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内鬼出现-《重生之问道官途》

  冰冷的子弹躺在证物袋里,如同方建林一伙垂死挣扎的狰狞獠牙。然而,这赤裸裸的威胁非但没有吓退李鸣风,反而彻底点燃了他胸中的怒火与决心。长湖的破局,已无路可退,唯有迎头痛击,将一切魑魅魍魉碾得粉碎!

  就在长湖县紧锣密鼓应对省厅打压和舆论风波之际,省委派出的联合调查组,在省委副秘书长张春明的带领下,悄然抵达长湖。张春明年近五十,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是省委主要领导信任的“救火队长”,以作风严谨、不偏不倚着称。调查组的级别之高、阵容之强,包含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自然资源厅、省审计厅的精干力量,远超方建林所能调动的省厅审计督察组,充分显示了省委对长湖问题的重视程度。

  调查组此行的任务非常明确:

  全面核查省自然资源厅方建林副厅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评估长湖县当前政治生态、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协调解决因方建林滥用职权造成的长湖县绿色稀土项目受阻问题。

  张春明抵达后,没有搞任何排场,直接入住县委招待所,旋即召开了与长湖县委班子的见面会。

  会议室内,气氛肃穆。张春明开门见山,没有寒暄:

  “同志们,省委对长湖的问题高度关注。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把所有问题查清楚,把盖子彻底掀开!无论涉及到谁,级别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必将严惩不贷!”

  他目光扫过李鸣风、郑朝阳等人:

  “同时,省委也关心长湖的发展。长湖经历动荡,现在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绿色稀土项目,意义重大。省委要求我们工作组,在查清问题的同时,也要实事求是,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绝不能让干事创业的同志流汗又流泪,更不能让别有用心者利用调查干扰发展大局!”

  这番话,既是定心丸,也是紧箍咒。李鸣风代表县委县政府做了全面汇报,重点围绕:

  冯德海、周国华案查处情况,孙立死亡案最新突破。

  新班子组建后的磨合与挑战,当前面临的省厅行政打压和舆论抹黑。

  法院判决、与中矿签约、项目意义及当前因矿权变更暂停、环境评价复核、全域排查整治暂停审批等造成的实质停滞。

  法律维权、技术澄清、借力整治历史沉疴、主动引导舆论的具体行动。

  恳请省委协调,依法依规、尽快解决矿权变更手续问题,明确中矿项目环境评价的有效性,为长湖发展松绑!

  汇报条理清晰,证据充分,既直面问题,也坦陈诉求。张春明听得非常认真,不时记录。

  “鸣风同志,你们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工作组都看到了。”张春明合上笔记本,“关于矿权变更和环境评价复核这两个卡脖子问题,工作组会立即与省高院、省政府法制办、省生态环境厅沟通协调,尽快拿出一个明确意见!不能让正当的法律程序和先进的技术被无理阻挠!至于全域排查整治和审计督察…”他看了一眼列席的省厅审计督察组负责人,“这两项工作,由我们省委工作组统一领导、统筹安排!避免多头指挥,重复劳动,干扰地方正常工作!”

  张春明的话,无异于给长湖吃了一颗定心丸,也对方建林通过省厅渠道施加的打压形成了强有力的制衡!省厅审计督察组负责人的脸色顿时有些尴尬。

  随后几天,省委调查组如同精密的显微镜,开始对长湖进行全方位扫描。不仅调阅海量卷宗档案,更展开了密集的个别谈话。谈话对象覆盖了县委常委、副县长、关键部门一把手、离退休老干部,甚至包括赵阎案、周国华案的相关涉案人员家属。

  李鸣风作为主持县委工作的县长,自然是谈话的重点。张春明亲自与他谈了整整三个小时。

  谈话内容极其深入:

  *对冯德海、周国华、方建林等人关系的具体认知和证据掌握。

  *孙立死亡案调查中遇到的阻力和疑点。

  *处理黑石沟矿权、引进中矿集团的决策过程和考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主持县委工作以来的重大决策是否经过充分民主讨论?是否存在“一言堂”?

  对当前县委班子各成员的评价,特别是新调任的郑朝阳、徐海峰、周敏等人。

  收到死亡威胁的具体情况、后续处置及个人安全措施。

  对长湖未来发展最深的忧虑和最大的期望。

  张春明的问题看似平和,却暗藏机锋,直指权力运行的核心和可能的薄弱点。李鸣风应对坦诚而谨慎,既展现了对长湖全局的掌控和清晰的思路,也毫不回避困难和自身面临的争议,重点强调了依法依规、集体决策、尊重民意的原则。

  “李鸣风同志,压力很大吧?”谈话尾声,张春明忽然问了一句。

  李鸣风坦然一笑:“压力是动力。只要省委支持我们依法依规做事,只要长湖的百姓信任我们,再大的压力,我和县委班子也顶得住!”

  张春明深深看了他一眼,未置可否,只是点了点头:“好,今天就到这里。”

  就在省委调查组进行深度谈话期间,长湖县委县政府大院门口,悄然聚集了一群人。他们没有喧哗,没有标语,只是静静地站着,如同沉默的山峦。

  领头的是王老栓。他身后,是青山镇几十位自发赶来的村民代表,有老人,有妇女,还有牵着孩子的年轻人。他们手里没有请愿书,只拿着一些自家产的土鸡蛋、新摘的蔬菜水果,还有一面卷起来的锦旗。

  门卫和闻讯赶来的县委办工作人员有些手足无措。王老栓上前一步,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同志,我们不闹事,不告状。我们就是想来跟省里来的领导说几句话,让他们看看我们长湖老百姓的心!李县长他们不容易,是真心为我们办事的!那些在背后使坏、说瞎话的,我们老百姓不答应!”

  这一幕,被正在楼上办公室与一位老干部谈话的张春明透过窗户看得清清楚楚。他走到窗边,默默注视着楼下那些质朴而坚定的面孔。

  随后,张春明安排工作组一位副组长下楼接待了王老栓等人,在一个小会议室里听取了他们的心声。

  王老栓没说大道理,只是讲:

  李县长怎么帮他讨回儿子公道的。

  搬迁安置怎么尊重他们意愿选在B地块的。

  补偿款怎么一分不少拿到手的。

  中矿的技术专家怎么到村里讲解环保措施的。

  他们怎么盼着新矿开起来,日子有奔头。

  外面那些说政府坏话、说李县长坏话的报道,他们一个字都不信!

  “领导,我们老百姓不懂大道理,但心里有杆秤!”王老栓最后说,“李县长和现在的县委,是为我们做实事的!我们信他们!省里的大领导,可得给他们做主啊!不能再让好人被欺负了!”说着,他展开了那面锦旗,上面是村民们凑钱做的八个大字:

  这些最基层百姓发自肺腑的话语和那面朴实的锦旗,比任何华丽的汇报都更有力量!工作组副组长认真记录,内心深受触动。这份来自民心的无声证言,成为省委工作组评估长湖班子最重要的“软性”指标之一。

  在省委调查组的高压和县委新班子的严密应对下,长湖官场暗藏的“内鬼”开始坐不住了。

  组织部长周敏按照与李明商定的计划,以“配合审计、摸清干部底数为下一步优化调整做准备”的名义,开始了对关键部门科级干部的“非正式”深度谈话。谈话地点不在组织部办公室,而是在一个相对轻松的茶室包间,周敏态度温和,仿佛只是闲聊。

  然而,在看似随意的谈话中,周敏那双锐利的眼睛却在捕捉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语气停顿和逻辑矛盾。

  当谈到国土局矿产科科长钱进时,周敏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钱进是长湖本地干部,在矿产科多年,对赵阎时期的情况非常熟悉。在谈到过去矿权审批时,他极力撇清自己,反复强调“都是按领导批示办”、“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但当周敏不经意间提到“省厅方副厅长以前对长湖的矿很关心啊”时,钱进的瞳孔明显收缩了一下,端起茶杯的手有不易察觉的颤抖,随即又故作镇定地附和:“是…是,方厅长很关心基层。”

  这个细微的反应没有逃过周敏的眼睛。她不动声色,继续聊了些别的,结束了谈话。

  随后,周敏立刻将这一异常情况通报给了纪委书记李明。李明调阅了钱进的档案和银行流水,发现了一些疑点:钱进近两年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其收入,其配偶账户有数笔来源不明的大额转账,时间点恰好在省厅方建林来长湖“复核”矿权前后!

  “这个钱进,有重大嫌疑!”李明眼中寒光一闪,“很可能就是方建林埋在长湖,负责传递消息、甚至协助实施某些行动的暗桩!”

  就在李明和周敏准备对钱进采取进一步措施时,一个更意想不到的突破口出现了。

  负责侦办“死亡威胁信”案件的县公安局技侦部门传来消息:通过对信封、信纸、打印字体的技术分析,结合邮戳和监控模糊影像,锁定了重大嫌疑人——县府办副主任吴晓波!

  吴晓波?!

  李鸣风和郑朝阳都吃了一惊。吴晓波是县府办的老资格副主任,平时沉默寡言,做事也算稳妥,是李鸣风主持县委工作后暂时留用的人之一。他怎么会和死亡威胁扯上关系?

  “立刻控制吴晓波!突击审讯!”李鸣风当机立断,“注意保密!同时,严密监控钱进!这两人之间,很可能有联系!”

  长湖的深潭,在省委调查组的显微镜下,在民心壁垒的护卫中,那些藏匿的暗桩,终于开始松动、暴露!一张由恐惧、贪婪和背叛织就的网,正被缓缓撕开。而撕开它的力量,来自于上方的决心、内部的肃清,以及那最不可撼动的——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