那种“神州北极”的苍茫与壮阔。
对于极光,他抱着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然态度。能亲眼见到那梦幻般的自然奇观固然是莫大的幸运,但若见不到,能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本身也是一种收获。
他并没有像一些狂热爱好者那样,彻夜守候在寒冷的户外,而是随缘而至,随兴而归。
这天清晨,阳光明媚,沈屿照例来到早市。集市依旧热闹,空气中混杂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和人们呵出的白雾。
他在一个卖油炸糕和豆浆的摊位前坐下,要了份早餐,慢慢吃着。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人群,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伊万大叔。
伊万大叔正在自己的摊位上,热情地向一位顾客推销着他的风干肉和伏特加,爽朗的笑声隔老远就能听到。他今天穿了一件棕色的皮夹克,显得格外精神。沈屿吃完早餐,便走了过去。
“伊万大叔!”沈屿打招呼道。
伊万大叔闻声回头,看到沈屿,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啊!沈!我的朋友!早上好!”
他用力拍了拍沈屿的肩膀,“今天天气真不错!来点肉干?刚做好的,味道棒极了!”
沈屿笑了笑:“好啊,来一点尝尝。”他确实对伊万大叔推荐的这种用特殊香料腌制、风干而成的厄莱斯风味肉干有些好奇。
伊万大叔高兴地称了一大块肉干,用油纸包好,递给沈屿,却不肯收钱:“送你的!朋友之间,不谈钱!”
沈屿推辞不过,只好收下,想了想说:“那我请你喝碗羊杂汤吧,就在那边,味道很不错。”他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冒着热气的小摊。
“哈哈!好!盛情难却!”伊万大叔爽快地答应了,嘱咐旁边摊位的熟人帮忙照看一下,便和沈屿一起走向羊汤摊。
两人在摊前的小板凳上坐下,要了两大碗热气腾腾、撒满香菜和辣椒油的羊杂汤,就着刚买的烤饼,边吃边聊。清晨的寒气被滚烫的羊汤驱散,气氛格外融洽。
伊万大叔确实是个极其健谈和乐观的人。他一边大口喝着汤,一边给沈屿讲他年轻时在两国边境跑运输的趣事,讲厄莱斯那边的风土人情,讲他如何学会做生意的窍门。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
“生活嘛,就像这碗汤,”伊万大叔用勺子搅动着碗里的羊杂,笑道,“有荤有素,有辣有咸,热乎乎地喝下去,浑身都舒坦!关键是心态要好!再难的事,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沈屿安静地听着,不时点头。他欣赏伊万大叔这种乐观的精神。然而,聊着聊着,伊万大叔的语气渐渐低沉了一些,他喝了一口汤,望着远处白雪覆盖的山峦,叹了口气,说道:
“沈,你知道吗?我其实……算是半个华夏人。我外婆是华夏东北人,所以我从小就会说点汉语。我有个女儿……以前也嫁到了漠城这边,找了个华夏小伙子,人挺好的。”
沈屿抬起头,看着伊万大叔,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伊万大叔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但很快又被笑容掩盖,只是那笑容里多了几分苦涩:“可惜啊……几年前,她得了一场急病,没救过来……走了。那时候,她才二十多岁……”
沈屿拿着勺子的手顿住了,心中猛地一沉。他完全没想到,眼前这个总是笑声朗朗、看似无忧无虑的大叔,竟然经历过丧女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之一。
伊万大叔似乎看出了沈屿的震惊,摆了摆手,努力做出轻松的样子:“都过去啦!人嘛,总要向前看。我女儿她……她
初春的寒意依旧顽固地盘踞在这片极北之地,但阳光的力度明显增强了,白昼也一天天变长。
积雪开始从屋顶和树枝上悄然滑落,在屋檐下形成晶莹的冰棱,阳光下滴答着融水,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不可阻挡。
沈屿的生活,简单到了极致。他像一只适应了严寒的北极狐,规律地安排着自己的时间。
上午,若天气晴好,他便步行去早市逛逛,感受那份充满异域风情的烟火气,买些新鲜的食材或特色小吃;若天气不佳,便窝在旅馆温暖的房间里看书、整理笔记,或者与远方的王浩、肖诗雅线上聊几句。
下午,则是雷打不动的冰钓时间。他渐渐摸清了额木尔河几个鱼情较好的河湾,虽然收获依旧不算丰盛,但比起刚来时十钓九空的情况,已有了明显改善,偶尔能钓到几条巴掌大的冷水鲫鱼或细鳞鱼,足以让他感到欣慰。
晚上,则是最为惬意的时光,躺在热炕上,听着窗外万籁俱寂,或沉思,或早早入睡。
他也去过几次着名的北极村,那里是观测极光的最佳地点,游客比漠城县城要多一些。但他去的时候,心态十分平和,如同一个普通的观光客,看看“最北邮局”、“最北哨所”等地标,在冰雪覆盖的黑隆江江面上走走,感受那种“神州北极”的苍茫与壮阔。
对于极光,他抱着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然态度。能亲眼见到那梦幻般的自然奇观固然是莫大的幸运,但若见不到,能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本身也是一种收获。
他并没有像一些狂热爱好者那样,彻夜守候在寒冷的户外,而是随缘而至,随兴而归。
这天清晨,阳光明媚,沈屿照例来到早市。集市依旧热闹,空气中混杂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和人们呵出的白雾。
他在一个卖油炸糕和豆浆的摊位前坐下,要了份早餐,慢慢吃着。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人群,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伊万大叔。
伊万大叔正在自己的摊位上,热情地向一位顾客推销着他的风干肉和伏特加,爽朗的笑声隔老远就能听到。他今天穿了一件棕色的皮夹克,显得格外精神。沈屿吃完早餐,便走了过去。
“伊万大叔!”沈屿打招呼道。
伊万大叔闻声回头,看到沈屿,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啊!沈!我的朋友!早上好!”
他用力拍了拍沈屿的肩膀,“今天天气真不错!来点肉干?刚做好的,味道棒极了!”
沈屿笑了笑:“好啊,来一点尝尝。”他确实对伊万大叔推荐的这种用特殊香料腌制、风干而成的厄莱斯风味肉干有些好奇。
伊万大叔高兴地称了一大块肉干,用油纸包好,递给沈屿,却不肯收钱:“送你的!朋友之间,不谈钱!”
沈屿推辞不过,只好收下,想了想说:“那我请你喝碗羊杂汤吧,就在那边,味道很不错。”他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冒着热气的小摊。
“哈哈!好!盛情难却!”伊万大叔爽快地答应了,嘱咐旁边摊位的熟人帮忙照看一下,便和沈屿一起走向羊汤摊。
两人在摊前的小板凳上坐下,要了两大碗热气腾腾、撒满香菜和辣椒油的羊杂汤,就着刚买的烤饼,边吃边聊。清晨的寒气被滚烫的羊汤驱散,气氛格外融洽。
伊万大叔确实是个极其健谈和乐观的人。他一边大口喝着汤,一边给沈屿讲他年轻时在两国边境跑运输的趣事,讲厄莱斯那边的风土人情,讲他如何学会做生意的窍门。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
“生活嘛,就像这碗汤,”伊万大叔用勺子搅动着碗里的羊杂,笑道,“有荤有素,有辣有咸,热乎乎地喝下去,浑身都舒坦!关键是心态要好!再难的事,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沈屿安静地听着,不时点头。他欣赏伊万大叔这种乐观的精神。然而,聊着聊着,伊万大叔的语气渐渐低沉了一些,他喝了一口汤,望着远处白雪覆盖的山峦,叹了口气,说道:
“沈,你知道吗?我其实……算是半个华夏人。我外婆是华夏东北人,所以我从小就会说点汉语。我有个女儿……以前也嫁到了漠城这边,找了个华夏小伙子,人挺好的。”
沈屿抬起头,看着伊万大叔,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伊万大叔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但很快又被笑容掩盖,只是那笑容里多了几分苦涩:“可惜啊……几年前,她得了一场急病,没救过来……走了。那时候,她才二十多岁……”
沈屿拿着勺子的手顿住了,心中猛地一沉。他完全没想到,眼前这个总是笑声朗朗、看似无忧无虑的大叔,竟然经历过丧女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之一。
伊万大叔似乎看出了沈屿的震惊,摆了摆手,努力做出轻松的样子:“都过去啦!人嘛,总要向前看。我女儿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