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的震动仍未停歇,像是某种庞大的东西在沙层之下缓缓蠕动。李文站在高台边缘,手中罗盘的指针死死钉向北方,纹丝不动。他没有回头,声音却清晰传入身后三人耳中:“他们已经开始扎根了。”
云姬腕间的银叶微微颤动,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光微冷:“祭坛已经点燃三处,气运流向呈蛛网状扩散,正试图连接地脉节点。若被他们接通主源,整个北渠的灵田都会变成养尸土。”
赤奴握紧长矛,指节泛起青筋:“那就别让他们点完。”
“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呼衍铁沉声接话,“是他们故意留出破绽,引我们去打。主力压境,前锋虚张声势,这是围杀之局。”
李文终于转身,目光扫过三人脸庞。风卷着沙粒打在衣袍上,发出细碎声响。他抬起手,将罗盘轻轻放在石案中央,随后从怀中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纸图,铺展于上。
“这不是破绽。”他说,“是盲区。”
地图上,主营以西一片荒谷被朱砂圈出,四周标注着几处暗红色的小点。“他们以为沙漠是死地,走不通人马。可我们不一样。”李文指尖轻点那片区域,“植物精灵能在地下穿行,提前清理流沙断层;云姬能感知气运波动,避开移动陷阱。五百精锐,走地下暗渠一段,再穿古道西侧裂谷,两个时辰内可抵敌军右翼后方。”
赤奴俯身看图,眉头一挑:“你是想让我绕到他们背后?”
“不只是绕。”李文取下腰间耕愿印,递过去,“带上净根种子,找到他们的水源补给点,立刻播种。一旦植物精灵落地生根,就能反向吞噬咒力。他们靠死地养邪术,我们就还他们一片活土。”
赤奴单膝跪地,双手接过印章。掌心传来一阵温润的暖意,仿佛有生命在其中轻轻跳动。
“你带的是驼峰骑兵与羌骑混编营。”李文扶他起身,“速度要快,动静要小。途中若有异常震动或气味变化,立即改道。我不求你杀多少人,只求你在他们最松懈的时候,插进一根刺。”
“明白。”赤奴收起印章,转身看向呼衍铁,“调我部五百骑,两百羌骑即刻集结,我要最快的骆驼和最耐渴的战士。”
呼衍铁点头,却没有立刻离开。“若他们察觉突袭,主力猛攻主营呢?我们兵力收缩,防线本就薄弱。”
“那就让他们攻。”李文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主营外围几处标记,“藤蔓陷阱已转入深层埋伏,气运屏障提前激活。他们越急着破城,踩进陷阱的可能越大。更何况——”他顿了顿,“真正的战场不在城墙前,而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
云姬忽然开口:“我能构建一条临时传讯链,用银叶感应空间波动,确保指令实时传递。但必须在突袭部队进入敌后三里内才能开启。”
“够了。”李文看向她,“你留在主营,与我一同坐镇。一旦赤奴接近目标区域,立刻通知我。”
风势渐强,吹得旗面猎猎作响。李文取下腰间那柄无刃木剑,轻轻插入石缝之中。剑身没入一半,稳稳立住。
“此剑不为杀伐。”他说,“只为号令。”
传令兵迅速奔出高台,各部将领接到命令后悄然调动。明面上,士兵们仍在加固城墙、布设障碍,实则主力已开始向主营核心收缩。农战师转入隐蔽待命状态,灵田据点全面启动防御预案,每一寸土地都在默默积蓄力量。
赤奴披上黑甲,翻身上驼。骆驼低吼一声,四蹄陷入沙中又猛地蹬起。身后五百精锐列队完毕,人人裹巾束甲,兵器裹布,不发一语。
呼衍铁走过来,递上一只水囊:“西段古道三年未通行,沙陷多,水源断绝。这袋水加了灵露,能撑十二个时辰。”
赤奴接过,挂在鞍侧。“够了。人可以渴,刀不能钝。”
“记住。”李文站在高台边缘,最后一次叮嘱,“你的任务不是决战,是扰乱。他们在等我们仓促出击,你就偏偏慢下来。等他们以为安全了,再动手。”
赤奴抱拳,未再多言。他抬手一挥,队伍悄无声息地没入沙丘之间,像一道影子滑入荒漠深处。
高台上只剩李文与云姬。远处北方,祭坛火光愈发明亮,腥风夹杂着灰烬扑面而来。云姬手腕上的银叶缓缓旋转,映出一丝极细微的空间波动。
“他们还在继续推进。”她说,“咒阵已完成六成,剩余部分集中在右翼后方。”
“那就快了。”李文盯着西陲天际最后一抹残阳,“赤奴只要抵达预定位置,就是反击开始的时候。”
云姬侧头看他:“你早就计划好了,对吗?从地底第一次震动时就开始推演。”
李文没有否认。他伸手抚过罗盘表面,青铜纹路微微发热。“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兵力多少,而是思维定式。他们以为我们会死守,所以我们偏要走出去。”
他收回手,目光落在插在石缝中的木剑上。“这场仗,拼的不是谁更强,是谁更能忍。谁先沉不住气,谁就输了。”
话音刚落,地面再次传来震动。这一次,频率更密,方向却有所偏移。
云姬闭眼感应片刻,睁眼道:“不是来自北方……是从西南角传来的,节奏有规律,像是脚步。”
“不是敌军。”李文神色不变,“是植物精灵在地下开路。它们正在为赤奴清理通道。”
云姬点头,指尖轻触银叶,一道微光顺着她的手腕流入罗盘。罗盘表面浮现出一道淡绿色轨迹,蜿蜒延伸向西方。
“他已经进入地下暗渠段。”她说,“预计一个半时辰后抵达裂谷出口。”
李文嗯了一声,转身走向石案。他拿起笔,在作战日志上写下一行字:“奇兵已出,静待时机。”
然后放下笔,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早已凉透,他却不在意。
云姬看着他平静的侧脸,忽然问:“如果呼衍枭中途改变阵型呢?如果他察觉有人绕后?”
“那就更好。”李文放下茶盏,目光重新投向北方,“说明他慌了。一个人只有在感到威胁时,才会乱动。”
他站起身,走到高台边缘,望着远方被火光照亮的沙丘轮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一直觉得——他还掌握着主动。”
风更大了,吹起他的宽袍衣角。云姬腕间的银叶忽然剧烈一震,她瞳孔微缩。
“他们开始加速点燃第四座祭坛!”
云姬腕间的银叶微微颤动,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光微冷:“祭坛已经点燃三处,气运流向呈蛛网状扩散,正试图连接地脉节点。若被他们接通主源,整个北渠的灵田都会变成养尸土。”
赤奴握紧长矛,指节泛起青筋:“那就别让他们点完。”
“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呼衍铁沉声接话,“是他们故意留出破绽,引我们去打。主力压境,前锋虚张声势,这是围杀之局。”
李文终于转身,目光扫过三人脸庞。风卷着沙粒打在衣袍上,发出细碎声响。他抬起手,将罗盘轻轻放在石案中央,随后从怀中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纸图,铺展于上。
“这不是破绽。”他说,“是盲区。”
地图上,主营以西一片荒谷被朱砂圈出,四周标注着几处暗红色的小点。“他们以为沙漠是死地,走不通人马。可我们不一样。”李文指尖轻点那片区域,“植物精灵能在地下穿行,提前清理流沙断层;云姬能感知气运波动,避开移动陷阱。五百精锐,走地下暗渠一段,再穿古道西侧裂谷,两个时辰内可抵敌军右翼后方。”
赤奴俯身看图,眉头一挑:“你是想让我绕到他们背后?”
“不只是绕。”李文取下腰间耕愿印,递过去,“带上净根种子,找到他们的水源补给点,立刻播种。一旦植物精灵落地生根,就能反向吞噬咒力。他们靠死地养邪术,我们就还他们一片活土。”
赤奴单膝跪地,双手接过印章。掌心传来一阵温润的暖意,仿佛有生命在其中轻轻跳动。
“你带的是驼峰骑兵与羌骑混编营。”李文扶他起身,“速度要快,动静要小。途中若有异常震动或气味变化,立即改道。我不求你杀多少人,只求你在他们最松懈的时候,插进一根刺。”
“明白。”赤奴收起印章,转身看向呼衍铁,“调我部五百骑,两百羌骑即刻集结,我要最快的骆驼和最耐渴的战士。”
呼衍铁点头,却没有立刻离开。“若他们察觉突袭,主力猛攻主营呢?我们兵力收缩,防线本就薄弱。”
“那就让他们攻。”李文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主营外围几处标记,“藤蔓陷阱已转入深层埋伏,气运屏障提前激活。他们越急着破城,踩进陷阱的可能越大。更何况——”他顿了顿,“真正的战场不在城墙前,而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
云姬忽然开口:“我能构建一条临时传讯链,用银叶感应空间波动,确保指令实时传递。但必须在突袭部队进入敌后三里内才能开启。”
“够了。”李文看向她,“你留在主营,与我一同坐镇。一旦赤奴接近目标区域,立刻通知我。”
风势渐强,吹得旗面猎猎作响。李文取下腰间那柄无刃木剑,轻轻插入石缝之中。剑身没入一半,稳稳立住。
“此剑不为杀伐。”他说,“只为号令。”
传令兵迅速奔出高台,各部将领接到命令后悄然调动。明面上,士兵们仍在加固城墙、布设障碍,实则主力已开始向主营核心收缩。农战师转入隐蔽待命状态,灵田据点全面启动防御预案,每一寸土地都在默默积蓄力量。
赤奴披上黑甲,翻身上驼。骆驼低吼一声,四蹄陷入沙中又猛地蹬起。身后五百精锐列队完毕,人人裹巾束甲,兵器裹布,不发一语。
呼衍铁走过来,递上一只水囊:“西段古道三年未通行,沙陷多,水源断绝。这袋水加了灵露,能撑十二个时辰。”
赤奴接过,挂在鞍侧。“够了。人可以渴,刀不能钝。”
“记住。”李文站在高台边缘,最后一次叮嘱,“你的任务不是决战,是扰乱。他们在等我们仓促出击,你就偏偏慢下来。等他们以为安全了,再动手。”
赤奴抱拳,未再多言。他抬手一挥,队伍悄无声息地没入沙丘之间,像一道影子滑入荒漠深处。
高台上只剩李文与云姬。远处北方,祭坛火光愈发明亮,腥风夹杂着灰烬扑面而来。云姬手腕上的银叶缓缓旋转,映出一丝极细微的空间波动。
“他们还在继续推进。”她说,“咒阵已完成六成,剩余部分集中在右翼后方。”
“那就快了。”李文盯着西陲天际最后一抹残阳,“赤奴只要抵达预定位置,就是反击开始的时候。”
云姬侧头看他:“你早就计划好了,对吗?从地底第一次震动时就开始推演。”
李文没有否认。他伸手抚过罗盘表面,青铜纹路微微发热。“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兵力多少,而是思维定式。他们以为我们会死守,所以我们偏要走出去。”
他收回手,目光落在插在石缝中的木剑上。“这场仗,拼的不是谁更强,是谁更能忍。谁先沉不住气,谁就输了。”
话音刚落,地面再次传来震动。这一次,频率更密,方向却有所偏移。
云姬闭眼感应片刻,睁眼道:“不是来自北方……是从西南角传来的,节奏有规律,像是脚步。”
“不是敌军。”李文神色不变,“是植物精灵在地下开路。它们正在为赤奴清理通道。”
云姬点头,指尖轻触银叶,一道微光顺着她的手腕流入罗盘。罗盘表面浮现出一道淡绿色轨迹,蜿蜒延伸向西方。
“他已经进入地下暗渠段。”她说,“预计一个半时辰后抵达裂谷出口。”
李文嗯了一声,转身走向石案。他拿起笔,在作战日志上写下一行字:“奇兵已出,静待时机。”
然后放下笔,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早已凉透,他却不在意。
云姬看着他平静的侧脸,忽然问:“如果呼衍枭中途改变阵型呢?如果他察觉有人绕后?”
“那就更好。”李文放下茶盏,目光重新投向北方,“说明他慌了。一个人只有在感到威胁时,才会乱动。”
他站起身,走到高台边缘,望着远方被火光照亮的沙丘轮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一直觉得——他还掌握着主动。”
风更大了,吹起他的宽袍衣角。云姬腕间的银叶忽然剧烈一震,她瞳孔微缩。
“他们开始加速点燃第四座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