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民心如秤-《重生之问道官途》

  李鸣风的车子卷着尘土,一路疾驰,驶向清河乡马家坳村。车窗外,夏日的田野蒸腾着热气,但他的心却如坠冰窟。钱广进这招“以民制官”,阴毒无比,直击征地拆迁最脆弱的神经。一旦处理不慎,引发群体性事件,不仅启动区计划泡汤,他李鸣风乃至整个榆林县委县政府都将陷入巨大的被动。

  远远地,就看见村口聚集了一大群人。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天抢地:“我的地啊!被他们量少了一大截啊!”“我的桃树,都挂果了,他们就给算几根柴火钱!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啊!”几个青壮年村民围着乡干部和国土所的人,情绪激动地推搡着,叫骂声不绝于耳。现场一片混乱,气氛极度紧张。

  清河乡党委书记老周满头大汗,嗓子都喊哑了:“乡亲们!冷静!冷静!有话好好说!县委李主任马上就到!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公道!”

  李鸣风推开车门,大步流星地穿过人群。吴启明、县国土局副局长、信访局负责人紧随其后。陈芳也刚从另一辆车下来,脸色凝重但眼神沉着。

  “李主任来了!”有人喊道。嘈杂的现场顿时安静了几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李鸣风身上。

  “乡亲们!”李鸣风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住了场上的混乱,“我是县委办副主任、开发区筹备组负责人李鸣风!大家反映的问题,我都听到了!我现在就在这里,当着大家的面,把事情查清楚!如果真有错漏,该补的补,该罚的罚,县委县政府绝不护短!但如果有人想浑水摸鱼,无理取闹,干扰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法律也绝不姑息!”

  他的开场白,既表明了解决问题的态度,也划清了底线。坐在地上哭闹的老太太声音小了些。

  “陈芳!”李鸣风点名。

  “在!”陈芳立刻上前一步。

  “你负责现场秩序!组织村民选出五名代表,要包括这几位反映问题的老人家!其他人,请先退到警戒线外!乡干部配合维持秩序!”李鸣风指令清晰果断。

  陈芳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起来。她走到哭闹的老太太身边,蹲下身,声音温和却坚定:“大娘,地上凉,快起来。您放心,李主任亲自来了,就是为了解决大家的问题。您选个代表,把情况跟领导说清楚,这样围着吵,解决不了问题啊。”她又转向情绪激动的青壮年:“大哥,你们这样围着,领导也没法查啊。选出代表,有理说理,我们保证公平公正!”她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与让人信服的力量,加上李鸣风的权威背书,混乱的场面渐渐被控制住。村民们在陈芳和乡干部的引导下,退到了外围,选出了五名代表,包括那两个老太太。

  临时指挥部就设在村委办公室前的空地上。李鸣风居中而坐,吴启明、国土局副局长、信访局负责人分坐两侧。陈芳则负责具体沟通和记录。

  “好了,代表们,现在请你们一个一个说,具体是哪块地被量少了?少了多少?哪家的附着物评估低了?低了多少钱?”李鸣风开门见山。

  代表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焦点主要集中在三户人家:张寡妇家声称自家靠路边的0.3亩菜地被少量了0.05亩。赵老蔫的邻居马大壮声称自家地里的三十棵三年生桃树,评估价过低。带头哭闹的王老太太声称自家老屋旁边新建的鸡舍(简易棚)被评估成“临时搭建”,补偿太低。

  李鸣风耐心听完,转向国土局副局长和清河乡国土所长老刘:“你们工作组原始的测量记录、评估报告、现场照片,都拿出来。”

  厚厚的一摞档案袋被打开,里面是详细的图纸、记录表、照片。国土所长老刘指着图纸解释:“李主任,各位代表,张寡妇家这块地,边界清晰,我们严格按照仪器和皮尺丈量了三次,记录和图纸都在这,绝对没有少量!她的菜地,边界是这条水沟,我们是以水沟内侧为界的……”

  “放屁!水沟那边明明也是我家的!你们量的时候故意往里面缩了!”张寡妇的代表——她的小叔子激动地喊道。

  “马大壮家的桃树,我们是按《千湖市征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评估的。三年生未挂果桃树,标准补偿价就是每棵15元。我们现场数了是28棵,照片为证……”

  “胡说!我明明种了三十棵!有两棵被你们踩死了!还有,我这桃树品种好,应该按挂果树算!”马大壮嚷嚷。

  “王老太太的鸡舍,确实是去年新搭建的简易棚,无地基,无砖墙,标准里明确列为‘临时搭建’,补偿标准就是每平米50元……”

  “那是我养老的鸡!鸡舍也是花了好几百块搭的!你们就给这么点?”王老太太又抹起了眼泪。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原始记录似乎没问题,但村民咬定有猫腻。国土所的人百口莫辩,急得直冒汗。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李鸣风眉头紧锁。他知道,光靠嘴皮子和档案,很难让激动的村民信服。就在这时,陈芳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李主任,各位领导,代表们。这样争论下去没有结果。我提议,既然双方对测量和评估有分歧,那我们就现场重新丈量,重新评估!当着所有人的面,重新量!重新数!重新算!请村民代表全程监督!用最笨的办法,求一个最明白的结果!行不行?”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愣住了!重新丈量?这可是最耗时耗力的“笨办法”!国土所的人脸都绿了。但陈芳的话,却像一股清流,击中了问题的核心——公开透明,眼见为实!

  李鸣风眼睛一亮,立刻拍板:“好!就按陈芳同志说的办!现场重新丈量评估!吴主任,你协调设备!老刘,你们国土所的人,打起精神,再量一遍!代表们,你们选出人来,全程跟着看!每一尺,每一寸,每一棵树,都量清楚,数清楚,评清楚!我们就在这等着,现场出结果!”

  烈日当空。皮尺再次拉开,测量仪器重新架设。国土所的工作人员顶着压力,在村民代表(包括张寡妇的小叔子、马大壮本人和一个村民)的近距离注视下,一丝不苟地重新丈量张寡妇的菜地。皮尺沿着水沟内侧拉直,读数清晰报出,记录在案,代表签字确认。结果与原始记录完全一致!

  张寡妇的小叔子看着清清楚楚的丈量过程,脸涨得通红,讪讪地说不出话来。

  接着是马大壮的桃树地。工作人员一棵一棵地数,代表在旁边一棵一棵地跟着数。最终确认,只有28棵!那两棵“被踩死”的树,根本不存在!评估标准也当场宣读解释。马大壮张了张嘴,最终低下了头。

  最后是王老太太的鸡舍。工作人员仔细查看了结构(确实是简易木架油毡顶),测量了面积,对照补偿标准,给出了评估价。王老太太看着周围村民了然的目光,又看看李鸣风严肃的脸和陈芳温和但坚持的眼神,嗫嚅了几下,也不再闹了。

  三个焦点问题,在阳光下重新丈量评估后,真相大白。工作组并无错漏!所谓“少量”、“低估”,要么是村民理解偏差,要么是受人蛊惑夸大其词!

  围观的村民发出一阵嗡嗡的议论声,看向那几个闹事代表的眼神充满了鄙夷和不满。那几个代表更是无地自容。

  李鸣风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村民,声音沉痛而有力:“乡亲们!大家都看到了!我们工作组的工作,是经得起检验的!补偿标准是公开透明的!县委县政府搞开发区,征大家的土地,是为了榆林的发展,也是为了大家子孙后代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遵纪守法的乡亲!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严厉:“也绝不允许有人无理取闹,受人指使,恶意阻挠国家建设!今天带头闹事、故意夸大事实、煽动群众的,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公安同志!”

  几名警察立刻上前,将带头煽动、情绪最激烈的两人(包括张寡妇那个叫嚣最凶的小叔子)控制起来。现场一片肃静。

  “其他受到蒙蔽的乡亲,念在是初犯,这次不予追究!但大家要擦亮眼睛,不要听信谣言!开发区的建设,离不开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补偿款,会按时足额发放到每一户!请大家监督!”李鸣风恩威并施。

  一场险些酿成大祸的风波,在陈芳提出的“阳光丈量”和李鸣风果断的处置下,被成功化解。村民们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度反而有所提升。钱广进的毒计,非但没有搅浑水,反而让李鸣风和陈芳在基层的威信更高了。

  几天后,县政府常务会议再次召开,专题研究开发区启动区方案及融资计划。

  孙立强拿着财政局重新测算的报告,还想做最后的挣扎:“郑县长,各位同志,虽然李主任提出的滚动开发模式理论上可行,但启动区500亩土地出让收益预测过于乐观!特别是当前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招商形势严峻,万一土地流拍或者价格远低于预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依然巨大!我建议……”

  “好了,立强同志。”郑卫国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疑,“风险和收益总是并存的。李鸣风同志提出的方案,思路清晰,路径可行,风险控制措施也到位。鹏程电子等企业的积极意向,也让我们看到了招商的曙光。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李鸣风身上:“清河乡抢建风波的处置,以及马家坳征地矛盾的化解,让我看到了开发区筹备组,特别是李鸣风同志,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担当!把开发区的未来交给这样有魄力、有智慧、有底线、能赢得民心的干部来推动,我放心!”

  郑卫国的表态,一锤定音!他不仅肯定了方案,更高度赞扬了李鸣风的能力和担当!这无疑是对李鸣风最大的支持!

  “我同意按李鸣风同志提出的启动区方案和融资计划执行!”郑卫国拍板,“县政府全力支持!相关部门通力配合!一周内,完成启动区500亩土地收储程序!同步启动启动区‘三通一平’工程招标和土地出让前期工作!省市政策资金争取,由李鸣风同志牵头负责,务必尽快落实!”

  “是!”李鸣风站起身,声音洪亮,心中激荡。清河乡的宝地,终于要正式破土动工了!

  县政府常务会议的结果,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钱广进的脸上。他砸碎了办公室里最心爱的紫砂壶,面目狰狞。

  “李鸣风!郑卫国!你们给我等着!”他咬牙切齿,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启动区工程招标是吧?好!好得很!老子在榆林混了这么多年,还没人敢这么断我的财路!招标?哼,招标也有招标的玩法!”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声音阴冷得如同毒蛇:“黑皮,启动‘B计划’!给我盯紧启动区‘三通一平’的招标公告!不管花多少钱,找几家‘听话’的公司,把标给我围了!李鸣风不是要公开透明吗?我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用‘合法’的手段,把工程拿到手!我看他到时候怎么收场!”

  电话那头传来黑皮狠厉的回应:“明白,老板!保证办得漂漂亮亮!让他哑巴吃黄连!”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启动区的蓝图已经铺开,但围绕着这块未来热土的利益争夺,才刚刚进入最激烈、也最凶险的阶段。阳光下的建设与阴影中的算计,将在这片土地上激烈碰撞。李鸣风知道,他脚下的路,每一步都将是荆棘与机遇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