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坑边缘的松脂刚凝固,桃树精灵的藤蔓已缠上封印处,一圈圈收紧,像缝合伤口。李文站在三步外,袖中罗盘不再震颤,指针沉稳指向北方。他没再看那片被埋葬的战场,转身时脚步干脆,靴底碾过一截枯藤,发出轻微脆响。
云姬坐在营帐外的矮石上,右手搭在空间蝎王背上,左手悬空微颤。蝎王甲壳泛着冷光,触须每隔几息就抽搐一次,像是被无形的线拉扯。她闭眼调息,呼吸缓慢而深,直到那股从骨缝里渗出的滞涩感稍稍退去。
“能控场吗?”李文走到她面前,声音不高。
她睁眼,点头,“不近身,只开裂隙,撑得住。”
“够了。”他说,“雾一起,你就带人进去。撕开后排,立刻撤。我不需要你杀多少人,我要他们知道,重甲挡不住我们。”
云姬没再说话,手指轻抚蝎王尾刺,一道细微的银线在刺尖闪了一下,随即隐没。
半个时辰后,斥候带回消息:匈奴先锋距玉门九十里,全军重甲,阵型如铁砧,前盾后弓,稳步推进,不急不躁。
李文召呼衍铁至沙丘高处。两人并立,望向远处地平线上扬起的黄尘。风不大,但吹得旗角绷直。
“你带的是铁砧阵。”李文说。
呼衍铁冷笑,“我带的是杀阵。你们那点藤蔓虫豸,破不开盾墙。”
“我不破墙。”李文盯着那片移动的尘云,“我只杀墙后的人。”
呼衍铁眯眼,“你打算让那蝎子钻地?地下有桃树根网,它开不了裂隙。”
“它不需要在地下开。”李文抬手,指向战场侧翼,“雾会起,马会乱。你的人盯前,顾不了后。而我的人,只打后。”
呼衍铁没再开口,只冷冷看了他一眼,转身下丘。
日正中时,战场边缘的甘蔗精灵开始释放雾气。不是浓雾,是一层贴地流动的薄纱,随风缓缓推进,将战场西侧笼罩。桃树精灵的根系在地下悄然延展,缠上敌军战马的蹄底。那些马起初只是步伐微滞,随后开始躁动,鼻孔张大,耳朵后压,却说不出哪里不对。
匈奴前军盾阵依旧稳进,后排弓骑按序张弓,准备轮射。
就在第二波箭雨即将离弦的瞬间,雾中亮起一道银光。
空间蝎王率先冲出,六足踏空,尾刺如矛,直刺盾阵缝隙。刺尖破空刹那,一道裂隙凭空撕开,宽不过三尺,深不见底,边缘扭曲如撕裂的布。三名弓骑连人带马被吸了进去,连喊声都没留下,裂隙随即闭合,仿佛从未存在。
第二击紧随其后。另一名驭蝎骑兵从侧翼突进,尾刺横扫,裂隙横向展开,吞噬一排弓手。第三击、第四击……十名蝎尾骑兵轮番突袭,每次只出一刺,裂隙开合不过两息,快得来不及反应。
盾阵后方瞬间空出大片缺口,弓骑编制被打乱,指挥号角连连急响。
呼衍铁在后方高坡上看得清楚,脸色铁青。他立刻下令变阵,前排盾兵横向推进,后排收缩结环,同时派出两队轻骑从两侧包抄雾区。
“收兵。”李文站在高丘,轻轻抬手。
鸣金声起,蝎尾骑兵立刻后撤。空间蝎王最后一击撕开追兵前方地面,裂隙阻路,敌骑被迫绕行。十人全数退回雾中,无一伤亡。
雾散后,战场上留下七道不规则的焦痕,那是裂隙闭合时留下的烙印。匈奴丢下二十三具尸体,其中十八人是弓骑,五人是追击时坠入裂隙边缘被扭曲空间撕碎的轻骑。
李文当众下令,参战骑兵每人赏秘银甲一副,三日内交付。工匠队连夜开工,熔炼秘银,浇筑鞍具。新鞍具底部刻有导灵纹路,连接骑兵腰间的灵囊,内储桃树与甘蔗精灵凝结的纯净灵液,可在蝎王耗力时反向输注。
当晚,呼衍铁派使者送来一句话:“尔等不过借虫豸之力逞凶,待那蝎王力竭,便是尔等授首之时。”
李文听完,只问了一句:“他有没有多看那几道焦痕?”
使者一愣,“看了,很久。”
“那就够了。”李文转身走进营帐,掀帘前顿了顿,“告诉他,蝎子不会累,但陷阱会等。”
帐内,云姬已等在案前。她手腕上缠着一层薄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看出续航是短板。”她说。
“他以为这是弱点。”李文坐下,“其实是我们留的破绽。”
“你要让他觉得我们只能打一波?”
“对。”李文摊开战地图,“他现在最怕的不是我们杀多少人,是他看不懂我们的底。一旦他以为看懂了,就会贪功冒进。”
云姬沉默片刻,“下次我可以让裂隙开得更短,消耗再降三成。”
“不必。”李文摇头,“留五成力,让他觉得我们强弩之末。真正的杀招,不在蝎尾,而在他们敢不敢追。”
云姬抬眼,“你是想引他们进桃树根网区?”
“根网只是开始。”李文手指划过地图上一片沙丘,“甘蔗精灵的雾,能遮视线,也能藏水。我让它们在那片洼地底下蓄了三天水,只要裂隙在那附近开启,地面会塌。”
“你是想造流沙?”
“不是流沙。”李文轻声,“是陷阱。他们追,就掉进去;不追,就失势。无论怎么选,主动权都在我们手里。”
云姬低头看自己的手,那层布已经被冷汗浸透。她慢慢解开,手腕上的青灰痕迹仍在,像一道洗不掉的烙印。
“我能撑到那时候。”
“我知道。”李文站起身,走到帐口,“你不需要撑太久。只要再打一次,让他们觉得胜利在望。”
他掀开帐帘,外面月光洒在操场上,十名蝎尾骑兵正在试新鞍具。秘银在月下泛着微光,灵液注入瞬间,蝎王尾刺亮起一道银弧,持续了足足五息才熄灭。
李文看了一会儿,转身对云姬说:“明天让他们再练一次突刺,速度提两成。我要呼衍铁看到,我们不但没力竭,还在变强。”
云姬点头,起身准备离开。
“还有一件事。”李文叫住她。
她回头。
“下次上场,别用左手发力。”他说,“右手就够了。”
她没说话,只是把手藏进袖中,走了出去。
李文站在帐口,望着远处的沙丘。风起了,吹动旗角,也吹动他袖中的罗盘。指针微微偏转,不是因为气运,而是因为地下——那片洼地的水位,已经满了。
第二天清晨,斥候来报:匈奴先锋昨夜后撤十里,今日未动。
李文点头,下令全军操练,蝎尾骑兵加训突刺节奏,三息内完成出刺、开隙、回撤。
正午时分,云姬走进营帐,手里拿着一块刚取下的蝎王甲片。
“裂隙生成效率提升了。”她说,“但尾刺基部有细微裂痕,连续使用七次以上,可能断裂。”
李文接过甲片,指尖抚过那道细纹。
“换新的。”他说,“旧的留着。”
“留着干什么?”
“当诱饵。”他把甲片放在案上,“让他们以为我们的蝎子快不行了。”
云姬看着那片甲,忽然说:“呼衍铁不会轻易上当。”
“他不需要上当。”李文说,“他只需要觉得我们有破绽。”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那片洼地。
“人总会贪心。尤其是,当他以为自己看穿了对手的时候。”
云姬没再问,转身离开。
李文独自站在帐中,拿起罗盘,指针稳稳指向北方。他轻轻吹了口气,指针晃了晃,又归位。
外面传来骑兵操练的号令声,整齐划一。
他放下罗盘,走出帐外。
阳光正烈,照在新铸的秘银鞍具上,闪了一下。
云姬坐在营帐外的矮石上,右手搭在空间蝎王背上,左手悬空微颤。蝎王甲壳泛着冷光,触须每隔几息就抽搐一次,像是被无形的线拉扯。她闭眼调息,呼吸缓慢而深,直到那股从骨缝里渗出的滞涩感稍稍退去。
“能控场吗?”李文走到她面前,声音不高。
她睁眼,点头,“不近身,只开裂隙,撑得住。”
“够了。”他说,“雾一起,你就带人进去。撕开后排,立刻撤。我不需要你杀多少人,我要他们知道,重甲挡不住我们。”
云姬没再说话,手指轻抚蝎王尾刺,一道细微的银线在刺尖闪了一下,随即隐没。
半个时辰后,斥候带回消息:匈奴先锋距玉门九十里,全军重甲,阵型如铁砧,前盾后弓,稳步推进,不急不躁。
李文召呼衍铁至沙丘高处。两人并立,望向远处地平线上扬起的黄尘。风不大,但吹得旗角绷直。
“你带的是铁砧阵。”李文说。
呼衍铁冷笑,“我带的是杀阵。你们那点藤蔓虫豸,破不开盾墙。”
“我不破墙。”李文盯着那片移动的尘云,“我只杀墙后的人。”
呼衍铁眯眼,“你打算让那蝎子钻地?地下有桃树根网,它开不了裂隙。”
“它不需要在地下开。”李文抬手,指向战场侧翼,“雾会起,马会乱。你的人盯前,顾不了后。而我的人,只打后。”
呼衍铁没再开口,只冷冷看了他一眼,转身下丘。
日正中时,战场边缘的甘蔗精灵开始释放雾气。不是浓雾,是一层贴地流动的薄纱,随风缓缓推进,将战场西侧笼罩。桃树精灵的根系在地下悄然延展,缠上敌军战马的蹄底。那些马起初只是步伐微滞,随后开始躁动,鼻孔张大,耳朵后压,却说不出哪里不对。
匈奴前军盾阵依旧稳进,后排弓骑按序张弓,准备轮射。
就在第二波箭雨即将离弦的瞬间,雾中亮起一道银光。
空间蝎王率先冲出,六足踏空,尾刺如矛,直刺盾阵缝隙。刺尖破空刹那,一道裂隙凭空撕开,宽不过三尺,深不见底,边缘扭曲如撕裂的布。三名弓骑连人带马被吸了进去,连喊声都没留下,裂隙随即闭合,仿佛从未存在。
第二击紧随其后。另一名驭蝎骑兵从侧翼突进,尾刺横扫,裂隙横向展开,吞噬一排弓手。第三击、第四击……十名蝎尾骑兵轮番突袭,每次只出一刺,裂隙开合不过两息,快得来不及反应。
盾阵后方瞬间空出大片缺口,弓骑编制被打乱,指挥号角连连急响。
呼衍铁在后方高坡上看得清楚,脸色铁青。他立刻下令变阵,前排盾兵横向推进,后排收缩结环,同时派出两队轻骑从两侧包抄雾区。
“收兵。”李文站在高丘,轻轻抬手。
鸣金声起,蝎尾骑兵立刻后撤。空间蝎王最后一击撕开追兵前方地面,裂隙阻路,敌骑被迫绕行。十人全数退回雾中,无一伤亡。
雾散后,战场上留下七道不规则的焦痕,那是裂隙闭合时留下的烙印。匈奴丢下二十三具尸体,其中十八人是弓骑,五人是追击时坠入裂隙边缘被扭曲空间撕碎的轻骑。
李文当众下令,参战骑兵每人赏秘银甲一副,三日内交付。工匠队连夜开工,熔炼秘银,浇筑鞍具。新鞍具底部刻有导灵纹路,连接骑兵腰间的灵囊,内储桃树与甘蔗精灵凝结的纯净灵液,可在蝎王耗力时反向输注。
当晚,呼衍铁派使者送来一句话:“尔等不过借虫豸之力逞凶,待那蝎王力竭,便是尔等授首之时。”
李文听完,只问了一句:“他有没有多看那几道焦痕?”
使者一愣,“看了,很久。”
“那就够了。”李文转身走进营帐,掀帘前顿了顿,“告诉他,蝎子不会累,但陷阱会等。”
帐内,云姬已等在案前。她手腕上缠着一层薄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看出续航是短板。”她说。
“他以为这是弱点。”李文坐下,“其实是我们留的破绽。”
“你要让他觉得我们只能打一波?”
“对。”李文摊开战地图,“他现在最怕的不是我们杀多少人,是他看不懂我们的底。一旦他以为看懂了,就会贪功冒进。”
云姬沉默片刻,“下次我可以让裂隙开得更短,消耗再降三成。”
“不必。”李文摇头,“留五成力,让他觉得我们强弩之末。真正的杀招,不在蝎尾,而在他们敢不敢追。”
云姬抬眼,“你是想引他们进桃树根网区?”
“根网只是开始。”李文手指划过地图上一片沙丘,“甘蔗精灵的雾,能遮视线,也能藏水。我让它们在那片洼地底下蓄了三天水,只要裂隙在那附近开启,地面会塌。”
“你是想造流沙?”
“不是流沙。”李文轻声,“是陷阱。他们追,就掉进去;不追,就失势。无论怎么选,主动权都在我们手里。”
云姬低头看自己的手,那层布已经被冷汗浸透。她慢慢解开,手腕上的青灰痕迹仍在,像一道洗不掉的烙印。
“我能撑到那时候。”
“我知道。”李文站起身,走到帐口,“你不需要撑太久。只要再打一次,让他们觉得胜利在望。”
他掀开帐帘,外面月光洒在操场上,十名蝎尾骑兵正在试新鞍具。秘银在月下泛着微光,灵液注入瞬间,蝎王尾刺亮起一道银弧,持续了足足五息才熄灭。
李文看了一会儿,转身对云姬说:“明天让他们再练一次突刺,速度提两成。我要呼衍铁看到,我们不但没力竭,还在变强。”
云姬点头,起身准备离开。
“还有一件事。”李文叫住她。
她回头。
“下次上场,别用左手发力。”他说,“右手就够了。”
她没说话,只是把手藏进袖中,走了出去。
李文站在帐口,望着远处的沙丘。风起了,吹动旗角,也吹动他袖中的罗盘。指针微微偏转,不是因为气运,而是因为地下——那片洼地的水位,已经满了。
第二天清晨,斥候来报:匈奴先锋昨夜后撤十里,今日未动。
李文点头,下令全军操练,蝎尾骑兵加训突刺节奏,三息内完成出刺、开隙、回撤。
正午时分,云姬走进营帐,手里拿着一块刚取下的蝎王甲片。
“裂隙生成效率提升了。”她说,“但尾刺基部有细微裂痕,连续使用七次以上,可能断裂。”
李文接过甲片,指尖抚过那道细纹。
“换新的。”他说,“旧的留着。”
“留着干什么?”
“当诱饵。”他把甲片放在案上,“让他们以为我们的蝎子快不行了。”
云姬看着那片甲,忽然说:“呼衍铁不会轻易上当。”
“他不需要上当。”李文说,“他只需要觉得我们有破绽。”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那片洼地。
“人总会贪心。尤其是,当他以为自己看穿了对手的时候。”
云姬没再问,转身离开。
李文独自站在帐中,拿起罗盘,指针稳稳指向北方。他轻轻吹了口气,指针晃了晃,又归位。
外面传来骑兵操练的号令声,整齐划一。
他放下罗盘,走出帐外。
阳光正烈,照在新铸的秘银鞍具上,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