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正义的审判降临-《执念事物所》

  终端黑了。

  林小满盯着那块熄灭的屏幕,手指还搭在确认键上,掌心残留着按压后的麻木感。她的呼吸很慢,像是怕惊扰什么。周予安站在她身后,魂体不再晃动,反而透出一种久违的安定,仿佛体内那根绷了太久的弦,终于松了一寸。

  书店的灯亮着。

  不是实验舱里那种冷光,也不是地下通道里忽明忽暗的应急灯,而是暖黄色的、老旧却踏实的灯光。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只记得警报停了,系统崩了,数据传了,然后有人影冲进基地,喊着“现场封锁”,她被人扶起,递了水,问了话,又被送回了这里。

  一切像一场梦。

  但她口袋里的终端还在,屏幕忽然震动了一下。

  新闻推送弹了出来。

  【教育局联合警方召开紧急发布会,通报“引魂重构计划”调查进展】

  林小满点开视频。

  画面里,一个穿深色西装的女人站在台前,身后是教育局的徽标。她声音平稳,没有激动,也没有刻意压抑情绪,只是陈述事实:“经初步核实,某中学多名教职人员涉嫌长期纵容校园欺凌,并与外部非法组织勾结,参与非法精神实验。目前,已有七人被依法批捕,包括原副校长、心理辅导教师及校外技术顾问。”

  镜头切换。

  几个熟悉的身影被押出校门,低着头,手戴镣铐。其中一人是曾当众驳回她申请活动教室的副校长,另一人是那个总在走廊里冷眼旁观的班主任。他们不再有威严,也不再能装作看不见。

  林小满盯着屏幕,一句话没说。

  周予安飘到她肩侧,目光落在那几个被带走的人身上。他的手指微微动了动,像是想碰什么,又收了回去。

  “他们动了。”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像是在确认一件不敢相信的事。

  周予安没回答,只是静静看着。

  发布会继续。那位女检察官提到,所有受害学生将获得心理援助与法律支持,校园监控系统将全面升级,欺凌举报通道将向全社会公开。她说:“我们不会再让任何一个孩子,在沉默中消失。”

  视频结束。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林小满把终端放在桌上,起身走到窗边。夜色已深,街灯一盏接一盏亮着,像一条温柔的线,连着这个城市最暗的角落。她推开窗,风轻轻吹进来,带着一点雨后的凉意。

  楼下传来脚步声。

  几个学生模样的人站在书店门口,手里捧着花,还有叠得整整齐齐的信。他们没敲门,也没说话,只是把东西轻轻放在门口,然后转身离开。其中一个女孩回头看了眼二楼的灯光,小声说了句什么,同伴点头,两人相视一笑。

  林小满没下楼。

  她回到桌前,拿起一封信,拆开。

  “林老师,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老师,但我想谢谢你。上周,我终于把被欺负的事告诉了妈妈。她哭了,但我没哭。因为我知道,有人替我们说了话。”

  她看完,轻轻放在桌上。

  又拆下一封。

  “我也曾一个人坐在厕所隔间里哭,不敢出声。我以为没人知道。但现在,我敢抬头走路了。”

  第三封。

  “我以前觉得死掉的人就真的消失了。可现在我知道,有人记得他们,他们就还在。”

  林小满一封封看下去,指尖有些发颤。她没流泪,但胸口像是被什么温热的东西填满了,沉沉的,却不压人。

  周予安站在她身后,低声说:“他们终于看见了。”

  “是啊。”她点头,“以前是他们看不见,现在是没人能假装看不见。”

  她合上最后一封信,抬头看向三楼。

  那里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

  少年魂魄。

  他一直没走。从那天她打开书店地下室开始,他就在这里,安静,沉默,偶尔在夜里徘徊。此刻,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校园方向。操场上空无一人,但灯光亮着,旗杆上的校旗在风里轻轻摆动。

  林小满走上三楼。

  她没说话,只是站到他身边。

  少年缓缓转头,看了她一眼,又望向屏幕。她刚把发布会的回放打开,正放到那位检察官宣布成立专项调查组的部分。

  “你看。”她说,“没人再替他们说话了。”

  少年静静看着。

  画面中,校长张立民被带出听证室,低着头,双手交叠放在腹前,像一具被抽走灵魂的躯壳。他曾是那个在大会上说“小事化无”的人,是那个把投诉信压在抽屉最底层的人。

  少年抬起手。

  不是攻击,也不是指责,只是轻轻对着屏幕,点了点头。

  那一瞬间,他的身影似乎清晰了一点,轮廓不再模糊,像是终于从一团雾气中走了出来。

  然后,一滴光从他眼角滑落。

  不是泪,也不是血,而是一点微弱却纯净的光。它落在地板上,没有声音,却像一颗露珠坠入湖心,漾开一圈极轻的涟漪。

  林小满没动。

  她只是看着那滴光散开,像尘埃落地。

  周予安也走上三楼,站到她身后。他望着少年,声音很轻:“你等到了。”

  少年没回应。

  他只是再次望向校园,目光穿过夜色,落在那栋曾关着他的教学楼。风吹动窗帘,二楼的窗户开着,像一张终于张开的嘴,准备说出那些被堵住的话。

  林小满轻声说:“你可以放心了。”

  少年依旧沉默。

  但他抬起的那只手,慢慢放了下来。

  夜更深了。

  书店的灯还亮着。

  楼下堆着越来越多的信,有人送来热汤,有人留下手绘的卡片,上面写着“谢谢你替我们活下来”。林小满坐在灯下,翻着笔记本,记录今天的事。她写得很慢,像是要把每一个字都刻进记忆里。

  周予安靠在门框边,看着她写字。

  “你会继续做下去吗?”他问。

  她笔尖顿了顿。

  “我不知道。”她答,“但现在,他们不用一个人扛了。”

  周予安没再问。

  他抬头看向三楼。

  少年魂魄仍站在窗前,但身影比之前淡了一些,边缘泛着微弱的光,像是即将融入夜色。他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

  林小满写完最后一行字,合上本子。

  她抬头,看见三楼的影子。

  “你还有想做的事吗?”她问。

  少年缓缓转过身。

  他的脸依旧模糊,但眼神清晰。他看着她,又看看周予安,最后望向窗外的城市灯火。

  他没点头,也没摇头。

  只是抬起手,轻轻按在玻璃上。

  指尖触到窗面的瞬间,一层极淡的光晕从接触点扩散开来,像涟漪,又像一道无声的告别。

  林小满站起身。

  周予安也动了。

  他们一起望着三楼。

  少年的手还贴在玻璃上,身影越来越轻,仿佛风一吹就会散。

  然后,他松开手。

  转身。

  走向书店深处。

  脚步无声。

  身影在楼梯拐角处淡去,像一缕雾被阳光照透。

  林小满没追。

  她知道他不是离开,而是终于能走了。

  周予安走到她身边,轻声说:“他等到了。”

  林小满点点头。

  她低头看向桌上的信,忽然发现最上面那封的背面,多了一行字。

  不是她写的。

  也不是送信人留的。

  那是一行极淡的墨迹,像是用指尖蘸着光写下的:

  “我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