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带队教官,培养新人-《特种女兵在七零:开局搬空仇家》

  龙焱基地,新人集训营,代号“淬火之地”。

  清晨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操场上,三十名通过层层筛选、来自各大军区的精英苗子,如同三十杆标枪般站立。他们眼神中带着初生牛犊的锐气,以及对龙焱这块金字招牌的无限憧憬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能站在这里,他们已是万里挑一,但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脚步声由远及近,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敲打在每一个新兵的心头。雾气中,一个窈窕而挺拔的身影逐渐清晰。

  当姜青白完全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队伍中不可避免的响起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抽气声。他们当然知道龙焱的传奇,知道“白狐”,知道国际赛场上夺魁的“东方幽灵”,知道教材上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战术署名者。但亲眼见到本人,那种冲击力依旧强烈。

  她太年轻了,容貌清丽,若非那身笔挺的作战服和肩上的军衔,几乎让人难以将她与那些神话般的战绩联系起来。然而,她那双眼睛,平静、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的风暴与星空,只淡淡一扫,便让所有新兵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收敛了所有杂念。

  姜青白在新兵队列前站定,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面孔。没有慷慨激昂的动员,她的声音平静如水,却带着千钧之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我是姜青白,从今天起,担任你们本次‘淬火’集训的总教官之一。能站在这里,证明你们过去很优秀。”

  她微微停顿,语气骤然转冷,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但在这里,‘过去’两个字,一文不值。龙焱要的不是过去的精英,而是未来的利刃。我的任务,就是把你们身上那些自以为是的‘优秀’彻底打碎,碾成粉末,然后,按照龙焱的标准,重塑你们。”

  “在我的课上,没有‘尽力而为’,只有‘不惜一切’。没有‘差一点’,只有‘完成’或‘淘汰’。我的要求,会严苛到你们怀疑人生。我的标准,会高到你们仰望都觉得费力。”

  “现在,有人想退出的,出列。这是你们最后,也是唯一轻松离开的机会。”

  操场上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旗杆的微弱声响。三十双眼睛,没有任何退缩,反而燃起了更盛的火焰。能被选入这里,谁不是心高气傲之辈?被一个看似柔弱的女性教官如此“轻视”,反而激起了他们骨子里的不服与血性。

  “很好。”姜青白嘴角似乎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转瞬即逝,“希望你们的骨头,能和你们的决心一样硬。第一个科目,极限负重越野,目标,后山‘绝望坡’。时间,落后基准线三十秒者,淘汰。出发!”

  没有预兆,训练直接进入地狱模式。沉重的背囊压在身上,崎岖的山路消耗着体力,而姜青白给出的基准时间,几乎是按照她自己在不动用空间能力下的极限标准设定的。

  队伍在痛苦中挣扎前行。姜青白并没有跟在队伍后面,她时而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队伍侧翼,冷眼观察;时而会突然指出某个队员呼吸节奏的错误:“第三列第二名,你的肺部在燃烧吗?调整呼吸,三步一吸,两步一呼,感受膈肌发力!”

  时而会点出步伐的瑕疵:“第五列第一名,你的脚踝稳定性太差,落地瞬间卸力不足,能量浪费超过15%!注意落点,利用脚掌滚动!”

  她的观察细致入微,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让那些自诩体能顶尖的新兵们冷汗直流。她仿佛一台人形自走分析仪,总能精准地找到每个人最细微的短板。

  跑过最艰难的“绝望坡”,已经有数人脸色惨白,摇摇欲坠。姜青白站在坡顶,看着下方挣扎的队伍,声音通过微型扩音器传来:“这就到极限了?想想敌后渗透,你们带着关键情报,身后是追兵,脚下是生死线,停下来,就是死!压榨你们每一颗细胞的潜力!龙焱,不要废物!”

  残酷的话语如同鞭子,抽打着新兵们最后的意志。终于有人支撑不住,瘫倒在地。医疗组迅速上前,而姜青白的记录本上,毫不留情地划掉了对应的编号。

  下午,战术基础训练场。

  姜青白并没有一开始就教授高深的“瞬时火力覆盖”或“超维潜行”,而是从最基础的持枪、据枪、移动射击姿势开始。

  “你们以为自己枪法很好?”姜青白拿起一支训练用步枪,随意做了几个据枪动作,速度快如闪电,却又稳如磐石,每一次停顿,枪口都精准地指向预设的微小目标点,没有丝毫晃动。“肌肉记忆形成错误的闭环,比一张白纸更难教导。现在,忘掉你们过去所有的习惯。”

  她亲自示范,讲解每一个动作的力学原理,如何调动核心肌群,如何利用骨骼支撑,如何将后坐力转化为下一次瞄准的助力。“射击,不是用手,是用你的整个身体,用你的呼吸,甚至用你的心跳去配合。”

  她要求新兵们在各种极端姿势下保持据枪稳定——高速奔跑后、剧烈格斗后、泥泞中、障碍物上……稍有晃动,便是加练。

  “总教官,这太苛刻了!实战中不可能完全不动!”一个性格耿直的新兵忍不住抱怨。

  姜青白目光扫过去,那名新兵顿时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苛刻?”她走到一个射击位前,示意移动靶启动。然后在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她一边进行着高频的、无规律的战术规避动作,一边抬手射击。“砰!砰!砰!”连续三枪,百米外三个高速移动的靶心,应声穿透!

  她收枪,转身,看着那名目瞪口呆的新兵:“敌人会给你站稳了开枪的机会吗?绝对的稳定,源于动态中的绝对控制。做不到,就练到能做到为止!这就是龙焱的标准!”

  晚上,理论教室。新兵们疲惫不堪,但精神却高度集中。姜青白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自身的实战经历,尤其是国际比武和秘密任务中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她写入教材的那些新战术背后的逻辑。

  “ ‘超维潜行’,不是让你们变成隐形人。而是让你们学会‘欺骗’。”她播放着模拟视频和实战录像片段,“欺骗敌人的眼睛,欺骗敌人的耳朵,欺骗敌人的仪器。如何利用光影?如何利用声音掩蔽?如何预判敌人的注意力盲区?这需要你们的大脑像超级计算机一样时刻运转,将环境信息转化为你们的护身符。”

  她讲述如何在雪夜潜伏,利用风声掩盖脚步声;如何在城市巷战,利用车辆警报声作为突击信号。这些鲜活的、带着硝烟味的经验,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无比,深深烙印在新兵们的脑海中。

  一天的训练结束,新兵们几乎是被榨干了最后一丝力气,瘫倒在床铺上。然而,他们的眼神却与清晨时不同了。少了几分盲目的自信,多了几分沉静的坚韧,以及对那位年轻总教官近乎敬畏的信服。

  他们亲眼见到了“神话”的实力,也亲身感受到了那严苛到极致的要求背后,所蕴含的期望与责任。

  教官休息室内,秦晋川递给姜青白一杯温水:“感觉怎么样?这帮小子,底子不错,但棱角也太分明了。”

  姜青白接过水,喝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看到璞玉的专注:“是些好苗子。棱角磨平了,才能成为最锋利的刃。我会把他们练出来。”

  她望向窗外,集训营的灯火在夜色中格外明亮。培养新一代的龙焱尖兵,这份责任,与她亲自上阵杀敌同样重要,甚至更为深远。她要将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意志,如同火种一般,传递下去。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战斗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