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船行暗桩-《大胤夜巡司》

  十一月初七,辰。

  南浔西市码头,人声鼎沸。

  林不觉立于河岸高处,望向阿骨朵所指的两处船行:

  - **顺通船行**:门面阔大,旗书“漕运协理”,门前堆满粮袋;

  - **利达船行**:稍小,但船只新,桨手精壮,门口立两名短打汉子,目光如鹰。

  “顺通明面上是漕帮合作户。”阿骨朵低语,“利达三年前才开,老板姓吴,从不露面。”

  林不觉记下。

  他知道,若胡明被漕帮控制,必经这两处之一转运。

  但他不能硬闯——漕帮耳目密布,稍有异动,线索即断。

  ---

  巳时,林不觉扮作**旧铜收购商**,入顺通船行。

  “收废铜。”他将一小块劣钱铜片推上柜台,“可熔器?”

  掌柜四十许,眼皮都不抬:“不收。我们只运粮。”

  “听说你们也接私货?”林不觉试探。

  掌柜冷笑:“私货?那是‘利达’的生意。”

  ——**推诿**!

  林不觉退走。

  他在账本上记:

  > “顺通:拒谈私货,似有意撇清。”

  ---

  午时,利达船行。

  此处冷清,仅一艘船靠岸,正卸货。

  船身漆黑,无旗号,舱口封铁皮,两名短打汉子持棍守卫。

  林不觉假意路过,见脚夫抬下一口**黑木箱**,箱角包铜,重得两人合抬。

  他蹲下系鞋带,瞥见箱底湿印——

  > 形如**炮口箍**!

  他心头一震:**火器残件**!

  正欲细看,一汉子逼近:“闲人退开!”

  林不觉装作被推倒,滚入货堆,躲过盘查。

  ---

  申时,林不觉与阿骨朵潜至利达后巷。

  巷口堆满废弃麻袋,袋上印“瓜洲仓”字样。

  阿骨朵翻检:“这些袋是新的,但沾泥陈旧——**用过又回收**。”

  林不觉取一袋细察,内壁残留物呈灰白色。

  他取火折点燃——**燃烧缓慢,有硫味**!

  ——**硝石混合物**!

  “和京畿劣钱上的硝味同源。”阿骨朵道。

  林不觉再看袋底编号:“GZ-7-11”,像是**货单批次**。

  他记下。

  ---

  戌时,林不觉扮作酒客,入码头边“老孙酒肆”。

  酒肆常聚脚夫、船工,消息杂。

  他点一壶酒,听人闲聊。

  一老脚夫叹:“利达那船,五日一出,神神秘秘。上回我问运啥,挨了一顿打。”

  “运的啥?”另一人问。

  “不知道。舱口焊死,只说‘黑货’。”

  “听说上月沉了一艘,在瓜洲外江。”

  “活该!干黑心事……”

  林不觉插话:“利达老板是谁?”

  众人顿时闭嘴。

  老酒保摇头:“别问。前月有个外地人打听,第二天就‘失足落水’了。”

  ——**灭口**!

  林不觉知:**利达是漕帮暗桩**。

  ---

  亥时,林不觉与阿骨朵夜探利达船行。

  他们潜至白日那艘黑船旁,见船尾刻一极小符号:

  > **** ——三道波纹。

  林不觉心头一跳。

  他取出京畿劣钱,比对钱背——**水波纹完全一致**!

  “不是巧合。”他低语,“是标记。”

  阿骨朵问:“标记什么?”

  “可能是……**发货确认**。”林不觉推测,“每铸一批劣钱,便在船上刻纹,通知下游。”

  ——**非密语,而是物流标记**!

  他们撬开货舱一角,见箱中非粮,而是**铜锭**,色青黑,断面砂砾。

  林不觉取磁石一试——**微吸**!

  ——**含铁屑**!

  再烧之,有**硝味**。

  “和劣钱同源。”他低语,“工部旧炉的炮渣。”

  阿骨朵忽然拉他:“有人。”

  两人藏于趸船下。

  漕帮押货使带人登船,低声训话:“上头催了,**三日之内,把‘凉’字货清完**。赵大人等着银子过年。”

  ——“凉”字货?

  ——赵大人?

  林不觉瞳孔骤缩。

  “凉”字,是凉州?

  黑山盐矿的硝石,正来自凉州!

  而“赵大人”……是漕运总督?还是京中另有靠山?

  此人能调动工部铜渣、凉州硝石、漕帮运力——必是高官。

  阿骨朵低语:“他在等银子过年……说明此事有周期。”

  “对。”林不觉点头,“三日之内,必有动作。”

  链条正在闭合。

  ---

  十一月初八,晨。

  林不觉将铜锭样本、麻袋残硝、船尾波纹拓片,封入油布包,命快骑直送神京,交赵铁山。

  阿骨朵道:“他们要清货,必加速运钱。”

  “那就等他们运。”林不觉望向运河,“**他们的规律,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他翻开《钱范图录》,在空白页写下:

  > “利达船行:

  > 1. 五日一船,运‘黑货’;

  > 2. 船尾刻‘’,或为发货标记;

  > 3. 货为炮渣铜锭,含铁、硝,与劣钱同源;

  > 4. 称‘凉’字货,涉凉州硝石;

  > 5. 上司称‘赵大人’,疑为裴怀礼或更高层。

  > 初步判断:利达为漕帮私运据点,专运劣钱原料。

  > 下一步:盯‘五日’周期,查下一艘船,寻‘凉’字货。”

  他知道,赵铁山收到样本,必能确认铜源。

  而他,必须在这三日内,

  抓住一次出船,

  打开一口黑箱,

  让“凉”字货,

  见光。