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仿冒品的 “精准打击”-《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

  第 135 章:仿冒品的 “精准打击”

  第一节:清晨门店的 “冷清” 与首起退货风波

  周三清晨,市中心 “浅沉” 门店的玻璃门被推开时,店员小宇习惯性地扬起笑容,准备迎接早间的第一批顾客 —— 以往这个时间,总会有几位熟客来挑选珠宝,或是咨询定制需求,门店里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交谈声。

  但今天,门外空荡荡的街道只有零星几个路人,进店的只有一位提着纸袋的中年女士。她走到柜台前,脸色带着明显的不悦,将纸袋往台面上一放:“你们这是怎么回事?我上周刚买的环保点翠项链,才戴了三天,羽毛就掉了一半,还把我脖子磨得发红!你们这是欺诈消费者吧?”

  小宇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他赶紧接过纸袋,拿出里面的项链 —— 这条 “环保点翠项链” 的外观与浅沉的正品几乎一模一样,但上手一摸就知道不对:点翠羽毛的手感粗糙发脆,轻轻一碰就有细小的绒毛脱落,银质链身也泛着廉价的金属光泽,刻在链扣上的 “浅沉” logo 模糊不清,甚至有一处明显的拼写错误。

  “女士,您先别着急,” 小宇强压下慌乱,拿出正品项链对比,“您这条不是我们的正品。您看,我们的正品羽毛用的是经过纳米涂层处理的染色鹅毛,手感柔软有光泽,不会轻易脱落;链扣上的 logo 清晰工整,还刻有专属的防伪编码,您这条明显没有。”

  中年女士愣住了,拿起两条项链反复对比,脸色从愤怒变成惊讶,又转为懊恼:“怎么会这样?我是在网上一家‘浅沉官方折扣店’买的,比你们门店便宜一半,店家说就是你们的正品,只是过季清库存…… 我还推荐给我闺蜜了,她也买了一条,现在还在外地出差,要是她的也有问题怎么办?”

  小宇心里更清楚了 —— 这又是黑石的手笔。自从上周黑石宣布 “开业大酬宾” 后,市场上就陆续出现了打折 “浅沉折扣”“浅沉尾货” 旗号的网店,售卖价格仅为正品一半的 “环保点翠系列”,但门店里的员工都知道,浅沉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销售折扣产品,更没有所谓的 “过季尾货”。

  他赶紧拿出门店的正品防伪手册,耐心地给女士讲解:“您看,我们所有正品都有专属的防伪码,在官网输入就能查到购买记录和产品信息;而且我们的点翠羽毛都经过三层纳米涂层处理,防水防磨损,正常佩戴五年都不会出现脱落问题。您在网上买的这条,很可能是仿冒品。”

  女士听完,拿出手机登录那家网店,却发现页面已经显示 “商品下架”,客服也变成了 “离线状态”。她气得捶了下柜台:“这些黑心商家!拿着仿冒品冒充正品,不仅骗钱,还毁了你们的名声!我这就去消费者协会投诉他们!”

  送走这位女士,小宇立刻给店长陈姐打了电话。陈姐赶到门店时,门口已经站了三位拿着仿冒品来咨询的顾客,其中一位老人手里的 “环保点翠耳钉”,甚至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化学气味 —— 后来经过检测,这对耳钉的金属部件含有超标铅汞,长期佩戴会危害健康。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陈姐看着监控里冷清的门店,眉头紧锁,“刚才统计了一下,今天上午的客流量比上周同期下降了 60%,还有五位顾客取消了之前预定的定制订单,说‘担心买到假货,先观望一阵’。”

  她打开手机里的销售数据报表,屏幕上的红色下降箭头格外刺眼:“环保点翠系列是我们的主力产品,占总销量的 45%,现在仿冒品一出来,不仅销量跌了,还连累了其他系列的销售 —— 刚才有位顾客本来想买‘春日连理’手镯,看到有人来退仿冒品,犹豫了半天还是走了。”

  第二节:仿冒品的 “市场渗透” 与黑石的 “恶意布局”

  中午,林浅和陆沉赶到门店时,正好遇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调查仿冒品情况。一位工作人员拿着检测报告,语气凝重地说:“林总,陆总,这些仿冒品的问题很严重。我们抽检了 10 件从不同渠道购买的‘浅沉仿品’,其中 8 件含有超标有害物质,6 件的点翠羽毛用的是废弃工业染料染色,长期接触会引发皮肤过敏甚至呼吸道疾病。”

  他指着检测报告上的数据:“更可怕的是,这些仿冒品的生产工艺非常粗糙,没有任何质量管控,却能做到‘外观 90% 相似’,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我们调查发现,这些仿冒品主要通过三类渠道销售:一是临时搭建的‘浅沉折扣网店’,二是线下的‘流动摊贩’,三是一些小型珠宝店,他们从黑石的代工厂拿货,再以‘浅沉正品折扣’的名义售卖。”

  陆沉接过检测报告,指尖划过 “代工厂地址:城郊工业区 B 区 12 号” 这句话,眼神冷了几分:“这个地址我有印象,是黑石进入中国后租下的闲置工厂,之前我们的人去勘察过,以为他们是用来生产自有品牌产品,没想到是用来生产仿冒品的。”

  林浅走到货架前,拿起一条正品环保点翠项链,与仿冒品并列放在一起:“你们看,黑石的仿冒手段很精准 —— 他们没有去仿冒我们的小众设计,专门盯着‘环保点翠系列’这个爆款,甚至连产品的包装、吊牌都模仿得一模一样,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误以为是我们的正品,用低价抢占市场,同时用劣质产品破坏我们的品牌形象。”

  她的手指拂过正品项链的纳米涂层,语气带着一丝心疼:“我们为了研发环保点翠技术,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测试了上百种羽毛和涂层配方,还请了非遗大师亲自指导,就是想做出既环保又美观的产品。现在黑石用这么粗糙的仿冒品来抹黑我们,不仅是对我们的打击,更是对非遗技艺的不尊重。”

  这时,门店经理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快递:“林总,这是我们收到的‘匿名举报信’,里面有黑石代工厂的生产照片和出货记录。你看,他们每天能生产上千件仿冒品,主要发往一二线城市的小型珠宝店和线上平台,还专门培训了‘销售人员’,教他们怎么忽悠消费者,说‘这是浅沉的内供尾货,数量有限’。”

  照片里的场景触目惊心:昏暗的厂房里,工人们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徒手分拣着颜色杂乱的羽毛;地上堆放着未密封的工业染料桶,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打包好的仿冒品被塞进银有 “浅沉” logo 的纸箱里,却连最基本的防潮包装都没有。

  “太过分了!” 苏晓忍不住骂了一句,她昨天刚去市场调查,看到有位妈妈给女儿买了仿冒的儿童银锁,孩子戴了两天就出现皮肤红肿,“黑石为了赚钱,连孩子都不放过!他们根本不在乎消费者的健康,只在乎怎么搞垮我们!”

  陆沉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浅沉’,是整个本土珠宝行业。先用仿冒品冲击市场,让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失去信任,再趁机收购那些资金链断裂的小品牌,最后垄断中国珠宝市场。我们必须尽快反击,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第三节:街头调查的 “惊心发现” 与消费者的 “信任危机”

  下午,林浅、苏晓和李阳分成三组,去市中心的商圈调查仿冒品的销售情况。林浅刚走到步行街的拐角,就看到一个推着小推车的摊贩,车上挂满了 “环保点翠项链”“儿童银锁” 等 “浅沉产品”,旁边还立着一块手写的牌子:“浅沉清仓,全场五折,假一赔十”。

  有两位年轻女孩正在挑选项链,其中一位拿起一条仿冒品,犹豫地问:“老板,这真的是浅沉的正品吗?我之前在门店看,比这个贵一倍呢。”

  摊贩立刻摆出一幅 “诚恳” 的表情:“姑娘,我跟浅沉的工厂有关系,这些都是他们没卖完的尾货,质量跟正品一样,就是包装简单点。你看这羽毛,多亮!戴出去没人能看出是折扣款。我昨天还卖了十条给大学生,都说好呢。”

  林浅走上前,拿出手机里的正品照片:“老板,你这不是浅沉的正品。浅沉的环保点翠项链用的是纳米涂层羽毛,不会掉毛,你这条一摸就掉毛;而且浅沉从没有‘尾货清仓’,也不会通过流动摊贩销售产品。”

  摊贩的脸色瞬间变了,收起牌子就要推车走:“你谁啊?我卖我的东西,跟你有什么关系?别多管闲事!”

  那两位女孩也意识到自己差点被骗,赶紧放下项链:“原来是假货啊!幸好你提醒我们,不然买回去戴坏了皮肤就麻烦了。”

  林浅看着摊贩匆忙逃走的背影,心里一阵发凉 —— 这样的流动摊贩还有多少?有多少消费者会被 “低价” 诱惑,买到危害健康的仿冒品?她打开社交媒体,搜索 “浅沉 仿冒品”,满屏都是消费者的投诉:

  “在网上买的浅沉项链,戴了一天就过敏,去医院检查说是金属超标,店家还不退款!”

  “给妈妈买的点翠耳环,妈妈戴了两天就说头晕,后来发现耳环的羽毛是用工业染料染的,有刺鼻气味!”

  “之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